-
汤湘希 编辑
汤湘希 1963年10月出生,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历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商业会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企业成本教研室主任、企业会计教研室主任,会计系副主任、主任,会计学专业硕士导师组副组长、组长,会计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会计学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会计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会计学会理事、湖北省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天津财经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等。
已在《光明日报》、《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等学术期刊上独撰或合作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财政部重点科研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以及一批横向课题20余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财政部等重要研究项目6项,独撰或合作出版了《无形资产价值确认与估价》《知识产权与经济增长统计指标设定与赋值问题研究》等专著10余部,主编《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品流通企业财务管理》等教材10余部。
中文名:汤湘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3年10月
出生地:湖南
1980~1984年在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财务与会计专业读大学,
1984年获学士学位;
1984~1986年在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班读硕士,
1986年毕业留校任教;
1987年12月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7~1988年到香港飞机工程公司、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机构进修访问;
1988~2000年先后任会计系商业会计教研室、企业成本教研室、企业会计教研室(财务会计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
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同年参加了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财务管理高级师资培训”班为期6个月的培训;
2000年被任命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副主任、会计学院硕士导师组副组长;
2000年10月到台湾淡江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大学、南华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2001年被任命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主任;
2002年晋升为教授;
2001年、2002年两次带队参加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大学会计辩论赛,取得优异成绩;
2004年5月被任命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导师组组长;
2004年6月被任命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
2005年5月赴台湾地区淡江大学、政治大学、中原大学、德明技术学院、云林科技大学等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2005年11月-12月,赴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等机构进行学术交流。
2007年3月,再赴台湾地区淡江大学、政治大学、台北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并参加台湾地区2007年度会计学术研讨会。
会计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位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骨干
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学术委员、理事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理事
湖北省会计学会理事。
1991年获得中南财经大学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1992年被中南财经大学评为“优秀辅导员”;
1995年被中南财经大学评为“函授教育先进工作者”;
1997年被中南财经大学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7年被中南财经大学会计系评为“优质课程教师”;
1999年被中南财经大学评为“优秀教师”;
1999年论文“注册会计师与注册评估师的国际比较”获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0年被中南财经大学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1年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同时被湖北省高校工委评为“湖北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3年,著作《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问题研究》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3年,著作《会计教育改革研究》获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著作二等奖;
2004年9月,被学校“511工程”遴选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批中青年优秀主讲教师。
2005-2007连续三年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11年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评为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
2015年被湖北省委组织部和湖北省高校工委评为湖北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先进个人;
2017年被湖北省高校工会评为“师德先进个人”。
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作者名称 汤湘希
作品时间2010-3-1
会计价值观问题研究
作者名称 汤湘希
作品时间2012-10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05版-中级会计实务
作者名称 汤湘希
作品时间2004-1
商品流通企业财务管理学
作者名称 汤湘希
图解企业会计准则
作者名称 汤湘希
作品时间2005-4
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系列教材:中级财务会计
作者名称 汤湘希
作品时间2007-08-01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
作者名称 汤湘希
作品时间2006-7
会计学
作者名称 汤湘希
作品时间2008-1
高级财务会计
作者名称 汤湘希
作品时间2008-1
查看更多书籍
本科课程
《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国际会计》等
硕士研究生课程
《会计学前沿问题研究》、《国际会计专题研究》等;
MBA《会计学》、MPAcc《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等。
会计理论、无形资产会计、资产评估、会计教育改革。
概述
已出版独撰专著4部,合著6部,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财务与会计》等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是《财务与会计》、《财会月刊》、《财会通讯》等杂志的特约撰稿人。有多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转载,还有多项著作、论文获得各种奖励。主持、参与研究省部级及其以上的课题多项。主要科研成果如下:
课题
财政部1999重点会计科研课题:“21世纪的会计学历教育改革研究”(主持,2001年结题)
财政部"九·五"重点科研课题:“国有无形资产产权界定和价值评估研究”(报告主笔,1998年结题)
国务院稽查特派员公署课题:“国有企业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分报告主笔,1999年结题).(大庆油田提供科研经费)
教育部课题:“面向21世纪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报告主笔,2000年结题)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课题““资产评估与会计、税收的关系”(分报告主笔,2000年结题)
湖北省社科“十五”规划课题:“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研究”(主持,2002年结题)
财政部课题:“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主要成员,2003年结题)
横向合作课题:
(9.1)武汉煤炭设计院出版处股份制改制方案设计:“财务管理方案设计”(已结题).
(9.2)湖北省棉花公司股份制改制方案设计:“财务管理方案设计”(已结题).
(9.3)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咨询方案:“财务管理方案”(已结题)
(9.4)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交运公司改制方案”(已结题)
(9.4)国家电网公司资产有效性研究(已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课题:“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主要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主要成员)
湖北省会计学会课题:现代产权制度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研究(主持,已结题)
科研成果
会计教育改革研究.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论资产计量与资产评估的关系.湖北财税(理论版),2002.1.
对资产分类的再认识.财务与会计导刊(人大复印),2002.1.
论我国21世纪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完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8.
中外会计要素的比较.财务与会计导刊(人大复印),2002.12.
无形资产会计的新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会计论坛,2003.1.
中级会计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无形资产经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中国会计年鉴(专家学者论坛),2003年卷.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无形资产经营问题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1.
商誉会计的终结与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兴起.会计之友,2004.7.
无形资产会计的两大误区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财会通讯,2004.7.
商誉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异同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现代财经,2004.11.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动态及评论.财会通讯,2005.3.
图解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会计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的基本理论研究.财会通讯,2005.9.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财会通讯,2005.10.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会计确认研究.财会通讯,2005.11.
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测度、计量与会计报告研究.财会通讯,2005.12.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会计信息解读.财会通讯,2006.4
《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7
现代产权制度下会计信息质量控制框架研究.会计论坛,2006.02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Ⅰ).财会通讯,2006.07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Ⅱ).财会通讯,2006.08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Ⅲ).财会通讯,2006.09
现代产权制度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关系研究(上、中、下).会计之友,2006.09-1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减值测度研究(Ⅳ).财会通讯,2007.06
《中级财务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08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