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 编辑

中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

清远市清远市

清远市(Qingyuan City),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带上,南连广州市和佛山市,北接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及东北部和韶关市交界,西及西南部与肇庆市为邻。截至2024年10月,清远市土地总面积1.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10.6%。 截至2023年底,清远市辖2个县、2个自治县、2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2023年末,清远市户籍人口453.35万人,常住人口398.67万人。 清远市的语言有粤语方言(白话)、客家方言、瑶语、壮语四大语言。

清远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清远市地形复杂,山峦起伏连绵 ,地质大部分是华夏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 清远市境在春秋战国时属百越(粤)之地。 南北朝时期,清远市境置有1个省级政区,2个地市级政区,堪称辉煌。隋开皇十年置清远县、政宾县,隶属广州南海郡。唐朝改郡为州。宋代行政区划,基本袭用唐制。元代,清远全境隶属江西行省属下的广东道。1949年10月13日,清远县解放。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地区级政区清远市。

2023年,清远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120.19亿元。清远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丰富、品质优良,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57个,地理标志产品27个。清远市形成一批文旅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一带一廊一区”千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清远是岭南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向岭南传播前沿地、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对接地、中国工业改革先行地。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清远市

外文名:Qingyuan City

别名:凤城

行政区划代码:4418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省

地理位置:广东中北部、北江中下游

面积:19000 km²

下辖地区:2个县、2个自治县、2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政府驻地:清远市清城区人民二路18号

电话区号:0763

邮政编码:5115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398.67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连州地下河景区、天子山风景区

机场:清远英德、清远佛冈、清远阳山(还未建成)

火车站:清远站(高铁站)、清远东站、英德西站、英德站等

车牌代码:粤R

地区生产总值:2120.19 亿元(2023年)

市树:白兰树

市花:禾雀花

政府官网:http://www.gdqy.gov.cn

方言:粤语方言(白话)、客家方言、瑶语、壮语四大语言

民族:汉族和47个少数民族,共48个

主要港口:清远港

人均可支配收入:31465元(2023年)

人均GDP:53188 元(2023年)

地理坐标:北纬23º26′56″~25º11′40″、东经111º55′17″~113º55′34″之间

知名高校:广东金融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

人口密度:209平方千米(2022年)

名称衍变

编辑

“清远”得名缘由,史书无考。“香清溢远”或“清香远溢”之说,取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语句“香远益清,亭亭静植”。从地名学原理及清远郡建置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清远”原意应为“清明广远”。“清”,意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表达一种良好意愿;“远”,是指清远地域广大,远离统治中心(时南梁都城在建康,今南京),表示政区的所在位置。

清远又称凤城。传说古代有一只凤凰,为答谢人类在洪水中救小凤凰,而舍身帮助被洪水围困的人们。为了纪念这只凤凰,人们又称清远为凤城。

历史沿革

编辑

先秦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片钟灵毓秀之地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史前文明。清远市境,春秋战国时属百越(粤)之地。

秦汉时期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在岭南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管理。南海郡下辖4县1区,分别为番禺县、龙川县、四会县、傅罗(即博罗)县和揭阳戍守区,郡治设在番禺(今广州)。其时清远市境尚无政区设置,今清远南部地区隶属番禺县管理范围,北部隶属长沙郡管理。

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派兵南下,结束南越国的统治。同年,在今清远市境设立中宿、阳山、含洭、浈阳4县。东汉时期,今清远市境政区设置及隶属关系略有变动。建安八年(203年),交趾部改为交州,州治广信。建安十五年(210年),交州州治迁番禺,广州从此成为相当于现今省级行政区的政治中心。中宿县由隶属交趾部南海郡相应改为隶属交州南海郡。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阳山县并入含洭县。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划出交州东部的南海、苍梧、郁林、高4郡设置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广州之名。吴甘露元年(265年),阳山县复置,与桂阳、含洭、浈阳、中宿4县归属新设立的荆州始兴郡。清远全境属吴国荆州。

西晋时期(265—316年),太康元年(280年)吴国灭亡,原属荆州的始兴郡改隶广州,清远全境隶属广州。东晋时期(317—420年),始兴郡由隶属广州改隶荆州析出的湘州,清远全境归属湘州。

南北朝时期,东晋灭亡后,南方先后建立宋、齐、梁、陈4个王朝,与北方的北魏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其时行政区划变化纷繁,许多郡县属地不详。这一时期,清远市境置有1个省级政区(衡州),2个地市级政区,堪称辉煌。

隋唐宋时期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鉴于南北朝滥置郡县之弊,开始大规模调整、撤并政区。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清远郡及其所属的中宿、翁源等6县,置清远县、政宾县(今清新滨江一带),隶属广州南海郡;废阳山郡改置连州,西衡州改名为洭州。从此,清远县开始作为一个政区存在,一直延续到1988年建市,时间长达近1400年。

隋开皇二十年(600年),废洭州置含洭县。仁寿元年(601年),广泽县改称连山县。大业三年(607年),清远县、政宾县、含洭县属广州南海郡,桂阳县、阳山县、连山县、宣乐县、洊安县、熙平县属连州熙平郡。大业十三年(617年),宣乐县并入阳山县。从这一时期开始,清远南部地区(包括现今的清城、清新、佛冈、英德)长期隶属广州管辖。

唐朝行政区划较隋有两大变化:一是改郡为州(天宝年间曾一度改州为郡);二是在州之上设道,形成道、州、县三级政区建制。这一时期,清远市境政区略有变动。唐武德四年(621年),熙平县并入连山县。武德六年(623年),政宾县并入清远县。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清远、浛洭(627年含洭改为浛洭)、阳山3县属岭南道广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连州改连山郡,属岭南道,辖阳山、桂阳、连山3县。乾元元年(758年),连山郡复改为连州。

五代时期,刘岩在广州称帝,建立南汉国。乾亨四年(920年),南汉国在浈阳设英州,领浈阳一县。乾和十五年(957年),市境政区清远、浛洭二县直属兴王府(广州)管辖,桂阳、阳山、连山3县归连州管辖,浈阳县归英州管辖。

宋代行政区划,基本袭用唐制。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全国设15路,由唐代岭南道演变而来的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东和广西的名称,即由此简化而来。这一时期清远市境政区稍有变化。北宋开宝五年(972年),浛洭改称浛洸。乾兴元年(1022年),浈阳改称真阳。政和元年(1111年),清远县属广南东路广州,桂阳、阳山、连山县属连州,真阳、浛洸县属英州。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连山废县,十二年后复县,改称程山县。庆元元年(1195年),英州升为英德府。

元明清时期

元代在岭南的政区设置分为省、道、路(州、府、司)、县四级,今广东境内分属江西、湖广两行省。今清远全境隶属江西行省属下的广东道(宋代的广南东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于程山县置安抚司,领程山、阳山2县。至元十五年,程山县复称连山县。至元十七年,废安抚司,置连州路总管府,治所在连山。至元十五年,英德府改为英德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再降为州。至元二十七年,浛洸县、真阳县并入英德州。至顺元年(1330年),在今清远境内所设的政区有:清远县,隶广东道广州路;英德州(除管辖并入的浛洸、真阳地域外,另辖翁源县)、桂阳州(辖阳山县)、连州(辖连山县)直隶广州路。

明代在全国的政区设置分为布政司(初期为行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改广东道为广东行省(1376年改称广东布政司),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将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给广东统辖,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这一时期清远境内政区设置变动不大。同年,英德州降格为英德县,属韶州府;撤销桂阳州,并入连山县。洪武十三年,又在原来桂阳州的治所设立连州(即后来的连县)。洪武十四年,连州及其所辖的阳山县和连山县改属广州府。万历十年(1582年),清远政区有:清远县、连州及所领阳山、连山2县,隶广东布政司广州府;英德县,隶广东布政司韶州府。

清代在全国的政区设置分为省(初为布政司,康熙时改称行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厅)三级。“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所辖范围与明代广东布政司相同。清设“两广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两省,初驻肇庆,乾隆十一年(1746年)移广州。这一时期清远境内政区设置总体保持稳定,最大事件是佛冈直隶厅的设立。清雍正七年(1729年),连州改为直隶州,直隶广东布政司,辖阳山、连山2县。嘉庆十八年(1813年),清朝从清远、英德2县划地设立佛冈直隶厅。嘉庆二十一年,连山县升格为连山绥瑶直隶厅,统管“连阳”瑶务,宣统三年(1911年)复称连山县。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广东省清远境内设置的政区有1个直隶州:连州,属南韶连道,直隶广东布政司;2个直隶厅:佛冈、连山,分别属广肇罗道和南韶连道,直隶广东布政司;3个县:清远、英德、阳山,分别隶属广肇罗道广州府、南韶连道韶州府、南韶连道连州。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广东省的名称和范围与清代相同,但将府直辖地及州、厅皆改为县,成为省、县二级制,并于省、县之间分区相继设置绥靖区、行政区、行政督察区。民国元年(1912年),连州、连山直隶厅分别改为连县、连山县。民国三年(1914年),佛冈直隶厅改为佛冈县。

这一时期,清远市境政区隶属关系多有变化,难以尽述。以清远县为例,民国三年(1914年)清远县属粤海道(原广肇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西区善后委员公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中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属第二专署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0月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6月,由于抗日战争的原因,广东省国民政府曾5次迁往连县。连县一度成为广东的政治中心。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广东全省设置1个省政府直接督察区和11个专署行政督察区。其中,第二专署行政督察区辖英德、清远、佛冈、连县、连山、连南、阳山、乳源8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国民政府设立连南县,隶属广东第二专署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9日,英德县解放;11日,英德县人民政府成立。10月12日,佛冈县解放;14日,佛冈县人民政府成立。10月13日,清远县解放;20日,清远县人民政府成立。12月7日,连县解放;20日,连县人民政府成立。12月8日,连南解放。12月10日,连山县解放;20日,连山县人民政府成立。12月14日,阳山县解放;15日,阳山县人民政府成立。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地区级政区清远市,原清远县分为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1992年清郊区改称清新县),并划广州市属的佛冈县和韶关市属的英德县、阳山县、连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为清远市所辖。1999年3月,更名为清远市英红华侨管理区;2002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英红区,设立英红镇,划归英德市管辖。

2003年,将1995年增挂的“清远经济开发试验区”与2002年设立的“清远市经济开发试验区生态工业园”整合为广东省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7年3月,增挂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牌子。2008年,将原属清城区管辖的龙塘镇划归开发区管辖。2012年,龙塘镇再次划归清城区管辖。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清新县设立清新区。

2022年,清远市下辖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阳山县,代管英德市、连州市。

自然地理

编辑

位置境域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带上。全境位于北纬23º26′56″~25º11′40″、东经111º55′17″~113º55′34″之间,南连广州和佛山市,北接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及东北部和韶关市交界,西及西南部与肇庆市为邻;南北相距190千米,东西相隔约230千米,边界线长1200余千米。清远市土地总面积1.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10.6%。

清远市

气候

清远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中,北部的阳山、连州、连南、连山属中亚热带;南部的清城、清新南部地区、佛冈、英德属南亚热带。一年内夏天最长,春、秋、冬季较短,南北差异明显。年平均气温在18.9℃~22℃之间,雨水资源丰富,平均年降水量在1631.4毫米~2149.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日降水量≥0.1毫米日数)为160~173天, 降水集中时间为4-9月,称为汛期。 清远市年平均日照1662.2小时,每年无霜期平均为314.4天。 清远市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10.5℃。

地质

清远市地质大部分是华夏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只有市区南部和阳山南部地区处于华夏活化陆台的粤西地块。主要由石灰岩、红色砂砾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四大系列岩构成。

清远市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上古界发育好,分布广;中生界不发育,小块零星出露。

清远市境北为丰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南与东南沿海北东向构造带相接。构造线方向因地而异,北部为南北向,南东部为北东向,中部为北北东至北西向,部分呈向西突出弧形。形变以褶皱为主,断裂为次。岩浆岩侵入南部及周边。

地形地貌

市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连州东部、阳山东北部的山岭构成全省地势最高峻的山地,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为阳山县与乳源交界的石坑崆,海拔为1902米。东南部的英德、清新、清城境内的北江河谷地势最低,大多在海拔20米以下。土地类型多样,主要有:

平原面积0.18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9.6%,主要由北江及其支流连江的水流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分布在北江干流及其较大支流沿岸,以清城、清新、英德、连州等境内盆地面积较大,成为主要水田分布区。

阶地面积0.23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2.4%,北江干流及其较大支流沿岸普遍有分布,许多城镇和村庄均建在不同的阶地上。

台地面积0.14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6%。清远市内的台地多为高台地,由于形成时代久远,流水切割破坏严重,多冲沟和沟谷,台坡10°—15°,开垦、机耕和引、提灌溉较困难。

丘陵面积0.54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8.2%。依岩性不同可分为五类:①砂页岩丘陵。分布在连阳地区一带,一般土层较薄,植被较差,难以开垦深耕地。②红色岩系丘陵。分布在连州市星子镇、清城区石角镇。③花岗岩丘陵。分布在英德南部、连山南部,风化层较厚,林木易于生长,成为重要的薪炭林地。④变质岩丘陵,其形态因岩性差异而有所区别:由石英岩构成,岭脊尖峭,坡度陡,土层薄,难以开发利用;由片麻岩、片岩等构成的丘陵,形态上与花岗岩类似,风化层较厚,分布在连山北部,清新南部。⑤岩溶丘陵,可分为溶蚀丘陵和溶蚀侵蚀丘陵。溶蚀丘陵分布在英德西北部青坑、岩背,连州麻步、大路边一带,面积小,耕地不多,且地表水缺乏,地下水深埋,很难利用。溶蚀侵蚀丘陵,分布在阳山、英德、清新等县(区)。由于石灰岩与砂页岩相间,形成地下河,在开发利用上较溶蚀丘陵好,既有发展经济林的坡地,也有可供游览的溶洞。

山地面积0.81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2.2%。英德西北部八宝山百乌塘一带,1000米左右的平缓山顶面宽达几十平方千米,为理想畜牧场。大东山、天井山、连山南北部等花岗岩山地因侵蚀强烈,夷平面保持较差。阳山石坑崆一带山地,垂直带土壤和植被变化比较明显。连州、阳山岩溶山地势平缓,比高在几十米至200米之间。阳山东北部秤架谷地,两旁的岩溶山高度海拔1000米左右,谷底100米左右,反差强烈。

水文水利

水文

2022年,清远市河流分属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属珠江水系的有北江区、桂贺江区及珠江三角洲区。其中,北江区的集雨面积最大,占全市94.7%,桂贺江区占4.12%,珠江三角洲区占0.65%,属长江水系的洞庭湖区集雨面积最小,占0.5%。全市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74条,其中集雨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北江、连江、港江、滨江、滃江、烟岭河、星子河、青莲水等8条。

水利

2022年清远市统计大中型水库共28宗,其中大型水库5宗,中型水库23宗。2022年,全市水库年末蓄水总量96653万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77825万立方米;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8828万立方米。较2021年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共增加6238万立方米。

土壤

清远市地形复杂,山峦起伏连绵,形成多种土壤结合,主要的土壤类型有山地黄壤、红壤、赤红壤、红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碱性紫色土、冲积砂土等。山地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1500米以上的山地。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600米之间的丘陵山地。

清远市共有11个土类、19个亚类,78个土属、286个土种。自然土包括山地、丘陵、河流冲积地土壤,共9个土类、12个亚类、25个土属、121个土种。其中南方山地草甸土,是亚高山特殊地形地势和气候环境下行程的富含有机制的特殊土型,占自然土壤面积1.3%;黄壤占自然土壤面积14.2%;红壤占自然土壤面积29.1%;赤红壤占自然土壤面积33.4%;红色石灰土占自然土壤面积15.5%;黑色石灰土占自然土壤面积0.7%;紫色土占自然土壤面积1.6%;潮砂泥土占自然土壤面积0.8%。 旱地土壤占自然土壤面积31.9%;耕型自然土占自然土壤面积99.4%。

水稻土即水田土壤,占土壤总面积9.1%。水稻土占耕地面积的68.1%。水稻土分为6分亚类、30个土属、92个土种。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清远市地质环境复杂,点多面广、地质灾害易多发,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据统计,截至2021年4月,全市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89处,威胁百人以上点35处,威胁19071人,潜在经济损失5.9821亿元。

广东地震可划分为4个梯度,清远市在第三梯次。截至2019年,清远市震级2—3级次数为200次,震级3—4级次数为71次,震级4—5级次数为2次,震级5—6级次数为无。

气候灾害

清远市还面临着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如极端高温、强降水、台风等。2023年,清远市的气象干旱阶段性明显,尤其是冬末初春(2月中旬-3月中旬)气象干旱严重。全市以晴朗干燥天气为主,连续35天无有效降水。总降雨量略偏少,但入汛偏早,5月末出现同期罕见的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8月到9月上半月雷雨频繁,7月到10月中旬台风降雨频繁,年末强寒潮来袭,降温显著。

自2024年4月起,清远市遭遇强降雨,平均降雨量达444毫米,较常年同期显著增多约2.1倍。暴雨持续冲击下,飞来峡镇部分社区及农田遭受水淹。清远市派出千个工作组,排除隐患点两千个,成功转移四万五千余人。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清远市本地地表水资源量为345.39亿m³,折合年径流为1803.4mm,比2021年增加100.0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44.44%。清远市地下水资源量为79.87亿m³,比2021年增加99.77%,比多年平均量偏多45.73%。2022年,清远市总入境水量为248.26亿m³,全市出境水量为583.81亿m³。

土地资源

2021年末,辖区土地总面积为190.35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7.54万公顷、园地面积6.93万公顷、林地面积143.72万公顷、草地面积2.07万公顷、湿地面积0.26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8.91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2.43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7.30万公顷、其他土地面积1.19万公顷。

矿产资源

清远市矿产种类多,分布范围广,非金属矿产规模大,大中型以上的矿产地绝大多数为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多为小型。截至2019年12月,清远市共发现矿产63种(含亚种),有矿产地751处,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有35种(含亚种)。在63种矿产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41种,水气矿产2种,规模达中型以上的矿产地89处。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和地下热水,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地下热水和铀矿。金属矿产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铅、锌、金、稀土。非金属矿产主要的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硫铁矿、硅灰石、化工用大理岩、饰面用大理岩、耐火黏土、陶瓷原料及水泥配料砂页岩等,其中水泥用灰岩、溶剂用灰岩、化工用大理岩、硫铁矿和硅灰石为本市优势矿产。水气矿产主要有地下热水和矿泉水。

生物资源

清远市地貌、气候、土壤的复杂多样性,形成以森林为主体的动植物共生竞长的生态系统,并构成中国南方珍稀动植物的物种基因库。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

2022年,清远市有陆生野生动物485种(包括两栖纲34种、爬行纲83种、鸟纲264种、兽纲104种)。主要有:犲、大灵猫、林麝、海南鳽、黄腹角雉等61种。

植物资源

清远是广东省林业大市,林地保有量接近210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9.74%,生态公益林近900万亩,森林资源主要指标均居广东省前列,拥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和林业产业基础。

植物资源

清远市有维管植物(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三大类)270科、877属、243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有:厚朴、广东含笑、合柱金莲木、丹霞梧桐等29种。

行政区划

编辑

清远市行政区划图 清远市行政区划图

截至2023年底,清远市辖2个县(佛冈县、阳山县)、2个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2个市辖区(清城区、清新区)、代管2个县级市(英德市、连州市),有77个镇、3个民族乡、5个街道。 清远市人民政府驻地清城区人民二路18号。

清远市行政区划

地名

政府驻地

人口(万人)

面积(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代码

清城区

东城街道

77

1296

441802

清新区

太和镇

72

2353

441803

英德市

英城街道

119

5634

441881

连州市

连州镇

54

2668

441882

佛冈县

石角镇

36

1295

441821

阳山县

阳城镇

58

3330

441823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吉田镇

12

1219

441825

连南瑶族自治县

三江镇

18

1241

441826

截至2024年8月,参考资料:

政治

编辑
清远市主要领导

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清远市委员会

市委书记

殷昭举

清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殷昭举

清远市人民政府

市长

温文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清远市委员会

市政协主席

姚楚旋

最后更新时间:2024年9月25日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2023年末,清远市户籍人口453.35万人,比上年减少0.15万人,下降0.3%,其中男性人口235.61万人、女性人口217.74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3.72万人,出生率8.10‰;死亡人口2.76万人,死亡率6.01‰;自然增长人口0.96万人,自然增长率2.09‰。年末常住人口398.6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7.8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16%,比上年末提高0.86个百分点。 2022年,清远市人口密度为209人/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清远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26143人,占23.33%;15-59岁人口为2395051人,占60.34%;60岁及以上人口为648279人,占16.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61190人,占11.62%。

清远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3年)变化清远市常住人口(2017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

清远市是广东省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地级市。民族地区包括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和连州市三水瑶族乡、瑶安瑶族乡、阳山县秤架瑶族乡。 2022年,全市有少数民族成份42个,全是少数民族户籍总人口226609人,其中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户籍总人口195099人,分别占全市和民族地区户籍总人口的4.3%和57.51%。

语言

清远市的语言有粤语方言(白话)、客家方言、瑶语、壮语四大语言。粤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清城区、清新县、连州市及阳山县部分地区;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英德市、佛冈县、阳山县以及连州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部分地区;瑶语主要分布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三排、南岗、大坪、金坑、盘石等乡镇以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部的三水乡和大旭山林场;壮语主要分布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部的永丰、福堂、上帅、加田、小三江等乡镇以及太保镇上坪管理区。

宗教信仰

清远市的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5个教别,有市佛教协会、市道教协会、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两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市基督教协会)等5个市一级宗教团体和6个县级宗教团体。2022年,有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61处,其中寺观教堂48处,固定处所13处(基督教12处、佛教1处),另有临时礼拜点1处;按教别分:佛教12处、道教9处、天主教3处、基督教37处,另有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1处。各类信众人数2.3万人(其中佛教1万人、道教0.5万人、天主教0.06万人、基督教0.7万人,伊斯兰教25人),认定备案教职人员143人,其中佛教32人、道教40人、天主教4人、基督教67人。

道教

魏晋期间,道教开始正式传入市境,代表人物江苏道土葛洪在留止广东期间,多次到清远峡山、金芝岩、英德碧落洞等地采药、炼丹、弘道(三地均有炼丹遗址)。唐朝后期,一些道土携带经书进入连阳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法事活动,使汉传道教仪规与当时壮、瑶民族以亚祝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民间信仰相结合,形成瑶传道教和壮传道教。明朝,除英德大湾创建金山祖届外,道教宫观建设几乎全部停止,且原建届宇也失修,道教开始走向衰落。清末民初,道教有慢慢活跃趋势。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道教组织以封建迷信愚弄欺骗群众,或为反革命组织利用,被列为反动会道门先后被取缔。此后各地道教活动基本停止。改革开放后,市境道教活动逐步恢复,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宗教房产陆续归还宗教团体。根据信众的要求,报请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批准,20世纪91年代相继恢复和开放清新太和洞桃源仙观等。

佛教

南北朝时,佛教开始传入市境。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兴建、泰始七年建成开光的连州净慧寺(慧元)塔,为市境最早的佛教建筑,创立时间比南华寺还早35年。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年)、中大通五年(533年),又相继创立峡山飞来寺和英德南山果业寺,南朝梁武帝萧衍亲自为峡山飞来寺赐额“至德”。西域梵僧求那跋陀罗、菩提达摩以及隋代僧灿、唐代惠能、鉴真等均先后到飞来寺演法开示(今遗有狮子石、达摩石等)。唐称和平昌盛,寺院建设、僧尼及信徒之多达到历史高峰。宋代,佛教还在民间不断扩大影响,元末开始消沉停滞。至明、清,由于天主教、基督教相继传入,佛教渐趋衰落。此后,佛教在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也未曾兴盛,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被迫停止正常活动。

改革开放后,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市境佛教逐渐恢复发展,先后收回、修复和开放清远飞来峡飞来寺,英德英城观音岩、南山圣寿寺,阳山阳城北山寺,清城东城兴复隆寺,清远飞来峡紫竹林,连州山塘古华寺,英德黎溪丰咸古寺。

天主教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意大利神父利玛窦从肇庆北上部州传教,途中留下数名传教士在清远、英德一带传教,市境从此有了天主教,之后,天主教相维传入用山、连州等地。晚清时期,连阳(即今连山、连南、连州、阳山)和英德各地的天主教组织均由巴黎外方传教会建立。民国八年(1919年),佛冈县石角镇石溪村建成天主堂。民国十四年(1925年),英德在连江口火车站北侧山腰建天主堂一座,成为广州、韶关、连州等地教会人员来往的中转接待站。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连州教堂扩建神父楼,同时将旧圣堂拆除后改建为哥特式建筑,成为粤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天主教先后在连州、清远、阳山创办小学,并在连州创办麻风病院,收治麻风病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连州天主教堂秘密成立“圣母军”组织,企图对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运动,1950年公开进行反革命活动,被人民政府取缔,多名骨干被判刑或送劳教,滞留连州、英德等地的外国神父或被驱逐出境,或先后返回原籍。1951年,连州、英德、连南、阳山等地天主教房产由人民政府统一接管,教活动停止。

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房产政策逐步落实,市境天主教活动开始恢复。1985年,连县和英德县先后成立天主教爱国会筹备组,并于1986年9月23日、1990年2月28日分别在英德、连县正式成立天主教爱国会。1997年10月,清远天主教堂正式复堂。

基督教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美籍牧师那夏礼到连州、连南等地传教,市境从此有了基督教活动。清光绪四年(1878年),基督教发展到清远,在清城东门街租屋开办福音堂;光绪六年发展到英德,在望埠创立教堂。光绪十二年,美籍传教士到连南三江镇东门外购旧房建福音堂,并附设医务所,借行医进行间接传教,开启了连州、连南的西医发展之路。民国16年(1927年),先后成立英德县浸信教会、英德循道会、清远复临安息日会、清远水上福音船传道会、英德信义会、清远神召会、清远信义区会。民国20年,邓小平、张云逸率红军从广西向江西中央苏区转移途经连县时,连州教会惠爱医院主动免费收治200多名红军伤病员。抗日战争时期,清远县神召会配合国际红十字会在清城上濠基建立战伤救护所,收治伤病员,在石潭、沙河、龙颈等地设立难童收容所收留、教济战争难童。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基督教组织成为广大信教群众民主管理的人民团体,英德、连县、清远先后成立基督教协会和基督教“三自”(自治、自传、自养)爱国运动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基督教堂及其附属设施被强行挤占,宗教活动被迫停止,大批宗教界人士和神职人员受到错误批判和无理迫害。

改革开放后,从1979年起,“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批斗的基督教界人士和神职人员陆续得到平反并恢复了名誉。1981年始,清远、英德、连县等地先后恢复基督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并建立起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1988年5月,清远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各地先后恢复维修开放一批教堂。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清远市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2120.19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3.0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09.03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68.12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6.2:38.1:4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188元,增长4.4%。

清远市的经济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民营经济的发展上。‌清远市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已突破30万户。其中,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8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99%的技术生产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3%以上的市场经营主体,呈现“86989”的特征,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城到乡,众多市场经营主体立足各行各业、服务各界群众、带动就业增收,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内众多民企助力“万亩千亿”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亚光电缆等跻身广东企业500强,金禄电子、聚石化学等7家本土上市公司均为民企,先导稀材、先导薄膜登上胡润百富《2023全球独角兽榜》。

在先导稀材、豪美新材、聚石化学等龙头特色企业带动下,截至2023年9月,清远新材料产业愈发“根深叶茂”,聚集新材料企业200多家。新材料正成为“清远智造”代表产业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湾区新材料人才、资金和项目落地清远。

清远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3年)变化清远市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清远有“世界红茶之乡”“中国麻鸡之乡”“中国红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等美誉,拥有清远鸡、清远乌鬃鹅、清新桂花鱼、英德红茶、连州水晶梨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7个 、“粤字号”农业品牌99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40个,是广东省的重点粮产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农业是清远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一直以来都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23年,清远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6.68万亩,增长0.6%。粮食播种面积227.15万亩,增长0.3%。其中,谷物播种面积210.04万亩,增长0.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59.53万亩,增长0.8%。其中,甘蔗播种面积5.64万亩,增长13.5%;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8.70万亩,增长1.0%;烟叶(未加工烟草)播种面积0.95万亩,增长3.8%;木薯播种面积5.95万亩,下降13.0%;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50.63万亩,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73.68万吨,增长0.1%;谷物产量70.07万吨,下降0.2%;甘蔗产量42.00万吨,增长15.0%;油料作物产量13.12万吨,增长2.1%;烟叶(未加工烟草)产量0.16万吨,增长4.7%;木薯产量7.96万吨,下降12.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18.51万吨,增长3.4%;水果产量90.80万吨,增长5.8%。

清远市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部分)

序号

县域

产品名称

获证单位

1

英德市

英德麻竹笋

广东省英德市农业农村局

2

清远鸡

清远鸡

清远市清新区农业农村局

3

英德市

英德红茶

广东省英德市农业农村局

4

连州市

连州菜心

连州市农业农村局

参考资料:

第二产业

清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省第二位。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增势较好。聚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先导材料、先导薄膜、金禄电子的有效拉动该行业发展。先导稀材、广康生化、先导稀贵金属材料等企业有效拉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发展。

2023年,清远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06.73亿元,增长6.7%。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6.26亿元,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503.06亿元,增长1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192.39亿元,下降2.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83.91亿元,增长0.4%;重工业增加值522.82亿元,增长9.0%。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164.00亿元,增长0.3%;中型企业增加值260.72亿元,增长2.3%;小型企业增加值262.53亿元,增长17.8%;微型企业增加值19.47亿元,下降6.4%。

2023年,清远市在规模以上工业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28.80亿元,增长7.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70.58亿元,增长6.5%;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257.25亿元,增长3.3%。先进制造业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6.5%,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17.8%,石油化工产业增长21.3%,先进轻纺制造业下降1.5%,新材料制造业增长0.1%,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下降42.4%。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下降42.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7.2%,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83.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4%。优势传统产业中,纺织服装业下降0.8%,食品饮料业增长14.0%,家具制造业下降2.2%,建筑材料业下降0.4%,金属制品业增长16.1%,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4.4%。

第三产业

根据《清远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清远市将立足本地文旅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通过供需两端发力,补齐短板、挖掘潜力、增强活力。建设一批文旅产业发展平台,培育一批文旅龙头项目、龙头企业、新产品、新业态,形成一批文旅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一带一廊一区”千亿级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3年,清远市金融业增加值136.58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增加值160.60亿元,下降2.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9.69亿元,增长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2.10亿元,增长1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21亿元,增长9.0%。

服务业

2023年,清远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8.77亿元,增长2.9%;利润总额17.45亿元,下降2.4%。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3%,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4.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下降1.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4.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增长2.9%。 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1610.31万人次,同比增长57.29%;旅游总收入166.5亿元,同比增长82.56%。 清远市的主要商业购物中心有清远万达广场、顺盈时代广场、保利广场等。

零售业

2023年,清远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41亿元,增长3.3%。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市场零售额493.90亿元,增长2.5%;乡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107.50亿元,增长7.0%。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7.2%,饮料类增长89.1%,烟酒类增长91.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2%,化妆品类增长0.8%,金银珠宝类下降13.6%,日用品类增长9.7%,五金、电料类下降94.1%,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16.8%,书报杂志类增长10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2.8%,中西药品类下降3.7%,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8.7%,家具类下降9.6%,通讯器材类增长270.8%,石油及制品类下降5.0%,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54.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77.5%,汽车类下降22.6%。

邮电业

2023年,清远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4.79亿元,增长16.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13.85亿元,增长22.6%;电信业务总量(按2022年不变价计算)40.95亿元,增长14.2%。快递业务量7722.88万件,增长31.6%。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29.9万户,增长7.2%;其中500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25.2万户,用户占比27.1%;1000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31.2万户,用户占比24.0%。移动宽带用户401.6万户,增长9.5%;其中5G移动宽带普及率49.9%,5G用户198.7万户,用户占比49.5%。建设移动通信基站3.1万个,增长3.3%。其中5G基站0.8万个,增长37.9%,5G基站占比26.2%。

房地产业

2023年,清远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50.11亿元,同比下降9.0%。其中,住宅开发投资187.86亿元,下降9.5%;办公楼投资0.73亿元,下降67.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2.09亿元,增长20.1%。在住宅开发投资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投资39.97亿元,下降8.1%;90至144平方米住宅投资134.57亿元,下降8.9%;144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13.31亿元,下降19.2%。2023年,清远市房屋新开工面积239.57万平方米,下降28.7%。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66.62万平方米,下降12.6%。商品房销售面积445.62万平方米,下降11.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28.13万平方米,下降9.2%。商品房销售额273.76亿元,下降7.6%。其中住宅销售额222.72亿元,下降8.4%。

国内贸易

2023年末,清远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82.19亿元,增长9.6%;各项贷款余额3025.45亿元,增长10.4%。其中,实体经济贷款余额1776.30亿元,增长16.2%;涉农贷款1106.72亿元,增长17.1%;制造业贷款358.51亿元,增长20.6%;绿色贷款余额359.38亿元,增长53.0%。

截至2023年末,清远市共有证券营业部17家、期货营业部2家。全年证券经营机构实现股票、基金、权证、债券成交总额2331.79亿元,其中股票成交2150.68亿元。股东新增开户数7.1万户,存量84.39万户;手续费收入1.06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2393.18万元。

保险业

截至2023年12月末,清远市共有各类保险营业机构(含网点)758个,其中产险机构120个,寿险机构135个,中介机构503个。实现保费总收入84.37亿元,增长6.3%。其中,寿险保费总收入49.44亿元,增长3.3%;产险保费收入34.93亿元,增长10.9%;健康险保费收入17.2亿元,下降1.2%;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22亿元,下降13.5%。全年赔付总支出34.13亿元,增长16.3%。其中,产险赔付总支出21.83亿元,增长5.2%;寿险赔付总支出12.3亿元,增长43.0%;健康险赔付总支出7.85亿元,下降4.5%;意外伤害险赔付总支出0.74亿元,增长2.1%。退保金8.19亿元,下降13.5%;年金给付总支出2.47亿元,增长82.6%;满期给付总支出4.28亿元,增长152.9%。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

2023年,清远市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42%。

清远市高等学校

序号

院校

办学层次

主管部门

属性

1

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

本硕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公办

2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3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4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

公办

5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

6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清远校区)

7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清远校区)

8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清远校区)

9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民办

10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

11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清远校区)

12

清远市广播电视大学

----

清远市教育局

成人高校

截至2024年9月,参考资料:

医疗

2023年末,清远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62个,其中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院、专科医院)66个、卫生院1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8个、村卫生室1483个、门诊部9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46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急救中心

2023年末,清远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9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9个,纪念馆3个,文化站85个。电影院34家,放映电影28.6万场。公共图书馆藏书(含电子书)658.2万册。广播电台7个,电视台8个,广播电视发射与转播台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0%,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1.45万户,增长11.4%。

清远市博物馆

名称

所属市

地址

性质

隶属关系

清远市博物馆

清远

清城区银泉北路文化艺术中心二层、三层

文物

市属

清远市清城区博物馆

清远

清城区先锋西路西湖小区城区科技文化大楼

文物

县区属

清远市清新区博物馆

清远

清新区太和镇中山路33号

文物

县区属

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

清远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博物馆路

文物

县区属

连州市博物馆

清远

连州市刘禹锡文化广场内

文物

县区属

英德市博物馆

清远

英德市吉祥东路一号

文物

县区属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

清远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金山路广山巷3号

文物

县区属

佛冈县博物馆

清远

佛冈县环城东路博物馆大楼

文物

县区属

参考资料:

体育

2023年,清远市共有体育场馆9个,全年举办各类运动会25次,参加运动员9821人。在省级以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53枚、银牌54枚、铜牌74枚。

2024年3月,清远市举办马拉松赛比赛。 2024年7月,清远市举办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 ;8月,清远市举办2024年广东省青少年水球锦标赛。

社会保障

2023年末,清远市参加社会保险392.97万人次,下降0.2%。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93.03万人次,增长0.6%。其中,参保在职职工71.61万人次,下降0.9%;参保离退休人员21.42万人次,增长5.9%。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含领取养老待遇)185.66万人次,下降0.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392.62万人,下降2.5%。其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含退休)82.28万人,下降4.3%;参加居民医疗保险310.33万人,下降2.0%。参加工伤保险63.18万人次,增长0.1%。参加失业保险51.10万人次,下降0.2%。参加生育保险58.75万人次,下降6.5%。

2023年,清远市部门资助参加医疗保险24.37万人,下降3.4%。医疗救助95.26万人次,下降8.4%;救助金额2.95亿元,增长0.1%。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179.34亿元,增长4.5%;基金累计结余110.80亿元,增长1.2%。离退休人员全年人均基本养老金2249.72元/月/人,增长3.9%。失业金标准1458元/月/人,与2022年持平。年末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7.68万人次,增长9.4%。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7.42万人,其中城镇居民0.43万人,农村居民7.00万人。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8间,床位1699张,收养1222人;敬老院23间,床位1442张,收住461人(集中供养)。2023年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4.27亿元,增长24.6%;筹集福彩公益金0.47亿元,增长22.2%。

环保

根据广东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清远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80.3786万吨,上年底贮存量为49.2651万吨,综合利用量为167.6255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2.93%,处置量为9.3472万吨,处置率为5.18%,年底贮存量为52.6000万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清远市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量约为6.1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96%,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量30.2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33%。

2023年,清远市共有8家单位从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活动,清远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设计处置能力为260.72万吨/年。城乡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09.75万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51.59万吨,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量58.16万吨;本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109.75万吨,其中焚烧处理量90.37万吨,填埋处理量19.38万吨。

2023年,清远市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185天,空气质量级别Ⅱ级(良)156天,空气污染24天。其中轻度污染24天,中度污染0天,重度污染0天。空气质量达标率93.4%。酸雨发生率5.8%。环境空气中污染物二氧化硫年平均值7微克/立方米,增长16.7%。二氧化氮年平均值18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值39微克/立方米,增长18.2%。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值23微克/立方米,增长9.5%。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浓度147微克/立方米,下降8.7%。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0.8毫克/立方米,下降20.0%。全市共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90个,污水处理能力75.199万立方/日。

交通

编辑

综述

清远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处于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处,素有“三省通衢、北江要塞”之称,位于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内,市距广州约50公里,距新白云机场约30公里,距香港、澳门约200公里。 清远市大力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实施,推动“交通补短、清远不远”,重点打造“三铁一通一航”和“六纵四横二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陆水空”立体综合交通网,成为环珠三角地区融湾先行市。截至2022年,清远市公路通车里程20774公里,位列全省第2,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45公里,位列全省第2。全市“六纵四横二联”高速公路网架构基本形成。

清远市境内有京港澳高速公路、许广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广连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 。京广铁路、京广普速铁路等铁路线贯穿境内。 清远市建设清远英德、清远佛冈、清远阳山3个通用机场。 2023年6月,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清远白石窑枢纽一线船闸改建工程完工 。2024年1月22日,清远港清远旅游客运码头通过交工验收。 截至2023年8月,清远市公交服务全面覆盖了清城全部区域、所有工业园区及清新南部。

公路

清远市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清远建成汕昆高速龙怀段,打通清远中部横向通道。建成汕湛高速清远段,缓解清远南部地区交通通行压力,入珠融湾步伐加快。建成清西大桥重点工程,完善城区过江通道。“十三五”累计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56公里。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46.6公里,总体形成“二横四纵”的现状布局形态。

2023年末,清远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09万公里,增长1.0%。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04.43公里,增长4.7%。全年公路货运量1.35亿吨,增长0.5%;货物周转量108.20亿吨公里,增长6.8%;客运量936.50万人,增长17.7%;旅客周转量9.39亿人公里,增长44.2%。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136.86万辆,增长6.7%。其中汽车92.03万辆,增长6.0%。民用轿车54.43万辆,增长7.0%。其中私人轿车50.75万辆,增长7.7%。

清远市境内有京港澳高速公路、许广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广连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 。清远市境内有众多国道线穿过,分别是G107京港线、G106京广线、G234兴阳线(经连州、连南、连山),G240保台线(经英德、清城)、G355福巴线(经佛冈、清城、清新), G358石水线(经英德、阳山)、G537宁连线(经连州) 。

铁路

2020年11月30日,广清城际铁路(花都站至清城站)开始运营。广清城际最高速度200千米/小时。

截至2022年10月,清远市已建成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轨道交通,清远至广州之间每天40多对列车穿梭; 另有京广高铁和京广普速铁路贯穿南北。

至2023年底,清远已建成京广高铁、京广普速铁路、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清远市磁浮旅游专线等4条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共299千米。其中广清城际广州北至清远段每天40对列车穿梭,2023年共209万人次往返。市交通运输局正谋划新的轨道交通项目,以增加清远接受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的轨道通道。其中包括银盏至广清产业园(纺织产业园)轨道交通项目、厦昆高铁(韶柳铁路)、肇清从城际、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延伸至清远、广清城际北延线西环段等项目。

2024年2月,清远磁浮旅游专线启动体验式试运营,运行初期设有磁浮银盏站、湖蝶湾站、磁浮长隆站3站 。

清远市主要铁路车站

车站

参考资料

清远站(高铁站)

原名源潭火车站,站址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火车站建于1908年。离北京西站2226公里,离广州站68公里,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羊城铁路总公司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

清远站清远站

清远东站

清远东站位于武广高铁清远站西侧站前广场,整体设计与既有武广高铁站房风格统一,也体现“凤凰于飞”设计理念。站房立面效果与周边环境衔接,后续还可拓建为集高铁、城轨、长途客运、公交、出租等“五位一体”的立体式、零换乘、无缝对接的综合交通枢纽综合体。城际旅客可通过电扶梯到达地面站厅层,出站后通过站前广场进入武广高铁站实现换乘。

清远东站清远东站

武广英德西站

武广英德西站位于该市英城街长岭村委,距市中心约7公里,其原本定为越行站,建设武广客运专线时已预留站址,通过当地政府的多次争取和铁道部的批准,于去年1月1日动工扩建为可办理客运业务的中间站。最高聚集人数按1500人次设计。

英德西站英德西站

英德站

英德站(Yingde Railway Station)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大站镇广场南街,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也是京广铁路上的站点,始建于1913年。英德站站房面积约2600平方米,可容纳旅客3200人。

英德站英德站

截至2024年7月

清城站(广清城际铁路)清城站(广清城际铁路)

英德西站(京广高速铁路)英德西站(京广高速铁路)

龙塘镇站(广清城际铁路)龙塘镇站(广清城际铁路)

磁浮长隆站(清远磁浮旅游专线)磁浮长隆站(清远磁浮旅游专线)

清远磁浮旅游专线清远磁浮旅游专线

航空

清远市境内无机场,但预留了英德、佛冈、阳山三个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空间,将建设清远英德、清远佛冈、清远阳山3个通用机场。 截至2020年8月,清远市航空出行主要依托广州白云机场,清远市候机楼每天开通有15班次大巴往返白云机场。

水运

2015年,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开工,对北江251.5公里航段按照内河Ⅲ级航道、通航1000吨级船舶标准进行整治 。2019年7月29日,清远枢纽二线船闸新建工程全面完成,船闸试通航;2023年6月,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清远白石窑枢纽一线船闸改建工程完工 。2024年1月22日,清远港清远旅游客运码头通过交工验收。

2023年,北江清远枢纽一二线船闸累计货物年通过量5168万吨,同比增长约22%;开闸14381闸次,同比增长约4%;通过船舶43608艘次,同比增长约11%;过闸船舶平均核载为1960吨;清远珠江货运码头集装箱货量突破12万TEU,散杂货出口突破20万吨 。202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527.60万吨,增长14.1%;集装箱吞吐量合计22.55万标准箱,增长23.5%。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8月,清远市区公交车辆约570余辆,公交线路108条,1400多个中途站,公交线路对比2014年增加了40余条,公交服务全面覆盖了清城全部区域、所有工业园区及清新南部。

人文

编辑

综述

清远是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壮瑶文化碰撞、融合前沿地,至今保留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大批海内外宾客前来体验狂欢。 在饮食方面,清远这座城,位于粤、湘、桂交界处,融合了多种饮食文化,美食独特且多元, 比较出名的特色美食有白切鸡、碌鹅、河八鲜等。 在习俗方面,清远市拥有瑶族耍歌堂等特色节庆活动, 用来纪念先祖、追忆历史、庆祝丰收、传播知识和群众娱乐。排瑶婚俗分订婚、认亲、择日、举行婚礼、回门五个过程。英石假山盆景制作工艺是英德市民间一项特色手工技艺,主要分布于英德望埠镇等地,这项手工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饮食

清远市饮食有不少该市特有的美食,例如北江河鲜、黄东鸡仔饼、阳山麦羹、东陂腊味等, 还有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山里的客家大笼糍、连南大叶茶、竹香牛蹄、瑶家竹筒饭、手札山蕨火烟肉等山珍野味菜等。 清远融合了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湘菜、北方菜等饮食文化,美食独特而多元。

清远市饮食

美食

简述

图片

连南大叶茶

连南大叶茶(炒青)外形条索紧结、银绿起霜;汤色黄绿亮;香气栗香馥郁;滋味浓醇;叶底黄绿尚亮。连南大叶茶(烘青)外形条索紧实稍曲、墨绿;汤色黄绿亮;香气清甜;滋味浓醇;叶底黄绿尚亮。连南大叶茶具有“栗香馥郁,清苦回甘”的独特品质特征。

连南大叶茶连南大叶茶

客家大笼糍

客家大笼糍,是连南瑶族自治县尤以寨岗镇客家人久负盛名的传统食品,以往多在春节才做,寓意团团圆圆,反映了人们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千百年来在客家族群中世代承传。大笼糍因其用竹篾织成的笼蒸成而得名,采用纯植物原料,天然环保,营养丰富,色泽金黄,味道香、甜、滑、爽,独具风味,深受广大群众及游客喜爱。2017年大笼糍制作被列入第六批清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客家大笼糍客家大笼糍

竹香牛蹄

竹香牛蹄用“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高纤维微寒无毒的竹子盛载,用益气补虚,强筋壮骨的牛蹄精制而成,口感淡嫩,滑而不腻。

竹香牛蹄竹香牛蹄

瑶家竹筒饭

竹筒饭,是瑶胞长期外出劳作(如耕山、伐木)时所发时的。过去,瑶族同胞外出劳作时,为图方便,经常只是简单带些米、盐上山。到中午时分,他们就地取材,砍伐竹筒,以山泉水洗竹筒浸米,再将竹筒口堵上木塞,用热火灰埋盖煨炙,约半小时后取出竹筒,用刀劈开,即可食用,若伴上外出煮熟的山野菜,吃起来柔软清香,带有竹质芬芳,美味可口。

瑶家竹筒饭瑶家竹筒饭

习俗

特色节庆

瑶族耍歌堂自明代起,就已经成为清远排瑶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也是一场集纪念先祖、追忆历史、庆祝丰收、传播知识和群众娱乐活动于一体的民间盛会,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瑶族耍歌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瑶族耍歌堂

瑶族婚俗

瑶族婚俗

排瑶婚俗分订婚、认亲、择日、举行婚礼、回门五个过程,每个环节都情意绵绵,底蕴深厚,充分体现了瑶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2014年11月,瑶族婚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间手工艺

英石假山盆景技艺

英石假山盆景技艺是英德市民间一项特色手工技艺,主要分布于英德望埠镇等地。英石假山盆景主要以英石为构件。英石,是全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在长期自然风化、剥落的作用下形成嶙峋奇巧、峻峭疏秀、空透玲珑的千姿百态,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2008年6月,英石假山盆景制作工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地区

特产

清城区

清远鸡、乌鬃鹅

清新

骆坑笋、蒲坑茶、鸡心黄皮、砂糖桔

阳山

板栗、阳山鸡、阳山酥李、玉米、无花果、桐冠梨、粤北生态茶、红薯干

连州

连州白茶、蜜枣、黄精、瑶安冬菇、星子黄烟、孔塘烟、龙须草、东陂马蹄、星子红葱、水晶梨以及根雕、汉白玉工艺品,丰阳牛肉干

连南

猴头菇、山楂干、无核山楂果、无花果、山菊花、红薯干、萝卜干、百合、蜜枣

连山

沙田柚、梅洞肉姜、太保白果、连山大糯、香粳米

英德

英德红茶:英红九号,英德绿茶:英州一号,苦丁茶,西牛笋干,英石

佛冈县

琶江鸡、芦笋、竹山粉葛

清远鸡

 清远鸡  清远鸡 

俗称清远麻鸡,因母鸡背侧羽毛有许多芝麻状斑点而得名,在宋代已闻名于世,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27个优质品种之一,被称为国宴名鸡。清远鸡以谷物、青草、虫蚁为主食,肉质紧致细滑、味道鲜美、口感独特,或白切或烧制,都让人垂涎三尺。

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  

出产于广东省英德市,与云南滇红、安徽祁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代表产品有“金毫茶”“英红九号”等,其中英红九号还是出口英国皇室专用茶。英德红茶具有极佳的形、色、香、味特点,色泽乌润、内质鲜甘、汤色红艳,博得世界人民的喜爱,深受品茶人士赞赏。

连山大米

连山大米  连山大米  

连山大米种植已有600多年历史,优质的生态环境,孕育出淳味天然的好食材。生长在连山梯田上的大米,米粒饱满、色泽晶莹玉白通透,形状呈细长或长圆形,横断面呈扁圆形,无腹白或腹白小,蒸煮时有自然清淡的米饭香味,烹制出的米饭晶莹剔透,富有光泽,柔而不粘,质地适中,口感好,并且冷却后不硬、不回生。

东陂腊味

东陂腊味 东陂腊味 

坊间流传,岭南腊味最靓的一定出自连州,而东陂腊味则是连州腊味里最出名的。东坡腊味工艺特点在于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风干,不经烘烤或烟熏,与其他地区的腊味相比,外表更加干爽、组织结实有弹性,吃起来香、嫩、爽口,腊香纯正、浓郁、绵长。传统的东陂腊味包括腊肉、腊肠、腊鸭、腊蛋、腊猪脚、腊鸡等20多品种,3个省级名牌产品和5个省级名特优新产品。

艺术

舞蹈

瑶族长鼓舞

瑶族耍歌堂自明代起,就已经成为清远排瑶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也是一场集纪念先祖、追忆历史、庆祝丰收、传播知识和群众娱乐活动于一体的民间盛会,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瑶族耍歌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

连山瑶族小长鼓舞,也称长鼓舞,为清远连山地区过山瑶的民间舞蹈。小长鼓舞,每套动作均可独立成章,精细含蓄,刚柔兼备,手足严谨,上下身和谐统一,朴实而潇洒,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瑶族长鼓舞于2007年先后列入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瑶族布袋木狮舞

瑶族布袋木狮舞

瑶族布袋木狮舞又称“舞木狮”,是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道具舞,流传于连州市三水、瑶安等瑶族乡村,约有100多年历史。木狮舞属于瑶族祭祀舞蹈,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有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浓缩表现了当地瑶族的文化艺术及风情习俗,多在农历十月丰收季节和翌年春耕前活动,寄托了追念祖先迁徙的艰辛、祝愿族人生息繁衍兴旺发达的情感。其多元的文化特征颇具学术研究价值。2021年6月,瑶族布袋木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建筑

潭村

潭村建筑潭村建筑

潭村有孔府武官家园之美誉,是阳山县保存最好的传统古村落之一,现存传统民居近400座。这些民居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北向南,建筑占地面积16820平方米;房屋多为硬山顶,镬耳山墙,村内的通道用青石铺砌,房屋的用材以青砖和木瓦为主,现存建筑基本可以反映原貌及规模。2012年,潭村民居、潭村古庙胜形祠、潭村古井被阳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镬耳楼

镬耳楼镬耳楼

镬耳楼是潭村古村落最显著、最具特色的建筑。镬耳楼主体是镬耳形山墙。镬耳形山墙也叫鳌背墙,是清一色由青砖砌成的屋宇山墙,墙高于屋顶,顶部形似龟背,上面呈半圆流线型飞檐滴水,构成起伏有致的天际轮廓线,形似镬耳,故称“镬耳楼”。镬耳楼墙檐及窗台上方多描有灰底白画的卷草或动物图案,部分还有立体的灰塑图案。

地区象征

2013年8月23日清远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并决定“白兰树”为清远市“市树”、“禾雀花”为清远市“市花”。

市树

白兰树白兰树

白兰花朵洁白如玉、洁雅、美丽、芳香若兰,惹人喜爱,香味让人觉得很温馨,清香溢远,象征着纯洁、真挚。白兰树树形高大挺拔,四季常绿,花开季节,满城飘香,与清远城市口号“北江明珠,清香溢远”涵义相吻合。

市花

禾雀花禾雀花

禾雀花是清远市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品种,其向上攀爬的本领极强,象征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精神,与清远奋发图强、跨越赶超的城市追求相一致。

广府文化

清远是广府文化区域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远与广府文化圈在历史、地理及族群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广府文化是清远文化的主流。

远古时代,清远市域是岭南原始先民的重要聚居地。自秦汉至唐宋,清远市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长期居于包括广府地区在内的岭南地区的前列。明清时期至近现代,清远地域在广东发展版图中的地位下降,但仍对广府文化的发展做出不少有益的贡献。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清远人是以“敢为人先”为核心的广府人精神的自觉践行者。

其他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6月,清远现有国家级非遗6项、省级非遗39项、市级非遗131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26人、市级非遗传承人99人。

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称

编号

类别

公布时间/批次

申报地区

参考资料

狮舞(瑶族布袋木狮舞)

Ⅲ-5

传统舞蹈

2021年(第五批)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瑶族长鼓舞

Ⅲ-60

传统舞蹈

2008年(第二批)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

瑶族长鼓舞(小长鼓舞)

Ⅲ-60

传统舞蹈

2011年(第三批)

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盆景技艺(英石假山盆景技艺)

Ⅶ-94

传统美术

2008年第二批)

广东省英德市

瑶族耍歌堂

Ⅹ-45

民俗

2006年(第一批)

广东省清远市

婚俗(瑶族婚俗)

Ⅹ-139

民俗

2014年(第四批)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

截至2024年7月

文物古迹

清远文物古迹众多,截至2023年,清远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1处,县(市、区)级252处,已公布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有1372处。拥有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2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1个,历史文化名村3个,共有35个传统村落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文物古迹(部分)

名称

介绍

图片

摩崖石刻

清远的摩崖石刻量多质高,早至唐代,晚至明清,内容广杂,书法多彩,其中有韩愈、周敦颐、苏轼等名人题刻。至2014年底,全市存有石刻500多题,数量约占全省的1/4。其中巾峰山摩崖石刻、观音岩摩崖石刻、贤令山摩崖石刻、南山摩崖石刻、碧落洞摩崖石刻、大云洞摩崖石刻及峡山石刻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

慧光塔

因塔身倾斜1.0472米,被誉为“东方斜塔”,位于连州市慧光路南端。2006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流传有“先有慧光塔,后有连州城”的民谚。始建于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初为木塔,塔旁原建有“光孝寺”,寺今已不存。宋代重建,为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六角形,每层有回廊环绕,塔高九层十七级49.87米,其中塔刹高7.78米。

慧光塔慧光塔

青塘遗址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所辖英德市青塘镇,地处北江支流滃江中游,包括黄门岩1号至4号洞、朱屋岩、吊珠岩及仙佛岩等多处洞穴地点。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英德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至4号洞地点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4平方米。

青塘遗址青塘遗址

牛栏洞遗址

牛栏洞遗址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英红镇云岭社区居委会。坐东南向西北。全洞平面略呈曲天形,分为前、中、后洞。遗址文化堆积厚,层位关系多且叠压清楚,堆积层含有炭屑、烧土大量的螺壳、蚌壳、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若干人类化石。是广东地区继阳春独石仔遗址,封开黄岩洞遗址之后第三处具有典型意义的穴居人类文化遗存。200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牛栏洞遗址牛栏洞遗址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清远市山明水秀,环境优美,高山峡谷纵横交错。南岭主峰,巍峨雄奇;北江、连江、潖江,三江辉映,共同塑造了“山水清远,岭南绿都”。清远市是广东省旅游资源大市,“亲情温泉、激情漂流、闲情山水、奇情溶洞、热情民族、浓情美食”成为该城市六大旅游品牌。

截至2024年3月,清远市有开放接待的旅游景区(点)130多个(乡村旅游点65个),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45个(其中:5A级1个,4A级19个,3A级2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 清远也先后被评为“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温泉之城”。

重要景点

连州地下河景区

连州地下河景区连州地下河景区

连州地下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下暗河溶洞,溶洞内集暗河、峡谷、飞瀑等多种地质形态,是广东省内目前仅有的以喀斯特地貌成功申报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清远唯一一家国家级5A旅游景区,以其神秘瑰丽的钟乳石及洞穴暗河而蜚声中外,有“广东地下第一河”之称。洞内拥有千姿百态的钟乳奇观,四季气温保持在18-22度,冬暖夏凉,空气清新,独特的水陆两游组合更堪称“岭南一绝”。洞内神秘瑰丽,拥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奇观,常年气温保持在18℃-22℃,冬暖夏凉,是非常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地下河景区内的擎天玻璃桥以526米的总长度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世界上“最长的玻璃桥”。湟川三峡-龙潭文化生态旅游区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有岭南第一山水画廊、岭南大裂谷之誉。

天子山风景区

天子山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

天子山风景区位于飞来峡镇西坑村,景区内绿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临山近水,拥有竹海与瀑布群,一年四季不同时节展现各种风景韵味。大瀑布山泉水一路穿山越谷,溪水顺流直达景区门口,令徒步的游人赏心悦目。景区内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10万个以上,实为一座天然氧库,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英德积庆里仙湖旅游度假区

清远市积庆里仙湖旅游区清远市积庆里仙湖旅游区

英德积庆里仙湖旅游度假区,位于珠三角北缘的英德市,坐拥珍稀温矿泉、森林湖泊等自然生态,是现代时尚生活的追求热点,也是项目的核心资源。该度假区拥有八大美景:积庆里古遗址、情人桥、同心岛、郊野公园、温泉小镇、玉女峰、毛公山、广东农业公园。

对外交流

编辑
清远市友好城市(部分)

城市名

缔结情况

湖南省衡阳市

1992年,清远市和衡阳市成为友好城市

湖南省郴州市

1992年,清远市和郴州市成为友好城市

美国布里奇波特市

1994年,清远市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

巴拿马科隆市

2020年12月,清远市与巴拿马科隆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

截至2024年7月

著名人物

编辑

清远市先后出现西汉中散大夫何丹,唐代两度为相刘瞻,南唐诗人孟宾于,北宋年间双双同登进士第陈铨和陈铸兄弟,明代兼理连阳、清远、英德、怀集、贺县七县军务的武略将军莫朝玉,清代嘉庆监察御史郭仪长和郑士超,清代“精通方脉、确断生死”的名医陈廷佐,清代抗倭先锋、台湾总兵吴光亮,清代末代榜眼朱汝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李文楷,孙中山卫士长邱堪,农民英才赖松柏,北伐名将陈可钰,红七军重要将领冯达飞,与共产党密切合作的国民党少将莫雄,驰名东江纵队的“突围将军”邬强等。

著名人物(部分)

时期

姓名

成就

南唐

孟宾于

连州保安人,五代南唐著名诗人。

唐朝

刘瞻

连州人,历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太原尹、河东节度使。

中华民国

李文楷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国芬,清远县高桥乡(今属清城区)人。

中华民国

陈可钰

清远县白石潭(今清新区石潭镇)人,北伐名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向秀

祖籍清远县横荷(今属清城区),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莫雄

祖籍英德县朗菇乡(今英德望埠镇),出生于韶关南门外左营街。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省参事室、省政协工作,并任第五届省政协副主席。

荣誉称号

编辑
荣誉称号(部分)

时间

荣誉

2007年

中国宜居城市

2014年

国家园林城市

2016年

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

2017年

国家卫生城市

2017年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

2019年

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2022年

2021国家卫生城市

2022年

广东省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2022年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22年

中国生态诗歌之城

2023年

全国双拥模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