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陵长江大桥 编辑
铜陵长江大桥(Tongling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国安徽省铜陵市境内连接郊区东西两岸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国家“八五”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当时世界上同类型第三位大跨径桥梁,也是安徽省境内第一座长江大桥,被誉为“皖江第一桥”。
铜陵长江大桥于1991年12月15日动工兴建; 于1995年10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大桥全线贯通; 于1995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 2022年8月,铜陵长江大桥通航安全提升工程施工图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自2022年10月21日零时起,停止收取铜陵长江大桥车辆通行费。
铜陵长江大桥西起普济圩桥,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上水桥枢纽;线路全长2592米,主桥长1152米;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千米/小时。
中文名:铜陵长江大桥
外文名:Tongling Yangtze River Bridge
始建时间:1991年12月15日
投用时间:1995年12月26日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省铜陵市
类型:斜拉桥、公路桥、特大桥
长度:2592 m
宽度:24 m
车道设置:双向四车道
设计速度:100 km/h
起止位置:普济圩桥,上水桥枢纽
途经线路: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3)
管理机构:铜陵市交通运输局
1987年12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铜陵市建桥方案。
1988年1月15日,铜陵长江大桥项目立项。
1990年7月26日至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在安徽省铜陵市召开铜陵长江大桥初步设计审查会议。
1991年11月20日,铜陵长江大桥进行抛锚水上作业;12月15日,铜陵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兴建,并举行开工典礼。
1992年4月21号,铜陵长江大桥进行4号礅钢围堰封顶工作。
1994年7月8日,铜陵长江大桥完成主塔封顶工程。
铜陵长江大桥通车
2010年9月25日,铜陵长江大桥进行维修加固工作。
2011年9月22日,铜陵长江大桥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工作,完成加固维修工程。
2018年7月10日,铜陵长江大桥启动景观亮化工程,并发布招标公示; 12月29日,铜陵长江大桥完成大桥景观亮化工程。
2019年3月21日,铜陵长江大桥进行桥梁荷载试验工作;3月25日,铜陵长江大桥完成荷载试验工作。
技术难题
铜陵长江大桥采用的新技术及工艺为:
1、锚碇系统首次采用全铁锚渠道混凝土蛙式锚;
2、双臂钢围堰采用块件立式预制拼装;
3、采用裸塔法索塔爬模新工艺技术;
4、大节距全断面整体浇筑自行式前支点挂篮。
荣誉表彰
项目名称 | 获奖名称 |
---|---|
铜陵长江大桥 |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
参考资料: |
铜陵长江大桥位于中国安徽省铜陵市羊山矶下游600米处,连接铜陵市郊区东西两岸,西起于普济圩桥,上跨长江水道,东至上水桥枢纽;途经该桥的线路为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3)。
铜陵长江大桥位于中国安徽省铜陵市
建筑结构
整体布局
铜陵长江大桥分别由主桥、东西两岸引桥、两座桥塔、斜拉索、桥墩及其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铜陵长江大桥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设计特点
铜陵长江大桥为七孔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采用双肋板式柔性主梁,主梁截面在斜拉去内采用双肋板式向单箱单室再向单箱双室过渡的形式;主塔为H形桥塔,分上、中、下三部分;塔截面呈八角形,在下塔柱中部以下,为四室箱截面,下塔柱中部以上均为单室箱截面;索塔采用环向预应力束来平衡索力产生的弯矩,塔柱内设有劲性骨架。斜拉索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拉索,内选采用多股高强度、低松弛、热镀锌平行钢绞线索。桥墩采用组合式承台,其中2、3、4、5、6号墩采用灌注桩与钢围堰相结合的组合基础;1、8号墩采用排架墩。
设计参数
铜陵长江大桥全长2592米,其中主桥长1152米,南引桥710米,北引桥730米,桥宽20米,主桥采用(80+90+190+432+190+90+80)跨径布置,主跨长432米。单塔高152.53米,塔柱内间距17米,外间距26米;单一塔柱宽4.5米,上塔柱高57.71米,上横梁高6米,宽17米,中塔柱高44.29米,中横梁高6米,宽26米,下塔柱高38.53米。每塔每索面共26对索,索距8米。
技术标准 | |
---|---|
道路等级 | 高速公路 |
车道设置 | 双向四车道 |
设计速度 | 100千米/小时 |
荷载标准 | 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3.5千牛/平方米 |
坡度系数 | 纵坡:≤3% |
设计风速 | 28米/秒 |
通航标准 | 净宽:≥210米(下行)、182米(上行),净高:≥24米 |
通航水位 | 14.262米 |
洪水频率 | 1/300 |
船舶撞击 | 顺水流:27500千牛,横水流:9000千牛 |
抗震等级 | 按7度设防 |
参考资料: |
超载检测
2016年4月,铜陵长江大桥启用车辆超限超载检测站,对超限超载运输的车辆进行卸货处理,保障铜陵长江大桥安全。
道路监测
截至2016年4月,铜陵长江大桥桥面设置健康安全检测系统,对大桥结构安全和通行实施24小时安全监控与数据采集。
灯光照明
铜陵长江大桥景观亮化
移动支付
2019年4月1日,铜陵长江大桥收费站移动支付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大桥收费站共安装了12台移动支付扫码设备,扫码设备均固定安装在收费亭外壁,收费站两侧大型客、货车车道加装了方便大型客、货车驾驶员支付的扫码设备。
票价票制
根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省物价局《关于调整我省路桥通行费收费标准的通知》(皖交财〔2010〕391号)内容,铜陵长江大桥收费标准为:
车类 | 车型 | 收费标准(元/吨·车次) |
---|---|---|
一类车 | 客车≤7座、货车≤2吨 | 20 |
二类车 | 客车8座至19座、货车5-10吨(含) | 40 |
三类车 | 客车20座至39座、20英尺集装箱 | 60 |
四类车 | 客车≥40座、40英尺集装 | 80 |
五类车 | 五类车货车>15吨、40英尺集装 | 100 |
参考资料: |
*节假日期间,铜陵长江大桥免费通行,不收取额外费用。
自2016年1月8日零时起,皖G牌号7座及以下小客车(含出租车)经铜陵长江大桥免通行费。
自2022年10月21日零时起,停止收取铜陵长江大桥车辆通行费。
通行事项
限行
截至2011年9月,铜陵长江大桥禁止总重量超过55吨的车辆通行。
限速
截至2020年6月,铜陵长江大桥限速60千米/小时。
交通流量
2016年10月1日至7日,铜陵长江大桥通行量为339023车次,其中7座以下小型客车通行量为307270车次。
2019年5月1日4日,铜陵长江大桥通行量为19.87万车次,日均通行流量为4.97万车次。
桥名刻字
1995年12月26日,铜陵长江大桥通车,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先生为该大桥题名,所印刻字挂于桥塔横梁之上。
李鹏先生书法题字
纪念邮票
2000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中国2000-07-长江公路大桥(T)》,其内收录铜陵长江大桥相关邮票,记名为“铜陵长江公路大桥”;该邮票由邹建军设计,面值0.8人民币。
铜陵长江大桥邮票
桥南公园
为了丰富铜陵长江大桥的参观内容,大桥的管理者根据该地独有的地貌兴建了观赏性强的桥南公园,园内的功德亭、纪念碑及建桥用的巨型钻头、铁锚等足可一观。
铜陵长江大桥建成,结束了安徽省过江无桥的历史,并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为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广阔的基础和条件。(《东北公路》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