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 编辑

海南省直辖县级市

琼海市琼海市

琼海市,海南省直辖县级市,位于海南省东部,东临南海,北与文昌市、定安县交界,西与屯昌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南与万宁市毗邻,总面积1710平方千米。 琼海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不明显,平均气温24.8℃。 截至2023年6月,琼海市辖12个镇。 琼海市人民政府驻地嘉积镇。 琼海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之外,还有苗族、黎族、壮族、回族等9个少数民族。截至2023年末,琼海市户籍人口522482人

琼海市,因地处琼州东部沿海而得名 ,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文明之乡”“中国温泉之乡”“红色娘子军故乡”美誉。 西汉初元三年(前46年),属朱卢县。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属容琼县。1951年4月,属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1968年4月,属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1988年4月,直属海南省。 2016年12月,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2017年11月,琼海市被中央文明委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3年,琼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80.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琼海市

外文名:Qionghai City

别名:琼海

行政区划代码:469002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海南省

地理位置:海南省东部

面积:1710 km²

下辖地区:12个镇

政府驻地:嘉积镇

电话区号:0898

邮政编码:571400

气候条件: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22482 人(截至2023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白石岭,玉带滩、万泉河

机场:琼海博鳌国际机场

火车站:琼海站、博鳌站

车牌代码:琼C

地区生产总值:380.35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西汉初元三年(前46年),属朱卢县。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改属珠崖县。

三国时,属珠崖郡朱卢县。

晋,属合浦郡玳瑁县。

南北朝时,宋、齐、梁、陈先后分属越州、崖州、珠崖郡的朱卢县、珠崖县。

隋,属珠崖郡颜卢县。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属容琼县。唐显庆五年(660年),析容琼县置乐会县,隶琼州。

宋大观三年(1109年),乐会县改属万安军。宋政和元年(1111年),乐会县复属琼州。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析乐会县西北境新附的519个黎族峒寨的二万余户黎族人口置会同县,属琼州路军民安抚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会同、乐会2县属琼州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琼州升为府。

民国元年(1912年),会同、乐会2县属琼崖道。民国三年(1914年),会同县改名琼东县。

1950年4月,琼东、乐会2县解放,属海南军政委员会。

1951年4月,属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

1958年12月,琼东、乐会、万宁(北部地区)3县合并为琼海县。

1959年11月,万宁县析出复置。

1968年4月,属海南行政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1月,改属海南行政区公署。

1984年5月,改属海南行政区。

1988年4月,直属海南省。

1991年,为琼海县,隶属于海南省。

1992年11月6日,撤销琼海县设立琼海市,为海南省直辖县级市。

琼海市琼海市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6月,琼海市辖12个镇:嘉积镇、万泉镇、石壁镇、中原镇、博鳌镇、阳江镇、龙江镇、潭门镇、塔洋镇、长坡镇、大路镇、会山镇,另有1个农场:彬村山华侨农场。 琼海市人民政府驻地嘉积镇。

琼海市地图琼海市地图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琼海市位于海南省东部,地处东经110°7'5"~40'50"、北纬18°58'50"~19°28'35"之间。东临南海,北与文昌市、定安县交界,西与屯昌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南与万宁市毗邻。东西宽60千米,南北长55千米,总面积1710平方千米。

琼海市

地质

琼海市地处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的东缘。先后经历了晋宁、加里东旋回的断陷槽形成与封闭阶段,海西旋回地台发展阶段,以及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旋回的大陆边缘活动阶段。形成了市域范围内的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槽型沉积与万泉河流域的河流阶地沉积;北半部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山期岩浆侵人与喷发活动强烈,花岗岩类及玄武岩连片分布。同时,市域又是区域性东西向昌江一琼海深大断裂构造带与琼东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区,与之相关的北东东向褶皱及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

地形地貌

琼海市背山面海,母瑞山余脉自西向东延伸而入,构成了全境地势自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东南部为平原地带、中部和北部为台地、丘陵地带、西部与西南部多为山区和半山区,分别占总面积的25%、43%、32%。地势西高东低,台地、平原多,地势平缓,山地少,陡坡地比例小。

气候

综述

琼海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不明显,干季和雨季分明。

气温

多年来,琼海市年平均气温24.8℃。气温最高的月份为6月、7月,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月。

降雨

多年来,琼海市年均雨量为2129.9毫米。降雨量最多的月份为9月和10月,降雨量最少的月份为1月和2月。全市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分布也极不均,常出现春旱秋涝。5—10月是全市的雨季和汛期,降雨量占全年总量的77%,11月至次年4月是旱季和枯水期,降雨量仅占全年总雨量的23%。

日照

多年来,琼海市年均日照时数为1918.8小时,基本在1900小时上下波动。

多年来,琼海市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变化不大,均在2.2米秒上下波动。年最多的风向为东南风,次为西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北风。

相对湿度、蒸发

多年来,琼海市年均相对湿度均维持在83%左右,且变化不大。年蒸发总量呈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跟日照时数的减少有关。

雾和雷暴

多年来,琼海市年平均雾天(包括轻雾)为12.95天,年均雷暴天数为66.05天。

水文

琼海市境内海岸线长82.3千米。主要水系有3条:九曲江、万泉河、新园水。其中万泉河境内干流长81.2千米,集雨面积1151.21平方千米,过境集雨面积2532.01平方千米

土壤

琼海市土壤(不包括水面、居民点、道路等)共有11个土类,17个亚类,47个土属,105个土种。其中由玄武岩发育而成的赤土,占总面积的7.1%,主要分布在大路和嘉积泮水东部,塔洋北部,土层深厚,质地偏黏,土壤酸性较大,磷钾较缺;由花岗岩发育而成的红赤土,占总面积的21.2%,主要分布在长坡、万泉、石壁等地,土层深厚,土壤含砂量大,土壤酸性,养分含量较低;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红赤土占总面积的32.2%,主要分布在中原、阳江、龙江、嘉积温泉等地,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壤为酸性;由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的潮沙泥土,占总面积的10%,主要分布在万泉河、九曲江下游沿岸,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由浅海沉积物发育而成的黄赤土,占总面积的9%;由滨海沉积物形成的砂土,占总面积的2.2%,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土壤质地较轻、砂性大、透气性好,但养分含量较低。

自然灾害

琼海市自然灾害主要为台风、雷暴、高温和暴雨。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琼海市水资源年总量20.7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年总量7.1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量4600立方米。温泉等地温泉温达70度以上。境内河流可利用落差387米,电能理论蕴藏量4万千瓦,可开发量3.854千瓦。海湾3个,约有8.8平方千米的海水养殖面积。

土地资源

琼海市土地总面积为171013.67公顷,人均土地面积0.3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4167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84%。建设用地22517.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17%。

植物资源

琼海市有野生植物250种,药用植物52种。其中自然树种主要有加卜、青皮、坡垒、子京、母生、红椤、荔枝、樟木、绿楠等。用材价值较高的主要有油丹、青皮、母生、苦梓、红罗、加卜等。珍贵树种主要有竹松、油丹、红罗、子京等。

矿产资源

琼海市,东部有锆钛矿、钛铁矿;北部有石墨矿、钼铜矿、花岗岩矿、玄武岩矿;西部有金矿;南部主要为页岩矿、水气矿产,河砂矿。

政治

编辑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

市长

傅晟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国东

市政协主席

刘宁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10月

人口

编辑

截至2023年末,琼海市户籍人口522482人,其中,城镇175044人,乡村347438人。按性别分,男性273413人,女性249069人。

琼海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之外,还有苗族、黎族、壮族、回族等9个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最多,其次是黎族、壮族和回族。2020年琼海市汉族人口50.1万人,占总人口的95.9%;少数民族人口2.1万人,占总人口的4%,其中苗族1.2万人,黎族人口6000人,壮族人口2000人,回族人口57人,其他族665人。琼海市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会山镇和石壁镇南通村。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琼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80.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2.54亿元,下降8.6%;第三产业增加值207.61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4.2:11.2:54.6。

2023年,琼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4.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7.5%,其他投资同比下降18.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8%,产业投资增长12.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2.7%。

2023年,琼海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其中,税收收入10.5亿元,增长95.0%。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第一产业

2023年,琼海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9%。

截至2023年末,琼海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26161.02千瓦,比上年增长0.02%。农用大中型拖拉机387台,增长3.2%;农用运输车2959辆,增加34辆。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5783.33吨,下降0.04%。现有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86170.66亩。

2023年,琼海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217.8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种植业产值134.0亿元,增长4.8%。粮食播种面积27.8万亩,增长0.1%;产量10.2万吨,增长2.0%。蔬菜(含果用瓜)收获面积23.9万亩,增长1.4%;产量53.7万吨,增长1.3%。水果收获面积13万亩,增长2.3%;产量28万吨,增长3.0%。林业产值9.1亿元,下降11.7%。橡胶产量2.9万吨,增长0.5%。牧业产值31.2亿元,增长4.5%。生猪年末存栏18.5万头,下降3.3%;年内出栏46.9万头,增长12.7%。猪肉量4万吨,增长20%。禽类肉量3.6万吨,下降3.2%。渔业产值27.9亿元,增长5.6%。水产品总产量10.7万吨,增长3.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5.7亿元,增长7.4%。

第二产业

2023年,琼海市工业增加值14.13亿元,比上年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含电网)增长14.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增长117.8%;重工业产值增长2.4%。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增长8.3%;股份制企业增长2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5%。

2023年,琼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电网)中,食品制造业比上年增长83.2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9.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0.8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2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6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2%。

2023年,琼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7%,营业利润率为9.0%,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7.4%。

2023年,琼海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同比下降28.6%。全市正常经营的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本地注册)14家,实现利润总额5685.9万元,增长67.6%。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8.5亿元,同比下降14.0%;建筑业总产值19亿元,同比下降14.7%。

第三产业

2023年,琼海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1.2亿元,比上年增长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33.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2亿元,增长12.0%;金融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3.3%;房地产业增加值34.6亿元,增长7.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74.1亿元,增长17.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56.3%。

2023年,琼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9.8亿元,增长1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亿元,下降0.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00亿元,增长7.7%;餐饮收入额20.6亿元,增长26.0%。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4.3%,饮料类增长9.3%,烟酒类增长14.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3.4%,化妆品类下降9.5%,金银珠宝类增长1592.1%,日用品类下降24.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7%,通讯器材类下降10.9%,石油及制品类下降23.8%,汽车类增长64.3%。

2023年,琼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6.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出口0.48亿元,增长35.9%;进口5.54亿元,增长10.8%。货物进出口逆差5.06亿元。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47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7322.75万美元。

截至2023年末,琼海市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3.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4.8亿元,增长4.4%。其中,住户贷款149.2亿元,增长5.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65.3亿元,增长3.7%。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544.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531.75亿元,增长6.1%。

2023年,琼海市股票市价总值13.67亿元,比上年增长下降5.1%。证券和期货交易746.43亿元,下降2.9%。

2023年,琼海市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5.31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2.67亿元,寿险收入1.7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收入0.8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99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1.41亿元,寿险业务给付0.39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及给付0.19亿元。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2023年,琼海市货物运输量443.2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2783.3万吨公里。全年旅客运输量262.1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13034.9万人公里。全年博鳌机场旅客吞吐量9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2.6%;货邮吞吐量2158.2吨,增长48.0%。民用汽车保有量250136辆,比上年增长9.4%。其中私人汽车75668辆,增长3.9%;新能源车11465辆,增长1.6%。

公路

琼海市境内有海榆东线公路、海南环线高速公路东线,高速公路在境内有3个出入口。全市自然村通公路率达98%以上。

航空

琼海博鳌国际机场是对外开放的园林式国际航空港,飞行区等级为4C(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为4E),主要为满足博鳌亚洲论坛会议期间的国内外政要专机和公务机的航空保障需求,为地方旅游、公务和商务活动提供航空运输服务。 2017年1月起,琼海博鳌机场将陆续开通博鳌至湛江、珠海、揭阳、昆明、贵阳、西昌、长沙、南昌、宁波、杭州、成都、合肥、郑州、徐州、扬州、太原、兰州、石家庄、济南、青岛、北京、哈尔滨等20余条国内主要城市航班。2022年,琼海博鳌机场旅客吞吐量44.7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6.3%。

2024年3月15日,博鳌机场航空口岸开放正式获批。4月30日,琼海博鳌机场正式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同意变更名称为琼海博鳌国际机场。

铁路

海南东环铁路琼海站位于琼海市嘉积镇东侧一千米处的排岭村,是东环铁路在琼海设立的第一个火车站,也是东环铁路线上的大站之一。博鳌站位于琼海市中原镇。琼海站位于海南东环高铁的中段,北上可达海口、文昌,南下连通万宁、陵水和三亚。

港口

龙湾港是海南东部唯一的深水良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该港距欧亚国际海运主航线仅55海里,自然水深达15至20米,可供建设万吨级至20万吨级深水泊位200多个,潭门渔港被列为国家级中心渔港,将建成渔业交易中心,带动海产品加工、冷冻、储藏、运输业发展,成为海南省东部渔业后勤服务基地。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琼海市普通高中10所,专任教师1010人,比上年增长4.8%;招生4698人,增长8.9%;在校学生12999人,增长9.8%;毕业生3500人,下降1.4%;高中毛入学率95.1%。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招生1844人,下降0.1%;在校学生5519人,下降6.7%。普通初中19所,专任教师1751人,增长3.5%;招生7597人,下降1.8%;在校学生22938人,下降0.1%;毕业生7579人,增长1.0%;初中毛入学率118.4%。普通小学85所,专任教师2960人,下降3.4%;招生6605人,增长0.8%;在校学生42693人,下降1.4%;毕业生7272人,增长0.3%;小学净入学率99.9%。

科学技术

2023年,琼海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全年累计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全年全市申请专利获得授权181项。全年新增商标申请1250件,比上年增长2.4%。全年商标有效注册5406件,比上年增长10.5%。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61万户,比上年增长20.5%。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琼海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全市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正式挂牌,海南苗族服饰、龙江元宵灯会习俗入选省级非遗名录,3部作品荣获省南海文艺奖,全年举办文化惠民活动392场次,线上线下服务群众约350万人次。

国家三级文化馆:琼海市文化馆

国家三级图书馆:琼海市图书馆

体育事业

2023年,琼海市筹备第七届省运会,组织中国风筝板巡回赛等多元化赛事活动42场,参加2023年海南省·五指山首届“老州府杯”足球邀请赛和2023年海南省“村BA”篮球超级联赛,均获得第一名。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琼海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9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63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707人,注册护士173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0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771张。全年总诊疗人次354.4万人次,出院人数7.05万人。

社会保障

2023年,琼海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3万人,比上年增长5.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02万人,增长1.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8.43万人,增长0.5%。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1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2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37万人,比上年增长2.5%。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96万人,增长0.3%。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99万人,增长6.9%。年末全市有1419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353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57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7199人次。全年领取定期抚恤金、定期生活补助金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2643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060.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彩票公益金151.4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572万元。

2023年,琼海市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3个,其中养老机构12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1个。民政服务床位733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664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69张。

截至2023年末,琼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1160套(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个。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

蔡家宅

蔡家宅,位于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留客村,于民国23年(1934年)建造,是一个具有南洋风格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群落,共包括4座宅院,建筑面积共3000多平方米。2006年5月,蔡家宅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家宅蔡家宅

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

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琼海市,是渔民在出海之前为祭拜“108兄弟公”而举行的民俗盛会。

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祭祀兄弟公出海仪式

南海航道更路经

南海航道更路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于琼海市,是古代海南渔民航海知识的结晶,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流传下来,至今仍有琼海渔民使用。

南海航道更路经南海航道更路经

民间文艺

灯彩

琼海市民间流行的灯彩有两类:一是配有锣鼓、演员,载歌载舞的灯彩,如鲤鱼灯、龙灯、狮灯等;二是专供欣赏的灯彩,如宫灯、排头灯、走马灯、火(天)灯等。解放前,每年元宵节,城乡组织灯会,规模甚大。龙江镇南正的排头灯,朝阳乐城的“公仔套”,潭门镇的鲤鱼灯等,甚享盛名。解放初,虽有游灯活动,但规模较小。“文革”期间,被列为“四旧”批判而销声匿迹。1980年元宵节,潭门、龙江等地乡村恢复灯彩活动。1984年元宵节,县城举行盛大的游灯活动,参加游灯者1000多人,观赏者达10余万人之多。此后,每年元宵节县城都举办灯会,使这一民间艺术得到进一步发扬。

民歌

琼海市民歌流传久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山歌、田歌、儿歌、情歌、俗歌和革命歌谣等,其中一部分是解放后劳动人民以旧调套新词的。一般以七言为多,讲究音韵平仄,唱听顺口悦耳。它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朴实感情。

故事

解放后,琼海市文化部门曾多次收集整理。1986年至1988年,成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对流行民间的故事,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收集,计有百篇,经过整理,选出43篇精品。其中神话7篇,传说16篇,故事20篇,汇编成册。这些民间故事,有对自然现象的幻想和阐释,有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褒扬或贬斥,有对生活中丑恶现象的嘲笑和鞭挞,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表现手法形式多样,语言通俗、简炼、生动,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辑录几篇如:审石头、邢宥错斩孝子、黎娥智斗山笑婆、“仙女洞”的传说、哥喂鸟。

风尚习俗

生活习俗

饮食

通常以大米为主食,番薯次之,辅以芋头、玉米、粟类等。沿海一带喜用番薯掺大米煮吃,称“番薯饭”。以往缺粮户,也有只吃杂粮、薯叶充饥者,现薯类多用于喂猪。随着面粉和面制品的输入,面食者增多。其品种有面条、面饼、油条、包子、馒头等。还有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粉丝、腐竹等。风味小食品种多,味道各异,主要的有海南粉、豆腐脑、猪肠棵、椰子糖,花生糖、芝麻糖、京果、油圆、粉及糕类、酥饼等20多种。饮料常以开水、清茶、咖啡、牛奶为主,近年来还饮用罐装椰子汁、石榴汁、矿泉水和可口可乐等。琼海人比较讲究饮食,餐制为一日三餐,两干一稀,也有一干两稀者。早餐不太看重,农民多喝稀饭,职工多用茶和点心。中晚餐为吃饭,历来注重,过去下饭常用咸鱼、蔬菜之类,现在随着生活提高,菜肴中肉、禽、蛋比重增大。逢年过节,生辰喜庆,殷富人家常摆酒席,使用海参、鱼肚、鱿鱼之类为菜肴,以佐酒,无空口喝白酒的习惯。酒类消费量增多,主要有米酒、啤酒和果汁酒三种。改革开放后,还饮用上了人头马、马爹利等洋酒。

服装

民国初期,男着唐装对襟衫和套裤,绅士班也有着长袍者。女着镶边唐装包襟衫,套裤。富者多着绸缎,一般市民、农民以棉布为主。20~30年代,增加学生服、西服、中山装、衬衫、卫生衫、汗衫等新品种。公职人员多着中山装,一些侨眷和市民穿西服,学生穿学生服。50年代,男女服式以对襟恤衫和西装裤为多,唯老妇人仍穿大襟套裤。男子盛行蓝灰色的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和学生装,女子多穿中装和女式列宁装,也有着裙子者。80年代,服式变化很大,男装有西装、港衫、茄克衫、猎装、滑雪衫、运动服、风衣等;女装更呈五彩缤纷,有各式旗袍、夹克,各类毛针织衣衫、连衣裙、西裤、套裙、超短裙等。男女青年的裤子式样各异,有直筒裤、喇叭裤、牛仔裤、健美裤、西裤等。布料、颜色都讲求质量和鲜艳。少数女青年衣着以“袒、透、紧”为时髦;中老年服装仍以军便装、两用衫为多;童装则花样百出,琳琅满目。公安、税务、邮电等特殊行业的公职人员,上班时穿工作服,医生穿白大褂。黎苗同胞,除了中老年人仍穿民族服装外,多数青年男女改着汉族服装。

装饰

解放前,富裕之家,男人多戴金戒子、手表;女人戴金耳环、项链、金镯、簪子,或银制装饰物;小孩则戴天宫锁,项圈等。50~70年代,男女都不兴戴饰物。80年代,大兴穿戴饰物之风,除穿金戴银外,女青年还涂口红、抹胭脂、画眉等,力求仪表庄重、潇洒、美观。

居住

农民房屋多坐北朝南,式样为一厅两房,面积7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居中为堂屋,侧为卧室,多数农户还附有厢屋(厨房、杂屋),添置围墙,形成独院。居住在卧室,烧饭在厨房,会客多在堂屋。黎苗族同胞经常流动,居址未定,多住茅房。城镇居民沿街巷而建房,多住楼房,也有住瓦房者。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居民住宅焕然一新,不象旧时那样陈旧、矮陋、残破。农村住宅普遍翻新,坚固、宽敞、明亮,还有建两层小楼房者。城镇住宅多是两层楼房,混凝水泥结构。

礼仪习俗

婚嫁

定亲:解放前,实行封建婚姻制度,男婚女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孩数岁,便托媒说合,甚至指腹为婚。如双方父母同意,即将女方之生辰八字写成庚贴,交给男方“合八字”,俗称“出命”。经算命先生卜算,如命格相和,无相克之嫌,即选日备彩礼送至女家,亲事便定,称为“定命”或“送槟榔”。解放后已废。

讲亲:为准备迎亲前之礼仪。男家备糕饼或粿粽等礼物,托媒带到女家,要求其父母给予迎亲,女家如同意,男家即可择日完亲。若女家以女儿年小等词推辞,男家还须来年再行讲亲,直至女方父母同意为止。

送日:即报知迎亲日期。女家父母同意之后,男家即请算命先生卜婚期,俗称“看日”。婚期吉日择定,男家请媒人将其日期和彩礼送至女家,称“送日子”。送彩礼,重在金钱。旧时送光银、国币,现时送人民币。彩礼多寡,视男方家境而定,并征询女方意见,富者多送,贫者少送。亦有苛求者,男方须得托媒补送或婉言以和。此例沿袭至今,彩礼颇厚,一般需送人民币一、二千元,亦有更甚者。

迎亲:婚期既定,双方均须做些准备。解放前,出嫁女子十天半月不做工,蹲在家里,同姐妹们一起忙做嫁衣裳。迎亲之日,男家备好花轿及鼓乐队到女家迎亲。有钱人家新郎,还租坐黑轿到女家,叫“出面”。而有些地方不分贫富,迎亲之日,新郎一定要坐黑轿前往迎接新娘。新娘穿男方租用的礼服,由伴娘扶送入轿,跟随到男家。花轿临门前,鼓乐炮竹齐鸣,新郎新娘参拜祖先,引进洞房。翌日晨,新娘入厨房,灶内添柴,缸内加水,然后分大小行礼,拜长辈,认亲戚。第三日,新娘回娘家,于数日后,男家备薄礼到女家接回,至此,婚礼方算结束。解放后,废除封建婚姻制度,推行《婚姻法》,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结婚,成为社会新风,传统的婚姻礼仪也逐步有所简化和改革。50~60年代,迎娶不再坐轿,改用步行,一些陈规陋俗渐废。70年代,迎娶只须男方请三、五个伴郎即可,酒席从简。80~90年代,结婚趋向大操大办,出现轿车迎送,嫁妆高档,酒席十分讲究,甚至在酒楼设宴,每席动辄几百元、上千元。“人情封”也越来越大,一般亲朋无50~100元,不好出手。摆阔之风日盛,结婚费用扶摇直上,达一、二万元以上。殷富人家尚可,度日者叫苦不迭。

方言

琼海市主要通行琼海话,语音系统以嘉积话为代表。琼海话属闽方言之琼文(海南)片文昌小片,使用人口较多,流行范围颇广。境内绝大多数乡镇讲的都是琼海话,长坡镇椰林管区一带毗邻文昌市,语言近似文昌方言;新市乡罗凌管区受定安话影响,其方言与定安话接近。市域西南、西北部的石壁镇、会山乡黎、苗胞,分别讲黎话与苗话,同属于汉藏语系,其前者为壮侗语族,后者为苗瑶语族,但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也通行琼海话。市域南部的万宁市龙滚镇,靠近琼海,讲的也是琼海话,不讲万宁话。市域内国营农场6万多人,来自四面八方,多说家乡话,诸如潮州话、广州话、客家话等,语言较为复杂,平常交往一般讲普通话,但许多人也能说或会听琼海话。

琼海市地处岛东,交通便利,文化发达。随着社会交往的频繁,科学技术的提高,信息的传递,就业的变化,琼海话也程度不同地逐渐变化和发展。特别是解放后,积极推广普通话,在机关、学校和商店等公共场所,多数琼海人都会讲普通话。由于受汉语普通话影响,大量的新词语被吸收入方言,大都采用文读音,接近普通话。因此,琼海话有朝普通话靠拢的趋向。

琼海话与闽语其它方言点一样,词汇同普通话的差异相当突出。据对1401个常用词的比较,两者相同的仅有289个,占20.6%,完全不同的有484个,占34.6%,部分不同的582个,占41.5%,原来说法不同,现在逐渐相同的有46个,占3.3%。

地方特产

编辑

嘉积鸭

嘉积鸭,又名番鸭(WHILEMISCENPRCK)。原产英国,清光绪年间,嘉积镇华侨从南洋引进繁殖,逐渐演变为本地名鸭。

嘉积鸭为海南传统名肴,列为“四大名菜”之一。鸭肉含蛋白质高于鸡、牛、羊肉,味美骨软,饮誉海内外。传统的吃法是白切鸭,配以生姜、蒜头、辣椒、酸醋、鸭油汤等蘸汁,其味极佳。若加工成腊鸭,油香四溢,堪称腊味中的上品;若经过挂炉烤制,便是皮脆肉嫩、芳香肥美的佳肴。民间验方称,嘉积鸭是补虚劳之圣药,常以冬虫草炖食,可滋补身体;与海参炖食,滋补之力更大;与糯米煮成粥,则有养胃、补血、生津之功效。

万泉鲤

万泉河里生长的鲤鱼,身短肚大,形似纺垂,全身披覆有大而圆的鳞片,背部苍黑色,肚部银白色或金黄色,鳍的边缘略带褚红色。咀小,唇向前方突出,如圆筒状。每尾体重1~2公斤,大的有5公斤。年上市量10余吨。

万泉鲤以肥嫩著称。食法多样,以姜葱焖鲤鱼为上品,味道鲜美可口,同嘉积鸭一样享有盛名。

琼脂

琼脂,又名琼胶或卡拉胶。由麒麟菜加工而成,具有清热润肺,开胃健脾,防治便秘,治疗高血压等药用价值。还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纺织、造纸和印刷等,是工业的原料。

琼脂又是炎夏解暑名菜。众多宾馆用琼脂粉丝制作的冷盘,配以白糖、香醋、麻油、蒜头、芝麻等佐料,清爽可口,喷香扑鼻,旅客们都以品尝琼脂冷盘为快事。

莲子

琼东市前塘(今塔洋镇所在地)所产之莲子,极易煮透,入口而化,汤白如乳,味香滋补,为历代朝庭贡品之一。解放后,前塘被平整为农田,莲藕则移植于其他池塘中。

风景名胜

编辑

玉带滩

玉带滩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地形狭长的沙滩半岛,位于琼海市博鳌镇,外侧南海烟波浩淼一望无际,内侧万泉河。玉带滩全长8.5千米,地形地貌酷似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和墨西哥的坎昆。

玉带滩玉带滩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性会址位于琼海市博鳌镇博鳌水城国际会展休度假区中心。区内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索菲特、金海岸温泉大酒店等星级酒店7家,开发区2个。开发区分别为博鳌滨海旅游开发区和博鳌水城国际会展休闲度假区。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博鳌亚洲论坛会址

万泉河

万泉河以前又叫做白泉河。是琼海市境内的河流。有两源:南支乐会水为干流,长109千米,发源于五指山林背村南岭。北支定安水,源出黎母岭南。两水在琼海市合口嘴会合始称万泉河,经嘉积至博鰲入南海。全长163千米,流域面积3683平方千米。上游高山峻岭,流经深山峡谷。过合口嘴以后河槽渐宽,水流平缓。总落差523公尺,水能蕴藏量263000瓩。河口呈葫芦状,港口如钳,宽约100公尺。通航河道约73千米。万泉河是海南岛第三大河,发源于五指山。万泉河是中国未受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的热带河流,被誉为中国的“亚马逊河”。万泉河的上游两岸,山峦起伏,峰连壁立,乔木参天,奇伟险峻。有莽莽苍苍的热带天然森林保护区,有琼侨何麟书先生1906年在原乐会县崇文乡合湾创办的“琼安橡胶园”和琼崖龙江革命旧址、石虎山摩崖石刻等自然历史人文景观。

白石岭

白石岭位于琼海市西南12千米处,总面积约16.24平方千米,由登高岭等山岭组成。登高岭是白石岭最高峰,海拔328米。岭有1308级登上石阶贴崖而上,登之可观“白石岭八景”,饱览万泉河风貌。

白石岭八景是:石柱擎天、金钟驾驰、青狮眺目、翠屏拥月、崆峒筛风、苍牛喷雾、花岗蔚彩、碧沼储云。从“崆峒筛风”上登300级台阶,便是白石岭最佳景观“石柱擎天”。清代本地举人王崇佑诗曰:“巍巍群山峙荒原,一色莹光拂紫恒。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是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红色娘子军,而专门建造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位于东线高速公路琼海市官塘入口处。园区占地200亩,是融热带风情园林、大型主题性雕塑、浮雕及精彩歌舞表演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纪念园主要由园前景区、主题雕塑展馆区、热带风情园林景区、旅游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域组成,园区设有和平广场、纪念广场、娘子军连部、歌舞广场、椰林寨、南霸天旧居(南府)和纪念馆等景点。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著名人物

编辑

马润通(生卒不详),乐会执礼乡(今琼海市温泉镇田宛村)人。明弘治年间,适逢灾荒,百姓大饥。通仗义疏财,出巨资购米1200石,赈济灾民,时传为佳话,皇帝赐予“义民”称号。卒后葬于教场坡。墓前建圣旨碑,清代已废。今墓基为后裔修葺一新。

黄可久(生卒不详),会同(今琼海市)人。明正德年间,任湖广黔阳县知县。循良处家,仁让为怀,好义乐施。捐资买大益田40余亩,作为义田赈济饥民,时为乡里称颂。卒后,乡民呈县勒碑为“义士”,以志懿德。

王宗佑(1660~1722年),字右君,号鹤洲。乐会白石乡(今琼海市温泉镇石塘村)人。少年聪颖,十二岁应童子科,名列前茅。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乡试,中举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授四川温江县令。上任之初,逢大凶旱,着民日夜劳作,疏通江安堰,引水灌溉全邑农田,消除灾魔威胁。次年夏,温江发大水,冲决金马、杨柳两堰,毁坏田舍无数。佑筹资赈济灾民,谋划治理水患,使民得享其利。在任二年,政绩卓显,被尊为名宦。以疾告退故里。著述有《观澜斋文选》等。

周士第(1900~1979年),又名周力行、周平,九曲江乡新昌村人。民国六年(1917年)考入琼崖中学。民国十三年(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任见习官、副队长。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徐向前病休,周士第任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和党委书记。成都和平解放后,历任川西军区司令员兼成都市军管会副主任、成都市市长、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1972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著有《回忆叶挺将军》、《周士第回忆录》。1979年在北京病逝。

王兴瑞(1912~1977年),琼海市中原镇仙寨村人。硕士,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厦门大学、广州珠海大学教授、广东省广雅中学校长。治学严谨,尤致力于历史学和民族学研究,著有《海南岛农业发展史略》、《中国现代革命史》、《海南岛黎人调查研究》、《海南岛之苗人》、《海南岛的圩市及其商业》、《琼崖民俗志》、《国父孙中山先生传记》等书。生前立志整理海南岛全部文献,编辑海南岛历史系列丛书,已完稿数十万字。解放后,调任广东雷州师范学校教师。因受历次政治运动冲击,特别是在“文革”中屡遭批判,加上体弱多病,编著《冼夫人与冯氏家属》一书后,于1977年在广州逝世。

仁光(1897~1983年),长坡镇文屯村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庭。民国十二年(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攻读法律。初任省民政厅第三科长,后任海丰县长。1950年4月,随军撤退台湾。初在联勤总部军法处任检察官,后任省政府兵役处秘书。退职后,主持编修《琼东县志》及吴氏族谱,著有《留台诗集》。

王书茂,琼海市人,1996年6月入党,他先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涉海工作,参与南沙岛礁建设,培养南海维权民间力量。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寸步不让,坚决捍卫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此外他还带领群众造大船、闯深海,发展休闲渔业、建起海洋民宿,实现共同致富。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先锋”等称号,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七一勋章”获得者。

荣誉称号

编辑

授予时间

奖项

2015年

国家卫生城市

2016年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7年

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2018年

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

2019年

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

2018年度海南省健康城市建设排名第一位

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2020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年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38位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2020年11月,入选“2020中国冬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

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1年7月,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公示名单。

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21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2021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

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2021年12月,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

2021年12月,入选拟授牌命名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公示。

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2022年

2022年3月,入选2021年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的拟激励市、县公示名单。

2022年6月,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2年8月,入选壹城智库“2022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排名第25。

2022年8月,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3年

2023年7月19日,被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2024年

2024年2月,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下一篇 文昌市

上一篇 不设区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