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市 编辑

海南省辖县级市

东方市东方市

东方市,海南省辖县级市,位于海南岛西部,昌化江下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43′08″—19°18′43″,东经108°36′46″—109°07′17″之间,陆地面积227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823平方千米 。东方市属热带季风海洋气候,年温差小,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四季不分明。截至2024年5月,东方市下辖8个镇、2个乡、1个经济区,195个村(居)委会 。市人民政府驻东府路 。截至2023年末,东方市常住人口46.02万人 。

东方市历史悠久,是全省千年古县之一。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始设九龙县,1987年东方县更名为东方黎族自治县。1997年3月,国务院批准东方黎族自治县撤县设市。东方市是琼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境内有八所港,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海口—榆林(西)公路以及海南西环铁路贯通全市。东方市是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东方市境内有海南花梨谷文化旅游区、东方市东方自然瑰宝园、海东方沙滩公园旅游景区等景点 。

2023年,东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2022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11亿元,比2022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9.63亿元,比2022年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86.69亿元,比2022年增长7.9%。三次结构调整为29.0:36.1:34.9。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东方市

外文名:Dongfang City

别名:感恩

行政区划代码:469007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地理位置:海南岛西部

面积:2272 km²

下辖地区:8个镇、2个乡

政府驻地:东府路

电话区号:0898

邮政编码:572600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海洋气候

人口数量:46.02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海南花梨谷文化旅游区、东方市东方自然瑰宝园等

机场:东方大田机场

火车站:东方站、金月湾站

车牌代码:琼D

地区生产总值:248.43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东方市之名,是因“东方村”而得。

汉代,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置九龙县,县治设在九龙山(今感城镇入学村西侧海滨),隶属儋耳郡;始元五年(前82年),九龙县改隶属珠崖郡;初元三年(前46年),废九龙县,九龙旧地属朱卢县,隶属合浦郡;东汉建武十九年(43年),废朱卢县后,九龙旧地隶属珠崖县,属合浦郡。

三国时期,吴赤乌二年(239年),复置珠崖郡,九龙旧地隶属珠崖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九龙旧地隶属合浦郡;南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九龙旧地隶属珠崖郡;梁大同年间(535—541年)至陈朝(557—589年),九龙旧地隶属崖州。

历史照片

隋代,大业三年(607年),置感恩县,县治在原九龙县治旧址,隶属珠崖郡。

唐代,武德五年(622年)至五代十国南汉时期,感恩县隶属儋州。

宋代,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儋州置昌化军后,感恩县降为镇,隶属昌化军;元丰三年(1080年),复置感恩县,隶属昌化军;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感恩县隶属琼州;绍兴十四年(1144年),复置昌化军,感恩县隶属昌化军;端平二年(1235年)至元朝,感恩县隶属南宁军。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感恩县隶属儋州;洪武十九年(1386年),感恩县隶属崖州;正统五年(1440年),感恩县治从九龙县治旧址迁中和乡(今感城),隶属琼州府;正统五年(1440年)至清末,感恩县隶属琼州府。

东方风光

中华民国时期,民国元年(1912年),感恩县隶属琼崖道;民国五年(1916年),感恩县治暂迁北黎;民国七年(1918年),迁回感城,隶属琼崖道;民国十年(1921年),感恩县隶属琼崖道善后处;民国十八年(1929年),感恩县隶属广东省第十四巡察区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2年),国民党在昌感地区设立感恩、昌江两县政府。

1952年4月,由白沙县四区(石碌)和乐东县五区(东方)及六区(中沙)组建东方(小)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县政府驻地在东方村(今东河镇东方村)。

1955年,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12月,东方(小)县、昌感县、白沙县合并为东方(大)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叉河。

1959年9月,县人民政府驻地从叉河迁至八所。

1961年5月,东方(大)县分置昌江白沙、东方三县,东方县隶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

1987年12月,东方县更名为东方黎族自治县。

1997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东方黎族自治县,设立东方市;同月30日,举行撤县设市仪式。

东方市东方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明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感恩县划分为三个都,共管辖六图半:大南都在县北辖三图(北富乡三图),安荣都在县中管辖二图(中和乡一图、中利乡一图),好义都在县南辖一图半(南丰乡一图、好义乡半图);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感恩县划分为三个乡:北富乡、中和乡、南丰乡。

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熟黎划入都图,感恩县的生黎划分为3峒:楼峒、王峒、古镇州峒。

民国二年(1913年),感恩县增设中南区,区址在板桥。

民国十八年(1929年),感恩县划分为8个团:附城团、宝上团、板桥团、佛罗团、龙堡团、十罗团、高堡团、北黎团。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月,在海南岛黎族苗族聚居地区中设置保亭、白沙、乐东三县,感恩县管辖的东方、马龙、鸡叨、峨查、峨逆、抱由峒、田甲、峨沟峒等,划归乐东县,什峒划归白沙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冬,撤区并乡,感恩县设立6个乡镇,管辖56个自然村。

1951年,昌感县设立3个区:第一区新街、第二区海尾、第三区感城。

1952年,设立第四区罗带,当时东方(小)县与昌感县并存。

1953年,昌感县设立5个区,共83个乡。

1957年秋,昌感县撤区设立大乡,全县设立12个乡镇。

1958年4月,昌感县设立15个乡镇;同年12月,东方(小)县、白沙县、昌感县三县合并,称为东方县,全县成立新街、海尾、感城、八所、昌城、东方、石碌、邦开、七坊和白沙等10个人民公社。

1959年7月,东方县成立白沙分委和新街、四更、海尾、感城、罗带、昌化、大风、东方、石碌、七差、叉河等11个人民公社。

1961年5月,东方县分为3个县:东方县、白沙县、昌江县,其中东方县设立新街、四更、三家、墩头、感城、板桥、尧文(1962年改为中沙公社)、新村、罗带、八所、东方、天安、江边、广坝、抱板和大田等16个人民公社。

1964年,东方县共有17个公社,186个大队,1849个生产队。

东方地图

1983年,公社、大队建制改为区、乡建制,东方县设立17个区(镇):八所镇、新街区、墩头区、四更区、三家区、罗带区、新龙区、感城区、板桥区、中沙区、大田区、抱板区、东方区、天安区、广坝区、江边区、公爱区。区(镇)下辖14个乡、4个自然墟镇,共有218个自然村。

1987年,撤区设立乡镇,撤销小乡,设立管理区,东方县共设立17个乡镇,其中8个乡是:互家乡、罗带乡、江边乡、广坝乡、公爱乡、中沙乡、大田乡、天安乡;9个镇是:八所镇、感城镇、墩头镇、新街镇、四更镇、板桥镇、新龙镇、东方镇、抱板镇,共有218个自然村,8个农场和林牧场以及13个省、州外驻单位。

1997年,东方撤县设市,所辖乡镇沿袭1987年所设立的17个乡镇不变,东方镇更名东河镇。全市有178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境内另有3个国有农场(红泉农场、广坝农场、公爱农场)和华侨农场。

2001年2月,罗带乡撤乡设镇。

2002年,实施乡镇撤并,新街镇、墩头镇、罗带镇和八所镇合并为八所镇;大田乡、抱板镇合并为大田镇,继续享受民族乡镇待遇;东河镇、广坝乡合并为东河镇,享受民族乡镇待遇;天安乡、公爱乡合并为天安乡,继续享受民族乡镇待遇;中沙乡、板桥镇合并为板桥镇,享受民族乡镇待遇;三家乡撤乡设镇。原有17个乡镇调整为10个,分别为八所镇、新龙镇、感城镇、板桥镇、大田镇、东河镇、三家镇、四更镇、天安乡、江边乡;全市有建制村181个,社区居委会11个。

2007年,国有广坝农场、国有红泉农场、国有公爱农场以及华侨农场正式划归东方市管理。

2009年,国有广坝农场、国有红泉农场和国有公爱农场合并为广坝农场;华侨农场挂牌“东方市华侨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和“东方市华侨农场”。

2010年,东方市有建制村181个,社区居委会13个。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5月,东方市下辖8个镇、2个乡、1个经济区,195个村(居)委会。 市人民政府驻东府路。

镇/乡/农场

社区/行政村

八所镇

解放社区、东海社区、琼西社区、友谊社区、滨海社区、福民社区、永安社区、新街社区、墩头社区、港门社区、新北社区、伴圆海社区、大占坡社区、北黎社区、皇宁村、蒲草村、居龙村、八所村、福耀村、报坡村、田庄村、文通村、斯文村、玉章村、老官村、塘马园村、那等村、新农村、益兴村、平岭村、昌义村、罗带村、大坡田村、下红兴村、上红兴村、青山村、老欧村、上名山村、下名山村、月村村、福久村、那悦村、高排村、十所村、小岭村

东河镇

广坝居社区、东方村、冲南村、土新村、土蛮村、旧村村、东新村、东风村、西方村、中方村、佳西村、亚要村、玉龙村、万丁村、佳头村、广坝村、南浪村、俄贤村、金炳村、苗村村

大田镇

红泉居社区、零千米社区、抱板村、居便村、长安村、戈枕村、牙炮村、老马村、月大村、马龙村、俄乐村、玉道村、新宁坡村、二甲村、那都村、短草村、万达村、冲报村、南尧村、俄龙村、罗旺村、大田村、乐妹村、报白村、保丁村、报英村

感城镇

公爱居社区、感城社区、感南社区、感北社区、扶室社区、陀头村、陀烈村、生旺村、民兴村、不磨村、尧文村、宝西村、宝东村、入学村、加富村、凤亭村

板桥镇

桥北村、桥南村、好瑞村、本廉村、文质村、老方村、元兴村、利章村、白穴村、抱利村、下园村、板桥村、南港村、中沙村、田头村、田中村、后壁村、加力村、三间村、高园村、新园村

三家镇

三家村、老乡村、玉雄村、官田村、小酸梅村、乐安村、旺老村、红草村、代鸠村、居候村、岭村村、窑上村、酸梅村、水东村

四更镇

四更村、土地村、付马村、赤坎村、四北村、来南村、沙村村、日新村、四中村、旦场园村、四而村、英显村、大新村、旦场村、下荣村、长山村、居多村、四南村、上荣村、四必村

新龙镇

新村村、下通天村、那斗村、龙北村、道达村、龙佑村、龙卧村、部道村、上通天村

天安乡

安都村、长田村、赤好村、陈龙村、抱由村、天村村、布套村、芭蕉村、公爱村、光益村、陀牙村、温村村、益公村、陀类村、王沟村

江边乡

江边营村、新明村、土眉村、俄查村、布温村、老村村、白查村、冲俄村、那文村、江边村

东方华侨农场

东方市华侨场部社区、东方市华侨农场长坡村委、东方市华侨农场柴头村、东方市华侨农场王外村、东方市华侨农场大坡村、东方市华侨农场河边村、东方市华侨农场第一作业生活区、东方市华侨农场第二作业生活区、东方市华侨农场第三作业生活区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东方市,位于海南岛西部,昌化江下游,西濒北部湾,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隔海相望,南部、东南部与乐东黎族自治县相连,北部、东北部隔昌化江与昌江黎族自治县接壤,地理坐标介于北纬18°43′08″—19°18′43″,东经108°36′46″—109°07′17″之间。全市东西横跨53.6千米,南北纵长65.4千米,陆地面积227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823平方千米。

东方市

地质

地层

东方市显露地层分为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等四大类。地层位于海南岛隆起西部、石碌间斜的南段、横贯全岛东西向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琼海市和尖峰岭—吊山大断裂层之间,北东向的戈枕韧性剪切带穿过境内,属于东方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层小区。

构造

东方市地层摺皱构造主要有北东向的抱板背斜、东西向的江边向倾斜。断裂构造主要有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五组,其中以斜贯全境的北东向戈枕韧性剪切带最为主要。剪切带在境内长30千米,往北东延可达石碌镇,带宽400—1000米。该断裂带为区域性的金矿控矿构造带,自北东向东西依次控制王外山、抱板、北牛、红甫岭、公爱、中沙等金矿床(点)。

地形地貌

总体地势

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的北部湾畔,地形东枕群山,西临大海,青山拱揖,碧水索洄。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山地、谷地、丘陵、台地、平原、海积阶地、沙滩等7个类型。

地形分布

山岭:东方市山岭大多数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主要山脉有4条:与乐东黎族自治县尖峰岭山脉相连的后山岭山脉,最高峰海拔1262米;与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山脉相连的俄贤岭山脉,最高峰海拔1162米;与昌江黎族自治县燕窝岭相连的旧村岭山脉,最高峰海拔622米;和玉龙岭相连的观音崩岭山脉,最高峰海拔846米。市境内和边界上的山岭共有48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岭有7座:毫肉岭(海拔1530米为东方市最高山峰)、独岭(海拔1330米)、朦瞳岭(海拔1254米)、千仙岭(海拔1217米)、俄贤岭(海拔1162米)、后山岭(海拔1137米)、金沟岭(海拔1104米)。

谷地:敖岭、玉龙岭至帕天岭之间,老鼠岭至黑欧岭、石好岭之间,形成狭长的江边谷地,面积5300多公顷。环抱东河镇、江边乡、天安乡、广坝农场、公爱分场,以及天安乡靠近公爱分场处,18667公顷的东河谷地和3330多公顷的公爱谷地,全市黎族苗族同胞多聚于此。

丘陵:大多分布在山地周围,少数分布在台地和平原之间,形成隆起的山丘东南部山岭边缘有海拔250—300米的高丘地貌,面积2020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25%;在台地或平原之间,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地貌,面积326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44%。

台地:海拔50—100米的平缓地区为台地,高低起伏较小,大部分为平坡和缓坡,处于阶地平原和低丘地貌之间,面积618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7.43%,主要分布在东方市境中部和东河镇。

平原:分布在沿海各乡镇海拔50米以下的台地平原和20米以下的海积阶地平原,面积约4072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8.04%,其中感恩平原面积28000公顷,是全市最大的平原。

海积阶地:分布在台地和平原之间,是平原向台地的过渡地带。面积2051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09%。

沙滩地:多分布在海拔6米以下的滨海地带,八所、感城、板桥、四更、三家和新龙等沿海乡镇均有分布。滨海沙土面积693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7%;潮沙面积96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8%。

气候

东方市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气温

东方市分旱湿两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温度23℃—25.2℃。月均气温以6月至7月最高,山区平均28.5℃,沿海地区平均29.5℃;1月至2月最低,山区平均16.5℃,沿海地区平均18.5℃。极端最高气温多出现在5月至7月间,沿海地区35.5℃—36.5℃,东部山区38℃—39℃。极端最低气温多在1月至2月间,其中1月出现机会多。常年值分布,内陆山区6℃—8℃,沿海地区10℃—12℃;偏冷年份,内陆山区2℃—5℃,沿海地区偏暖年份,内陆山区7℃—9℃,沿海地区11℃—13℃。日较差明显,其中内陆温差值比沿海大,年平均日较差值为:沿海地区7.4℃,山区10.2℃。

东方市部分地区月平均温度统计表东方市部分地区月平均温度统计表

降水

东方市分旱湿两季。每年5月至10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9成;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水稀少。年均降雨量在940—1900毫米之间。山区年均降雨量为1600—1900毫米,沿海平原年平均降雨量为940—1200毫米。内陆年平均降雨120—170天,沿海降雨100—130天。各乡镇中,新龙、感城、板桥地区降雨较少,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0毫米;江边、东河、天安、大田地区降雨较多,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

蒸发

东方市属全省最干旱地区,年蒸发量为1630—2650毫米。除了东南部山区外,其余地区蒸发量大于降雨量。西部沿海地区蒸发量偏高,向东部山区逐渐递减。每年5月、6月、7月这3个月蒸发量大于270毫米,11月至次年3月蒸发量在130—180毫米之间。

湿度&日照&风

东方市旱湿两季分明。每年8月和9月相对湿度较高,平均在80%以上;5月和6月较低,平均为73%—74%。1997年平均相对湿度80%,2010年平均相对湿度74%。全市全年日照时数2543.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7%,常年以6月的日照时数最多,平均日照258.2小时;2月的日照时数最少,平均日照163.1小时。全市年平均风速4.4米/秒,夏季沿海地区风力常达4至5级、阵风6级。

水文

东方市境内河流从东部山区向西、西北方向流入大海。主要河流有昌化江、感恩河、罗带河、通天河、北黎河、南港河、东方河和南尧河等,大小河流总长逾500千米,集雨面积近7000平方千米,年降水量超过30亿立方米。

东方市海域面积1823平方千米。沿岸海域开阔,少明礁,多浅滩,水深10—20米,海底倾斜度一般不超过20°,底质为泥沙和碎贝壳。海域由双沟海、季线海、抛甸海、红鱼海、老海、洲仔海、感恩海等7个部分组成。10米以内浅海面积3440公顷,7月平均水温29.7℃,1月平均水温20.3℃,水温差仅9.4℃。漂游生物丰富,有天然渔场7个。海水盐度33.3%—35.4%,海水酸碱度6%—7%。海岸蜿蜒曲折,岸线基本呈南北走向,北起昌化江入口处,南迄双沟港,全长约133.92千米,约占全岛海岸线的6%,基本属于从阶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沙坝泻湖海岸类型。

2010年东方市主要河流一览表2010年东方市主要河流一览表

土壤

东方市土地类型有黄壤土、赤红壤土、砖红壤土、潮沙泥土、燥红土、滨海沙土、水稻土等。

山地黄壤土:面积628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9%,主要分布在江边乡、板桥镇中沙、广坝农场,海拔750米以上的中山。表土灰黑,土体黄色,呈酸性反应,pH值为4.6,土壤肥力高,有机质含量6.19%。

赤红壤土:面积2092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7%,山区各乡镇海拔350米至750米之间的高丘和低山地带均有分布。土层厚度多为中厚层,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2.91%,呈酸性,pH值为5.8。

砖红壤土:面积10697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42%,分布在海拔50米至150米的台地、丘陵和中低山区。

燥红土:面积41478.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38%,分布在沿海各乡镇海拔50米以下的台地和海积阶地平原。土层深厚、含沙量大,质地为沙质或沙壤土,疏松多隙,通透性好,保水性差,土体干燥,并有铁结构出现,肥力低,有机质含量0.64%;含氮0.031%,含磷0.021%,含钾1.12%。

潮沙泥土:面积965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8%,分布在八所、感城、四更、三家、罗新龙等乡镇河流出口处和河流两岸,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物,土层深厚,质地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1.08%。

滨海砂土:面积693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7%,分布在海拔6米以下的滨海—带,沿海各乡镇均有,多为固定沙丘。成土母质为近代海相沉积物。剖面层次不明显,结构为粒状,愈往下层砂粒愈粗。呈碱性。

红色石灰土:面积293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0%,主要分布在新龙镇双龙村的低丘地带和俄贤岭下部的缓坡地。土层深厚,呈红色,pH值为6.62,有机质含量达2.96%。

石质土:面积4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1%,主要分布在俄贤岭。坡度陡,水土冲刷严重,土层极薄,石砾含量超过70%。

水稻土:面积1944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2%。全市有6个亚类:淹育型水稻土面积3889.1公顷,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望天田”或沿海阶地新垦的稻田,各乡镇均有少量;浦育型水稻土面积13047.1公顷,主要分布在河积平原和河流两侧的河滩、阶地、山间盆地,各乡镇都有;渗育型水稻土面积1659.5公顷,多处于渠道、河流或水库的下游;潜育型水稻土面积495.5公顷,主要分布在八所、三家、四更、感城、板桥等乡镇阶地、山坑和山谷的低洼地;沼泽型水稻土,该地俗称“深脚田”,面积较少,仅61.7公顷,分布在四更、板桥、东河等乡镇;盐溃型水稻土面积288.6公顷,分布在沿海的新龙、八所、四更、板桥等镇。

旱地土壤:面积3098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73%。分布在平原、海积阶地、盆地、丘陵和谷地,有砖红壤土、燥红壤土和滨海砂土等自然土类。

自然灾害

旱灾

东方市地处五指山背风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加上沙壤土多,易渗透,是全省旱灾最严重的市县之一。1997—2010年,几乎年年有旱情,沿海地区冬春连旱尤为明显。

2004年至2010年东方市主要旱情一览表2004年至2010年东方市主要旱情一览表

台风

1996年至2010年东方市主要风灾一览表1996年至2010年东方市主要风灾一览表

影响东方市的台风每年有3—5个,主要集中在7—10月。8月、9月是台风高频期,偶有台风在5月中旬来袭,个别年份11月还有台风。最大台风风速可达39.3米/秒,日降雨量超过400毫米,过程雨量超过600毫米。台风影响的程度与其登陆地点及移动路线密切相关,一般从万宁以北沿海地区登陆并进入北部湾的台风影响较大,往往带来狂风暴雨,灾情严重;从三亚登陆的台风大多风大雨小,引发洪涝较少。受台风、北部湾低压、切变线及地面辐合带等重大天气影响,八所、四更、感城、板桥等近海乡镇,以及位于河流入海口的旦场、墩头等村庄,常形成海水倒灌,淹没村庄和大片农田,加重灾害程度。

其他灾害

冷害:东方市偶有冷害发生。有些年份清明时节,会因冷空气南下而出现“清明风”,造成气温大幅下降,并伴有4级以上偏北风,连续吹刮3天以上,造成早稻以及香蕉等热带作物受损。

地震:感城至板桥地区位于西北向的红河断裂带与东西向的尖峰至陵水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地震频繁发生,被省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1997—2010年,东方市共发生地震(含余震)75次,其中1.0—1.级22次,2.0—2.9级45次,3.0—3.9级8次,皆为小震,未造成重大损失。

赤潮:东方市海域偶发赤潮。2004年5月6日至18日,鱼鳞洲出现赤潮。2008年6月12日至25日,面前海出现赤潮。两次赤潮均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地表水

东方市地表水主要由降雨补给,多年平均径流深300毫米至800毫米,沿海地区300毫米至500毫米,山区500毫米至800毫米,总的变化趋势是从西向东递增。市境内集雨面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1.54亿立方米,邻县流入境内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8.01亿立方米,共有径流量39.55亿立方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变差系数为0.47至0.70。感恩河的陀兴站最大年径流量3.33亿立方米,是最小径流量0.26亿立方米的12.8倍。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占全年的85%。发源于县境内的河流源近流短,洪水峰高量小而历时短。

地下水

东方市地下水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分布于县境西部沿海地区,包括新街、四更、三家、八所、罗带、新龙、感城、板桥等乡镇及中沙乡的西部地区。其中较为富水的是感恩河口平原(感城、板桥等地),该平原主要为河流阶地和海成阶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岩组厚度15米至20米,具有二元结构,含水层上部岩性为中粗砂、砂砾石,下部为中细砂,含砾亚砂土,含水层厚度2米至14米。从山到海,含水层变薄,而下部含水层颗粒变细,富水性变弱,地下水埋深小于1米,好瑞村和砂堤前缘水位埋深大于3米。感城镇入学村一带单井出水量达1500吨/日。

第二类:是松散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分布在县境西部沿海地区,北起新街南到板桥的沿海狭长地带,南北长46千米,东西宽8千米至10千米,仅发育一个承压含水层,直接复于基岩或古残积层之上。在八所至罗带之间,粘土质隔水层中,夹一层不稳定的承压力透镜本。基底为一个向海斜坡,东高西低,标高—2.92米至—80.87米。含水层与基底坡度基本一致,近海稍缓,为浅埋缓倾斜的承压水层。含水层为砂、砂砾石,岩性变化大,颗粒由山区前往海区逐渐变细,在感城、罗带地段为河口相沉积,颗粒变粗,厚度增大。含水层埋深,由东向西往海区变深4米至53米,在感城地区最深89米。厚度变化大,从0.8米至21米,在中部新村、罗带最厚,向南、北两端变薄,由山区前往海区逐渐变浅,地面标高在4米以下的地区都能自流。富水性差,且变化大,钻孔单位涌水量111吨/日·米至143.76吨/日·米。

第三类: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分布在猕猴岭、赤好岭、江边乡部分地区。

第四类:基岩裂隙水。分布在红泉农场、抱板、大田、东方、天安、广坝、江边等地区。

土地资源

2019年,东方市土地总面积2272.62平方千米,耕地总资源47848.03公顷,园地32235.02公顷,林地106753.83公顷,其他农用地9854.62公顷,建设用地22849.02公顷,未利用地7721.76公顷。活立林蓄积量721.4万立方米,森林面积13.5万公顷,红树林458公顷,森林覆盖率59.8%。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东方市地处热带,有山有海,植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用材树种800多种,被列为国家特类木材的有5种,分别是海南黄花梨、坡垒、子京、荔枝、母生;被列为一类木材的有26种;被列为二类木材的有32种;被列为三类木材的有94种。主要常见树木类80多种、水果类17种、药材类18种、竹类10多种、藤类15种、草类60多种。海域内浮游植物有90个种类,栖息密度范围为6.2个/立方米至25.7×106个/立方米,从北到南数量逐渐增加,分属3个门36属,其中硅藻门84种,甲藻门5种,蓝藻门1种。

动物资源

东方市动物种类繁多。全市主要动物有哺乳类22种、鸟类25种、爬行类15种、两栖类6种,鱼类主要有海鱼8种、淡水鱼12种,昆虫类15种、8种。有25种珍稀动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一类保护动物有海南坡鹿、黑冠长臂猿、小爪水獭、云豹、武祖鸟、琢木鸟、黑熊、小灵猫、金钱龟、斑鸠、鹧鸪;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黑脸琵鹭、穿山甲、刺猬、松鼠、黄猄、水鹿、大灵猫、猫头鹰、白雕、黄鹤、锦鸡、孔雀雉、白面鸡。

东方市的海洋产品中,有海洋鱼类700多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有40多种,有马鲛鱼、乌鲳鱼、青干鱼、红鱼、石斑鱼、鱿鱼、章鱼、花鳗等;虾类有明虾、斑节对虾、龙虾等;贝类有文蛤、扇贝、白蝶贝、东风螺等;蟹类有青蟹、花蟹等;藻类主要有紫菜、马尾藻、麒麟菜等。此外还有海参、海马、鲍鱼、海胆、海蛇、海龟、沙虫等海洋动物。海域内浮游动物有77个种类,栖息密度范围为11.2—196.7个/立方米,生物量范围为12.2—265.1毫克/立方米。断面分布均匀有桡足类18种,毛颚类4种,水母类5种,糠虾类6种,多毛类1种,介形类2种;磷虾类1种,莹虾类2种,櫻虾1种,其他虾类1种;软体动物1种,其他动物3种;浮游幼虫14个类群。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

东方市境内有金、银、铜、铅、锌矿。其中金矿储量多,品位高,主要分布在抱板、大田、东方、广坝、公爱、江边、中沙、新龙、感城等地区。较为有名的金矿点有大田红甫门岭金矿点、感城不磨岭金矿点、抱板金矿点、公爱金矿点、峨理赛金矿点,金矿每吨含量最少达15克,最高达300克以上。旧村岭、月姑岭有金银铜锡矿藏;田头村至大坡村一带的铝锌矿储藏量多,品位较高,主要有田头铝矿点、234高地铝锌矿点、毛窝沟铝锌矿点,东河镇的月姑岭错矿点。

非金属矿产

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北部湾海域和感城镇凤停小学一带。北部湾海域的二气组的砂层厚度达81米,其中含气砂层31.3米,气田主要气层可日产天然气77.35万立方米,次要气层日产天然气46.5万立方米,天然气储量达755亿立方米其中纯烃可达422亿立方米。位于感城镇凤停小学一带的陆地天然气田,深度为30.2米,气层厚度0.2米,气层在感城镇至板桥镇滨海陆上地段,面积约30平方千米。

石英砂:沿海沙滩是天然石英砂矿床,其中八所镇石英砂矿床共有工业矿体13个,大部分已露出地表,矿体长150—5100米,宽46—582米,厚1.5—2.6米,属大型矿床,矿床面积18平方千米,矿藏量2000万吨以上,质纯色白,含硅量99.3%,是制造玻璃和石英砂地板胶的原料,多以原料形式出口。

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新街、新龙、东方、广坝、天安、公爱、江边、大田和中沙等地区,已勘明的石灰岩矿床有宽坡岭石灰岩、白查石灰岩、国界石灰岩、石岭石灰岩,新龙石灰岩5处,储量在3.7668亿吨以上,其中宽坡岭石灰岩储量占全市储量的70%以上;广坝乡的俄贤岭石灰岩蕴藏量有50亿立方米,东河镇的旧村岭、玉龙岭石灰岩蕴藏量有1亿立方米,开采量较大的有八所镇的马岭、新龙镇的石灰岭、东河镇的旧村岭和后山岭;花岗岩主要分布在东方、广坝、江边、公爱、天安、大田、中沙、新龙等地区。全市大理石储量约2000万立方米,新龙镇石灰岭的大理石蕴藏量达120万—180万立方米。

陶器黏土:在全市10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有小岭黏土矿床和抱板黏土矿床。小岭黏土矿分布在八所镇东边的小岭村一带,矿体长800米,宽400米,厚43米;抱板黏土矿分布在大田镇抱板附近,可采矿体长880米,宽300米,厚2—65米,属中型规模矿床,储量351.4万吨;陶器黏土广泛分布在内海榆西线公路沿线,三家镇和抱板公路两侧,高塑性黏土矿藏近1000万吨。

白云母矿:主要分布在大田镇抱板地区,矿藏储量140—160吨,矿点分散,属小型矿。

磷块岩:由古代鸟粪堆积而成,矿床分布在江边乡的牛笛岭、俄查岭,矿体贮存在溶洞中,其中牛笛岭矿体长85米,宽43米,厚15米,储量为2.42万吨,含磷成分高,是农作物的肥料。

气候资源

风能:东方市内海陆温差产生的海陆风,年平均风力达5—6级,年平均风速4.8米/秒,西部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5米—6米/秒,年平均可利用风速在60%小时数以上,宜开发大型风电场。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东方常住人口为44445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6149人,增长8.85%,年平均增长率为0.85%。 截至2023年末,东方市有户籍总户数13.32万户,户籍人口46.81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4.64万人,女性22.17万人。按城乡分,城镇19.39万人,乡村27.42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02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0.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69%,比2022年提高0.8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43万人,出生率9.42‰;死亡人口0.28万人,死亡率6.13‰。从年龄结构看,0-14岁人口9.01万人,15-64岁人口31.94万人,65岁及以上5.07万人。

东方市属多民族聚居市,有汉族、黎族、苗族,以及壮族、瑶族、回族、藏族、京族、侗族、畲族、白族、满族、水族、佤族、高山族、土家族、布依族、朝鲜族等18个民族。除汉族、黎族、苗族为世居民族外,其他民族多为解放后迁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汉族323986人,占总人口的79.3%;各少数民族人口84323人,占20.7%。其中,汉族主要聚居在八所镇、板桥镇、感城镇、四更镇、新龙镇、三家镇、国营广坝农场;黎族主要聚居在江边乡、天安乡、大田镇、东河镇等乡镇。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东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2022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11亿元,比2022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9.63亿元,比2022年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86.69亿元,比2022年增长7.9%。三次结构调整为29.0:36.1:34.9,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较2022年提高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2022年分别下降0.6和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2、2.5、2.9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397元,比2022年增长5.4%。

2023年,东方市固定资产投资比2022年下降19.0%。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61.4%,非房地产投资下降31.3%。从投资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6.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1.7%。分领域看,产业投资下降33%,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4.2%,公共服务投资下降51.2%。分主体看,民间投资下降34.5%。全年投资项目211个,减少1.4%,其中2023年新开工项目75个,减少28.6%。

2023年,东方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8亿元,比2022年下降0.6%。其中:税收收入7.45亿元,增长9.1%;非税收入2.94亿元,下降18.8%。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37亿元,增长4.1%。其中,教育、医疗等10类民生支出累计41.98亿元,占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81.7%。

2023年,东方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47元,比2022年增长7.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618元,同比增长6.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8元,同比增长7.9%。全年全市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17元,同比增长9.7%。其中,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931元,比2022年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94元,比2022年增长12.0%。

第一产业

2023年,东方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53亿元,比2022年增长4.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21亿元,比2022年增长4.5%。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产值111.3亿元,增长4.2%。蔬菜(含菜用瓜)播种面积24.37万亩,增长0.36%;产量26.98万吨,增长5.5%。水果收获面积32.7万亩,增长0.6%;产量49.2万吨,增长3.9%。林业产值1.39亿元,下降38.7%。橡胶产量0.28万吨,下降2.1%。牧业产值7.6亿元,增长16.8%。年末生猪存栏13.65万头,下降8.1%;羊存栏2.37万只,下降11.4%;家禽存栏75万只,增长5.4%;鳄鱼存栏20万只,增长35.1%。生猪年内出栏12.8万头,增长56%;羊出栏2.61万只,增长0.2%;家禽出栏221.46万只,增长9.7%;鳄鱼出栏4.7万只,增长168.6%。渔业产值7.92亿元,增长9.9%。水产品总产量2.99万吨,增长5.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3亿元,增长7%。

第二产业

2023年,东方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3.68亿元,比2022年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7.34亿元,比2022年增长15.4%。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增长59.9%;重工业产值增长15.0%。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下降22.8%,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1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下降10.5%。

2023年,东方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原油加工195.92万吨,增长20.1%;甲醇149.98万吨,下降2%;尿素(折纯100%)65.45万吨,增长2.8%;发电量87.02亿千瓦时,增长8.5%。

2023年,东方市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5.95亿元,比2022年下降6.2%。东方市资质内建筑企业9家,较2022年增加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1万平方米,增长23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1万平方米,增长165%。东方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4.8万元,增长43.6%。

第三产业

2023年,东方市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87亿元,比2022年增长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3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24亿元,增长5.6%;金融业增加值8.71亿元,增长4.1%;房地产业增加值12.13亿元,下降4.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1.36亿元,增长10.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下降1.76%。

截至2023年末,东方市电话总户数51.88万户,比2022年末下降3.1%。其中移动电话用户47.76万户,下降3%;固定电话用户4.12万户,下降4.2%;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3.64万户,增长14.8%。全年推广新能源汽车1111辆,完成率113.4%。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有率20.9%,连续3年全省第一。

2023年,东方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7亿元,比2022年下降19.2%。其中,出口总额4.21亿元,增长20.1%;进口总额0.5亿元,下降78.5%。全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92.9万美元,下降89.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4亿元,比2022年增长7.2%。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22年增长12%;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22年下降8.3%。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比2022年增长6.3%;餐饮收入比2022年增长10.7%。

2022年,东方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1亿元,比2021年下降9.3%。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35.18亿元,下降7.5%;乡村零售额9.43亿元,下降15.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34.96亿元,下降9.4%;餐饮收入9.65亿元,下降9.0%。

2023年,东方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98亿元,比2022年增长161.4%。其中住宅投资14.42亿元,增长262.2%;办公楼投资1.65亿元,增长22.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36亿元,增长11.7%。房地产项目房屋施工面积210.68万平方米,增长30.7%,其中2023年新开工面积24.16万平方米,增长38.2%。全市房屋销售面积11.31万平方米,下降55.4%;房屋销售额12.66亿元,下降25.2%。

截至2023年末,东方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46.37亿元,比年初增长4.7%。其中,住户存款166.92亿元,比年初增长14.6%。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33.49亿元,比年初增长13.4%。全年全市原保险保费收入2.6亿元,比2022年增长13.5%。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79亿元,增长18.5%;人身险收入0.8亿元,增长2.6%。

2022年,东方市接待游客371.83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30%。其中,过夜游客233万人次,增长37.7%。接待国内游客371.79万人次,增长29.9%。入境过夜游客511人次,增长312%。实现旅游总收入32.58亿元,增长31.2%。全市共有A级及以上景区3处。其中,4A景区2处,分别是海南花梨谷文化旅游区和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3A景区1处,为自然瑰宝园。

东方临港产业园东方临港产业园

交通运输

编辑

东方市八所镇内有综合性天然深水良港八所港,可与中国国内近20个港口和世界近20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海口—榆林(西)公路以及海南西环铁路均贯通全市,水陆交通发达,是琼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境内高速公路1条66.89千米、普通国道1条76千米、普通省道5条118.51千米、县道5条、乡道90条、村道575条,全市公路总里程2423.665千米。

2023年,东方市公路货物周转量6979万吨千米,比2022年增长8%;旅客周转量7641万人千米,增长17.6%。港口货物吞吐量1692万吨,增长2.8%。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051万元,增长8.1%;业务总量累计完成4207万元,增长0.3%。快递业务收入550万元,增长13.2%;快递业务量35.96万件,下降1.8%。

公路

高速公路

1998年,八所一尖峰段高速公路开工建设。1999年,西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经东方市境长65.5千米,路基宽24.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局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全封闭、双向4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千米/小时。

国道、省道、县道

1997年,东方市有国道1条,全长76千米,是市内连通省内各市县的主要通道;省道3条,总长87千米,其中天新线63.9千米、英八线19千米、小八线5.3千米;市(县)道7条,总长74.63千米,其中东公线16千米、三新线15千米、新大线7千米、新小线5千米、中板线10.4千米、砖牧线8.6千米、感公线12.63千米。

2019年,东方市农村公路列养里程为918千米719米,其中县道5条,总长43千米829米;乡道61条,总长307千米60米;村道371条,总长567千米29米。

2010年东方市主要公路一览表2010年东方市主要公路一览表

铁路

1997年,东方市铁路线路有“石八线”(石碌一八所)和“榆北线”(三亚榆林—东方北黎),通车里程214千米。2007年,粤海铁路建成后,东方市铁路运输可到达北京、上海、广东广州和海南三亚等城市。2015年海南西环铁路开通。东方市旧火车站于1956年建成,位于八所城区建设北路的末端,至2007年关闭;新火车站东方站建于2007年4月,位于G225国道与东方大道交叉口黄泥桥附近。

石八线:2007年4月,粤海铁路开通,“石八线”已成为铁矿石的专用运输线,不再搭载旅客。在东方市设置3个车间(信号车间、八所站、线路车间),主要管理“石八线的铁矿运输。

榆北线:1986年,榆北线改建通车,正线全长165.4千米,为国家标准Ⅲ级干线。运输的货物主要是木材、食盐,三亚港、八所港的进出口物资,以及沿线的土特产和旅客。牵引的机车是烧煤的蒸汽机车,车厢是绿皮硬座车厢。1997年12月23日,海铁总公司更换东风4型内燃机车,从此,海铁列车动力实现内燃化。2007年,“榆北线”并入粤海铁路统一管理。

航运

河运

东方市有通航河流2条,建有简易渡口6座,分别是旦场渡口(四更镇)、苗村渡口(东河镇)、三家渡口、四更渡口、陀头渡口、陀兴渡口(感城镇)。2008年,投入新渡船2艘,其中便民号渡船总吨位16吨,求知号渡船总吨位6吨。便民号渡船在苗村渡口运营,由昌化江中上游万丁村至苗村,通航里程1000米;求知号渡船在陀头、陀兴渡口运营,由感恩河上流陀头村至振兴村,通航800米。

海运

东方海岸线长133.92千米,天然形成8港7湾,自古以来海运条件便利。八所港与粤海铁路海南西环线和环岛高速公路毗连,南距三亚凤凰机场仅100多千米,海陆空交通便利,具有进出海南岛货物集疏运优势,是中国铁矿石输出量最大的港口。2010年,八所港拥有两个港区,即:第一港区共有泊位8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6个,千吨级泊位2个,库场面积10余万平方米,年综合设计通过吞吐能力为1265万吨,为散杂货码头;第二港区为现代化化工危险品专用码头,拥有一个1万吨级和一个5000吨级泊位。

2019年,东方市有八所港区万吨级泊位9个,千吨级泊位2个,工作泊位1个,全年吞吐量1507万吨,普货码头吞吐量972.5万吨,危货吞吐量534.5万吨,外贸吞吐量330.8万吨,内贸吞吐量1176.2万吨。其中八所港万吨级泊位8个,千吨级泊位2个,工作泊位1个,全年吞吐量1125万吨,外贸吞吐量43.7万吨,内贸吞吐量1081.3万吨;华能码头万吨级泊位1个,全年吞吐量382万吨,外贸吞吐量287.3万吨,内贸94.7万吨。

航空

东方大田机场于2018年11月开工,2020年5月投入运营。机场分两期规划建设,一期项目按A1类通航机场标准建设,占地244.3亩,建设800米跑道、14个停机坪等,能够满足各类型直升机和小型固定翼飞机使用。截至2020年5月,机场共有3架直升机,开展对海南海洋石油勘探、商务包机、海上搜救等业务。

公共交通

2019年,东方市有公路客运企业3家,运营车辆87辆,客运开通线路30条。公交车77辆,其中东方客运公司有12辆车9月份到期报废;公交线路15条,其中城区10条,城乡5条;出租车230辆,其中海汽东方分公司上线50辆。

八所港八所港

政治

编辑

职务

名单

市委书记

李爱华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钟海涛

市政协主席

潘乙宁

市长

卢胜

副市长

陈楠林、张伟、王龙、陈小博、张裕辉、符乃贤、符艳丽、王绥臻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4年7月,参考资料: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东方市共有中小学校300所(含民办及教学点),在校学生91434人,减少204人;全年招生17934人,增加829人。其中:普通中学21所。高中在校学生11921人,增加153人;全年招生3993人,增加252人;高中毛入学率93%,比2022年提高1个百分点。初中在校学生18966人,增加677人;全年招生6466人,增加56人;初中毛入学率99%,下降0.85个百分点。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737人,减少100人;全年招生718人,增加76人。小学119所,在校学生39969人,减少4人;全年招生6686人,增加392人;小学毛入学率100.0%,与2022年持平。

科学技术

2023年,东方市新增建设5G基站186个,累计建设5G基站918个,实现主城区室外连续覆盖,基本实现乡镇区域及镇级卫生院、行政村卫生院、临港产业园等重要区域覆盖。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瞪羚”企业2家,种子企业1家。获评2023年度海南省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优秀单位。

文化体育

2023年,东方市举办2023年东方超级联赛篮球“村BA”、2023年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羽毛球比赛、2023年东方市“常青杯”男子篮球比赛、2023年庆“五一”职工体育活动、2023年东方市青少年“犀旺杯”校园篮球俱乐部联赛等系列群众性赛事。获得海南省全民健身运动会8个小项第一名、9个小项第二名、8个小项第三名。获得2023年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青少儿跆拳道巡回赛(西南赛区总决赛)金牌12枚、银牌4枚、铜牌1枚。

医疗卫生

2023年,东方市共有医疗机构382个,比2022年增长0.5%。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综合医院7个。全市共有病床位1961张,减少15.9%。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478人,减少3.6%。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80人,增长11.1%;注册护士1724人,增长54.6%;药师(包含药剂师)164人,增长46.4%;技师(包含检验师)164人,增长7.2%。全年报告甲类传染病发病人数为0人、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为6012人,报告死亡8人。乙类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每十万人1328人,死亡率为每十万人1.8人。

社会保障

2023年,东方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821人,完成省定目标的102.1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913人,完成省定目标的101.44%;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9518人,完成省定目标的164%。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05人,比2022年增长1.8%;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564人,增长0.3%;特困供养对象691人次,增长5.2%;临时救助4357人次,下降4.3%。全年全市完成城市老旧小区改造4个。农村危房改造36户,改造面积2621平方米。其中竣工36户,竣工面积2621平方米,竣工率100%。

截至2023年末,东方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67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0.3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人数5.38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2.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人数1.5万人,农村居民参保人数19.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13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0.4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人数3.95万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2.08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36.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8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9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99万人。

2023年,东方市新增返贫致贫农户0户0人。累计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有962户3739人,其中已解除风险的有505户2000人。,全年共发放脱贫户劳动力外出务工奖补15285人次2192.21万元,发放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贴2192人次89.4万元;聚焦产业帮扶,全年共发放生产经营性奖补3811户921.1万元;全年共举办消费帮扶活动15场,各途径销售的农产品总金额达190.75万元,受益4468户次;聚焦乡村建设,完成农村化粪池防渗漏改造800户。

历史文化

编辑

文物保护

可移动文物

2010年,经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东方市具有代表性的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双肩石斧、石铲、石刀;夹沙陶鼎足、印纹硬陶片、六耳直口大陶瓮;战国圆形齿状工具;西汉军用的四耳青铜釜、唐代影青双连罐;宋代铁器等。东方市博物馆收藏文物有230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文物1件,二级保护文物23件,三级保护文物6件,尚有198件待鉴定级别。此外,从民间收集到清末民初黎锦中的代表织物“龙被”1件。

不可移动文物

东方市属海南省千年古县之一,境内历史古迹众多,分布广泛。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东方市的文物古迹共有115处,分布在9个乡镇。按文物古迹的分布地域划分,三家镇4处,四更镇12处,八所镇71处,大田镇1处,东河镇6处,江边乡2处,新龙镇4处,感城镇14处,板桥镇1处。按文物古迹的类别划分,有古遗址20处,古墓葬52处,古建筑8处,石窟寺及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3处。

2007—2010年,东方市共登记文物点92处,其中古遗址22处,古墓葬29处,古建筑6处,石刻3处,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处。复查54处文物点,新发现32处文物点,消失文物点24处。 据2024年7月国家文物局网站显示,东方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项。 据2024年7月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显示,东方市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项。

名称

类型

级别

侵华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纪念地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付龙园遗址

古遗址

海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军侵琼八所死难劳工遗址

近现代重要建筑和遗址

海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州故城

古遗址

海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稻坝遗址

古遗址

海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感恩县学宫

古建筑

海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虞山石刻

石刻

海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符确墓

古墓葬

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伏波井

古建筑

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查村船型屋

其他

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非遗文化

2005年,东方市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普查和重点申报相结合的方式以予保护。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008年,“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2009年10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已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为28项,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

据2024年7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显示,东方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项。 据2024年7月海南省人民政府网显示,东方市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5项。 截至2010年,东方市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4项。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项目级别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传统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

民间手工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缬染工艺

民间手工技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黎族面具舞

民间舞蹈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黎族船型屋居住习俗

民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海南村话民歌

传统音乐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海南苗族民歌

传统音乐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黎族藤灸传统医药技艺

传统医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黎族舞蹈(皮面舞)

民间舞蹈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四字点头对对联

民间文学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昌感咸水歌

民歌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哥隆村歌

民歌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军话民歌

民歌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军话斋歌

斋醮歌谣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双棍抓鱼

手工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黎族民歌(含欧欧调)

民歌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八音队

民间音乐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片、条泥制陶

手工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黎族传统渡水工具一独木舟与渡水葫芦

手工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文身

民间风俗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黎族体育竞技(拉乌龟、顶竹竿、荡秋千、赛陀螺、打狗归坡)

传统体育竞技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民间手工技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烤乳猪

老字号传统饮食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鲨鱼焖酸瓜

老字号传统饮食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琼剧

民间文学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民间谚语

民间文学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破蔗排》《打杆子》《打玻子》

传统体育竞技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同年会

民俗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山兰节

岁时节令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牛节

岁时节令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三月三”节

民俗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三月三”传说、“三体连榕”传说

文学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参考资料:

方方

东方市黎族和苗族两个世居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八所镇、三家镇共21个村庄使用军话方言;三家镇、四更镇、八所镇一些村庄使用村话(哥隆话)方言;八所镇、感城镇、新龙镇,以及板桥镇部分地区讲海南话。此外,还有付马话、那斗话、儋州话等方言。

风景名胜

编辑

东方市旅游资源众多,自然景观资源有大广坝风景区、俄贤岭景区、猕猴岭森林风景区、鱼鱗洲、雅龙“小桂林”风景区、六体连榕、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水乡、四必湾、金月湾等;历史文物古迹有摩崖石刻、马伏波井、白查船型屋、感恩学宫等;红色旅游资源有麦家祠、新宁坡战斗遗址、八所港死难劳工遗址、海鸥支队纪念碑等。

A级景区

风景名胜

海南花梨谷文化旅游区位于海南省东方市板桥镇花梨谷文化旅游区景区,为4A级旅游景区。 景区以花梨元素为主题,占地面积15000亩,拥有花海、房车营地、采摘园、新科技鸟巢、黄花梨树、游客中心、多米屋、星空房、黄花梨博物馆等景点。

东方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东方市东河镇娥仙岭生态文化旅游区,为4A级旅游景区。 景区是喀斯特地貌原始热带雨林,集“山青、水秀、洞奇、林美、黎情”多种旅游资源于一体,拥有“娥仙梦境”“兰溪花谷”“娥娘洞”“小桂林”等雨林风光。

东方自然瑰宝园景区位于东方市八所镇225国道自然瑰宝园,为3A级旅游景区。 景区种植品种约1200多种,珍稀及濒危树种325个品种,其中黄花梨约占五成,培育各种热带种苗50多万株,黄花梨20多万株,沉香5万多株,金丝楠5千株。拥有黄花梨鸡亲子捡蛋园、孔雀山鸡园、同心桥、木材标本博物馆、根雕艺术品展览馆等景点。

乡村旅游

截至2023年8月,东方市有海南省椰级乡村旅游点12个。

名称

等级

地址

东方市东河镇海南黄花梨山庄(金炳村)

五椰

东方市东河镇金炳村

东方市三家镇海南鳄珍鳄鱼园(红草村)

四椰

东方市三家镇红草村

东方市大田镇乐妹兰花文化产业园(乐妹村)

三椰

东方市大田镇乐妹村

东方市八所镇香溪农场(塘马园村)

三椰

东方市八所镇塘马园村

东方市大田镇马龙温泉康养旅游区(马龙村)

三椰

东方市大田镇马龙村

东方市东河镇南浪村乡村旅游点(南浪村)

三椰

东方市东河镇南浪村

东方市三家镇助村公社乡村旅游点(乐安村)

三椰

东方市三家镇乐安村

东方市天安乡雅龙村乡村旅游点(雅龙村)

二椰

东方市天安乡布套村委会雅龙村

东方市板桥镇中沙村乡村旅游点(中沙村)

二椰

东方市板桥镇中沙村

东方市东河镇俄贤村乡村旅游点(俄贤村)

二椰

东方市东河镇俄贤村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乡村旅游点(白查村)

二椰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

东方市板桥镇新园村乡村旅游点(新园村)

一椰

东方市板桥镇新园村

参考资料:

其他景点

大广坝凤景区:位于昌化江中游,距市区45千米。绵延6千米,高程144米,装机容量24万千瓦。昌化江水到此戛然而止,汇成湖光山色。大广坝水库为海南第二大水库,水库湖面100平方千米。这里有中国较早的水电站遗址,见证日本侵华掠夺资源的历史。

俄贤岭景区:位于东河镇境内,大广坝景区附近,距市区60千米。山势巍峨,由西北向南蜿蜒曲折。主峰海拔1162米,最高峰海拔1238米,为喀斯特地貌。岭上有清泉多处,林木葱茏,花草繁茂,珍稀植物繁多,是适宜黄花梨生长的地方之一。还有坡垒、母生、子京等国家特类树种,以及多生中药石福草。动物种类有长臂猿、金钱豹、黑熊、黄猄、大灵猫等。俄贤岭是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发源地之一。

猕猴岭森林风景区:位于东方市东部江边乡境内,距市区55千米,靠近大广坝水库,面积240平方千米。景区内有仙人洞、称猴洞、虎头山、龟山、狮山、神女山,以及瀑布。有400多种动物,300多种热带树木。主峰高1655米,为海南省第三高峰,岭上的称猴洞是景点之一。

鱼鳞洲:位于八所镇西南海滨。景区内有一座滨海石山,高度90米左右,因其峰岩相叠,状似鱼鳞而得名。鱼鳞洲西部的海面上为石,南部是一片平缓的沙滩,东部为八所港。2003年,山顶航标灯塔改造为仿古式灯塔,灯高62.9米,塔高18.6米,航标灯昼夜发岀可识信号,每6秒闪白2次,射程18海里。

田园风情

雅龙“小桂林”景区:位于天安乡境内,距市区约50千米。景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山、水、洞相互交融,与众多珍稀植物资源共同构成奇异的原始景观。景区内有百年芒果树和“六体连榕”、雅龙洞等。

东方水乡:位于东方市市区东侧,离市区约10千米,可开发面积266.67公顷。邻近的红兴温泉,日自流水量6000立方米左右,温度68℃—90℃。温泉景区往北不足1千米,有蓄水面积较大的高坡岭水库,东去1.5千米,有东方万亩示范牧场。

四必湾:位于四更镇四必村面前海,海湾长约10千米,滩涂面积30多平方千米,保护面积1429公顷。海滩上生长着大片的红树林、仙人掌、椰子树。这一带海滨沙质优良、海水清洁,鱼虾贝类丰富。四必湾黑脸琵鹭越冬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汉马伏波井:位于八所镇十所村东侧,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村民因感念伏波将军马援的功德,掘井一口,取名“老马井”。井水冬暖夏,水质清甜。十所村数百家汲取井水。2004年,市政府拨款改建马伏波井围墙,重刻损毁的郭沫若题诗碑,整治井周环境。

白查村船型屋:位于江边乡白查村,现存船型屋81间,是全省保存最完整的黎族古村落之一。船型屋犹如一艘艘倒扣的船,极具黎族风情。落地船型屋长而阔,茅檐低矮。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两边立6根矮柱子。船型屋保存了黎族古代民居的建筑技艺和风格,也是黎族先民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宝山村宝山村

地方特产

编辑

地理标志

据2024年7月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网站显示,东方市有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2项。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登记年份

东方乳猪

AGI03496

AGI03496

东方黑山羊

AGI03496

AGI03496

参考资料:

特色美食

东方市境内的美食,主要有东方小酸瓜、四更烤乳猪、四更辣椒酱、板桥南港羔羊、感城空心菜、新龙日晒牛肉干、部道地瓜酒、东方肉粽、红鱼粽、白粑、红糖年糕、新村鸡饭、虾饼北黎老盐等等。

东方小酸瓜:为地方特色美食之一。一般用新鲜无籽黄芯西瓜皮做原料,去瓢后切成小片,放进箩筐,加入适量的盐调和、揽拌。到一定时间后取出,挤压掉多余的水,再装进密封的坛子里腌制,三天后开坛食用。腌制好的小酸瓜,酸咸可口,祛暑开胃。

四更烤乳猪:其原料为四更镇四更村的家养乳猪。先把杀好的小猪洗干净,去除内脏,沥干,然后用葱蒜、生姜、南乳、老抽、陈酒及其他香料腌制数小时,穿到铁叉上,用炭火慢慢翻转烘烤。一只乳猪大约要烤上3小时,烤至表皮呈酱红色时便可食用。刚出炉的四更烤乳猪,皮脆、肉嫩、骨酥,吃时沾以白糖,满口甜香。

四更辣椒酱:用四更村出产的辣椒和蒜头加上食盐,捣碎而成的调味品。四更辣椒呈牛角形,个大,长10厘米左右,肉厚,熟后色红亮,辣味适中,口感丰美。四更蒜头粒饱味香。四更辣椒酱的特点是集香辣甜于一体。作为膳食佐料,有增进食欲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市场需要,原料多改用朝天辣,口感与传统的四更红辣椒有明显不同。

板桥南港羔羊:又名东方羔羊,产于板桥镇南港村。一般选用4一5千克重、尚未上坡吃草的羔羊。宰杀,放血,刮毛,洗净,吊起来沥干水分。然后把羊放入盛有水的锅中,加精盐、味精、葱、姜、八角等配料,慢火烧至水微开,浸煮至恰熟后捞出。将熟羔羊连皮带骨斩块装盘,配以蒜头碎粒、酱油、香油、香醋、辣椒等佐料。入口肉质鲜嫩爽滑,不膻不腻,风味独特。

感城空心菜:长期生长在河岸松软肥沃的沙地中,茎叶取水于感恩河,因此茎干粗壮,少叶,颜色紫红,外观显“老”,但口感十分脆嫩。感城空心菜种植不需要施肥和除虫,且一年四季均可收获。

新龙日晒牛肉干:是新龙镇的特色产品,久存不变质,耐嚼有风味。做法是选取新鲜的牛肉,先切成很薄的肉片,然后将肉放入盆中,加入味精和盐调和,搅拌均匀后放到网上晒干即可。食用时用油煎炸,酥脆可口。

部道地瓜酒:产自部道村,是用番薯(红薯)蒸馏酿造的天然饮品。酒质清亮,酒精度10-25度。将番薯挖出后,洗净煮熟,然后将其捏碎,加入酒曲发酵一段时间,再将发酵好的番薯醪放入锅中,使用专用的酒甑大火蒸煮,达到一定温度后,酒从酒甑的管中流出,掐头去尾,控制好出酒量,制成番薯佳酿。地瓜酒口感酣畅,后劲足,受东方民众欢迎,街头巷尾都有售卖。

东方肉粽:将浸泡过的糯米、赤豆和五花肉用盐和五香粉拌匀,加入生咸鸭蛋黄,用该地特有粽子叶裹成四角状。煮熟后色香味俱全,肥糯而不腻。

红鱼粽:一般选重3—4千克重的红鱼,洗净后,用小木棍从鱼口插入鱼腹,加盐入鱼腹至饱满后,放入盐池或木桶中,放一层鱼,撒一层盐,最上层用大石压紧。一般腌制10天左右。食用时除去鱼鲍、内脏及鱼鳞,用清水冲洗减少咸味。切片,用肥猪肉片夹杂装盘,撒上姜丝蒸熟,其味滑软鲜香。

白粑(方言发音buǎ):取新粳米浸泡半小时,用石磨边加水边磨成米浆,加盐,放于金属圆盘蒸至胶体状,再加入一层米浆,加少量小苏打蒸至金黄色,面上抹花生油,撒上花生油炸成金黄色的大蒜碎粒,继续蒸熟。切块后佐以甜醋和特制红辣椒油食用,酸、甜、辣味受到广大市民喜爱。一般在早餐时或午后,街头均有白粑售卖。

红糖年糕:红糖年糕是东方过年过节必做的食品。先把糯米粉放入盆中用水调匀,然后拌入红糖,用力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糊状。然后放入方形金属盘中蒸1个小时左右。蒸好后的年糕呈酱红色,吃起来糍糯香甜,弹性十足。

新村鸡饭:新村距市区约7千米,新村鸡和鸡饭均较有名。做法是将足量的鸡油加入蒜蓉爆炒出香味后,加少许盐,与大米煮成干饭。新村鸡饭油润软滑,香浓味爽。

虾饼:—种由面粉和小虾混合而成的油炸小吃,全市大街小巷和农村均有售卖。虾饼的制作方法简单,将面粉稀释,再加入香葱、盐等调味,入锅前置放虾米入内,放入热锅中油炸,直至两面金黄后取出。虾饼鲜香酥脆,受到市民喜爱。

北黎老盐:又称“备战盐”,一般指存放已满30年的粗盐。此种盐因存放多年而进一步结晶,品质较优。民间认为可清热退火。到东方旅游,可至八所镇新街村参观近千年的老盐田和海盐的晒制过程。

著名人物

编辑

东方市历代名贤中,宋代出了两个进士,其中符确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个有史记载的进士。明清时期出了进士13人,他们都是东方市古代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方市有不少有志青年到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地读书,后来又创办了琼西中学,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这些有志青年绝大多数人参加了革命,他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海南的解放,为琼岛二十三年红旗不倒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琼岛解放后有不少人担任党政军的重要职务。改革开放后,东方市的教育造就了许多教育科技文化方面的人才。

符确

赵荆

符希曾

卢英

卢祥

麦穗

王玑琳

高耀元

符绪

张文昭

张其经

方定爵

王世甲

王定一

黄湧

文谦受

符中权

王志

陈岩

符树森

吴以怀

——

——

——

参考资料:

荣誉称号

编辑

奖项名称

颁奖单位

获奖时间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农业农村部

2019年10月

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

——

2019年11月18日

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海南省东方市东方火龙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2020年2月26日

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

2020年4月14日

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

2020年5月19日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

2020年6月30日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

2020年10月20日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交通运输部

2021年7月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水利部

2021年7月15日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2021年9月8日

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

——

2022年3月

第十一届海南省双拥模范城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军区

2023年7月19日

下一篇 万宁市

上一篇 文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