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鲗鱼涌站 编辑
鲗鱼涌站(英文:Quarry Bay Station)是港铁港岛线与将军澳线的转车站,位于中国香港岛东区鲗鱼涌及宝马山之间的地底。本站亦是最接近东区海底隧道的铁路车站。本站设有四个月台,并以两个岛式月台排列,所有月台均装设月台幕门。
鲗鱼涌站曾经是全港铁系统中最深的车站(深42米),后来被西港岛线上的香港大学站(深达70米)替代。
中文名:鲗鱼涌站
外文名:Quarry Bay Station
开通日期:1985年5月31日
轨道类型:地铁
所属地区:想特别行政区东区
运营线路:港岛线、将军澳线
出口数目:5个
区东区 地区鰂鱼涌 |
通车1985年5月31号 站类地底 月台类岛式月台 (分离式月台) 月台数4个 出口数3个 |
途经港岛线 将军澳线 代码QUB 服务时间0554-0124 接驳交通巴士、小巴 车站色系墨绿色 |
街道图港铁网 |
站内壁画艺术品
早期系统及港岛线(1967-1985)原本在1970年代港岛线定线的初稿中,并没有鲗鱼涌站。只有一个名为“芬尼站”的地下车站设于现时鲗鱼涌街附近。1980年,由于政府修改地下铁路发展蓝图,于康山地底加设“康山站”(即现时太古站)。因此芬尼站附近进行填海工程,以使发展为工业区,故此芬尼站列入后期兴建车站。
1983年,由于政府再次修改鲗鱼涌发展蓝图为商业区,以配合太古地产在太古船坞发展太古城大型住宅项目,所以芬尼站与七姊妹站合并,并改称“鲗鱼涌站”,与港岛线第一期同时兴建。1985年5月31日港岛线通车,车站启用。
东区海底隧道(1984-1989)1984年初,政府有意发展东区海底隧道,作为行车和铁路两用隧道,其中铁路部分以地铁观塘线延伸至香港岛。原计划观塘线在太古站和港岛线交汇,但因为要迁就行车隧道的走线,地铁当局只能大幅度改建鲗鱼涌车站成为一个“十”字型转车站,乘客需要步行数分钟才能转车。有关工程于1986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而由1989年8月6日起,观塘线延伸至鲗鱼涌,鲗鱼涌站成为观塘线的终点站。
纾缓鲗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1998-2001)由于先天技术所限,鲗鱼涌站转线通道的挤塞情况非常严重。1998年,地铁在兴建将军澳线时,同时推行“纾缓鲗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决定将观塘线由鲗鱼涌站延伸到北角站。为统一地铁系统的上下行月台编号,由2001年9月27日起,将3号月台(上行月台)及4号月台(下行月台)编号互换,以符合未来将军澳线之上下行编排。2001年9月27日,观塘线延伸至北角站,鲗鱼涌站成为观塘线的中途站。同日起,观塘线越位隧道停用。
将军澳线(2002)2002年8月4日,将军澳线局部通车,取代观塘线过海地位,原属观塘线的北角站及鲗鱼涌站改属新的将军澳线。
鰂鱼涌
出入口
1 大堂 (地面) | 英皇道大堂 | A、B出口、行人天桥通往芬尼街 |
客务中心、车站商店 | ||
恒生银行、自动售卖机、自动柜员机 | ||
模范里大堂 | C出口 | |
B1 低层大堂 | 英皇道大堂 | 「iCentre」互联网中心 |
车站通道通往各月台及A、B出口 | ||
模范里大堂 | 车站通道通往各月台及C出口 | |
客务中心、车站商店、自动柜员机 | ||
B2 月台 | ➊ | 往柴湾 |
岛式月台,右边嘅车门将会打开 | ||
➋ | 往坚尼地城 | |
B3 月台 | ➌ | 往宝琳/康城 |
岛式月台,右边嘅车门将会打开 | ||
➍ | 往北角 |
在1970年时规划的港岛线初稿,
「鰂鱼涌站」是定位于鰂鱼涌街附近。
但及后附近有太古城住宅发展,地铁便重新规划,加设太古站,
并将鰂鱼涌站再定位于介乎模范邨和芬尼街之间,平行英皇道的山腰。
1984年初,香港政府有意发展东区海底隧道,作为行车和铁路两用隧道。
观塘线便延伸至香港岛。
因技术问题,地铁当局需要大幅度改建鰂鱼涌车站成为一个根本不合香港标准的转车站。
有关工程于1985年12月开始动工兴建,而由1989年8月6日起,落成启用。
由于先天技术所限,鰂鱼涌站转线通道的挤塞情况非常严重。因此地铁推行「纾缓鰂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
决定将观塘线总站由鰂鱼涌站延伸到北角站。
后来将军澳线通车,原来的北角站及鰂鱼涌站改属新的将军澳线。
鲗鱼涌站
闸机
掉头路轨
鲗鱼涌站通往模范里大堂的通道
蓝田站后备行车隧道
蓝田站后备行车隧道是香港港铁一段不再作日常行车用的路轨。这段路轨原本是观塘线蓝田站接驳往东区海底隧道的轨道。
此路段随东区海底隧道启用及观塘线服务范围于1989年8月6日起由观塘站经蓝田站伸延到香港岛的鲗鱼涌站而正式投入服务,由熊谷组负责兴建。直至将军澳线于2002年8月投入服务后,观塘线取消过海及改以调景岭站为总站,此段接驳蓝田站到东区海底隧道的轨道失去了日常运作的用途。但是当年地铁公司并没有将其拆卸,反而将其保留并命名为“蓝田站后备行车隧道”。
此路段最大特色是位于原茶果岭苗圃附近的轨道属于露天部分,乘客可以一望车外景色。
亦由于此段成为后备行车隧道后,现时港铁公司已对此线减少保养,日常只作维修、车长训练及后备行车线使用,以及将此段后备行车隧道的车速限制降为时速50公里。
港铁配线图(局部),黑色表示后备线路
鲗鱼涌站入口
鲗鱼涌站也有不少自助服务设施供乘客享用,包括恒生银行及中国银行(香港)的自动柜员机、自动售卖机、自动照相机等。车站内更设有香港邮政邮箱及“iCentre”免费上网服务设施,方便乘客在车站内投寄邮件及浏览万维网的内容。
线路名称/运行区间 | 平日、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以分钟计算) | 星期六(以分钟计算) | ||||
早高峰 | 晚高峰 | 平峰、周日、法定假日 | 早高峰 | 晚高峰 | 平峰 | |
港岛线 | 1.9 | 2.1 | 3.1-6 | 3 | 2.4 | 4.5 |
将军澳线 | ||||||
北角-将军澳 | 2.2 | 2.2 | 4-5.8 | 2.2 | - | 4-5.6 |
北角-宝琳 | 2.5/4 | 2.5/4 | 4-6 | 2.5/4 | - | 4-6 |
北角-康城 | 6.7 | 6.7 | - | 6.7 | - | - |
参考资料:
鲗鱼涌站出口
英皇道大堂(地面)
A - 太古坊
太古坊、康桥大厦、英皇道、万利广场、滨海街、鲗鱼涌公园、糖厂街、华兰路
设有斜道及失明人士引导径往返地面
B - 芬尼街
芬尼街、嘉诺撒书院、海泽街、海堤街 模范里大堂
C - 模范里
模范里、东港中心、北角海逸酒店、健康邨、香港殡仪馆、柯达大厦、万诚保险千禧广场、模范邨、北角政府合署、乐基中心、香港聋人褔利促进会、七姊妹道、香港交通安全城、廉政公署大楼
电车
城巴:
77、85、99、529、A12
新世界第一巴士:
2、2A、81、81A、82、82X、722
过海隧道巴士:
102、106、110、116、606、682、698R
港岛专线小巴:
港岛线线路示意图
运行方向 | 下一站 | 线路 | 运行方向 | 下一站 |
北角站 | 北角站 | 将军澳线 | 康城站/宝琳站 | 油塘站 |
坚尼地城站 | 北角站 | 港岛线 | 柴湾站 | 太古站 |
鲗鱼涌站是港岛线及将军澳线的中途站,是一个重要的两线转车站。乘客可以利用此站进行转乘,经东区海底隧道往返东九龙或将军澳及港岛线往柴湾沿途各站。本站亦是往来港岛线及观塘线的重要转车站。
港岛线站台
鲗鱼涌站启用初期,车站只有英皇道出口及行人天桥通往鲗鱼涌工业区,只在上下班时才有人流。由于鲗鱼涌站启用时,香港经济同时转型,不少工业北移中国大陆,一度使鲗鱼涌工业大厦纷纷改建,人流曾不断下降,加上鲗鱼涌站邻近一带只有工业大厦,缺乏大型屋宇支持,在夜间时车站变得更为冷清。后来,东区海底隧道落成,观塘线延至本站为终点站,地铁为纾缓荃湾线人流,推出“弹性上下班”计划,吸引乘客使用鲗鱼涌站转车通道,乘客在这些时段使用本站转车往中区更提供特别优惠,使人流大增。由于当时尚未有八达通,而是使用通用储值车票,地铁公司在三条转线隧道的旁边安装特别的“核票机”,让繁忙时间使用鲗鱼涌站的乘客可以利用这些机来扣减车费。加上当时大部分工业大厦经已改建为太古坊商业区,同时亦加设模范里出口,因此使用鲗鱼涌站的乘客不断增加。在“纾缓鲗鱼涌转车站挤塞工程”落成前,其转车通道甚至出现饱和现象。
出口
升降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