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河平原 编辑
恒河平原(英语:Gangetic Plains)为印度大平原的东支,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分属印度、孟加拉国。恒河平原北倚喜马拉雅山脉,南接德干高原,西邻塔尔沙漠和印度河平原,东至孟加拉湾。面积744,626km²。境内地势平坦,恒河穿越全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原东南部的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恒河平原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每年6-10月在西南季风的控制下降水丰沛,其余时间则较为干旱,自古便是著名农业地区。
恒河平原人口稠密,有约7.16亿人口(2018年),人口密度961.3人/km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恒河平原农业发达,工业有较快发展,经济有一定进步,但是绝大多数人口仍是以农业为主,是重要粮食产区。主要城市有新德里、加尔各答、达卡、阿格拉等。
中文名:恒河平原
外文名:Gangetic Plains
人口数量:约7.16亿(2018年)
面积:744626 km²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密度:约961.3人/平方公里
主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达卡、阿格拉
恒河平原
恒河平原秋色
恒河日出
而根据宗教传说,恒河之为“圣水河”乃是因恒河之水来源于“神山圣湖”。恒河的上游在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冈底斯山的东南坡有一个大而幽静的淡水湖,叫玛法木错湖,湖水来源于高山融化的冰雪,所以湖水清澈见底,平如明镜。相传,这里的山中就是“神中之神”湿婆修行的地方,印度教徙尊它为“神山”。湿婆的妻子乌玛女神是喜马拉雅山的女儿,玛法木错湖是湿婆和他的妻子沐浴的地方,印度教徙尊它为“圣湖”,由于恒河水是从“神山圣湖”而来,所以整个恒河都是“圣水”。千百年来,虔诚的印度教徙长途跋涉,甚至赤足翻越喜马拉雅山,到中国境内的“神山圣湖”来朝圣,到湖中洗澡,以祛病消灾,益寿延年;到神山朝拜,以得到湿婆大神的启示。
恒河平原以印度文明的蕴育和发源地而闻名,为古印度的诞生地,其平坦和肥沃地理条件,演绎了历朝历代多个帝国的兴衰,包括摩揭陀、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帝国、德里苏丹国等帝国的兴衰史。
恒河平原风光
较古老的灌渠主要在恒河-亚穆纳河两河间地区。上恒河灌渠及其分渠长9575公里
恒河有两个较大的源头,即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两河上游急流汹涌,奔腾于喜马拉雅山间,地势由3150米急降至300米。两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始称恒河。穿过西瓦利山脉后,在古城哈德瓦附近进入平原,与其著名支流朱木拿河结伴并排而行,流至阿拉哈巴德时聚会一堂,地势再降至120米。由于恒河到此已沙多水浊,而朱木拿河水深且清,结果褐色的恒河水与青色的朱木拿河水形成十分明显的水线,以后逐渐交融混合。恒河接着气势磅礴地流向印度宗教圣地瓦腊纳西,又集纳了许多支流(如哥格拉河、宋河、干达克河、古格里河等),河面宽阔,水流浩荡地奔向下游。进入孟加拉国后,恒被称为帕德玛(意为荷花)河,分成数条支流,并汇合大拉马普特拉河,形成“丫”字形,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就在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它的面积达56980km²,地势低平,海拔仅10米。这里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是南亚次大陆水稻、小麦、玉米、黄麻、甘蔗等重要种植区。布拉马普特拉河长约2900公里,水量充沛,河道亦极其稳定,上游即雅鲁藏布江。恒河河口部分是大片红树林和沼泽地,称“松达班”,梵文意为“芳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