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河平原 编辑
印度河平原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大部分地区是广阔的塔尔沙漠,印度河沿岸灌溉农业发达,是巴基斯坦主要人口聚集区之一。印度河平原平坦广阔,冲积层达300米,沿岸平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遍布;河口三角洲面积约5.7万平方千米,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是巴基斯坦经济发达地区。两平原相连成片,坡降很小,中间分水岭仅250米。
中文名:印度河平原
外文名:India River Plain
地理位置: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
面积:266000 km²
南北长:1280公里
东西宽:320-560公里
气候:亚热带草原、亚热带沙漠气候等
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成就:世界上最大冲积平原之一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等
印度河平原
印度河平原
世界上最大冲积平原之一。面积26.6万平方公里。由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麓延伸至阿拉伯海,南北长1,280公里,东西宽320—560公里。习惯上以北纬29°线分上、下印度河平原,前者即旁遮普平原,后者即信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地面由北向南倾斜。印度河平原是巴基斯坦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人口约占全国五分之四。盛产小麦、稻、棉花等。有科特里、苏库尔、古杜、当萨、真纳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卡拉奇、拉合尔、莱亚普尔、海得拉巴、木尔坦等。铁路、公路密布,交通发达。
印度河平原
地处南亚,是一片富饶、肥沃而古老的土地,平原大致分为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部分、旁遮普
印度河平原是巴基斯坦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主,其他主要经济作物有玉米、甘蔗和棉花。西南季风为农作物带来了充足的雨水,使得这一地区较少出现干旱,同时喜马拉雅山脉为这一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
印度河平原
印度河平原居民的主要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以印地语
在这片平畴的沃野上,流淌着印度河和恒河。印度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明哈拉巴文明,就是在印度河—恒河低地上产生的。广阔的印度河—恒河低地被其普拿沙漠和阿拉瓦利山脉分为两个部分。沙漠以西的平原为印度河所灌溉,以东的平原为恒河及其支流所灌溉。河流将高原上的土壤带到平原上堆积起来,使土壤肥沃,河流则使交通十分便利。印度河—恒河流域丰饶的平原地区,被人们称做是大自然对印度民族的慷慨赐予,它哺育滋养了悠远的印度文明。印度河平原宗教
印度河平原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18世纪哈拉巴遗址的发掘。在这里发现了大都市残址。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外来物品,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不出所料,以含哈拉巴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东西达1600公里,南北1400公里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印度河平原
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巴以南600公里处的马享佐达摩遗迹,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们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年代。和所有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印度河平原主要是农业文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大麦,不过,当地居民还种植紫花豌豆、甜瓜、芝麻、椰枣和棉花——印度河流域是最早用棉花织布的。已经驯养的动物有狗、猫、牦牛、水牛,可能还有猪、骆驼、马和驴。与外部世界也有了相当的贸易关系;其中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在那里属于公元前230O年的废墟中发现了印度河流域的印章。在波斯湾的巴林岛上还发现了一些别的印度河流域的产品,这表明巴林岛是美索不达米亚与印度河流域之间进行海运贸易的一个中间站。
喜马拉雅山脉
喜马拉雅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是藏语,意为“第三女神”。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与南极北极并称为“世界第三极” 。
珠穆朗玛峰北坡在中国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在珠峰顶端常可见一条白色的云带,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故称“旗云”,国外探险家称之为“圣母的面纱”。观察旗云的形态,可准确地预知珠峰的天气变化。因此,也有人称“珠峰旗云”是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