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编辑

姜科豆蔻属植物

豆蔻豆蔻

豆蔻是姜科豆蔻属植物,《中国药典》收载的草药,草药来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产岭南。高丈许,外形像芭蕉,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秋季结实,果实扁球形。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生于山沟阴湿处,中国多栽培于树荫下。海南、云南、广西有栽培。

果实药用,作芳香健胃剂,味辛,有行气,暖胃,消食,镇呕,解酒毒等功效。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豆蔻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姜目

科:姜科

属:豆蔻属

种:白豆蔻、爪哇白豆蔻

亚科:姜亚科

族:姜族

分布区域:广东、广西

形态特征

编辑

白豆蔻

豆蔻

茎丛生,株高3米,茎基叶鞘绿色。叶片卵状披针形,长约60厘米,宽12厘米,顶端尾尖,两面光滑无毛,近无柄;叶舌圆形,长7-10毫米;叶鞘口及叶舌密被长粗毛。

穗状花序自近茎基处的根茎上发出,圆柱形,稀为圆锥形,长8-11厘米,宽4-5厘米,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片三角形,长3.5-4厘米,麦秆黄色,具明显的方格状网纹;小苞片管状,一侧开裂;花萼管状,白色微透红,外被长柔毛,顶端具三齿,花冠管与花萼管近等长,裂片白色,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唇瓣椭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中央黄色,内凹,边黄褐色,基部具瓣柄;雄蕊下弯,药隔附属体三裂,长约3毫米;子房被长柔毛。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6毫米,白色或淡黄色,略具钝三棱,有7-9条浅槽及若干略隆起的纵线条,顶端及基部有黄色粗毛,果皮木质,易开裂为三瓣;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约3-4毫米,暗棕色,种沟浅,有芳香味。花期:5月;果期:6-8月。

豆蔻花豆蔻花

分布范围

编辑

白豆蔻:中国云南、广东有少量引种栽培。原产柬埔寨、泰国。

爪哇白豆蔻:中国海南有引种。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

栽培技术

编辑

选地整地

豆蔻 豆蔻

育苗地要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作苗床。通过翻耕土壤,施足基肥,清除草根石块、细碎土块后,施腐熟牛栏粪或堆肥作基肥,畦宽0.8-1米,沟宽40厘米。种植地宜选择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地中下部缓坡地,具有一定数量的常绿阔叶树,冬季寒流影响较小,坡向为东南向,两面有山或三面环山的山沟或水边不易冲刷的地方,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按1.5-2米行距翻耕土地,结合整地,砍去杂草树术,挖去树根,开穴,穴的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x 30厘米。施基肥,在坡地上开排水沟,以防积水和冲刷。缺少荫蔽树的地方,先种速生树。

繁殖方法

种子种子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

白豆蔻:果实药用,作芳香健胃剂,味辛凉,有行气,暖胃,消食,镇呕,解酒毒等功效。

爪哇白豆蔻:果实供药用,作芳香健胃剂,味辛凉,有行气,暖胃,消食,镇呕,解酒毒等功效。种子的种沟明显,樟脑味较白豆蔻为浓。

下一篇 波罗蜜

上一篇 黄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