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葵 编辑
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 ex Mart.),棕榈科蒲葵属木本植物。叶为扇形,两面均为绿色,叶柄有淡褐色短刺;花小,是两性花,颜色为黄绿色;果实为椭圆形,黑褐色。花期3—6月,果期11月至翌年5月。蒲葵是葵属属,且其叶片似蒲扇形状,因此得名。
蒲葵原产中国南部,多分布在广东省南部,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区均有栽培,中南半岛亦有分布。 蒲葵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旱、耐短期水涝、惧怕北方烈日曝晒,能忍受荫蔽,在肥沃、湿润、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里生长良好。 蒲葵一般用播种法来繁殖。 蒲葵虽分布较广泛,但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
蒲葵嫩叶可以编制葵扇,老叶制蓑衣等,叶裂片的肋脉可制牙签。 园林方面,蒲葵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绿化树种。在广东,蒲葵叶已作加工簑衣、船篷、盖房顶的遮盖物,还可制作蒲葵扇以及高级工艺品,远销日本、欧美和南洋等地。 《蒲葵岭南采药录》等多部医学名著有蒲葵药用价值方面的记录,蒲葵以种子及根入药,具有抗癌、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中文名:蒲葵
拉丁学名:Livistona chinensis (Jacq.) R. Br. ex Mart.
别名:扇叶葵、葵树、华南蒲葵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棕榈目
科:棕榈科
属:蒲葵属
分布区域:中国南部、中南半岛
命名者及年代:R. Br,1810
蒲葵是葵属属,且其叶片似蒲扇形状,因此得名。
乔木状,高5-20米,直径20-30厘米,基部常膨大。
叶阔肾状扇形,直径达1米余,掌状深裂至中部,裂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宽4-4.5厘米,顶部长渐尖,2深裂成长达50厘米的丝状下垂的小裂片,两面绿色;叶柄长;1-2米,下部两侧有黄绿色(新鲜时)或淡褐色(干后)下弯的短刺。
花序呈圆锥状,粗壮,长约1米,总梗上有6-7个佛焰苞,约6个分枝花序,长达35厘米,每分枝花序基部有1个佛焰苞,分枝花序具2次或3次分枝,小花枝长10-20厘米。花小,两性,长约2毫米;花萼裂至近基部成3个宽三角形近急尖的裂片,裂片有宽的干膜质的边缘;花冠约2倍长于花萼,裂至中部成3个半卵形急尖的裂片;雄蕊6枚,其基部合生成杯状并贴生于花冠基部,花丝稍粗,宽三角形,突变成短钻状的尖头,花药阔椭圆形;子房的心皮上面有深雕纹,花柱突变成钻状。
果实椭圆形(如橄榄状),长1.8-2.2厘米,直径1-1.2厘米,黑褐色。种子椭圆形,长1.5厘米,直径0.9厘米,胚约位于种脊对面的中部稍偏下。花果期4月。
蒲葵
蒲葵和棕榈二者都属于棕榈科植物,因为长得像,常常难以区分,主要区分方法:
区别 | 蒲葵 | 棕榈 |
---|---|---|
体型 | 蒲葵叶较大,茎杆较粗,生长较快,可长至二十米高。 | 较矮,最高仅十米左右。 |
外形 | 蒲葵叶柄上是相互分离的尖锐倒刺。叶则较大,叶裂较浅,叶片尖端自然下垂。蒲葵茎杆上的纤维较棕榈的少,且易脱落而露出树干。 | 棕榈叶柄上有许多连续分布的小钝刺,叶片不仅小,并且叶片裂缝较为明显,因此不适合做扇子。自然状态下,棕榈叶片末端挺直坚硬;棕榈茎杆上的纤维浓厚而密,不易脱落。 |
分布 | 蒲葵耐寒力差,中国内仅分布在南方地区。 | 棕榈可耐-10°C低温,北到陕西南部、黄河中下游,南到华南、越南均产。 |
性别 | 雌雄同株 | 雌雄异株 |
图片 |
|
|
蒲葵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旱,能耐短期水涝,惧怕北方烈日曝晒。在肥沃、湿润、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里生长良好。
蒲葵产中国南部,多分布在广东省南部,尤以江门市新会区种植为多。中南半岛亦有分布。
蒲葵均由播种繁殖,一般15个月开始结果。结果当年底.种子虽然成熟,但播种后需4至5月才能发芽。如是冬天采种,则宜沙土埋藏,待春末再浸种催芽后播种。最好将种子留在树上越冬,5月气温上升到的30°C左右,种子在树上全部发芽,这时采种后即时播社最佳,萌发率可达100%。
播种宜浅,窝深2-3公分,窝距约1平方尺.每窝播4粒,浇水后以筛过的生活垃圾粉末盖中,以便种子出苗。幼苗出土时需刨土,使幼苗出土整齐。
施肥
种子全部出苗后即可用0.2%的尿素催苗,每周一次。进人冬天,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以补充土壤中约有机质,为幼苗育壮打下基础。每窝施量一瓢。第二年开春间苗移栽后氮、磷、钾混合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之比为2:2:1,浓度为0.5%,每月2一3次。每月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有杂草及时中耕。照这样管理,值株平均每月都能长出一片新叶。一年是否长出12片新叶是检验水肥管理是否得当的标志。
移栽定植
播种后第二年春天,间苗移栽,每平方尺保留1株(最多2株)。第四年春天每2平方尺保留1株,其余均另行移栽。移栽时须根极少,起苗时要尽量保护主根,以免折断。第五年春,主干已经形成,主根也形成众多须根,起苗定植要带土,而且要尽量保留须根,以确保成活。定值坑深1立方米,填人生活垃圾或其他底肥,约占坑2/3,盖上土再植树。定植后浇足水(每窝一桶,以后酌减)。移栽或定植都勿剪割叶片,以免影响树形,而且成活后生长快。如遇晴天,则采用人工喷水,避免叶片萎蔫。如晴天叶片正常则不必再浇水、喷水。
剥棕摘叶
剥棕摘叶的时间都在移栽、定植的月份进行。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植株从小就受到播种、移栽、定植的锻炼,可以避免因剥棕(苞片)受到伤害而死亡。第一次剥棕要在定植后5年进行,这样形成的主干粗壮,剥早了容易造成主干上大下小。每一次剥棕都必须留第三年的叶片不剥,如果留得太少,伤其心,植株必定死亡。如果没有剥棕,对枯黄的叶片及时将贴苞片割掉,使植株一年四季都呈现出青翠的热带风光,南国景色。
从幼苗出土就着手进行,主要防治缕姑和钻心虫。缕姑啃食植株地下部分造成蒲葵整株死亡,钻心虫为害幼苗心叶,造成枯心。对这两种害虫都可用800-1000倍液的氧化乐果,以施肥的方式浇于植株窝内杀灭。春、夏、秋三季共用药4-5次,当发现有一株幼苗遭到危害即可用药,效果极佳。
药用
蒲葵子为蒲葵种子,性味平、淡,具有败毒抗癌、消淤止血之功效。民间常用其治疗白血病、鼻咽癌、绒毛膜癌、食道癌。
蒲葵子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生活
可用其嫩叶编制葵扇;老叶制蓑衣等,叶裂片的肋脉可制牙签。
园林
蒲葵四季常青,树冠伞形,叶大如扇,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绿化树种。常列植置景,夏日浓荫蔽日,一派热带风光。在广东,蒲葵叶已作加工簑衣、船篷、盖房顶的遮盖物,还可制作蒲葵扇以及高级工艺品,远销日本、欧美和南洋等地。
蒲葵 罗连/摄
工艺
在广东新会,除蒲葵树干未作加工利用外,葵叶已作加工簑衣、船篷、盖房顶的遮盖物和制成精美的蒲葵扇以及高级工艺品。如葵席、花篮、画扇、织扇等,远销日本、欧美和南洋等地。
蒲葵-制品
蒲葵虽分布较广泛,但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