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威特城 编辑
科威特城(阿拉伯语:مدينة الكويت;英语:Kuwait City),是科威特首都,科威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港口;也是波斯湾海上贸易的国际通道。位于波斯湾西岸,风光明媚、绚丽多姿,是阿拉伯半岛一颗明珠。年最高气温55℃,最低8℃。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38万,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70%以上属逊尼派。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科威特城工业有石油化工、化肥、建筑材料、肥皂、海水淡化、电力、食品加工和饮料等。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00名。
中文名:科威特城
外文名:مدينة الكويت(阿拉伯语)Kuwait City(英语)
行政区类别:首都
所属地区:科威特
地理位置:科威特东部
面积:80 km²
人口数量:38万(2000年)
机场:科威特国际机场
前4世纪,古希腊马其顿王的舰队东征后由印度洋经波斯湾回国,在科威特城的西岸建筑了一些小城堡,这就是最初的科威特。18世纪中叶,科威特城从一个荒凉的村庄发展成有各种船只往来的海港。1938年科威特发现石油,1946年开始开采。日益繁荣的石油经济使国家面貌焕然一新,首都科威特城也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科威特城已初步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宣布独立,成立了科威特国,并正式将科威特城定为首都。但伊拉克萨达姆政府对科威特独立不予承认,坚持认为科威特是伊拉克领土的一部分。为此1991年爆发了“海湾战争”,最终美国领导的盟军打败了伊拉克,并且在科威特和周围六个阿拉伯国家获得了合法的驻军基地。
科威特城工业有石油化工、化肥、建筑材料、肥皂、海水淡化、电力、食品加工和饮料等。其20世纪60年代开始兴建现代化港口,建造深水码头和船坞,成为阿拉伯半岛东岸最主要的深水港。输出石油、皮革、羊毛、珍珠等,输入水泥、纺织品、汽车、大米等。有国际机场。设有科威特大学。
鱼是科威特人的重要生活食用品,祖贝德鱼最受他们的欢迎,并被认为是世界上味道最美的鱼种之一。在科威特,许多家的墙上都挂有祖贝德鱼的画片,他们常以此来引为骄傲。他们很喜欢吃中餐。他们把中餐视为世界上最好的饭菜。他们用餐习惯席地而坐,用手抓饭吃。但近年来受外界的影响,很多人也使用起饭桌和椅子来。科威特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科威特城风光
2、口味一般不喜太咸,爱微酸、辣味。
3、主食以米饭为主食,也吃蒸饺等面食品。
4、副食爱吃牛肉、羊肉、骆驼肉、鸡、鸭、鹅类肉及蛋类;蔬菜喜食西红柿、黄瓜、南瓜、茄子、洋葱、卷心菜、土豆等;调料爱用橄榄油、丁香、豆蔻、郁金粉、芫荽等。
5、制法对凉拌、烧、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然偏爱。
6、中餐喜爱中国的清真菜及川菜。
7、菜谱很欣赏酸味泡菜、青炖牛肉、干炒牛肉丝、香酥鸡、清炖鸡、爆荔枝、炸茄夹、云片鸽蛋、琥珀桃仁、清蒸目鱼段、手抓羊肉、烤肉等风味菜肴。
8、水酒喜欢喝茶中红茶或绿茶以及咖啡等饮料,凡含酒精的一切饮料均属禁品。
9、果品喜爱水果中的荔枝、葡萄、香蕉、苹果、柑、桔等;干果爱吃核桃仁、葡萄干、杏仁等。
科威特城风光
迪瓦尼亚:迪瓦尼亚原意是“客厅”,是科威特居民开设的、贝都因男人与亲朋好友聚会聊天的、单独的帐篷或客厅,很早以来一直很时兴,早期是渔民闲时交换鱼情、天气和家常生活的场所,流行经世济民,针砭时弊和兴务实业等热点、焦点话题,类似研讨会,已成为科威特社会商业和政治生活的核心。各家族迪瓦尼亚举办的时间,每周均在报上公布。除名流显贵、女强人举办的迪瓦尼亚外,一般均无妇女参加。
科威特城风光
在《古兰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夜,先知易卜拉欣做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命他将儿子易司马仪杀掉献祭。易司马仪是他的独子,但易卜拉欣还是决心服从真主的意志。“我的孩子呀,真主在梦中命令我把你杀掉献祭给他,不知你是否愿意?”他对儿子说。“父亲啊,你奉命行事吧!若是真主的旨意,你会看到我能忍受下来。”儿子顺从地答道。易卜拉欣便举刀向儿子砍去,却怎么也砍不动。易卜拉欣不知该怎么办,便向真主祈求。真主默示道:“易卜拉欣啊!你已按梦境里的指示办事,我就是这样犒劳一切为善的人。”真主从天国里送来一只绵羊,易卜拉欣拿刀宰了羊,作为易司马仪的替身。后来,穆斯林为了表示对真主的虔诚和谢意,每年都在这天宰牲献祭。
科威特城街景
外侨之都科威特
科威特城风光
外籍劳动力作为移民大量流入,是由科威特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在“石油时代”到来之前,移民的流入量很有限。但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增加和当地工业的发展,对专家和熟练工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科威特本地人数量有限,科威特领导人意识到,如果不吸引外国劳工,纵使有巨大财力也无法迅速实现现代化。外来劳工招募最初是由外国石油公司来完成的,这决定了移民的民族构成。当时,它们在贝鲁特、孟买和卡拉奇开设代表处招募劳工并向科威特派遣,因此招募的外籍劳工多为叙利亚、黎巴嫩、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科威特在独立后更多吸引的是阿拉伯劳工,巴勒斯坦、约旦和埃及人构成了移民的大多数。
科威特城风光
外国侨民在科威特有发财的机会,但也充满辛酸和不如意。移民中尚无一人能取得科威特国籍和得到科威特公民所能享受的待遇。据1962年的科威特宪法,只有其祖先自1920年起就在科定居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享有充分权利的科威特公民。一但成为科威特公民,就意味着将拥有数不清的特权和福利。但科政府并不打算扩大这个获得该国国籍及福利的圈子。
科威特曾不只一次提出用当地劳力代替外来劳动力的问题,但一直难以解决。原因之一是科威特本地人口数量有限,本地劳动力仅占劳动力总数的1/5。此外,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青年人不仅在上学期间脱离劳动,从学校毕业后又多去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业任职。而私营企业主更愿意雇佣廉价的外国劳动力。
科威特政府现行的政策是要保持一定本国人口的比重以及本地和外国劳动力资源的平衡。它为此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并加强对妇女和儿童的保护。为增加本地干部的人数,科政府还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多元化来完善教育体制,并在劳动力市场需求和高等学校招生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科当局还将采取一些非传统的做法,比如说吸引妇女参与生产活动,以增加本地劳动力的数量。
市内到处都是具有伊斯兰风格的高楼大厦,以国家元首办公的剑宫、法蒂玛清真寺、议会大厦、新闻大楼、电报大楼最为著名。造型美观奇特的贮水箱和贮水塔是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设施,也是其他城市难以见到的景色。几乎每家的屋顶上都有或方或圆的贮水箱;全市有几十座贮水塔。科威特城最雄伟的是科威特大塔。大塔由3座造型各异的塔组成,高耸在市区东部岬角顶端的海滩上。右边的主塔高187米,直径32米,由上下相距40米的两座球型建筑串成,分别象征地球和月球。下方的大球除容纳100万加仑水外,还有一个可容纳500人的餐厅和一个花园。花园内一年四季鲜花盛开,世界各地的名花在这里争奇斗艳。
科威特人都是虔诚的穆斯林,在科威特由一个渔民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石油城之后,清真寺也随着摩天大楼如同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最大一座寺是科威特城大寺(The Grand Mosque of Kuwait City),位于市中心,建于1994年,装饰精致豪华,可容纳万人礼拜,附属的女子礼拜殿容纳千人。大殿圆顶高43米,有144个采光的窗户,室内72根柱子,21扇大门,外表用大理石和彩色瓷砖,饰以优美的阿拉伯文书法经文,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经过六年精细雕琢而建成。两个对称的宣礼塔高72米,塔身是叙利亚大理石镶嵌,顶上是黄铜覆盖。大殿的前后左右都是庭院。庭院四周是宽敞的男女净身室、讲经堂、会议厅、教学区和图书馆;大寺的墙外是停车场。科威特城大清真寺被各国来访的客人评为阿拉伯世界的最新伊斯兰艺术杰作。
科威特大塔
科威特城风光
科威特城风光
科威特政府很重视大塔。每年的2月25日,即科威特的国庆之夜,科威特政府规定,均要在大塔前的广场上燃放礼花庆祝。这时,科威特的王宫大科威特政府很重视大塔。每年的2月25日,即科威特的国庆之夜,科威特政府规定,均要在大塔前的广场上燃放礼花庆祝。这时,科威特的王宫大臣都要登塔观赏,所以,科威特大塔也是科威特领导人举行政治活动的场地之一。在科威特市内还有许多阿拉伯民族风格的水塔,这些水塔设计新颖、形式多样,有的3个一组,有的6个或9个一组,它们反映了科威特人民战胜缺水困难的成绩,是现代科威特的象征。
科威特城风光
科威特城风光
商务活动,最好于11月至翌年4月天气较凉时前往,避免圣月往访。当地假日年年不同,行前宜先查询。当地饮水安全。科威特人由于宗教的影响,青年男女的婚事亦多具宗教色彩。按照传统的教俗,婚事必须由男女双方的父辈包办,由媒人说合而戍。婚礼通常要举行10天,前7天在女家,后3天在男家,故有人称之为“马拉松式”的婚典。科威特人喜欢养鹰。由于当地气候十分炎热,一年只分冬夏两季,冬季大约于12月份左右开始,可以持续两个月或稍长一些时间,直至小草长出。从小草长出的夏季开始,科威特人的放鹰季节便开始了。这时,养鹰人带上自己精心饲养的鹰离开城市。到南部沙漠,这些沙漠与沙特阿拉伯王国相连,伸延至阿联酋。为了放鹰,科威特人越过国境是常有的事,不会被追究。鹰价钱昂贵,有的可高达3000科威特第纳尔。因此,富有的人才能养鹰,有时,为了物色到上好的鹰,他们不惜远程旅行,到世界各地花重金购买。如果送给科威特人一只好鹰,那可算是极为昂贵的礼物了。
科威特海关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酒类严禁。各类货币出入无限制。计程车免小费。饭店、旅店一般附加10%小费于账单内。其他服务每次给50~100files小费。
科威特城风光
饭后,主人多要招待客人吃水果。科威特是沙漠国家,自然条件差,粮食、蔬菜、水果都要依赖进口,市场上价格一般比较贵,用水果招待,表示主人对待朋友的一番心意,客人即使吃得再饱,也要多少尝一点,以领受主人的深情厚意。
科威特城风光
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也使用英语。
货币:科国钱币单位为科镑,境内各银行、钱庄或旅馆均接受美元,各处兑换汇率并无显著区分。(注:1科镑等于1000FILS;通行纸币有1/4、1/2、1、5、10及20科镑不等之面额,硬币有5、10、20、50及100FILS。)
汇率:1科镑约合3.4美元或台币110元
电压:科威特电压为220至240伏特,和中国国内一样。
民族:科威特人占39%,其它阿拉伯人占39%,南亚人占9%,伊朗人占4%,其它民族占9%。
宗教:穆斯林占85%,基督教、印度教及其它宗教信仰者占15%。
科威特海关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磅。酒类严禁。各类货币出入无限制。计程车免小费。饭店、旅店一般附加10%小费于账单内。其他服务每次给50~100files小费。
科威特节庆:
国庆节2月25日。
解放日2月26日。
宗教节日有:开斋节、宰牲节、升天夜、回历元旦。回历按月亮圆缺周期计月。回历年比阳历年少10-11天。 公共假日:
每周星期四、五为双休日。
工作日:星期六、日、一、二、三
工作时间:7:00-14:00(4-10月)、7:30-14:30(11-3月)、9:30-14:30(斋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