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 编辑

木樨科木樨榄属植物

油橄榄油橄榄

油橄榄即木樨榄(Olea europaea L.),是木樨科木樨榄属植物。常绿小乔木,树皮灰色,枝灰色或灰褐色,近圆柱形,小枝具棱角;叶片革质,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花芳香,白色,两性;果椭圆形,成熟时呈蓝黑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

油橄榄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较为适宜。油橄榄繁殖方法为扦插。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优质高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其植物油又是所有油料作物中唯一鲜果冷榨而成的,所以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大多用于饮食与医疗。现代医学证实橄榄油对降低胆固醇、治疗胃溃疡和预防心脏病都颇具功效,在希腊,橄榄树被看作吉祥、丰收、纯洁、智慧、和平的象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油橄榄

拉丁学名:Olea europaea L.

别名:木犀榄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唇形目

科:木樨科

属:木樨榄属

种:木樨榄

分布区域:全球亚热带地区都有栽培

地位:希腊的国花

形态特征

编辑

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色。枝灰色或灰褐色,近圆柱形,散生圆形皮孔,小枝具棱角,密被银灰色鳞片,节处稍压扁。叶片革质,披针形,有时为长圆状椭圆形或卵形,长1.5-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具小凸尖,基部渐窄或楔形,全缘,叶缘反卷,上面深绿色,稍被银灰色鳞片,下面浅绿色,密被银灰色鳞片,两面无毛,中脉在两面凸起或上面微凹入,侧脉不甚明显,5-11对,在上面微凸起;叶柄长2-5毫米,密被银灰色鳞片,两侧下延于茎上成狭棱,上面具浅沟。

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4厘米,较叶为短;花序梗长0.5-1厘米,被银灰色鳞片;苞片披针形或卵形,长0.5-2毫米;花梗短,长0-1毫米;花芳香,白色,两性;花萼杯状,长1-1.5毫米,浅裂或几近截形;花冠长3-4毫米,深裂几达基部,裂片长圆形,长2.5-3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或锐尖,边缘内卷;花丝扁平,长约1毫米,花药卵状三角形,长1.8-2毫米;子房球形,无毛,花柱短,长约0.3毫米,柱头头状,2裂。果椭圆形,长1.6-2.5厘米,径1-2厘米,成熟时呈蓝黑色。花期4-5月,果期6-9月。

油橄榄花枝

分布范围

编辑

油橄榄可能原产于小亚细亚,后广栽于地中海地区,现全球亚热带地区都有栽培。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亦栽培。

生长习性

编辑

油橄榄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较为适宜。 有些品种的橄榄树抗寒性较强,如-8~-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对树体构成伤害,但不能持久。一旦受冻,它的解冻速度很慢,不能很快进入生长期,形成冻害。在接近零度的温度下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从而为丰收打下基础。

油橄榄

油橄榄对其生长的土壤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pH值在6.5-8.0之间,土壤疏松透气,无论是在硅质土里还是在钙质土里都能生长。但研究表明:最好的橄榄油来自钙质丰富、土壤肥沃的橄榄树的果实中。

育植技术

编辑

油橄榄繁殖方法为扦插。

开园整地

在坡度较陡的山地,油橄榄栽植多采用水平阶整地,缓坡地多采用反坡梯田整地。水平阶整地的方法是:沿等高线里切外垫,做成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的反坡,阶宽1.0~1.5m,阶长视地形而定,深40cm,阶外缘培修20cm高的土埂。反坡梯田~般多修成连续带状,田面向内倾斜成12°~15°的反坡。对水平阶或反坡梯田内的土壤采取全垦、带垦或坡状整地的方式进行深翻,深翻深度30~40cm,并加入适量的石灰对土壤加以改良,保持土坡中钙的含量。

开挖定植

穴定植穴规格多为1.0mx1..0m、1.5m×.0.8m或0.8mx0.8m,深0.8~1.0m,挖穴时间最好是秋挖春栽,有利于土壤充分熟化和保墒。有的地方适宜秋、冬季栽植,但应提前挖穴。栽植时应施入足量的农家肥,每穴施入量为50左右,施入的肥料要和表土充分拌匀,肥料应施在穴深50cm以上的地方,以利于幼树根系充分吸收。

栽植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栽植密度依品种特性和品种间的搭配而定。栽植密度多为6.0rex5.0m或5.0rex4.0m,种植点的配置方式要以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便于间作和管理操作为原则。具体配置方式有三角形配置、正方形配置和长方形配置3种。

苗木消毒: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检疫、消毒,剪除病虫枝、叶,确保检疫对象不传入传出。

深挖浅栽:油橄榄适宜浅栽。具体做法是:先在穴底填表土至50cm,踏实,再把苗木置于穴中央。要求高出穴面20cm,堆成土丘状,使整个穴面呈半球形,主杆周围高,外侧低,避免穴面呈锅底形造成积水烂根。

选用大苗、壮苗:移栽苗木要求2年生以上,地径1.5cm以上,且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害。

选择天气、及时浇水:栽植时选择在阴天进行,栽后及时浇水,并在树根盘内覆草保墒,树干旁设立支柱,防止风吹摇动,影响成活。

土壤管理

油橄榄根系需氧性强,最忌根系土坡板结、坚实而不透气。当油橄榄生长在这样的土壤条件下,又对土壤不加管理和改良,则会形成“小老树”而失去经济义意。因此,土壤管理是油橄榄各项管理的基础。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土壤管理的内容有间作、覆盖、中耕和除草等。这些措施的组合实施,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肥力。间作措施是在油橄榄幼树期可间作豆科牧草类植物作绿肥,如箭舌豌豆、草木樨,毛叶苕子等。绿肥植物在生长期可进行多次刈割压青或覆盖树根盘。中耕措施在每年春季

油橄榄果渣中残留5%~8%的橄榄油,40%~50%水,剩下的主要为木质素和纤维素,果渣中含有果核。果渣中除橄榄果渣油可用于制皂、日用化妆品行业外,还富含橄榄多酚、山楂酸和齐墩果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消炎、降血糖血脂、抗HIV、抗肿瘤、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生理活性。Femando等研究发现山楂酸能明显抑制Bcl-2的表达而增加Bax蛋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并导致癌细胞凋亡。xu等报道了山楂酸具有抑制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活性的功能,在质量浓度17.9mg/L下,其对艾滋病病毒蛋白酶的抑制率达100%,强于熊果酸的85%。孔维宝等利用微波辅助技术对油橄榄加工果渣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优化条件下,油橄榄果渣多酚含量可达1.02%。王着等以油橄榄果渣为原料,9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g:mL),回流提取3h,提取1次,在该条件下浸膏得率为23.38%,山楂酸和齐墩果酸提取率分别为91.27%、94.73%。果渣还可作为有机肥料用于林地覆被或用于动物饲料,果核可制作烧烤用木炭,或进一步活化用于制备活性炭,用于食品、药品脱色,以及污水处理等领域。

橄榄叶的成分分析与加工利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从橄榄油和果渣中提取有效活性成分,然而,生物学家发现,橄榄叶含有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较之橄榄油更为突出(高100倍),尤其是橄榄苦苷、羟基酪醇和黄酮类化合物在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果实和树皮。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油橄榄叶中分离出的抗氧化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有:橄榄苦苷等裂环烯醚萜类、羟基酪醇、黄酮类、木酚素类、咖啡酰苯乙醇苷类等抗氧化活性成分,尤其是高纯度油橄榄苦苷、羟基酪醇、黄酮等生物活性物清除游离过氧化物阴离子、改善心脏的冠脉血流、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凝聚等药效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药品、保健功能食品和化妆品原料。研究发现羟基酪醇的抗氧化性和对自由基的消除能力比其他一些合成的或天然的抗氧化物质都高,抗氧化能力为羟基酪醇>橄榄苦苷>咖啡酸>Ve>Vc>酪醇>BHT。由于羟基酪醇含有2个酚羟基,更易穿透细胞膜,能改善心脏的冠脉血流、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凝聚,更有效地预防因香烟有毒成分丙烯醛造成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线粒体功能失调。

希腊雅典国立技术大学Tsimogiannis等研究了橄榄叶中有效活性物质的精制技术,采用树脂分离的方法精制油橄榄叶提取物,并研究油橄榄叶提取物的抗氧化生物活性,开发了制剂;希腊雅典大学ChrisovalandisGrizis等用HPLC—UV对油橄榄果和叶中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希腊医药公司(Puritan’Pride)建立了橄榄苦苷提取物的车间,生产和经营油橄榄叶提取物及其制剂,深加工精制高纯度(95%以上)左旋和右旋橄榄苦素等系列化产品。希腊雅典大学承担欧盟项目“MINOSProject”,对橄榄油加工废水中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多酚类化合物的富集、纯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制备60%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Verhe等报道了羟基酪醇的化学合成方法,采用制备TLC方法纯化,仅限于实验室少量制备,尚未工业化。

植物文化

编辑

在希腊,橄榄树被看作吉祥、丰收、纯洁、智慧、和平的象征。

下一篇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上一篇 栓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