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达加斯加人 编辑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由马达加斯加岛及附近岛屿构成,位于西南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马达加斯加的主体民族马达加斯加人,是由若干迁徙到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外来民族融合而成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亚洲的南岛民族和来自非洲大陆的班图人。马达加斯加人中既有外貌酷似印度尼西亚人的亚洲型,也有类似非洲大陆黑人的非洲型,更多的是混合型。
中文名:马达加斯加人
外文名:Malagasy
语种:马达加斯加语
种族:黑黄混血
宗教:天主教、基督新教
位置:西南印度洋
马达加斯加人
马达加斯加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过去曾有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苏拉贝文字,后改用拉丁字母。其基本词汇的94%有明显的印度尼西亚语特征,班图语词汇大量存在于马达加斯加语的各种方言中,对马达加斯加语构成影响明显。
马达加斯加 的偏远农村居民中,主要信奉带迷信色彩、没有组织的传统宗教,约占总人口的52%。城镇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教徒占总人口的41%。北部和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有少量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约占总人口的5%。
马达加斯加前总统拉乔利纳和夫人
南岛民族迁徙至马达加斯加岛可能有两次高潮,但具体时间说法不一,第一次移民高潮有公元前10~公元前6世纪之说,有公元前3~2公元前2世纪之说。第二次移民高潮有公元2~10世纪之说,有公元8~13世纪之说。
9世纪左右,阿拉伯人陆续迁入,并从非洲大陆运来大批班图黑人为他们种植粮食和商品作物。
欧洲殖民扩张开始后,除继续有许多班图人作为奴隶被运入外,又有不少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到来。
马达加斯加前总统拉乔利纳和夫人
马达加斯加建筑
马达加斯加人
马达加斯加人以农林、牧业为主,兼事手工业、采矿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农民采用从东南亚带来的农耕技术和作物品种,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咖啡、甘蔗、棉花和丁香。华尼拉 (香精原料)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虽然受到班图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和欧洲人的影响,但马来人迁来时保持的东南亚特点仍居优势。大米是马达加斯加人的主要食粮,煮好米饭一般就着用蔬菜、鱼、羊、家禽或野禽肉块做的卤吃,而且还撒许多辣椒和五味香料。他们还喜欢吃白薯和木薯,爱喝酸奶。
在马达加斯加,人们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近乎狂热的崇拜。牛为财富的标志。牛头为国家的象征。牛像孩子一样要接受洗礼,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