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车 编辑

一种火车机车

蒸汽机车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学能变成热能,再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运行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从此开始,人类加快了进入工业时代的脚步,蒸汽机车成为这个时代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关键工具。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蒸汽机车

外文名:steam locomotive

燃料:煤

发明时间:1814年

发明人:乔治·斯蒂芬森

产生背景

编辑

现存昆明铁路博物馆的蒸汽机车现存昆明铁路博物馆的蒸汽机车

在十九世纪最先出现的机车是以蒸汽推动的。到二次大战结束时,蒸汽机车仍是最常见的机车。

第一部蒸汽机车是由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1781-1848)制造的,1814年,他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布拉策号”试运行成功。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亲自驾驶他同别人合作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并获得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的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蒸汽机车的速度纪录是由英国的4-6-2 Mallard所创下。1938年7月3日,4668号Mallard拖着六个车厢,在一个稍微下坡路段创下时速126英里

1830年以后,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先后开始制造蒸汽机车。这个时期机车动轮由二对或三对发展至四、五、六对。最早使用二轴引导转向架是美国于1832年制造的2-1-0式“乔纳森兄弟”号机车,大型机车还在动轮后面装有较小的从轮。借助于从轮,机车可装载一个较宽大、较重的火箱。

1884年瑞士人A.马利特发明关节式机车,牵引力大,并能顺利通过曲线。1888年建成第一台。最大的关节式机车是2-4 4-2式“大人物”号

胜利型机车1956年试制成功,其结构特点是增加过热和蒸发传热面积的比值,采用特洛菲莫夫分动式汽阀,煤水车底架、水柜、煤槽均采用电焊焊接结构等。胜利型机车是主要客运蒸汽机车之一,在干线上已逐步被柴油机车所取代。人民型机车是在胜利型机车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于1958年制成。锅炉采用全焊结构,蒸汽压力提高至15千克力/厘米,构造速度为每小时110公里,并增加了加煤机、给水加热器和自动调整楔铁等装置。人民型机车是铁路干线和支线上的主要客运蒸汽机车之一。

FD型

蒸汽机蒸汽机

中国在苏联30~40年代制造的机车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大功率货运机车,大多已经报废。前进型机车,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功率干线主型货运蒸汽机车。1956年试制成功,当时称和平型机车,现称老前进型机车。机车轴式1-5-1,当计算供汽率为70千克/米·小时时,机车轮周功率为2960马力,但锅炉蒸发量不能满足运行的需要,仅生产了40多台。1964年对锅炉进行重新设计,采取了加装燃烧室,改变烟管排列,改进烟箱通风装置等技术措施,使锅炉的供汽能力显著提高,满足了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前进型机车采用全焊结构锅炉,蒸汽压力为15千克力/厘米,有1200毫米长的燃烧室,炉床面积为6.8米,火箱传热面积32.5米,火箱容积13.56米,有直径133/125毫米的大烟管69根,直径51/46毫米的小烟管80根,锅炉蒸发传热面积为255.3米。

前进型

前进型蒸汽火车前进型蒸汽火车

前进型机车采用单胀式双汽缸,汽缸直径650毫米,活塞行程800毫米,汽阀直径300毫米。有五对动轮,直径1500毫米,机车粘着重量100.5吨,有4轴和6轴两种煤水车。它能利用6%~10%的汽缸排出的乏气量,将给水加热到70~100℃,可以节水7%~9%,节热6%~8%。它装有粘着重量增加器,使粘着重量增大8吨。前进型机车最高热效率可达8.42%,通常为5.5%~8.0%。这种机车的缺点是:过热蒸汽温度较低,烟渣飞扬损失较大,通风效率和机械效率低,粘着牵引力不能适应汽缸牵引力的要求等。

上游型

上游型蒸汽机车上游型蒸汽机车

游型蒸汽机车又称为上游型工矿用小型蒸汽机车,原名“工农型”。1960年,

唐山工厂在MA6(ㄇㄎ6)型机车的基础上改造设计并试制出第一台上游型

机车,代号SY,到目前为止共生产1600多台。

机车全长21519(21643)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80公里,,最高汽机有效热效率为13.15%,机车总效率为8.5%。曾经出口到美国作为旅游用车。另外,还专为韩国生产了SY燃油型蒸汽机车。

跃进型

跃进型蒸汽火车跃进型蒸汽火车

1958年济南机车厂在PR2(ㄆㄌ2)型机车的基础上改进设计并制造,命名为跃进型,代号YJ。

1961年停产,唐山、牡丹江、武昌、济南等工厂共制造202台。机车全长18326毫米,构造速度每小时60公里,模数牵引力137千牛,轴式1—3—1。主要用于工矿、调车、小运转等。

阳光型

阳光型蒸汽火车阳光型蒸汽火车

沈阳新阳光将蒸汽机车传统制造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命名为阳光型。

采用柴油做为燃料(取代煤),应用电脑智能控制系统精确控制燃料燃烧状态,提高燃烧效率,车辆自动给水、自动补风。同时具有系统故障自诊断和信息显示功能,既能保证车辆安全运行,节能燃料,又方便车辆检修。此蒸汽机车在保留其特点的情况下,对燃烧效率、环保排放、容易驾驶等方面进行了再创新。

工业遗产

编辑

乐山市犍为县芭蕉沟镇的芭石窄轨铁路至今仍运营者蒸汽机车,主要供当地村民出行和旅游观光使用,已被列为工业遗产加以保护,并成为世界公认的蒸汽小火车博物馆之一。

发展

编辑

伴随铁路的出现,机车也出现在铁路上。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上,从此开创了蒸汽机车的新纪元,他本人也被尊为“蒸汽机车之父”。随着科学技求的不断发展机车的设计制造也在不断进步,原始的蒸汽机车不断改进,内燃机的发明又开创了机车的内燃时代;电力机车也几乎在同时出现,铁路进入了电气时代;磁悬浮列车的出现,更是一场空前的革命。交通发展的历史,是速度不断提高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不断提升的历史。

下一篇 露天开采

上一篇 润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