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物颜色 编辑
矿物颜色是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结构决定。组成矿物的离子的颜色、矿物晶体中的结构缺陷,以及矿物中的杂质和包裹体等,也都可影响矿物的颜色。主要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其中自色对于每种矿物是比较固定的。有的假色对于某些特定矿物是特征性的,因而,它们可以作为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之一。某些矿物由于其颜色美观鲜艳,可作为工艺美术品的材料。
中文名:矿物颜色
颜色分类:主要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
矿物性质: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化学组成状态:相对固定
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
矿物对可见光选择性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不同颜色的光波,一般用不同波长来表示,以纳米为单位,1nm=109m。可见光波波长在390—760nm之间,其间波长由长至短依次显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它们的混合色就是白色。
当矿物受白光照射,便对光产生吸收、透射和反射等各种光学现象。如果矿物对光全部吸收时,矿物呈现黑色;如果对白光中所有波长的色光均匀吸收,则矿物呈现灰色;基本上都不吸收则为无色或白色。如果矿物只选择吸收某些波长的色光,而透过或反射出另一些色光,则矿物就呈现颜色。此外,由于光波多次反射、散射、干涉等,物理化学作用,亦能影响矿物的呈色。
矿物颜色
矿物的颜色多种多样。呈色的原因,一类是白色光通过矿物时,内部发生电子跃迁过程而引起对不同色光的选择性吸收所致;另一类则是物理光学过程所致。导致矿物内电子跃迁的内因,最主要的是色素离子的存在,如Fe3+使赤铁矿呈红色,V3+使钒榴石呈绿色等。是晶格缺陷形成“色心”,如萤石的紫色等。矿物学中一般将颜色分为3类:自色是矿物固有的颜色;他色是指由混入物引起的颜色;假色则是由于某种物理光学过程所致。如斑铜矿新鲜面为古铜红色,氧化后因表面的氧化薄膜引起光的干涉而呈现蓝紫色的锖色。矿物内部含有定向的细微包体,当转动矿物时可出现颜色变幻的变彩,透明矿物的解理或裂隙有时可引起光的干涉而出现彩虹般的晕色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