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内群岛省 编辑
廖内群岛省(Kepulauan Riau),简称廖岛省,2004年7月从廖内省分离出来,成为单独行政区。该省面积8397.75平方公里,人口约224.22万(2019年),大部分民众居住在巴淡岛。丹戎槟榔市是该省省会。
丹戎槟榔是该省省会,华人占该市人口的58.86%,并控制该市经济。大部分民众居住在该省最大城市巴淡市。 原属于廖内省,2004年独立建省,成为印尼第32个省份。
中文名:廖内群岛省
外文名:Kepulauan Riau
行政区类别:省
所属地区:印度尼西亚
地理位置: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
面积:8397.75 km²
政府驻地:丹戎槟榔
气候条件:热带雨林气候
古代
中国商人至少从13世纪开始就多次访问当地,元代史籍称当地为龙牙门(今新加坡岛或林加岛)。
根据14世纪的中国文献,廖内群岛以及新加坡岛由海盗控制。中国船只经过时,遭到数百条海盗船围攻,强迫在当地港口靠岸,而拒绝的会被攻击。民丹岛有许多中国瓷器被发现,有些来自中国宋代早期。
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到过当地,他说:这里是小岛群,常有海岛船出现,海盗们肤色黝黑,武器是平衡箭,他们抢夺过往船只的财物,但并不抢夺人口。12世纪中国船只的航海记录也证实了这一点。直到几百年以后,许多人仍把民丹岛称为“海盗岛”。
苏丹王国时期
马六甲王朝在苏丹Mansur Shah统治期间(1459–1466),占据了廖内群岛。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马六甲围城战),马六甲王朝苏丹逃到柔佛,建柔佛王国,柔佛王国是马六甲苏丹国的继承者。1526年,宾坦岛之战爆发,柔佛王国丢失重要据点宾坦岛(民丹岛)。在柔佛王国时期,廖内群岛及林加群岛地区,成为了马来人的政治、经济、宗教及文化的中心。
1821年,柔佛王国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分裂。1824年,根据《英荷协议》正式分为了二个王国:新加坡海峡以北的仍称为柔佛王国,包括新加坡岛、柔佛王国在马来半岛的领土;新加坡海峡以南的廖内、林加二群岛、柔佛王国在苏门答腊岛的领土,称廖内—林加苏丹国。前者被英国控制,后者附属于荷兰。
荷兰时期
1911年,荷兰废末代苏丹Abdul Rahman二世,廖内—林加苏丹国灭亡,苏丹流亡新加坡,1930年在新加坡病逝。
1913年,荷兰建廖内及周边行政区(Riau and Dependencies),包括苏门答腊岛的廖内地区、英得腊其利、廖内群岛、林加群岛。阿南巴斯群岛、纳土纳群岛未包含在该行政区域内。
二战时,日本占据当地。日本投降后,荷兰重新控制当地。
此时,在新加坡出现了一批由廖内马来人建立的被统称为“廖内苏丹运动”的复辟组织,其目标是恢复廖内—林加苏丹国,类似运动在末代苏丹刚被废时就已经出现,但二战后才引起人们重视。印尼独立后,廖内-林加地区仍被荷兰控制,复辟组织希望在荷兰支持下恢复廖内林加苏丹国,对新的印尼共和国持消极态度,认为印尼无法保证廖内马来人的利益,复辟组织在新加坡与亲印尼政府的组织发生了冲突。
1947年8月4日,荷兰成立廖内议会,这被视为荷兰支持廖内马来人恢复苏丹国的步骤。荷兰的目标是,廖内议会在当地进行自治,议会与荷兰保持密切联系,未来的苏丹处于从属议会的地位。被选入议会的包括复辟组织代表人物、亲印尼的代表、华人代表(甲必丹)、马来人代表、荷兰殖民官员。
1948年1月23日,荷兰将廖内议会、邦加议会、勿里洞议会合并,建立邦加——勿里洞及廖内联邦(theBangka Belitung and Riau Federation)。
印尼时期
1950年4月4日,荷兰人取消建立邦加——勿里洞及廖内联邦,荷兰放弃对当地的控制,印尼政府随即接管当地。复辟运动领导人逃往马来半岛柔佛地区。
人口2,241,570(2019),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临近新加坡的巴淡岛、民丹岛。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巴淡市,人口1,283,196(2017)。人口最少的地区是阿南巴斯群岛县,人口76,192 (2017)。根据2009年的统计,马来人占全省人口的35.60%、爪哇人18.20%、华人14.3%、米南加保人9.3%、巴塔克人8.1%、布吉人2.2、班查尔人0.7%。
马来人是当地最大的民族,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5.60%。该省许多马来人来源于奥兰劳特人(Orang laut)。奥兰劳特人是活跃于马六甲海峡的海上游牧民族,有多个子群体,他们传统上以船为家、海上游牧。奥兰劳特人已放弃海洋游牧生活,定居在马六甲海峡二岸及之间的岛屿上,大部分都已被同化为马来人。
当地也有来自印尼其它地区的移民,主要是爪哇人,占当地人口的18.2%。
华人是当地第三大民族,占人口的14.3% 。在该省大多数华人祖籍福建,也有许多人祖籍潮州、广府。
其他还有来自西苏门答腊的米南加保人、来自北苏门答腊的巴塔克人、来自南苏拉威西的布吉人、来自南加里曼丹的班查尔人。
廖内群岛省盛产橡胶、木麻黄、胡椒、稻米等热带作物,渔业发展前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铝土矿开采及提炼居全国首位。巴淡岛设有自由贸易和工业园区,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招商引资,成为苏门答腊工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做为自由贸易区,1970年以来,当地工业化迅速。
2012年,廖内群岛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300.82美元,在印尼各省中排名第四。廖内群岛省的旅游区也是印尼接受外国游客最多的旅游区,仅次于巴厘岛。
廖内群岛省巴淡市是印尼首个自由贸易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重要的造船业基地,造船厂数量占印尼50%以上。
位于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婆罗洲三者之间,廖内群岛由巴淡岛、民丹岛等几个主要岛屿及数百个小岛组成,占据该省人口的绝大多数,首府丹戎槟榔及最大城市巴淡市位于此处。林加群岛位于廖内群岛正南方,又叫龙牙群岛,最大岛屿为林加岛。林加岛以山地为主,最高点1163米,也是全省最高点。阿南巴斯群岛位于廖内-林加二群岛东部,属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群岛。纳土纳群岛位于该省东北部,属南中国海岛屿,主要岛包括纳土纳大岛(Natuna Besar)、南纳土纳群岛(South Natuna archipelago)、淡美兰群岛(Tambelanarchipelago)和巴达斯群岛(Badas Islands)。
印尼语在主要城市丹戎槟榔、巴淡市是第一语言,而在全省其它地区是第二语言;华人以闽南话(或其它汉语方言)为第一语言,廖内马来语为第二语言,印尼语为第三语言。
现代的马来语及印尼语就是以廖内马来语(又称柔佛—廖内马来语)为基础形成。印尼语是当地官方语言,当地也有一些马来语方言,大部分都能与印尼语互通。廖内马来语是全省的通用语,是聊内群岛、林加群岛、马来西亚柔佛州等地的马来人的母语。但相比马来西亚,印尼境内的廖内马来语反过来又受到印尼语较大影响。
阿南巴斯群岛、纳土纳群岛二地的马来语方言与印尼语、廖内马来语不能互通。阿南巴斯马来语,相对接近西加里曼丹省的坤甸马来语,以及邦加-勿里洞省的邦加马来语,尤其是词汇与音韵;纳土纳马来语受到登嘉楼马来语及彭亨马来语的影响,因为当地大部分的马来人祖籍在马来半岛的东海岸。历史上,阿南巴斯群岛与纳土纳群岛的马来人说登嘉楼马来语,但其人数已急剧下降,绝大多数使用者是老年人。
奥兰劳特人也说一种特有的马来语方言。传统上,马来语用爪夷文书写。但在荷兰殖民时期被拉丁字母取代。爪夷文主要用于宗教及节庆活动。路标、政府建筑也使用爪夷文,常常同时使用拉丁字母。
来自印尼的移民及后裔,也说各自民族的语言。
大部分当地华人说汉语闽南话,因为大部分华人祖籍福建。廖内群岛省的闽南话与廖内省、马来半岛南部、新加坡的闽南话接近,被统称为南马来西亚闽南话,它来源于泉州方言。它与彭亨地区的闽南话以及棉兰地区的闽南话差别较大,后二者来源潮州方言。当地华人也使用潮州话、海南话、客家话、广东话。闽南话是当地华人的通用语。当地所有的汉语方言都受到马来语、印尼语的较大影响,尤其在词汇方面。
阿南巴斯群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