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极矿 编辑

矿物

异极矿异极矿

异极矿(Hemimorphite)一种白色的硅酸盐矿物,重要的锌矿石。异极矿产于铅锌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一般是闪锌矿氧化的产物,与菱锌矿、白铅矿、褐铁矿等共生。稳定上限为250°C,过此温度即转变成硅锌矿。异极矿与菱锌矿相似,区别是遇酸不起泡。通常还含有Pb、Fe、Ca等。当温度升高到500°C时失去结晶水;温度更高时,化合水才失去,并导致晶体结构受到破坏。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异极矿

外文名:Hemimorphite

化学式:Zn4(OH)2

用途:珍藏石

主要颜色:蓝色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

简介

编辑

异极矿是炉甘石的一个组分。它是一种历史上由锌和铅矿石上部开采的硅酸盐矿物,主要与菱锌矿、ZnCO3有关。他们被认为是同一种矿物,两者都被归类为同名的炉甘石。在18世纪下半叶,发现这两种不同的矿物质都存在于炉甘石中。他们彼此非常相似。

硅酸盐是二者中较少见的,由于晶体的半晶形发展,被命名为异极矿。这种不寻常的形式,这是典型的只有一些矿物,意味着晶体终止不同的面孔。最常见的是结晶结晶和层状结构,同样也是块状,颗粒状,圆形和肾形的聚集体,同心条纹状或细针状,纤维状或钟乳状,以及很少扇形的晶体簇。

有些样品在短波紫外光(253.7nm)下呈现出强烈的绿色荧光,在长波紫外线下呈现出淡淡的淡粉色荧光。

梁海燕 摄于美国图桑--异极矿标本梁海燕 摄于美国图桑--异极矿标本

化学组成:Zn4(H2O)(OH)2。通常还含有Pb、Fe、Ca等。当温度升高到500°C时失去结晶水;温度更高时,化合水才失去,并导致晶体结构受到破坏。

鉴定特征:异极矿与菱锌矿相似,区别是遇酸不起泡。与葡萄石的区别是比重较大;在封闭的试管内加热释放出水分。溶于酸,并产生凝胶,难熔。

物理特性

编辑

主要颜色:蓝色

异极矿标本--日本池袋矿物展异极矿标本--日本池袋矿物展

其他颜色:白色,褐色,无色,黄色,绿色,紫色

亮泽度:玻璃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沥青光泽

硬度:4.5到5.0

浓度:3.30到3.50

解理:无缺陷的

裂口: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板状,突起的集合体

光学性质

编辑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

折射力:1.613-1.635

双折射:0.022,清晰,正双轴晶体

异极矿--中国云南异极矿--中国云南

双像:是

分散:0.020(0.013)

多色性:无

一定数量的多色性颜色:1

荧光:多变的,根据不同产地,荧光由金属离子决定

产状产地

编辑

产状

主要产于铅锌矿床的氧化带,是一种次生氧化矿物,呈脉状产出。通常产于石灰岩内与闪锌矿、菱锌矿、白铅矿、褐铁矿等共生,有时呈萤石、菱锌矿、方解石、方铅矿假象。

产地

美国、墨西哥、刚果、德国、奥地利等。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也有产出。

下一篇 镀锡钢板

上一篇 菱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