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化锌 编辑
氯化锌,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ZnCl2,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易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甘油、丙酮、乙醚,不溶于液氨,主要用作脱水剂、催化剂、防腐剂,还用于电镀、医药、农药等工业。
中文名:氯化锌
外文名:Zinc chloride
化学式:ZnCl2
分子量:136.315
CAS登录号:7646-85-7
EINECS登录号:201-064-4
熔点:283 ℃
沸点:732 ℃
水溶性:易溶(易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
密度:2.91 g/cm³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应用:用作脱水剂、催化剂、防腐剂,还用于电镀、医药、农药等工业
安全性描述:S26;S36/37/39;S45;S60;S61
危险性符号:C;Xi
危险性描述:R11;R12;R19;R22;R34;R36/37/38;R50;R51/53;R66;R67
UN危险货物编号:UN 2331
物理性质
熔点 | 283℃ |
---|---|
沸点 | 732℃ |
密度 | 2.91g/cm3 |
logP | 1.3765 |
外观 | 白色结晶性粉末 |
溶解性 | 易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甘油、丙酮、乙醚,不溶于液氨 |
温度(摄氏度) | 溶解度(克) |
---|---|
0 | 342 |
10 | 353 |
20 | 395 |
30 | 437 |
40 | 452 |
60 | 488 |
80 | 541 |
100 | 614 |
化学性质
1、与碱反应
ZnCl2(aq)+2NaOH(aq) = Zn(OH)2(s)+2NaCl(aq)
2、与难挥发性酸反应
ZnCl2(s)+H2SO4(浓) = 2HCl(g)+ZnSO4(aq)
3、氯化锌的浓溶液中,由于生成配合酸——羟基二氯合锌酸,而具有显著的酸性,能溶解金属氧化物:
ZnCl2+H2O = H
FeO+2H = Fe2+H2O
在焊接金属时用氯化锌浓溶液清除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物就是根据这一性质。焊接金属时用的‘熟镪水’就是氯化锌的浓溶液。焊接时它不损害金属表面,而且水分热蒸发后,熔化的盐覆盖在金属表面,使之不再氧化。
摩尔折射率 | 28.68 |
---|---|
摩尔体积(cm3/mol) | 90.8 |
等张比容(90.2K) | 265.6 |
表面张力(dyne/cm) | 73.2 |
极化率(10-24cm3) | 11.37 |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无 |
---|---|
氢键供体数量 | 0 |
氢键受体数量 | 0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 | 0 |
重原子数量 | 3 |
表面电荷 | 0 |
复杂度 | 2.8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1 |
主要用作脱水剂、催化剂、防腐剂,还用于电镀、医药、农药等工业。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使其溶于水,再加硫化物发生沉淀反应,然后废弃。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废弃物处置方法:废料倒入水中加纯碱搅拌中和后,再用水冲稀排入下水道,或者从废催化剂中回收氯化锌,用作聚丙烯纤维纺丝溶液的添加剂。
防护部分 | 防护措施 |
---|---|
呼吸系统防护 |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
眼睛防护 |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 |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
手防护 | 戴橡皮手套。 |
其他 | 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接触部分 | 急救措施 |
---|---|
皮肤接触 |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
眼睛接触 |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
吸入 |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食入 | 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
灭火方法 | 雾状水、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
安全术语 |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 |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 |
S60:This material and/or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 |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参考特别指示/安全收据说明书。 | |
风险术语 | 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的。 |
R12:Extremely flammable. 极易燃的。 | |
R19:May form explosive peroxides. 可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 |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是有害的。 | |
R34: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 | |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 |
R50: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 |
R51/53: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 |
R66:Repeated exposure may cause skin dryness or cracking. 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干裂。 | |
R67:Vapours may cause drowsiness and dizziness. 蒸汽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