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酸铜 编辑
硝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NO3)2,为蓝色结晶性粉末,主要用作分析试剂及氧化剂,也可用作搪瓷着色剂等。
中文名:硝酸铜
外文名:Cupric nitrateCopper(II) nitrate
化学式:Cu(NO3)2
分子量:187.556
CAS登录号:3251-23-8
EINECS登录号:221-838-5
熔点:115 ℃
水溶性:易溶
密度:1.00 g/cm³
外观:蓝色结晶性粉末
安全性描述:S17;S26;S36/37/39;S45;S53
危险性符号:O;C;Xi
危险性描述:R8;R22;R34
UN危险货物编号:3085
密度 | 1.00g/cm3 |
---|---|
熔点 | 115°C |
外观 | 蓝色结晶性固体 |
金属铜、氧化铜、氢氧化铜(II)与碱式碳酸铜(II)均易溶于硝酸,形成含三分子结晶水的硝酸铜。已经制备出仅在低温时稳定的六水合物与九水合物。三水合物直到熔点湿度114.5℃时仍是稳定的,继续加热并不能制出无水硝酸铜,因为在全部结品水除去之前即已分解。溶解三水合物于热发烟硫酸中,待溶液冷却即可得到无水硝酸铜。
在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铜与四氧化二氮发生剧烈反应,从溶液中可结晶出Cu(NO3)2·N2O4。在85-100℃时,蒸馏出四氧化二氮而留下深蓝绿色无水硝酸铜,在高真空中它显著升华,其蒸气仅由具有对称结构的单体组成。此蒸气的热稳定性大于固体,在约226℃开始分解,而固体在100℃时即开始分解。无水硝酸铜(II)有两种不同晶形,α-型中铜原子由硝酸根桥联。200℃时用高氯酸亚硝酰处理Cu(NO3)2并分级升华,析出硝酸-高氯酸铜Cu(NO3)(ClO4),此反应的进一步产物是吸湿性的淡绿色无水高氯酸铜。无水硝酸铜(II)具有的弱抗铁磁性可能是由于在固体中桥联硝酸根引起的超交换作用所致。
制法:
Cu + 3N2O4 → Cu(NO3)2·N2O4 + 2NO
Cu(NO3)2·N2O4 → Cu(NO3)2 + N2O4
从钢瓶中放出20mLN2O4于反应管A中。然后加入铜条和20mL醋酸乙酯,在室温下放置4h,有沉淀Cu(NO3)2·N2O4析出,取下反应管迅速除去未反应的金属铜并加入20mLN2O4。装回反应管,并将仪器倒过来抽吸,取下反应管A,用15mLN2O4洗涤沉淀。取走滤液管C,将生成的Cu(NO3)2·N2O4倒入另一个干燥管A中。晶体上方塞紧一小块玻璃棉,将此管连接到高真空线上,在1.33Pa下用油浴(浸没到玻璃棉上方)加热到120℃,化合物分解为无水Cu(NO3)2,慢慢加热到200℃硝酸铜升华于管壁上方,收集。
精制法用热的发烟硝酸对市售的三水合硝酸铜进行再结晶,则得到无水硝酸铜。用3%左右的稀硝酸对市售的三水合硝酸铜进行再结晶时,在冰冷却下则析出六水合物,而在30℃以上则析出三水合物。
主要用作分析试剂及氧化剂,也可用作搪瓷着色剂等。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 | 无 |
---|---|
氢键供体数量 | 0 |
氢键受体数量 | 6 |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 | 0 |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 | 126 |
重原子数量 | 9 |
表面电荷 | 0 |
复杂度 | 18.8 |
同位素原子数量 | 0 |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 | 0 |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 | 0 |
共价键单元数量 | 3 |
安全术语 | S17:Keep away from combustible material. 远离可燃物料。 |
---|---|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 |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 |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 |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 |
风险术语 | R8:Contact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may cause fire. 与可燃物料接触可能引起火灾。 |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是有害的。 | |
R34: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