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领 编辑
蓝领﹙Blue-collar worker﹚ 是一个西方传来的生活型态定义,这个概念是在美国五十年代提出的,即美国进入信息化时提出的。
“蓝领职工”一词出现较晚,始见于20世纪40年代,被称为白领的相对一族。
蓝领汉语词典解释:某些国家或地区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他们劳动时一般穿蓝色工作服。
中文名:蓝领
外文名:Blue-collar worker
来自:西方
类型:生活型态定义
蓝领
蓝领工会是加强蓝领族职业安全与福利的重要组织,蓝领工会经常就福利、工时和薪资等细节,与资方谈判,也有责任调解组织内的冲突。许多知名的罢工都是由蓝领工会执行的。
蓝领群体给大众非常正面的印象
蓝领
明确的自我社会地位认知、中等水平的经济实力、彰显个性和改变社会地位的心理需求,共同决定了蓝领群体品牌消费时倾向于在品牌与价格之间寻找平衡。
拥有很高的组织化水平,具有统一的职业技能与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清晰的认知,能定义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因此在消费过程中蓝领群体能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与文化偏好在一系列可能性之中进行选择,从而形成特定的标志性品牌。但是受自身在社会分配体系中的地位和经济实力所限,他们的消费不能像高级白领和金领那样主要受品牌的指引,而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以及确定的社会联系使得他们又不会像无领阶层那样将价格作为惟一的选择标准,因此蓝领群体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一种更加务实的群体消费特征,表现为在价格和品牌之间进行权衡。
实际上,技术工人短缺,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燃眉之急。在劳动力普遍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高级技工人才却越来越呈炙手可热之势。青岛有一家塑料制品公司,曾率先开出年薪16万元的高价招聘高级技师。各地以5万、10万的年薪急聘高级技工的企业已比比皆是,但大多仍长时间虚位以待。而在许多工厂里,有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已经无人生产。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另一方面,所谓“金领”、“白领”岗位的竞争却仍然十分激烈,聘用的门槛因此也在水涨船高。
这样一种普遍的“白领情结”,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与社会舆论的误导有关。一个大家都感受得到的例子是:影视剧里,以前身着工作服,忙碌在厂房车间,或电焊或翻砂或开车床或绘图纸的工人形象很少见了,哪一个不是衣着光鲜风度翩翩,工作似乎只是出入于高级写字楼和豪华酒楼之间,轿车、别墅仿佛唾手可得,何等潇洒。如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又有谁还愿来当“蓝领”,肯耐得寂寞去刻苦钻研技术呢。
其实,即使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却依然没有变。
因此,要改变高技能人才薄弱的现状,首先还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有利于技术工人培养、成长的氛围。前不久,上海以一名一线生产工人的名字命名了一所学校。这个以上海液压泵厂的数控调试工李斌之名来命名的“李斌学校”,将重点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这无疑是相当有创见的。确实,要再创“中国制造”新的辉煌,技术工人队伍是与企业经营者、专业科研人员并列的三支不可或缺的队伍之一,而培养出一支高级“蓝领”队伍,则显然更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蓝领内又分为:锐蓝、普蓝、深蓝。
蓝领
蓝领的调查显示: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六比四,呈现年轻化的趋势,21至25岁的人群是绝对的主力军,占到50.3%,26-30岁的人占21.3%;40岁以上的不足4%。近50%的蓝领具有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蓝领收入为中等,42%的蓝领个人月均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
NBA蓝领球员:在NBA中指那些工资较低500万左右,但是数据很高效,每一场都很拼命的悍将。
我国的蓝领人口规模正在迅猛增长,甚至已经大大超出了白领。电脑、空调、手机等新型工业的涌现,蓝领就业的范围已经从“生产线”,延伸到了售后服务。现代蓝领具有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存在于各个产业当中,比如高级技术工人、服务规范化的出租司机与物流运输工人、具有高标准卫生条件约束下的厨艺人员、具备现代农技知识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农民等。
蓝领高技术人才紧缺
我国劳动市场高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需求量比现有高级技术人才高出大约12个百分点。 广州对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3%的职中学生没有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或没有职业理想。在职业取向问题上,有70%以上的学生向往高尚、体面、有钱的职业。职中学生中首选金融界管理者、企事业领导者、现代科技工作者等职业的各占一定比例,仅有1.4%的学生首选职业技术工人。数据表明,职中学生崇尚对高薪职业的追求,不太愿意从事“蓝领”阶层的职业技术工作。
2021年1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将大力推动高级工以上的“蓝领”参加职称评定,着力解决技能人才相较于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成长空间不大等问题 。
2024年1月23日,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月嫂、货车司机和外卖员月收入水平较高,分别为8824元、7641元、6803元,位居蓝领群体收入前三。
2024年5月,数据显示,BOSS直聘蓝领职类领域的需求增长显著,第一季度的招聘需求增速领先于其他类别。
新蓝领
工厂车间
技工院校毕业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蓝领”,而是“新蓝领”——技校、高职的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直接对接市场需求,毕业生进入企业就能独当一面,在企业眼中当然是人才。“新蓝领”受青睐,又告诉我们,人们对人才的认识正在正本清源。
众多小蓝领要成为金蓝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可以通过参加职业培训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来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积累职业竞争力,如调酒烹饪、保险代理、计算机、财会、服装设计等。而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的高学历蓝领在技术培训和管理方面并没有很多发展机会,获得升职的机会要比普通行政管理人员要少的多多。从普通技术人员到到拥有与管理人员地位相当的“技能型专家”,职业发展空间日益减少; 蓝领即将是被社会看轻的人群,新蓝领的职业未来并不是晴空万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