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福炎 编辑
陈福炎,男,汉族,1933年10月出生,鹤舞(三灶鹤舞)代表性传承人。
中文名:陈福炎
外文名:ChenFuya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3年10月
传承项目:鹤舞(三灶鹤舞)
学科领域:传统舞蹈
非遗认证: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陈福炎年幼时见长辈舞鹤,甚感兴趣跟随而学,年长后请求长辈们准许舞鹤,并跟着学习敲打锣鼓等。16岁开始正式拜师学艺,鹤舞技艺初成。
逢年过节参加鹤舞贺老拜寿活动,都承担舞鹤的角色。在文革时期因“破四旧”而停止鹤舞活动,打倒四人帮之后,这些传承了几百年的民间舞蹈又活跃起来。
为了鹤舞表演更为丰富,他平时观察白鹤的生活习性:啄食、梳羽毛、嬉戏、归巢等动作,把鹤舞表演的行走步式分为:慢步、快步、跳步、跃步、弓步、箭步等动作;洗嘴、啄食、梳羽、刷毛等动态,使表演更为传神,更吸引人。同时学习白鹤衣制作整理成小册子,在学校和村子里教学徒们制作白鹤衣。
陈福炎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同时根据多年观察白鹤的动作习性,也创新了一些鹤舞的姿势,陈老在舞鹤表演过程中把自己当作是活的白鹤,把感情融于动作、神态之中,使之更生动、形象。融鹤、人、物结合一起,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鹤舞表演技巧,有着传承、创新,更有育人向上的目的。
自2007年参加了珠海市民间艺术闹元宵大巡游后,鹤舞被广人民群众认识并关注,金湾区宣传文化系统重视挖掘鹤舞,几年来鹤舞先后五次参加了珠海市民间艺术大巡游活动,鹤舞得到了保护和传承,2010年“鹤舞传习展示馆”也已建成并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为了更好的传承鹤舞,金湾区宣传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协商后确定在金湾区海华小学、海澄小学开设鹤舞培训班,几年来已先后教700多名学生舞鹤舞,同时在鹤舞发源地三灶镇海澄村每逢周一到周五晚上7:30分-9:00陈福炎主动开设鹤舞培训班教村民鹤舞,如今的鹤舞已经改变了“只传男不传女,只允许成年男子跳鹤舞”的传承习俗,在三灶鹤舞的发源地出现了不分男女老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舞鹤的局面,经陈福炎收徒正式学艺拜师的有杨日欢、谈桂才、徐坚鹏、陈政轩、王家伟、杨京松传承人。
2006年,因积极参加民歌比赛获得首届届珠海民歌盛典老年组金奖;
2007年参加珠海市民间艺术闹元宵大巡游后,后连续五年参加了珠海市该项民间艺术活动;
2007年,因鹤舞多次参加市内文化展演活动获得珠海市社会文化贡献奖;
2008年,积极参加鹤舞鹤歌传承,获得“宝墨园杯”第二届国际广东小曲王争霸赛国际总决赛最具民间特色奖;
2010年,因几年来为了鹤舞的传承,坚持在三灶镇海澄小学、海华小学都开设了鹤舞培训班,五年间陈福炎己义务教授了700多名学生学习舞鹤,在三灶镇的正表村、上表村、海澄村等也组建起了鹤舞表演队伍,获得金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突出贡献奖;
2010年7月,鹤舞参加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文艺展演;
2010年主动指导传承基地学校海华小学鹤舞改编的少儿舞蹈《鹤娃》,该项舞蹈获得了广东省第八届青少儿艺术花会金奖;
2011年7月,组织了三灶鹤舞表演队,参加广东省社区文化节获得首届农民文艺大汇演银奖曾先后到香港、澳门等地参加节庆日巡游活动,并带鹤舞去参与澳门大型电视剧《瑞莲》的拍摄,为鹤舞在港澳地区的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珠海市金湾区“鹤舞传习展示馆”义务为广大村民及参观游客讲解鹤舞传承保护历史,主动教大家鹤舞简单动作,免费做鹤舞传承讲座多年来,每逢春节参加村子里的贺老拜寿、庆祝新年等活动,并积极组织村里的鹤舞表演对参加鹤舞外出展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