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 编辑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

大鹏新区大鹏新区

大鹏新区,别称“大鹏半岛”,广东省深圳市所辖功能区,位于深圳市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辖区面积60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5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六分之一,海域面积305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四分之一,海岸线长128公里,约占全市的二分之一,管辖葵涌、大鹏、南澳三个办事处,25个社区。

大鹏新区是深圳地区最早有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大鹏所城是深圳别称“鹏城”的由来。

2023年,大鹏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74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6 亿元,下降33.4%;第二产业增加值264.8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175.14 亿元,增长7.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鹏新区

外文名:Dapeng New Area

别名:大鹏半岛

所属地区:广东省深圳市

地理位置:广东省深圳市东南部

面积:600 km²

下辖地区:3个办事处、25个社区

政府驻地:大鹏新区葵涌街道金岭路1号

电话区号:0755

邮政编码:518116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人口数量:16.72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大鹏所城、咸头岭遗址

车牌代码:粤B

地区生产总值:440.74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大鹏新区大鹏新区

在2009年2月份的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深圳市旅游协会会长翦迪岸提出了《加快大鹏半岛旅游开发、打造深港国际旅游圈》的提案,建议将大鹏半岛上的三个街道划分成行政新区。同年(2009年),深圳市政府已完成大鹏半岛保护和开发行动规划,《深圳东部生态组团分区规划葵涌、大鹏、南澳(2005年-2020年)》获审批。

2011年10月27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向媒体通报,将启动在宝安和龙岗新增两个功能新区,暂定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大鹏新区将包括龙岗区大鹏、葵涌、南澳三个街道。

2011年12月30日,大鹏新区正式揭牌成立。

行政区划

编辑

大鹏新区旧改规划图大鹏新区旧改规划图

截至2023年,大鹏新区辖葵涌、大鹏、南澳3个办事处,25个社区,大鹏新区管委会驻葵涌街道金岭路1号。其中葵涌办事处辖9个社区:葵新社区、葵丰社区、三溪社区、高社区、土洋社区、官湖社区、溪涌社区、坝光社区、葵涌社区;大鹏办事处辖7个社区:王母社区、下沙社区、鹏城社区、水头社区、布新社区、岭澳社区、大鹏社区;南澳办事处辖9个社区:南澳社区、南隆社区、南渔社区、东涌社区、东渔社区、东山社区、西涌社区、新大社区、水头沙社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大鹏新区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2°38′32.31″,东经114°24′40.87″;辖区面积60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5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六分之一,海域面积305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四分之一。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理委员会

地形地貌

大鹏新区东西两边临海,南北两面环山,区山地多平地少,地形较为复杂;大鹏自然地貌以滨海低山、丘陵为主,多为残积坡积角砾碎屑、薄层红壤型风化壳所覆盖,是典型的基崖山地地貌。在山间和海滨零星分布着宽谷小平原。

气候

大鹏新区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30多公里,受海洋影响,多雨雾,常受台风吹袭。全区近5年年降水量约1846毫米,北部和南部易出现突发性强降水,地质灾害风险程度较高;由于植被覆盖率高,加上海洋的调节作用,平均气温较低,平均气温22.5℃,城市热岛强度较小,风速相对较大,平均风速2.5米每秒,气候舒适程度较高。

大鹏新区大鹏新区

水文

大鹏新区境内河流坡陡流短,其径流量、流量、洪峰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均属于雨源型河流;水系划分属于海湾水系。其中南澳街道辖区的河流较多,均为山区入海河流,较大的河流有南澳河、新大河、王母河等。

大鹏新区大鹏新区

自然资源

编辑

动物资源

截至2018年,大鹏新区有野生植物1656种,占深圳市的70%、广东省的26.4%;有陆生脊椎动物218种,占深圳市的44.8%、广东省的26.3%。珍稀濒危物种多,有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省级以上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40种。

截至2018年,大鹏新区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的珊瑚群落覆盖率达到50%,其中石珊瑚全部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并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已探明的四大珊瑚群为大澳湾硬珊瑚区、南澳大鹿港礁石区、东西涌礁石区、杨梅坑礁石区。

2024年5月,深圳商报记者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获悉,大鹏新区在年度调查工作中,最新发现了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分别为小灵猫、白腹海雕和黄胸鹀。

植物资源

截至2018年,大鹏新区有植物1105种,珍稀濒危植物153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0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6种。

人口

编辑

截至2023年底,大鹏新区常住人口16.72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5.2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1.2%;常住非户籍人口11.51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68.8%。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大鹏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74 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6 亿元,下降33.4%;第二产业增加值264.8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175.14 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比例为0.2:60.1:39.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4314元,增长2.1%。

第一产业

2023年,大鹏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3043亩,增长19.7%,其中,蔬菜播种面积2202亩,增长13.4%。全年蔬菜产量2129吨,增长1.9%。水果产量34吨,增长126.7%。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588吨,下降16.3%。其中,海产品3491吨,下降17.6%;淡水产品97吨,增长83.0%。

第二产业

2023年,大鹏新区全部工业增加值254.39亿元,增长4.0%。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4 -增加值增长3.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54.75亿元。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7.5%,食品制造业增长13.0%,纺织业下降59.9%,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58.9%,家具制造业下降77.7%,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171.5%,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87.1%,医药制造业增长26.2%,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8.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9.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9%,金属制品业下降22.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5%,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7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38.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7.2%,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4%,其他制造业增长31.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4.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8%。

第三产业

2023年,大鹏新区金融业增加值22.65 亿元,增长49.3%;房地产业增加值13.51亿元,增长34.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5.52 亿元,下降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8.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33.61 亿元,增长9.6%。

2023年,大鹏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3.9 亿元,下降7.1%。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7.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2.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29.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49.9%;教育下降2.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40.0%。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0.88 万件,下降15.9%;包件业务0.31万件,下降32.1%;特快专递0.23 万件,下降80.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 万户,下降5.9%。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10 万户,增长0.7%。

2023年,大鹏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5 亿元,增长7.8%。分办事处看,葵涌办事处20.05 亿元,增长 5.2%;大鹏办事处20.80亿元,增长10.3%;南澳办事处8.80 亿元,增长8.1%。从四大行业看,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实现101.91亿元,下降10.0%;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实现20.44亿元,增长 6.6%;住宿业营业额实现8.97 亿元,下降9.9%;餐饮业营业额实现7.50 亿元,增长11.1%。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销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下降11.1%,烟酒类销售额增长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增长111.6%,汽车类产品销售额下降3.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额增长41.4%,粮油、食品类销售额下降16.6%,五金、电料类销售额下降17.7%。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大鹏新区各类学校有39所,比上年增加5所。其中,十二年制学校1所,与上年持平;九年制学校4所,比上年增加1所;新增完全中学1所;高中3所,比上年增加1所;初中2所,比上年减少1所;小学7 所,比上年增加1所;幼儿园21所,比- 12 -上年增加2所。在校学生27479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大鹏新区共有文化站3个,与上年持平。文化广场10个,与上年持平。公共图书馆(室)3 家,与上年持平。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3.81万册,与上年持平。有线广播电视站1座,与上年持平。电影院、影剧院3家,与上年持平。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大鹏新区医疗有卫生机构63间,与上年持平。其中医院3间,与上年持平;门诊部4间,与上年持平;私人诊所20间,与上年持平;卫生监督所1间,与上年持平;其他卫生事业机构8间,与上年持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6间,与上年持平。卫生技术工作人员(不包括公卫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卫技人员)980人,增长 0.5%。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31人,增长 0.6%;注册护士384人,下降2.0%。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661 张,增长16.9%。全年总诊疗人次(医院和社康)52.76万人次,下降3.5%。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大鹏新区全年举办单项比赛次数2次,比上年减少1次。参加活动人数500 人,下降28.6%。市民体质合格率为92.0%。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大鹏新区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27万人,下降33.5%。失业保险人数10.01 万人,下降38.2%。工伤保险人数10.35 万人,下降38.0%。

交通运输

编辑

坪葵路、坪西路贯穿大鹏新区南北,惠深沿海高速连接西东,新区到罗湖、坪山、惠州中心区均在半小时生活圈内。大鹏-市中心第二通道、外环高速正加快推进,未来将形成“海陆空轨”一体化立体交通体系。

深圳东部快速干线盐坝高速公路贯穿与坪西一级公路在大鹏新区葵涌街道辖区内交汇,大鹏新区距陆路口岸沙头角和中国最大的深水港码头盐田港仅15分钟车程。

大鹏新区大鹏新区

历史文化

编辑

综述

大鹏新区是深圳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集聚地,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2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其中有600多年历史的大鹏所城被誉为“鹏城之根”,是深圳简称“鹏城”的由来;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鹏新区的鹏城社区是深圳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疍民过年习俗(舞草龙)、南澳渔民娶亲礼俗、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大鹏山歌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鹏所城是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雏形,来自天南地北的驻军在此集结、驻扎、融合,衍生出融合广府话、客家话和北方话的大鹏军语,以大鹏军语所演唱的大鹏山歌记录了一段又一段的“鹏城”往事。

海防文化、渔农文化、渔村文化、客家文化是大鹏新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言

大鹏新区本地方言有客家话和大鹏话,客家话分布在葵涌,南澳,大鹏。大鹏军话分布在大鹏所城及周边附近地区。 “大鹏话”是大鹏原住民的语言之一,它不同于粤语白话,也不同于客家话,而是一种“军语”。本地原住民大多是明代以来随驻军迁人当地的后代。“大鹏话”在语音、语法、词汇诸方面与广州话比较接近,也有许多成分与客家语相似。“大鹏话”中至今仍保留着一种独特语调,当地人称之为“千音”。

民风民俗

大鹏山歌

大鹏山歌,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清时代的大鹏军事古城,传唱中吸入沿海渔歌、咸水歌等音乐元素,并用粤语、客家话、北方话混合口音的“大鹏军语”来演唱。流传于王母、鹏城、下沙、布新、水头、岭澳、水贝、叠福、大鹏9个村落和南澳一带。

大鹏山歌演唱方式多样,曲调类型有地名歌、问答歌、哭嫁歌、哭丧歌、仙歌5种;表现内容有劳动歌、爱情歌、掌牛歌和生活歌4种;演唱形式有独唱、男女对唱、群唱、“尾驳尾”和斗唱5种;修辞和句式有比喻、起兴、赋体、叠字和双关语5种。句式结构多以七言四句、五言二句和五言一句的散板为主。

客家嫁歌

葵涌客家嫁歌产生年代久远,是客家传统文化的积淀,在客家民俗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嫁歌是沿袭下来的传统古典作品,新的即兴作品很少,因此更显出其历史价值和民俗价值。嫁歌的表达形式比较自由,偶尔有四句或一节同韵的,有些是下句跟上句押韵的,有些则是完全不押韵的,但总的来说,逢双句的末字基本都用平声字(有些字普通话读音仄声而客家话读平声),这样唱起来就显得顺畅悠扬,听之悦耳。 2008年,葵涌客家嫁歌被列入龙岗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鹏清醮

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大鹏清醮)的起源也与610年前建筑大鹏所城有关。据传当时建好使用前,北城门一带发生瘟疫,人畜死亡,引起百姓恐慌。负责建城的头领马上请来堪舆大师,认为北门是白虎门,除了堵上此门外,还请来道士“打醮”做法事。古时新安县(深圳市古称)“打醮”有两种模式,一为解除瘟疫的“瘟醮”或“傩”。二为酬神庇佑、祈求平安的“太平清醮”。大鹏所城明清以来历为海防重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又是革命根据地,战事不断。大鹏清醮相当一段时期是为纪念阵亡军士和超渡海上罹难孤魂的“瘟醮”;后来太平盛世就做“太平清醮”。

南澳客家岁时风俗

南澳客家人的岁时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及地方性神明和杂神的崇拜。主要岁时节日及风俗有春节、立春、元宵节、惊蛰、春社、清明、端午、入伏、食新、七月七、中元节、中秋、重阳节、十月半、小年夜等。

南澳渔民娶亲礼俗

南澳半岛自古以来渔民成亲有其独特礼仪。首先是订婚。渔民男青年到了结婚年龄,经人介绍对象后,便向女方送订金,拿到女方生辰八字后放在船上神台,烧三柱香,三天内没有打烂过碗碟,订婚就算成功。

南澳舞草龙

南澳渔民舞草龙习俗是南澳渔民过年中最为热闹的一种民俗活动,活动在清朝时期较为盛行,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南澳“舞草龙”是南澳渔民在长期海上生活、习作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草龙拜祭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粤剧

大鹏是深圳“粤剧之乡”,抗战时期就演出过抗日粤剧,解放初便成立鹏城粤剧团。新区成立后,由罗育灿所主创的本土粤剧《抗日英雄刘黑仔》、廉政小粤剧《九村长拜寿》等都曾获得深圳市粤剧节银奖。

特产美食

编辑

大鹏新区海洋水产品十分丰富。长期以来,渔民将捕捞得的海产品一部分趁鲜出售,一部分自行加工,腌制成便于贮藏和运输的海味干货,临街摆卖。水头海鲜街、南澳海鲜街都是吃特色海鲜的好去处。南澳海味街专卖海味干货,是深圳渔港最具特色的旅游购物之处,也是深圳、香港、珠三角所需海味干货主要供应地之一。大鹏海鲜有鲍鱼、红虾仔、响螺、扇贝、海胆、牙带、白带鱼、白仓、海仓、黄脚立、嘉腊鱼、丝立、立鱼、黑加吉、黄鱼、海河、青鳞鱼、红蟹、膏蟹、三点蟹和青口等。海胆粽是南澳过端午的传统美食,也是大鹏旅游最好的手信之一。

大鹏艾果

大鹏艾果是客家人的时令小吃,一般在每年艾草生长旺盛时采摘制作,大鹏艾果有甜食和咸食两种,吃艾果解饥且益于脾胃。

大鹏本地盆菜

大鹏的盆菜是极具有特色的,因为大鹏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所以它汇聚了香港盆菜和客家盆菜的特点,而又区别于它们。大鹏盆菜发展到了今天,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因为盆菜大多都是逢年过节的菜肴,所以“和气”就显得很重要,而盆菜本身就是一个包容的烹饪方式,食材结构可以随意变换,让人享用美食时也能感受到那种其乐融融的“和味”。

将军宴

将军宴创自大鹏所城赖恩爵将军,最初是将军逢年过节或打仗凯旋时,设宴款待归来的将士和四方乡邻。由于喝的黄酒又名“将军酒”,所以称“将军宴”。“将军宴”华贵丰盛,做工精巧,包括官酒、明清菜式12种,其中山珍海味风味独特;米饭用当地特有的木桶蒸出,喷香诱人。

南澳紫菜

南澳三宝之一,产于东涌、西涌、东山等海岸险要处的石头或石崖上,又叫海紫菜,是一种海藻类植物。南澳出产的野生紫菜菜片薄嫩,味道鲜甜可口,光泽紫黑透明,所含蛋白质、碘、磷、钙等营养物质甚为丰富。

大鹏濑粉仔

濑粉是广府人的传统美食,尽管深圳宝安公明、沙井和新安等地都有濑粉,但只有大鹏濑粉仔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鹏濑粉仔有‘三绝’:一是选择了当地种植的上等晚造好米冬米;二是加工时,把原先简陋的石臼换成了石磨;三是煮粉的汤料除了通常选用新鲜土猪肉、鸡肉熬制以外,还用大鹏湾的海产品——海虾、鱼鲜、干贝和海胆一起煮,使濑粉仔特别鲜美地道。

风景名胜

编辑

景点

简介

图片

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占地约11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赖思爵、刘起龙、刘黑仔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深圳今又名“鹏城”即源于此。

大鹏所城大鹏所城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深圳市东部、大鹏半岛中南部,与市区相距约50公里,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面积50.8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8%。所在的大鹏半岛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西接大鹏湾,南濒中国南海,距离香港平洲最短距离两海里。

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

刘起龙将军府第

刘起龙将军第位于古城南门街内,是一座清代中叶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群,是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福建水师提督刘起龙将军的府第,将军第保存完好,整体布局如旧。

刘起龙将军府第刘起龙将军府第

龙岩古寺

龙岩古寺,位于大鹏街道王母围之南,观音山之北,与东山寺遥遥相望,在大鹏新区观音山公园内,亦是大鹏名刹。因其依龙岩巨石而建,故名。龙石山也因此寺更名为“观音山”。据龙岩古寺碑文云,此寺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寺门下建有持净瓶的汉白玉观音塑像,寺门前建有宝塔。

龙岩古寺龙岩古寺

排牙山

排牙山顶峰海拔707米,为大鹏半岛北岛的主要组成山脉,亦是深圳第六高峰。三面环海,山石嶙峋,由于岩石长年累月受海风侵蚀,从南面望去,酷似一排排错落不齐的牙齿,故而得名。

据统计,排牙山共有极危植物1种(香港马兜铃),濒危植物13种、易危植物3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4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25种,省级保护动物14种。

排牙山排牙山

荣誉称号

编辑

大鹏半岛森林覆盖率超过77.58%,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个国家级金字招牌。

2018年12月,荣获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19年5月18日,大鹏新区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9月19日,“全国生态文学基地”在大鹏新区揭牌成立。

2020年11月16日,连续两年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11月24日,获评“中国天然氧吧”。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12月,被确定为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

主要领导

编辑
大鹏新区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

刘广

大鹏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刘德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市公安局大鹏分局局长

安呈斌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综合办公室主任

王继良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何志梅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局长、人民武装部部长

鞠晓晨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陈文盛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罗伟恩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人事局局长

冀小平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兼监察专员办主任

吴战华

大鹏新区一级调研员

吴华

下一篇 深汕特别合作区

上一篇 坑梓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