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街道 编辑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街道

海山街道海山街道

海山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位于盐田区中部,是盐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委、区政府机关所在地。 北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东接盐田港、西邻沙头角街道及中英街 ,辖区总面积5.57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海山街道下辖7个社区。 截至2020年,海山街道常住人口为61961人,其中户籍人口为22849人。 海山街道辖区内有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滨栈道等景点。

2005年,海山街道工业总产值358.87亿元,占全区当年工业总产值的92.65%。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海山街道

外文名:Haishan Subdistrict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深圳市盐田区

地理位置:盐田区中部

面积:5.57 km²

下辖地区:7个社区

电话区号:0755

邮政编码:518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数量:6.19 万(2020年)

著名景点: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

车牌代码:粤B

历史沿革

编辑

1949年10月,沙头角地域成立东和乡。

1950年4月,撤乡设区,沙头角成为宝安县第二区。

1952年10月,改称第六区。

1954年,第六区增设沙头角镇。

1961年,设置沙头角公社,属横岗区。

1970年5月,撤销沙头角公社恢复盐田公社和沙头角镇。

1980年6月,成立沙头角区,同年8月,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沙头角被划入经济特区内。

1984年10月,沙头角区办事处改成管理区。

1990年1月,沙头角管理区并入罗湖区。

1997年11月,从罗湖区分出,隶属盐田区管辖。

2002年6月18日,撤销沙头角镇,设立沙头角街道、海山街道。以原沙头角镇的管理范围从中间划分界线而分为东西两个街道,中间分界线北起盐田区与罗湖区的梧桐山相交处,南至大沙河入海口处,分界线西边为沙头角街道,东边为海山街道。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6月,海山街道下辖7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深圳市盐田区海山路77悦林大厦1-5楼。

海山街道下辖社区

鹏湾社区

梧桐社区

倚山社区

海月社区

海涛社区

海景社区

田东社区

/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海山街道,位于盐田区中部,北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东接盐田港、西邻沙头角街道及中英街 ,辖区总面积5.57平方公里。

海山街道

地形地貌

海山街道地形北高南低,面海靠山,地势属低山丘陵滨海地势。

气候

海山街道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

编辑

截至2020年,海山街道常住人口为61961人,其中户籍人口为22849人。

经济

编辑

2005年,海山街道工业总产值358.87亿元,占全区当年工业总产值的92.65%。

交通运输

编辑

海山街道位于深圳市区东部,东有惠盐、盐坝高速公路直通龙岗和惠州,西有梧桐山双向隧道和罗沙盘山公路与市中心相通,西南经沙头角口岸陆路直达香港。境内有地铁8号线(盐田线)穿境而过。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14年,海山街道有1所中学,3所小学,6所幼儿园。

文体事业

截至2014年,海山街道健身房8个,游泳池6个,羽毛球场1个,健身路径10条,篮球场10个,网球场1个,乒乓球室2个,儿童公园5个,文化长廊4条,老年人门球场、下棋场地等2个。

历史文化

编辑

盐田山歌

盐田山歌指在盐田区域广泛流传的客家山歌、九龙山歌、渔歌、哭嫁歌等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别具特色,不仅曲调各异,而且分别使用客家话、粤语、福佬话演唱。

方言

海山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以客家话为主, 所辖3个自然村暗径村、沙井头村、叶屋村世居村民均为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风景名胜

编辑

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

梧桐山梧桐山

梧桐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梧岭天池”被誉为“新安八景”之一,今“梧桐烟云”以其特有魅力荣膺“深圳八景”之列。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盐田滨海栈道(海山段)

盐田海滨栈道,全长19.5公里,一头连着大小梅沙的蓝天碧海,一头牵着“中英街”的“一街两制”百年人文。2007年3月,沙头角湾景观栈道工程建成并对外开放。

下一篇 盐田街道

上一篇 桃源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