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坪地街道 编辑
坪地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位于深圳市东北部,西北至东北与惠州市接壤,东南与坪山区坑梓街道毗邻,西南与龙岗街道相连,紧邻龙岗中心城,处于深圳向东、向北拓展的战略通道,辖区面积53.14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10月,坪地街道下辖9个社区。 截至2020年6月,坪地街道总人口28.4万。
坪地街道是客家人聚集地,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客家围屋分布广,山歌、太极凉帽舞、舞麒麟等特色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被誉为“文化之乡”“山歌之乡”;山林水域资源丰富,拥有龙岗河、丁山河、黄沙河等大小河流14条,山塘水库11座,山林面积3.3万亩,碳汇资源丰富。
2017年,坪地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5亿元,同比增长6.6%。
中文名:坪地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广东省深圳市
地理位置:深圳市东北部
面积:53.14 km²
下辖地区:9个社区
电话区号:0755
邮政编码:518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人口数量:28.4 万(2020年6月)
著名景点:深圳国际低碳城
车牌代码:粤B
春秋战国时期,坪地境内就有人类居住。
南宋末年,大批中原人为避战乱而南迁,其中的一部分来到今坪地镇岳湖岗、西湖塘、香屋一带定居。
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年),清王朝“迁海复界”,又有一批客家人从江西泰和、福建宁化以及广东嘉应、松源等地辗转至此。
清嘉庆中期(1796—1820年),岳湖岗建圩,此时,坪地隶属归善县。
新中国成立,坪地乡隶属惠阳县第二区。
1951年11月,改属惠阳县第三区。
1957年12月,撤区并乡,坪地乡并入龙岗乡。
1958年10月,成立龙岗公社,坪地属之;同年11月,随龙岗公社划入宝安县。
1961年7月,宝安县成立五大区,增设坪地公社。
1966年5月,坪地公社并入龙岗公社。
1977年3月,坪地从龙岗公社划出,重置坪地公社。
1983年7月,坪地公社改称坪地区。
1986年年底,撤销坪地区,设置坪地镇。
1993年1月,宝安撤县分设宝安、龙岗二区,坪地镇隶属龙岗区。
2004年,宝安、龙岗两区撤镇设街,坪地街道仍属龙岗区管辖。
截至2019年10月,坪地街道下辖9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埔仔路9号。
坪地社区 | 六联社区 | 中心社区 | 坪东社区 | 坪西社区 |
高桥社区 | 四方埔社区 | 年丰社区 | 怡心社区 | / |
位置境域
坪地街道,位于深圳市东北部,辖区面积53.14平方公里,西北至东北与惠州市接壤,东南与坪山区坑梓街道毗邻,西南与龙岗街道相连,紧邻龙岗中心城,处于深圳向东、向北拓展的战略通道。
坪地街道
地形地貌
坪地街道四周群山环绕,中部地势平坦。
气候
坪地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22℃,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0℃;年均降水量1993毫米,无霜期355天。
水文
坪地街道拥有龙岗河、丁山河、黄沙河等大小河流14条,山塘水库11座。 龙岗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丁山河、六联河、黄沙河由北向南注入龙岗河。
截至2020年6月,坪地街道总人口28.4万。
综述
2017年,坪地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5亿元,同比增长6.6%。
第一产业
2017年,坪地街道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93万元,同比增长69.9%。
第二产业
2017年,坪地街道实现工业企业增加值82.32亿元,同比增长7.9%。
第三产业
2017年,坪地街道第三产业增加值26.74亿元,同比增长2.3%。 2019年,坪地街道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1亿元。
坪地街道交通便利,是深圳、东莞、惠州三市交通的要冲。G25长深高速公路(原惠盐高速)、G205龙岗大道、横坪路交汇于此,横贯东西、与10条高速公路、8条一级公路交叉串连的外环高速正在建设。
2022年12月,龙岗区坪地街道环城西路(龙岗大道至兴华路)通车,有效缓解了龙岗大道通往坪东、中心、坪西片区交通压力。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6月,坪地街道有学校、幼儿园30所。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6月,坪地街道有甲等医院1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7个。
文化事业
2019年,坪地街道有歌曲《共撑一片清朗的天》登陆《学习强国》平台,原创声乐作品《花开喜洋洋》获深圳市文艺群众作品评选金奖,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成功申报省级保护项目。
地名由来
因地势平坦,再加客家话谓“平”为“坪”,故名“坪地”。
文化遗产
坪地客家山歌
坪地街道的原居民大多是从广东梅州等地迁徒来的客家人。在坪地代代相传的,主要是传承中原文化的客家文化,作为客家群体,坪地客家人较完整地传承了客家文化的传统。而作为民间文艺的客家山歌,它不仅是客家文化的精髓,而且还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奇珍异葩。坪地的客家山歌内容丰富,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等。
方言
坪地街道原住民除老香村、新香村、西湖塘村、富地岗村为广府民系村落,使用粤方言外,其他村均为客家民系村落,所使用方言是客家方言。
文物古迹
新桥世居
新桥世居
新桥世居位于坪地街道深圳国际低碳城高桥村北侧 ,所在的高桥村主要姓氏为萧,宋末从福建宁化迁移至梅州梅县松源,明代由梅州迁往龙岗坪地,明末再由龙岗石灰围村迁移至本地。为三堂四横布局,朝向东偏南20°。通面阔120米,其进深因后部残毁已无法准确测量,占地面积约15600平方米 ,土木结构。
吉坑世居
吉坑世居
吉坑世居位于坪地街道吉坑路,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已有190年历史。吉坑世居是具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虽然围屋看上去是方形的,但是加上围屋前部的半月形池塘和后半部半月形的房舍建筑,整体布局是个大圆形。吉坑世居被称为见证坪地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发展,特别是萧氏子孙繁衍生息、兴旺发达的“活化石”。
泮浪世居
泮浪世居
深圳国际低碳城
深圳国际低碳城
深圳国际低碳城是中欧可持续城镇化的合作旗舰项目,也是中国首个低碳发展的样本,包含可持续城市化园区、生命科学园及产业4.0和生产中心三大区域,每年的国际低碳论坛在这里召开。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及周边广场、花园及观景平台等已陆续建成并对外开放,整治一新的丁山河水清岸绿,成为低碳城内的一道亮丽风景,客家围屋低碳社区,其功能设置包括客家居住、文化展示、创意设计、特色文化交流等众多内容。
国际低碳城被列入全市十七个重点发展片区之一,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和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纳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
坪地湿地公园
坪地湿地公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