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街道 编辑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下辖街道

观澜街道观澜街道

观澜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位于龙华区东北部,南邻观湖街道,西与福城街道相连,东与龙岗区平湖街道毗邻,北与东莞市交界。辖区总面积约34.6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观澜街道总人口34.3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16万人。 截至2022年10月,观澜街道下辖17个社区。

观澜街道地处深圳市南北中轴线的北大门,是深圳通往东莞、惠州、汕头的重要交通枢纽。客家人聚居的观澜,素有“文化之乡”、“侨乡”、“革命老区”之称,观澜版画村享誉海内外。人文特色和文化底蕴,是观澜的两张重要名片。

2019年,观澜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8.68亿元,同比增长5.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02亿元,同比增长7.4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观澜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440309006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深圳市龙华区

地理位置:龙华区东北部

面积:34.6 km²

下辖地区:17个社区

电话区号:0755

邮政编码:518110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数量:34.37 万(2017年)

著名景点:观澜版画村、观澜湖

车牌代码:粤B

历史沿革

编辑

清嘉庆二十四年

观澜古墟是深圳历史上仅存“四大名墟”之一,古墟的整体布局、整体面貌保存较好,至今保存着清代中期到民国时期的精美建筑如碉楼、商铺、酒楼、民居。

观澜古墟由观澜大街、卖布街、新东街、西门街、南门街、龙岗顶街、立新巷等十几条街道、巷道所组成,在清代,这里是中外商品交流的中转站,素有“小香港”之称。古墟至今保持着岭南客家老墟市繁盛时期的布局和风格,现存雕楼十五座,商铺一百多间、民居数百栋,是观澜一座活的客家历史、经济、文化、民居博物馆,堪称“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

观澜版画村

观澜版画村

观澜版画村的前身名叫大水田村,在成为版画基地之前,这里就是处普通客家古村。包含两个自然村,牛湖新围场(又称龙门围)与大树田村。两村均是风景秀美之地,村落依山傍水而建,建筑采取客家传统的排屋形制,古屋、宗祠、水塘、古井、碉楼均有古香,构建成独特的客家民居风情。2006年9月,改建成版画基地。

贵湖塘老围

贵湖塘老围贵湖塘老围

贵湖塘老围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桂花社区,,是观澜贵湖塘陈氏客家的祖屋群,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有祠堂一座、二层阁楼式民居79间、二层私塾1栋、炮楼1栋。老围前有风水塘、晒禾坪,具备完整而典型的客家民居民俗特色。

民俗

观澜舞麒麟

观澜舞麒麟早在二百五十多年前观澜松元厦村开基始祖陈振能来到这里时,就有了舞麒麟这一喜庆婚丧祭奠仪式。观澜的“舞麒麟”的麒麟,一般长五至六米,麒麟头部用竹片等扎成,舞动时,一人舞麒麟头,一个舞麒麟尾,两人配合,把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观澜的“舞麒麟”作为岭南客家人的民间传统祭奠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性、民俗性和民间传承性,它还具有一定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体育和人类学、民俗学研究价值。

观澜客家山歌

观澜客家山歌流传于深圳市观澜街道,用当地客家方言演唱。观澜客家山歌至少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主要演唱形式为独唱(个人演唱)、对唱(双唱、一唱一和)及群唱(四人唱、五人唱)、齐唱(多人唱)。在山歌题材种类上,大致分为悲叹类、欢乐类、爱情类、赞颂类、教益类、谐趣类、嫁丧类、叙事类共八类山歌。至于儿歌、谜歌等类形式也广有流传。

华侨之乡

观澜街道有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素有“华侨之乡”之称,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泰国、法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从事商贸、房地产、制造、饮食服务业等。

风景名胜

编辑

观澜湖

观澜湖观澜湖

观澜湖是高尔夫国际赛事和国际体育、文化、商贸交流平台。景区配套设施有高尔夫别墅、乡村俱乐部、骏豪酒店、大卫利百特高尔夫学院、SPA等,形成中国首席高尔夫社圈。是中国最早获得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认证的高尔夫度假胜地。2011年5月,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观澜山水田园

观澜山水田园观澜山水田园

观澜山水田园占地约0.26平方公里,以绿色环保为主题,以岭南客家风情为基调,以休闲度假、运动娱乐为辅,的“世外桃”。2010年5月成功举办第六届文博会山水田园分会场。观澜山水田园集生态文化、客家文化及乡村民俗文化、国画创作、革命历史文化为主背景的旅游观光度假酒店,文化娱乐、休闲养生、会议、演艺等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园。

所获荣誉

编辑

2020年12月18日,入选“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

下一篇 碧岭街道

上一篇 马峦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