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狮舞(松岗七星狮舞) 编辑
狮舞(松岗七星狮舞),广东省深圳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松岗七星狮舞是分布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及相邻地区的一种传统舞蹈。松岗地处珠江三角洲。七星狮舞在松岗等地流传的历史,自清末民初起,已有百余年,与当地民众怀念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有关。松岗的原住民多为文氏后代,每年的七星狮舞表演必定要在文氏大宗祠前举行,蕴含了对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尚武精神的推崇和传承之意。
2011年,狮舞(松岗七星狮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5。
中文名:狮舞(松岗七星狮舞)
批准时间:2011年
遗产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广东省深圳市
遗产编号:Ⅲ-5
别名:松岗七星狮舞、七星醒狮、七星狮舞
松岗七星狮舞
狮子,先秦时期称为“狻猊”,《穆天子传》有“狻猊,日走五百里”的描述。到了汉代,狮子名为“师子”,才真正由西域传入中土。狮子的传入促成了狮舞在中华土地上逐渐兴起。孟康注《汉书·礼乐志》曰:“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说明汉代已经有“象人”扮狮子的表演。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蓬勃发展,到了唐代,舞狮已经是宫廷和民间非常流行且收到广泛喜爱的一种舞蹈活动。时至宋代,南狮、北狮的表演形式逐渐成形,至此狮舞形成南北两大派别。
北狮重形,着金黄色毛,头部塑一独角以示王者威仪之风,一般双狮表演,动作较为灵活,以扑、跌、翻、滚、跃等动作居多;南狮则重“意”,头部一角,以黑、红、黄等色彩为主,象征刘备、关羽、张飞等角色,动作较为威猛,注重马步的运用,且注重眼帘、嘴巴等面部表情的表现力。其中,南狮流派中,岭南狮舞发展蓬勃,其盛行的狮舞种类就有十多种。比较知名的如佛山醒狮、鹤山狮、东莞狮、梅州仔狮、大埔金狮、梅县狮子、梅州席狮、潮汕虎狮、粤北青蛙狮、连州瑶族木狮舞、连山壮族木猫狮等。其中,醒狮舞保有南狮的基本风格,是南派狮舞的一个重要分支。醒狮又分为三星狮和七星狮两种。三星狮的步伐较小,以狮子的各种神态为表演的着重点,深圳松岗七星狮舞就属于醒狮七星狮中的一种样式。松岗七星狮舞是深圳宝安松岗地区流行的一种传统非遗舞蹈,之所以称为“七星”,是缘于伴奏的锣鼓乐节奏为七拍半。松岗七星狮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延续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命脉。
就松岗七星狮舞而言,首先,从其“七星”之名看,据传是由松岗七星狮舞的创始者以北斗七星与树后嬉戏之鹰为灵感所取,以众人皆知的“七星”意向寄托了对松岗七星狮舞回归自然、吸纳天地的特殊情结。其次,从松岗七星狮舞之本体“松岗七星狮”看,其在沿袭南狮的基本形制基础上,采用黑、白、红、黄四种颜色,分别代表《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关平(关公义子)、关公、刘备等人物,将颜色意向与古籍人物意向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文狮”“武狮”等为民众所普遍接受的通俗意向,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尤其是伶仃洋海战兵败后流落松岗的文天祥将军的尊敬之情。最后,从松岗七星狮舞特有的“七拍半”鼓点看,其起源同样与北斗七星这一意象有关,“那个和尚坐在庙里面看北斗星,那个星往东看是6颗,往南是7颗,往西是3颗,往北是4颗,他向南坐着,就选了七拍,但是他觉得七拍不好听,八拍也不好听,就研究出来了七拍半咯”。
表演特征
狮舞(松岗七星狮舞)
七星狮舞套路体现了技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形式特征。表演时,将一个手掌大小的砂罐(普通的药罐)立于凳子上,砂罐内部放置一直活的螃蟹,罐口放着一个利是(红包),表演者(狮头)双脚同时跃起夹住砂罐颈部位置,随后收取罐口利是,将狮子胡须放入砂罐,待螃蟹夹住狮子胡须,再将其钓出砂罐,方可跳落地面。整个套路中,传承人一直靠腿部力量夹住砂罐防止滑落,靠身体高度的平衡性和控制力完成套路。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难度套路就是狮子斗蛇。因逗的是活的眼镜蛇,表演者需要时刻关注蛇的动向,高度集中,并运用七星狮舞的步伐与其周旋,最终择机将其制服。过程中,表演者时刻不能松懈,通过观察和步伐方可安然完成套路。其次,七星狮舞套路表演也具有贴近生活,寻求生机与趣味的特征。在七星狮舞中狮子斗蛇、逗蜈蚣、逗螃蟹、逗鲤鱼都是源自生活中的嬉逗,通过对动物的游戏性模仿形成的表演方式。
文化特征
七星狮舞
传承价值
松岗七星狮特色鲜明,是当地村民精神信仰的传承和寄托,这对研究松岗当地村民民风、民俗具有参考价值。其保留了传统“七星狮”的完整套路,它是研究中国南狮舞蹈流变过程的“活化石”。
传承状况
在各方的努力下,“七星狮”舞已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传承人,但“七星狮”舞的文、武狮舞法都需要长时间锻炼,年青一代传承者怕辛苦,不愿下苦功,特别是“写书法”以及“斗蛇”等技更难觅接班人,随时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地,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和扶持。
传承人物
文琰森,艺名:文琰,生于1938年,祖籍宝安区松岗山门村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文琰森8岁起就跟着哥哥在醒狮团学艺,1947年拜在正式“七星狮”的传承人焦贤师傅门下,专攻“七星狮”。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党建服务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人才人事服务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文化体育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被列为狮舞(松岗七星狮舞)的保护单位。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狮舞(松岗七星狮舞)》项目评估合格,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党建服务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人才人事服务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文化体育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主要活动
2019年12月22日,“同宗同源·共享美好”宝安区首届民俗文化节展演展示系列活动在新桥街道清平古墟举行,松岗七星狮在其中得到展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
上一篇 麒麟舞(坂田永胜堂舞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