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 编辑
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片糕是深圳地区传统小食,因其色白、薄片、呈长条形,被民间称为“纸牌糕”,其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据《宝安县志》称,清光绪二十七年,福田人黄果等制成中外闻名的深圳云片糕正式投产。坊间曾有诗赞曰“此糕送与蟠桃会,神仙取糕不取桃”。
中文名: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
遗产级别:省级
遗产类别:传统技艺
深圳传统小食中的代表性小食是云片糕。据《宝安县志》记载:“光绪27年(1901年),福田人黄果等制成中外闻名的深圳云片糕正式投产。” 相关史料还记载,当年黄果创办的“合成号”商号在深圳圩正式挂牌营业,这是专门生产、经营传统小食的商号,可见深圳云片糕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小吃,而深圳传统小食的品牌历史也已在百年开外。
“合成号”制作云片糕的原料配方,充分关照了深圳及相邻地区的特产,如糕粉的原料,规定为深圳所产的“大糯”,这种在咸、淡水交汇处稻田中出产的糯米,更显得香滑爽口;又如“合成号”的“大冰花云片糕”,配料中有当时从香港进口的奶油和精白糖。深圳云片糕因其颜色与形状,被民间称为纸牌糕;又因其香甜松软,清新可口,更是受到百姓大众的青睐, 当时坊间有诗赞曰“此糕送与蟠桃会,神仙取糕不取桃”。
深圳云片糕的主要生产工序包括备糕粉、调粉、制糕坯、蒸制、切片等。糕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糯”,要用开水将糯米烫两到三分钟,再用冷水漂洗一到两分钟,沥干水分,然后将清洗过滤后的河沙倒入铁锅内,旺火加热翻炒,再把糯米倒入锅中,与河沙一起翻炒约30秒钟,目的是防止锅底温度过高,保证糯米受热均匀,不致炒糊且容易研为细末。出锅时用40目筛过滤掉河沙,再将熟糯米倒进舂米石盆内,将糯米反复捣碎成粉状,取出后用60目的筛子过筛,即成糕粉。初制成的糕粉要用敞口容器盛装,在室内阴凉处放置半年,这个过程叫陈化,具有令糕粉“降燥”的作用,使成品的口感更加滑腻,且不易折断。调粉需根据云片糕的不同配方而定,以“合成号”大冰花云片糕配方为例,每千片需陈化糕粉27斤、精白糖64斤、奶油15斤、香麻油2两、猪油3斤等,要将所有配料充分混合揉捏,再用60目筛子过筛,以保证糕体更加细腻柔滑。制糕坯则要将调好的糕粉放入糕模中,用特制压模器压实,形成糕坯,再将糕坯分切成若干等份备用。蒸制是将盛有糕坯的糕模放入大锅中隔水蒸约15分钟,此时糕模上面不要加盖,这是为了防止糕坯含水过多,也可延长成品的存放期。经过蒸制的糕坯,脱模并充分冷却后再切片,须切成大小均匀,厚薄一致,刀口整齐,四边完整的长方形薄片。深圳云片糕成品要求外观雪白,薄如书页,拿在手里感觉柔软但有粘性,可以一片片撕开不断,吃到嘴里细腻、甜、糯、香、酥,又因为糖油充足,可以用火点燃。
传承价值
深圳云片糕制作为纯手工生产,每逢传统节日、祭祀活动、亲朋相聚等格外俏销,其制作技艺不单具有饮食文化、传统营养学和工艺研究价值,还具有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研究价值。
传承现状
因云片糕利润较低,从业者报酬不高,导致年轻人对学习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不感兴趣,传统的作坊已殊为罕见,加上原有的技艺传承人正逐渐年长或去世,其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
上一篇 疍民过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