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 编辑

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

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于广东省兴宁县宁中乡(今兴宁市宁中镇)鹅一村,已有百余年的流传历史,其主要特点是完全以手工方式生产、制作各式灯笼,这些灯笼曾深受当地民众的青睐。该技艺主要分布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

批准时间:2018年5月12日

遗产级别: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类别:传统美术

来源:广东省兴宁县宁中乡(今兴宁市宁中镇)鹅一村

分布地: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

项目编号:VIII-3

基本简介

编辑

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

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是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来源于广东省兴宁县宁中乡(今兴宁市宁中镇)鹅一村,已有百余年的流传历史,其主要特点是完全以手工方式生产、制作各式灯笼,这些灯笼曾深受当地民众的青睐。灯笼产销量最大、远近最有口碑的当属村中的张氏家族,当时人们纷纷称张家为“灯笼张”。该技艺目前主要分布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

张氏制作传统灯笼,工序较为复杂,且有相当的劳动强度。其主要工序有整理竹筒、破篾、编织灯笼、调制糊浆、糊纱纸、晾放、彩绘(绘图或写字)、涂刷桐油(光油)等,而最主要的工序“编织灯笼”,则又分为“起篾头”、“松身”、“添面”、“分篾”、“收口”等二十道工序,并有数十道编织口诀。

保护措施

编辑

2015年10月12日,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入深圳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8年05月12日,张氏传统灯笼制作技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VIII-3)。

下一篇 棉塑

上一篇 南澳渔民娶亲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