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 编辑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滨海大道,总面积68.5万平方米, 水域面积约50万平方米。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与深圳湾水系相通,生物资源共有,是深圳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滨海湿地。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拥有近5万平方米红树林湿地,是国际候鸟重要的中转站、栖息地。每年有数万只候鸟南迁北徙在此停留。宽阔的水面、茂盛的芦苇、稀疏的草甸、葱郁的红树林吸引了100多种、数千只鸟在此栖息,包括黑脸琵鹭等10种国家保护鸟,7种中国濒危鸟,8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
2016年3月,深圳市政府批准华侨城湿地为市级湿地公园;2016年12月,华侨城湿地公园获批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20年12月25日,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中文名: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
地理位置: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滨海大道
面积:685000 m²
气候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植被类型:红树林
批准时间:2020年12月25日
批准文号:林湿发〔2020〕119号
门票:免费开放、预约进入
开放时间:9:30-17:00(16:30停止入园);个人开放日:每周二、周四-周日及国家法定假日;团体开放日:每周四、周六、周日(法定节假日不提供团队预约服务);每周一、周三闭园。
官方电话:0755-86122899
位置境域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北临深南大道,南通滨海大道,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隔海相望,总面积68.5万平方米。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是深圳湾湿地的重要延伸,是中国唯一处在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
华侨城湿地公园
地质地貌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属滨海湿地,与深圳湾水系相通,水域面积约50万平方米,有滩涂约2万平方米,生态浮床约500平方米。
气候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润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4℃,无霜期长达355天。
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5目45科163种,爬行动物2目8科20种,两栖动物1目3科7种,鱼类6目10科12种,底栖无脊椎动物47种,节肢动物15目70科165种(其中蝶类10科、63种;蜻蜓3科、8种)。区域内分布有国二级保护鸟类11种,即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鹗Osprey、黑耳鸢Black eared Kite、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普通鵟Common Buzzard、游隼Peregrine Falcon、红隼Kestrel、小杓鹬Numenius minutus、褐翅鸦鹃Coucal、雕鸮eagle owl和松雀鹰Besra。
植物资源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记录有维管束植物320种,包括:95种乔木,55种灌木,154种草本以及16种藤本植物。其中园林种有166种,野生种有124种,外来种有30种。
综述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拥有近5万平方米的红树林,是国际候鸟重要的中转站、栖息地。每年有数万只候鸟南迁北徙在此停留。 主要景点有:湿地、游园步道、亲水栈桥、观景台(红树啼莺、平湖飞鹭、轻纱绿纬)、边防哨所、翩影轩(观鸟台)、鹭岛、生态展厅。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平面图
核心景点
| 湿地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拥有近5万平方米的红树林,是国际候鸟重要的中转站、栖息地。主要有国二级保护鸟类11种:黑脸琵鹭、鹗、黑耳鸢、白腹鹞、普通鵟、游隼、红隼、小杓鹬、褐翅鸦鹃、雕鸮和松雀鹰。 |
| 游园步道 游园步道全长2.5千米,道路两旁有高大的乔木覆盖,在美化空间的同时又能起到遮阴的效果。道路两旁的种植比较丰富,采用了黄金碧竹,朱槿,垂叶榕等枝叶茂密的植物,形成一道自然的绿色屏障。通过半开半闭的方式,在行走过程中可以看到开阔的湖面及在上面飞行的海鸟。 |
| 亲水栈桥 亲水栈桥沿游园步道,临湿地植物或水岸而建。栈桥两边有较为丰富的芦苇,红树等植物,景观视线比较开阔,是园内比较好的景观点。能看到湿地特有的小动物弹涂鱼。 |
| 观景台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有三个木质观景台:红树啼莺、平湖飞鹭、轻纱绿纬。 |
| 塔楼 塔楼是由二十世纪边防哨所改成,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有三个边防哨所,外部采用了自然的大块石材堆砌,内部展示了当年边防官兵的生活用品。后来欢乐海岸对边防哨所进行了修缮,把其中一个哨所修改成观鸟屋,使之成为湿地公园里观察鹭群最好的点。 |
| 翩影轩 翩影轩是哨所修改成观鸟屋,游客可自由进入观察鹭岛。上二楼,从观鸟房的小窗望出去,可以看到一个个小鸳岛,偶尔还看得见几只白鹭在岛上散步。在整个已经开放的区域一共有两个观鸟屋。 |
| 鹭岛 鹭岛位于心湖中央,面积近6000平方米,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独立小岛。岛上拥有红树林在内的近三十种原生植被和树木,栖息着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以及黑翅长脚鹬在内的数十种珍稀鸟类。 |
| 生态展厅 生态展厅在湿地公园最西端,也是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开放区域的终点, 生态展厅定时开放,展厅里的演播室有一个巨大弧幕,每天都会定时播放宣传片,讲解华侨城湿地的历史。 |
2015年,广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构建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绿色生态水网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珠三角各市到2020年前,至少要建设1个国家湿地公园。
2016年3月,深圳市政府批准华侨城湿地为市级湿地公园。同年4月,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省林业厅前往深圳市调研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调研组认为,华侨城湿地公园植被类型丰富,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其湿地环境恢复和自然宣传教育工作很突出。且该湿地公园权属清晰,管理单位明确,具备国家湿地公园的申报条件,建议深圳市将华侨城市级湿地公园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
2016年6月,深圳市政府向广东省林业厅提交了申报华侨城湿地为国家湿地公园的请示。同年6月,广东省林业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并向国家林业局提交申报建立含华侨城湿地在内的全省8处国家湿地公园的请示。
2016年11月底至12月初,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对华侨城湿地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和评审,认为华侨城湿地位于高度城市化的腹地,作为人工干预的近自然生态区域,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对探索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30日,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同意天津蓟县州河等134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意深圳市华侨城湿地在内的全国134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华侨城湿地公园正式升级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2020年12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2020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的通知》(林湿发〔2020〕119号)文件,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功能区划图
自然学校
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是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的建园理念。利用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已有湿地资源作为基础,对市民展开展生态教育。湿地的生态教育涵盖了生物、地理、化学、医学、教育、社会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2014年1月12日,在深圳人居委和深圳市华会所生态环保基金会的支持下,华侨城湿地成为深圳首家自然学校。以“一间教室、一套教材、一支环保志愿教授教师队伍”为宗旨,自然学校面向社会开放。以湿地的自然资源、环境设施为基础,向市民们传授和推广大自然的智慧,培养大自然的“学生”。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教育内容具体有:华侨城湿地、深圳湾和深圳的地理和历史变迁;湿地的概念,分类,特征能及功能,城市湿地、滨海湿的特点;红树林的概念,分布及功能,红树林生态系统典型的生境,红树植物的奇特适应机制,如泌盐现象、胎生现象、和特殊的根系;华侨城湿地污水防控与净化;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和科研价值,鸟类在华侨城湿地的栖息、迁徙和越冬;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危害程度及防治;应对正确的禽流感等突发事件的态度及处理方法;环保知识的普及以及废弃物再利用教育。
文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深圳湾填海留下125公顷的滩涂没有填,涨潮时形成一个大湖区,由北湖(69万平方米)、南湖(56万平方米)两部分构成。北湖,是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的前身。 在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期的建设管理中,深圳市将考虑华侨城湿地的独特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袖珍式精品,讲述深圳人自己的故事。
活动
公园风景
2022年7月,被认定为2022年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
2022年11月9日,在中国CEPA实践及经验分享环节,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获得国际湿地中心授予的全球首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
2023年1月,被命名为2022年“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首批)。
门票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实行免费开放、预约进入,访客进入湿地不收取任何费用。
交通
公交指南
公交车站 - 港大医院
乘坐深圳公交45路、49路、B706路、M487路:在【港大医院】站下车向西步行50米。
公交车站 - 欢乐海岸
乘坐45路、49路、M487路、M486路: 在【欢乐海岸】站下车向东步行300米。
地铁 - 1号线
在【侨城东】站C2或B出口,向南直行至与白石路交汇处向西直行200米即可到达。
深圳地铁 - 9号线
在【深圳湾公园】站D1出口,向北直行至白石路与云天路交汇处即可到达。
自驾提示
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不设停车场,请停在欢乐海岸停车场(近OCT创展广场),步行前往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