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区 编辑

广东省汕头市辖区

潮南区潮南区

潮南区,广东省汕头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汕头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3°3′~23°18′,东经116°16′~116°40′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海洋性气候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区域面积600.74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末,潮南区总人口1506568人。 截至2023年6月,潮南区辖1个街道、10个镇, 区人民政府驻峡山街道玉峡南路。

潮南区原为粤东古邑,东晋隆安元年(397年)置县。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元代潮州改称潮州路。明清时潮州路称潮州府。1949年10月22日,成立潮阳县人民政府。1993年4月,潮阳撤县设市,改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2003年1月,潮阳撤市,设潮南区,成为汕头市辖区。 潮南区历史人文悠久,旅游资丰富,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潮南大南山石刻革命标语红宫红场、东里寨、峡山柯氏家庙及红场镇红军医院遗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寮嵌瓷;国家3A旅游景区: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

经初步核算,2023年,潮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6.4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9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1.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1.48亿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潮南区

外文名:Chaonan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44051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广东省汕头市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部沿海汕头市西南部

面积:600.74 km²

下辖地区:1个街道、10个镇

政府驻地:峡山街道玉峡南路

电话区号:0754

邮政编码:515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506568 人(2022年末总人口)

著名景点:翠峰岩景区、仙湖景区、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

火车站:潮南站

车牌代码:粤D

地区生产总值:536.41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原潮阳县(市)为粤东古邑,东晋隆安元年(397年)(注:一说义熙九年即413年)置县。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

南北朝(420~589年)宋、齐时,属义安郡。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潮阳县仍属义安郡。

唐永徽元年(650年),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先天元年(712年),复置潮阳县,县治于临昆山(也称孤山或公孤山,今铜盂、和平两镇交界之小北山南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潮州属江南道(翌年改属岭南道),潮阳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州为郡,潮州改名潮阳郡,领潮阳、海阳、程乡3县。乾元元年(758年),潮阳郡复称潮州。郡、州几度更易,潮阳都为其属县。元和十四年(819年),潮州刺史韩愈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棉城)。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嘉靖四年(1525年),潮阳县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头、惠来3都置惠来县。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又析出洋乌、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万历九年(1581年),洋乌、水两都复归潮阳县。

清代,潮阳仍属潮州府,建制一直无变。但其隶属名称,从广南东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备道,其间时有变动。

民国元年(1912年)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三年(1914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民国九年(1920年),直属广东省。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政府。

1950年2月,属潮汕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

1956年3月,属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

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1月,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潮南区地图潮南区地图

1983年7月13日,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汕头市。

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阳县,按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县级),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阳市,并入汕头市。原潮阳市基本上以练江为界,分设为潮阳、潮南2个区。

2003年3月31日,中共潮南区委、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0年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后,两英一带乡村成为潮阳县第十区。

1952年8月,潮阳县区划重新调整为1镇17区,即棉城镇,一区至十七区依次是金浦区、海门区、达濠区、和平区、峡山区、谷饶区、铜盂区、贵屿区、司马浦区、陈店区、河浦区、两英区、石船区、沙陇区、井都区、灶浦区、西胪区。

1956年12月,撤销区的建制,改设3镇44乡,即棉城、海门、达濠镇,金浦、平西、凤岗、广澳、潮光、和平、溪头、港头、峡山、东浦、泗联、谷饶、深石、和练、中练、贵屿、南阳、上练、司马浦、大布、仙桃、金溪、陈店、石桥头、大长陇、河浦、珠圆、钱塘、两英、古厝、金瓯、雷岭、石船、沙陇、成田、井都、关埠、下林、金玉、灶浦、西胪、华阳、桑田、波美乡。

1957年11月,潮阳县重新调整为3镇27乡,即棉城、海门、达濠镇,平西、金浦、凤岗、河浦、珠园、和平、港头、沙陇、井都、峡山、司马浦、两英、石船、雷岭、陈店、金溪、大长陇、上练、贵屿、南阳、铜盂、谷饶、灶浦、西胪、桑田、华阳、关埠乡。

1958年5月,划出达濠镇及大长陇等乡村后,县政区存2镇24乡。同年6月,政区再度合并为2镇17大乡,即:棉城、海门镇,金浦、和平、峡山、谷饶、铜盂、贵屿、司马浦、陈店、两英、石船、雷岭、沙陇、井都、关埠、金玉、西胪、桑田乡。

1958年9月,撤销乡镇建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县划分为13个人民公社,即红潮、前锋、和平、金星、灯塔、东风、群英、红场、上游、红锋、先锋、红星、幸福人民公社。同年12月,惠来县撤销,其东红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59年初,撤销东红人民公社,增设靖海、田心、周田、仙庵、金浦、铜盂、井都人民公社及和平柑桔农场、河溪农场。同时,红潮人民公社(下略人民公社)改名棉城人民公社(下略人民),前锋改名海门公社,金星改名沙陇公社,灯塔改名峡山公社,东风改名陈店公社,群英改名两英公社,红场改名石船公社,上游改名贵屿公社,红锋改名谷饶公社,先锋改名金玉公社,红星改名关埠公社,幸福改名西胪公社。

1961年6月,增设司马浦公社。同年10~11月,又增设仙城、灶浦、成田3个公社。

1962年4月,和平柑桔农场改为和柑公社、河溪农场改为河溪公社。

1964年,增设城郊公社,棉城公社复称棉城镇。

1970年,和柑公社改名胪岗公社。

1975年,海门公社改名海门镇。全县行政区划为2镇24公社。

1983年10月,社队建制改为区乡建制。至年底,全县行政区划为2个区级镇和24个区,下辖316乡12管理区14街道办事处12渔业队。

1984年9月,沙陇、和平、峡山、陈店、两英、谷饶、关埠7个区改设为区级镇。

1986年,撤区设镇,将原来的区、镇合并为25个镇(棉城与城郊合并)。设置121个居民委员会和428个村民委员会。

1992年,各镇增设管理区办事处,并调整部分村(居)民委员会。至2002年,全市有26个镇,共管辖157个居民委员会,382个村民委员会。

2003年1月29日,原潮阳市分设为潮阳区和潮南区。潮南区辖峡山、司马浦、陈店、仙城、两英、红场、雷岭、胪岗、成田、沙陇、田心、井都12个镇。

2004年3月,潮南区所辖峡山镇改为峡山街道办事处,沙陇、田心两镇合并为陇田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潮南区辖1个街道、10个镇:峡山街道、井都镇、陇田镇、雷岭镇、成田镇、红场镇、胪岗镇、两英镇、仙城镇、陈店镇、司马浦镇, 区人民政府驻峡山街道玉峡南路。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潮南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汕头市西南部,东临南海,西接普宁市,南邻惠来县,北隔练江与潮阳区相望。因地处练江中下游南岸,故称潮南。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3°3′~23°18′,东经116°16′~116°40′之间。境域东西最大距离2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2千米。区域面积600.7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4.7千米,海域面积4000多平方千米。

潮南区

地形地貌

潮南区政府

潮南区为沿海平原—丘陵地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特征为“一山一江一平原”。区境西南部南山属莲花山脉大南山支脉,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山体庞大,峰峦叠嶂,海拔多在300~400米,主峰雷岭大山为521.2米。低山丘陵分布于红场、雷岭以及仙城、两英、胪岗、成田、陇田等地之南部山区,在此地带上,丘高坡陡,坑狭谷深,海拔350米以上的山丘鳞次栉比。

丘陵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靠近平原村寨的南山北侧,即自仙城南部山区边缘,经两英圆山、胪岗宁湖,东至陇田华林顶一带,呈狭长带状分布,丘低坡缓,河谷开阔。从西至东,海拔100~200米较知名的低丘有尖石陵、狮母棚、马脚埔寨陵、新寮门岭、西坑顶、林招东山、狮山、深田东山、牛牯岭东山、宁湖寨陵、虎岗山、港头大尖山、牛眠南面山、倒插钗西畔陵、华林顶和将军袍等。海拔100米以下的台岗地,广泛分布于丘陵区及其附近地带,多已被垦荒种植。

平原主要分布于练江中下游流域,在区境北侧。练江自西向东流经区境北界构成练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范围在区内包括陈店、司马浦、峡山、胪岗、成田和陇田部分地区。东部沿海为陇田—井都海积砂坝,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由海砂堆积而成,砂层略向海岸倾斜,呈东北—西南半月形。原海砂随风飞扬搬迁。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营造木麻黄防护林后,逐渐形成固定或半固定砂土。

水文

潮南区潮南区

潮南区的主要水系,有雷岭河和练江。练江发源于普宁市大南山五峰尖西南麓杨梅坪白水磜,自西向东流经区境北侧,由龟头海至海门港注入南海。练江平原全长94.5千米,中下游流程41.3千米,练江中下游河涌蓄水量0.3亿立方米,是两岸灌溉排涝和航运的主动脉。练江在潮南区境内的支流有7条。雷岭河发源于雷岭大山南麓,是龙江支流华湖水上游,自北向南,由龟山弯、赤竹坪、南溪3条支流汇合于双溪后经鹅地流入惠来县境。在潮南区境流程9.5千米,流域面积61.0平方千米。源流常年不枯。

气候

潮南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海洋性气候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21.1℃,年际变化在20.5~21.6℃之间,变幅1.1℃。常年最冷月在1月或2月,3月起气温逐月回升;最热月在7月或8月,9月起气温逐月下降。月平均最低气温12.8℃;月平均最高气温27.3℃,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4.5℃。年平均降水量1830毫米,其中南山区年平均降水量2200毫米,是主要的暴雨中心;沿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593毫米,是主要的干旱区。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分布很不均,雨季和旱季明显。历年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水量占全年17%;4~9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83%。潮南区热量资源充足,年日照时数2100~2300小时,日照百分率50%左右。全区除南山高丘地带≥10℃积温少于7000℃外,其余各地≥10℃积温为7500~7900℃,有利于双季稻及喜温作物的种植。

土壤

潮南区土壤分赤红壤、水稻土、滨海砂土、海滨盐渍沼泽土4个土类。赤红壤由花岗岩风化而成,主要分布于大南山系红场、雷岭等高丘地区和东部沿海低丘地区,以种植林果为主;水稻土主要有潮沙泥土、泥肉土、麻红泥土、宽谷冲积土、咸酸土、滨海沉积土、洪积红黄泥土、反酸土、沙河泥土、咸土等,分布于全区各镇(街道),尤以练江平原为多,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滨海砂土为海相砂堤堆积物,分布于沿海边缘一带,未开垦的种植木麻黄防风固沙,已开垦的逐步发展为果蔬生产基地;滨海盐渍沼泽土,为围垦的海滩涂,分布于临练江龟头海的成田、陇田、井都一带,多改造为咸塭田,发展种植业或养殖业。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潮南区有耕地9200.71公顷,园地4780.99公顷,林地22724.43公顷,草地1488.65公顷,湿地363.1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667.3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655.7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008.72公顷。

水资源

潮南区潮南区

潮南区地处练江中下游地段,上游入境水量年均1.2亿立方米,丰水年1.6亿立方米,枯水年0.8亿立方米。全区年水资源总量5.8亿立方米,年人均拥有水资源量450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20.5%、全省人均1700立方米的26.5%。由于地下水含氟量偏高、地表水受污染等影响,全区用水只能依赖现有的水库塘堰,按年正常降水1830毫米计算,年平均入库可调配水量约3亿立方米。秋风、金溪和龙溪三大水系内的9宗中、小型水库是全区最主要的供水水源区,总集雨面积173平方千米,总库容约1.7亿立方米(其中秋风水系总库容8396万立方米,金溪水系总库容2771万立方米,龙溪水系总库容5877.8万立方米),年可调蓄水量约2.6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潮南区境内植被带有较明显的南亚热带泛热带特色。既有乔木、灌木混交,又有针、阔叶同林。分布于全区各地的林(竹)木47科125种,主要树种有马尾松、台湾相思、杉、油茶、竹、桉树、木麻黄、茶等18科40多种,其中,红场镇是茶叶主产区,有白叶单丛等16个品种。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蛇舌草、蚶壳草、益母草、方骨苦楝、淡竹、麦冬等共计402种,其中植物药386种,分属133科,计菌类3科3种,蕨类16科26种,裸子5科6种,被子109科351种。

动物资源

潮南区城建

潮南区常见的飞禽有麻雀、乌鸦、喜鹊、老鹰、斑鸠、鹧鸪、白头翁、百灵鸟、乌豆鸟、水鸟、水鸭、海鸥、白鹭鸶、燕子、雨燕、雁、杜鹃、天鹅等。走兽主要有狼、狐狸、山狗、豪猪、野猪、粉猪、野羊、野兔、黄猄、水獭等。爬行类主要有穿山甲、乌龟、赤米龟、蜥蜴、蟒蛇、铁线蛇、两头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过树蛇、青竹标、水蛇、涂蛇、沙律蛇、秤杆蛇、黄头蛇、滑鼠蛇、灰鼠蛇等,其他还有家鼠、松鼠、田鼠、青蛙、蛤蟆、蟾蜍、蝙蝠等。

水生物资源

潮南区濒临南海,水生物资源丰富,常见的鱼类220多种,贝壳生物50多种。海洋鱼类有蓝点鲅、鲥鱼、鲈鱼、石斑鱼、乌鲳、银鲳、鲻鱼、棱鲻、黄唇鱼、鳌鱼、大黄鱼、海鳗、海鲶、带鱼、鲬、蓝圆鲹等。淡水鱼类有鲤鱼、鲫鱼、七丝鲚、银鱼、泥鳅、胡子鲶、鲶鱼、乌鳢、攀鲈、黄鳝、鳗鲡、鳖等。贝壳生物有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刀额新对虾、日本对虾、短须对虾、脊尾白虾等。藻类主要有紫菜、昆布、海藻、江篱等。

矿产资源

潮南区矿产主要有花岗岩、石英砂、锆英石、钛铁,还有磁铁、稀土、独居石、高岭土、石灰石、云母、瓷土、石棉、锰、铅、锡等。陇田镇沿海的石英砂蕴量颇丰,是制造玻璃的原料;花岗岩广泛分布于区内中低丘及台岗地。

人口

编辑

截至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潮南区常住人口为1231638人。

截至2023年末,潮南区户籍总人口 1507229 人,其中男性人口 776140 人,女性人口 731089 人,性别比为 1.06:1,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82183 人,乡村人口 625046 人。

经济

编辑

综述

生产总值

2023年,潮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536.41 亿元,同比增长 2.5%,第一产业增加值 22.95 亿元,增长 4.8%;第二产业增加值 321.98 亿元,增长 1.1%;第三产业增加值 191.48 亿元,增长 4.4%。

三次产业比重

2023年,潮南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 4.3∶60∶35.7。

财政收入和支出

2023年,潮南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7亿元,同比增长41.09%,其中税收收入6.65亿元,增长50.54%;非税收入5.22亿元,增长30.63%。

2023年,潮南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04亿元,增长6.54%,其中,教育支出15.06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1.0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02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潮南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8.5%。从三大产业看,第一产业下降 15.1%;第二产业增长 33.3%;第三产业增长 6.4%。从分行业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33.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8.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34.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7.2%。从构成占比看,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52.8%,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47.4%;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26.8%;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7.4%。商品房销售面积 33.87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2.7%。

人均收入

2023年,潮南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245 元,比上年增长 3.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262 元,增长 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45 元,增长 5.1%。

第一产业

2023年,潮南区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6.21 万亩,比上年增长 0.58%,其中水稻播种面积 23.75 万亩,增长 0.20%;薯类播种面积 11.77万亩,增长 0.93%;蔬菜种植面积 15.57 万亩,增长 3.45%;水果种植面积 8.05 万亩,增长 0.45%。

2023年,潮南区全年粮食总产量 15.70 万吨,比上年增长 0.02%,其中稻谷总产值 10.66 万吨;薯类产量 4.83 万吨,增长 0.05%;蔬菜产量39.34 万吨,增长 2.32%;水果产量 4.55 万吨,增长 11.82%。

2023年,潮南区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1.89 万吨,比上年增长 8.71%,其中,猪肉产量 1.85 万吨,增长 9.28%。年末生猪存栏 12.63 万头,增长 3.14%;生猪出栏 23.84 万头,增长 14.33%。

2023年,潮南区全年水产品产量 2.28 万吨,比上年下降 0.35%。其中,海水产品 0.88 万吨,增长 1.03%;淡水产品 1.4 万吨,下降 1.21%。

第二产业

2023年,潮南区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309.85 亿元,比上年增长 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34.54 亿元,下降 1.5%,分门类看,规上制造业增加值下降 2.4%,规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2.7%。

2023年,潮南区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 1017.25 亿元,分行业看,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口腔用品和精品文具四大行业主导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四大行业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759.1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74.6%。

2023年,潮南区全年工业用电量 31.06亿千瓦时,增长 13.4%。

建筑业情况

2023年,潮南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 12.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6%;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2.13 亿元,增长 52.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49 万平方米,下降 4.4%。

第三产业

2023年,潮南区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53.5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10.34 亿元,增长 10.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10.04 亿元,增长 9.3%。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26.06 亿元,下降 7.3%。

2023年,潮南区全年货物运输总量 56.53 万吨,比上年增长 5.01%;货物运输周转量 12370.19 万吨公里,增长 4.32%。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06.37 万人,增长 6.29%;旅客运输周转量 5876.21 万人公里。

国内贸易

2023年,潮南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93 亿元,同比增长 4.7%;批发业商品销售额 57.04 亿元,增长 4.6%;零售业商品销售额 177.88亿元,增长 5.2%;住宿业营业额 3.59 亿元,增长 18.8%;餐饮业营业额 21.55 亿元,增长 12.1%。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 51.11 亿元,增长 2.9%;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 4.05亿元,同比增长 26.3%。

对外贸易

2023年,潮南区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38.07 亿元,同比下降 8.7%,其中,出口总额 36.54 亿元,下降 11.4%,进口总额 1.53 亿元,增长 238.6%。

金融业

2023年末,潮南区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600.07 亿元,比年初数增长7.9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 52.54 亿元,住户存款余额 544.4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84.68 亿元,增长 13.95%。

邮电

2023年,潮南区全年电信业务收入 46786.15 万元,增长 20%,邮政业务收入 14066.34 万元。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潮南区初步形成“一高铁四高速、两国道五省道”的大交通格局。已建成田心、峡山、井都、司马浦、两英、雷岭六个高速出入口,形成以深汕高速公路、揭惠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国道324线、国道228线,司神公路、陈沙公路、和惠公路、水红线,以及潮南环城公路、峡新公路、金光南路、陈仙公路、陈贵公路等为主骨架的交通体系。

公路

截至2020年,潮南区公路总里程为1043.3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8.28千米、国道37.76千米、省道79.45千米、地方公路857.87千米,公路密度为174.94千米/百平方千米。

2022年,潮南区货运量53.83万吨,客运量476.42万人,货运周转量11857.99万吨/千米,旅客周转量5627.23万人/千米。

潮南区公路

潮南区已基本形成了以深汕高速公路、揭惠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国道324线、国道228线,省道司神公路、陈沙公路、和惠公路、水红线,以及潮南环城公路、峡新公路、金光南路、陈仙公路、陈贵公路等为主骨架的交通体系。区内镇与镇、村与村通公路,主要道路全面实现水泥硬化。

铁路

潮南站位于潮南区陇田镇田三村,2023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是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站点之一,运营初期共开行7对列车,其中6.5对往返广州东,1对往返深圳,深圳北往汕头南1趟经停潮南。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末,潮南区共有三家公交企业,分别是潮南区广达公共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金苑公交客运有限公司、新汕都公交客运有限公司,投放公交车77辆。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3年,潮南区全年全区通过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6 家,累计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71 家。2023年末,潮南区全区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 家,其中 1 家为当年新增;年末全区共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6 家,其中 1 家为当年新增。全区年末共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1 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3 家。

2023 年潮南区新增专利授权 3787 件,其中发明申请 86 件,全区累计专利授权 30770 件,其中发明专利 393 件;全区新增注册商标 8068 件,累计 107128 件。至目前,我区已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1 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6 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 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4 家,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14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 6 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商标 9 件。

教育事业

2023年,潮南区完成改、扩建及修缮学校 51 所,共投入 8129 万元。全区共有学校、幼儿园 708 所,其中中职学校 1 所,高(完)中22 所、初中 70 所、小学 201 所、幼儿园 413 所、特殊教育学校1 所。各类学校在校生 324511 人,其中中职 2570 人、高中 34408人、初中 70639 人、小学 154933 人、幼儿园 61785 人、特殊教育学生 176 人。小学适龄入学率 100%,初中适龄入学率 100%。全区各类公办学校教师 11244 人,其中中职 154 人、高中 1857人、初中 3058 人、小学 6034 人、幼儿园 113 人、特殊教育 28人。2023 年全区高考优投人数 748 人,优投率 8.8%;本科上线人数 3642 人,上线率 42.89%;总上线率 100%。

潮南区主要中学名单

汕头市六都中学

潮南区峡晖中学

潮南实验学校

晓升中学

两英中学

潮南区东山中学

潮南区胪溪中学

潮南区成田高级中学

陈店中学

潮南井都中学

田心华侨中学

潮南砺青中学

新发中英文学校(民办)

潮南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名单

潮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潮南区职业技术学校)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末,潮南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442 家,其中三级乙等医院 1 家(潮南民生医院),二级甲等医院 1 家(潮南区人民医院)。病床 3902 张,专业医疗技术人员 4212 人,其中执业医师 1102 人,助理执业医师 459 人,注册护士 2066 人,乡村医生 69 人。

潮南区主要医疗院所名单

汕头市潮南区人民医院

汕头潮南民生医院

潮南区中医院(筹)

潮南区妇幼医院(筹)

潮南区峡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汕头市潮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潮南区卫生监督所

汕头市潮南区慢性病防治站

潮南区两英中心卫生院

潮南区司马浦镇卫生院

潮南区仙城镇卫生院

潮南区雷岭镇卫生院

潮南区陇田中心卫生院

潮南区陈店镇卫生院

潮南区胪岗镇卫生院

潮南区井都镇卫生院

潮南区红场镇卫生院

潮南区成田镇卫生院

社会保障

2022年,潮南区城镇新增就业4128人。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潮南区通行的方言是潮阳话。潮阳话是潮汕方言一种,属闽语闽南区语系和潮汕地区的闽语方言,统称潮州话或潮汕话,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保存着大量古汉语话音、语调、词汇及语言特点。区内的红场、雷岭及两英、仙城、胪岗、田心等地是双语言地区,绝大部分客家人既保留客家话又会讲潮阳话。

宗教

2022年,潮南区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信众2.4万人,宗教活动场所104处,宗教团体3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寮嵌瓷

大寮嵌瓷大寮嵌瓷

大寮嵌瓷是潮汕地区颇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建筑装饰工艺。2007年1月,大寮嵌瓷被列为“汕头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1月被列为“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潮南区首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南英歌

潮南英歌潮南英歌

潮南英歌属广场情绪舞蹈,是融汇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为一体的民间大型集体舞蹈,与潮阳英歌同源异流,是古代傩文化的延续。潮南英歌运用潮汕快板英歌对打套式,表演节奏快、鼓点紧,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多变,并融进了南拳的单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因而舞蹈动作特别勇猛威风。在潮南,英歌舞被认为具有“驱鬼神、镇邪恶、保平安、求福祉”的作用,每逢春节、元宵、游神赛会,各地纷纷组织英歌舞表演。潮南英歌不仅是古傩文化的遗存,而且融合了北方大鼓子秧歌舞的特点,对研究潮南古代民间文化以及南北文化的交融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编辑

潮南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滨海旅游资源有陇田镇的田心湾海滩等自然景观;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红场镇、雷岭镇;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有省级大南山森林公园、雷岭5万亩岭南荔枝园、井都台农园;特色民居有陇田镇的东里寨。有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翠峰岩风景区、仙湖风景区2处颇具规模的景点。

简介

图片

翠峰岩景区

翠峰岩景区位于仙城镇深溪。始建于元至正三年(1343年),为祀奉昔年林九姨修真坐化而建。翠峰岩有滴水观音、葫芦亭、云坡叠翠、云洞常春、云石烟霞等景点,雨伞沟附近有高10米的大颠塑像。景区拥有“翠峰四奇”:奇石、奇洞、奇泉、奇树。岩上还有红军石洞、哨站旧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彭湃、潮普惠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刘大刚等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印记。

翠峰岩景区翠峰岩景区

仙湖风景区

仙湖风景区位于仙城镇粮山之峰,面积约3平方千米。景区之东为福天宫,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分前宫、中宫、三仙宫及后院。福天宫之南为西佛寺,是建筑群主体,占地面积5760平方米,左有乾门飞虹桥,右有巽门文昌桥,前有天地宫。西佛寺之北有亭群,亭亭相叠,亭之间有桥相通,称“八仙连环桥”,计有大亭、小亭25个,建筑面积625平方米,为景区中心。西佛寺左旁为紫竹苑门楼,面积8473平方米,分为笃庆斋楼、德芝宫、观音阁、南普宫等。过湖西之浮桥上北岸,有北斗阁楼、水边亭、德福庙、大德庙、钓鱼台等,面积8000平方米。景区南部有一台岗,长达1000米,高约180米,似巨佛仰卧,俗称“半天佛”。

仙湖风景区仙湖风景区

祥符塔

祥符塔位于峡山街道龟山峰顶,始建于宋代,明嘉靖二年(1523年)柯良晋增修,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周光镐重修。塔高21.06米,塔基周长21.12米,八面九层实心砖石结构。

祥符塔祥符塔

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

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位于陇田镇东部,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景区围绕“潮风水韵、耕梦东华”主题,建设具有潮乡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村庄,成功创建首个省市共建的潮乡科普特色小镇。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于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3A景区。

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东华村潮乡旅游景区

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

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位于潮南区红场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革命老区,是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中心。景区以原大南山苏区党政指挥机关所在地为依托,将大溪坝革命遗址群进行升级,建设了以公园服务中心、大南山红色古寨、苏区文体印象带、红场纪念广场、大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为一体的五大重点品牌项目,展现了民国十六年(1927)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此地发生的红色历史事件。

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

地方特产

编辑

峡山油麻人仔、陈店福潭糖葱薄饼、胪岗蕉柑、两英番薯粥、仙城仙门城束砂、红场青梅、雷岭荔枝、沙陇鱼丸、田心大蒜、井都菜脯、司马浦溪美朱花篮和大布明糖。

著名人物

编辑

先贤

周光镐:(1536~1616年)峡山街道桃溪(今桃溪社区)人,宋理学家,提刑周敦颐后裔。父孚先,明代理学名人。

马元利:(1875~1935年),成田镇人。中国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同盟会员。

学术界

郑儒永:女,成田镇盐汀人,中国中科院院士。

周国治:峡山街道人,中国中科院院士。

曾茂朝:峡山街道大潮人,电子计算机专家,历任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想集团公司董事长。

文艺界

郑正秋:成田镇盐汀人,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

周华健:胪岗镇人,中国台湾男歌手、音乐人。

刘锡明:成田镇人,中国香港男演员、歌手。

军政界

萧吉珊:(1893~1956年),黄陇都东沟村(现峡山街道东沟村)。民国二十年(1931年)底,在国民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升任中央执委,并兼任国民党中央海外党务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

马德祥:(班汉·西巴阿差),泰国第21位总理,祖籍成田镇田中央社区。

胡万洲:峡山街道人,民初名将、护国军海陆军司令。

朱良:原名周志毅,峡山街道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中央第十三届中央委员、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届委员。

黄陈小萍:陈店镇文光社区人,政治家、学者、教育家、企业家和侨领,亦是温哥华潮州会馆副会长。

商业界

陈经纬:陈店镇文光社区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经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工商联常委、香港中国商会主席兼会长。

陈有汉:峡山街道洋东村人,泰国盘谷银行总裁。

陈有庆:峡山街道洋东村人,香港亚洲金融集团董事长。

马介璋:成田镇家美社区人,香港达成集团、佳宁娜集团董事局主席。

钟廷森:两英镇新圩村人,金狮集团主席。

李石成:两英镇古溪村人,泰兴集团总裁。

周泽荣:峡山街道桃溪社区人,侨鑫集团董事长门户网站。

马化腾:成田镇家美社区人,腾讯QQ创办人。

马伟强:成田镇家美社区人,广东骋望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汕头市百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荣誉称号

编辑

2020年6月30日,潮南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2年7月,潮南区入选广东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省级试点县。

2023年3月,潮南区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

下一篇 温湛滨

上一篇 棉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