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州音乐 编辑
潮州音乐,简称潮乐,是主要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潮州音乐是潮汕地区各类民间器乐演奏乐曲的总称,主要流行于揭阳、潮州、汕头等地,其影响辐射闽南、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区以及世界上潮人聚居的地方。潮州音乐以其表演形式灵活多变而享誉海内外,有着“唐宋遗音”、“华夏正声”之称,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瑰宝 。
潮州音乐大致可分为锣鼓乐、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外江音乐等。其中锣鼓乐属于广场乐,包括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等;而弦诗乐、细乐、庙堂音乐、外江音乐等则属于室内乐。潮州音乐常用乐器约有20余种,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唢呐、深波等 。
2006年5月20日,潮州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50 。
中文名:潮州音乐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遗产编号:Ⅱ-50
南宋末年,宋室宫廷乐宦吴丙(字汝光,原籍江西)随师抵潮,宋亡后,吴丙定居潮阳棉城,宫廷音乐的种子也因此播落于潮阳大地,经过历代乐工们的充实和发展,形成了潮阳笛套音乐古朴典雅的风采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明清以来,外来(外省)戏曲剧种相断入潮,商业性演出十分频繁,这为潮音戏又注入新血液。
1843年,潮州音乐随潮人南下到了新加坡 。
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汕头潮乐改进会和潮州市民间音乐团等组织。
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
主要分类
潮州音乐源于当地民歌、歌舞、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类。它蕴藏丰富,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
韵味调式
潮州音乐内涵丰富,既能表现小桥流水式的趣味,又能演绎出气壮山河的史诗。潮州音乐所独有的“二四谱”是十分古老的谱式,在其独特的律制中,“si”、“fa”二音的灵活变化体现了潮乐独特的韵味,同时构成潮乐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多种调式以及演奏上强调充分发挥作韵和即兴加花两种技法 。
演奏乐器
潮州音乐常用乐器约有二十余种,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唢呐、深波等。
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潮阳笛套音乐的品类,可分为笛套音乐和笛套锣鼓。笛套音乐包括笛套古乐(即传统的笛套音乐)和经融合、演变而成的笛套音乐。笛套古乐从曲式结构到旋律进行,都保留了古代宫廷音乐韵味。其风格特点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传统色彩。笛套锣鼓包括笛套小锣鼓、笛套大锣鼓和笛套苏锣鼓,笛套小锣鼓是指笛套音乐配上小巧玲珑的锣鼓点,笛套大锣鼓是指笛套音乐配上大鼓、斗锣、大钹等音量恢宏的大型打击乐,笛套苏锣鼓则是指笛套音乐配上苏锣鼓。
潮州音乐特色乐器
潮州音乐反映现实生活的器乐曲作品有《春满渔港》《欢庆胜利》《喜送丰收粮》《一路送粮一路歌》;整理乐曲有《关公过五关》、《双咬鹅》、《追舟》等;代表性曲目有《抛网捕鱼》《双咬鹅》(大锣鼓)、《昭君怨》、《小桃红》(细乐)、《晏灯楼》(苏锣鼓)等。
潮州音乐
传承价值
潮州音乐
传承现状
潮州音乐作为岭南音乐文化三大乐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地域和方言的限制、教育人才以及教育素材的缺乏,潮州音乐教育的推广和普及举步维艰,潮州音乐呈现逐步萎缩和衰退的趋势。
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潮州音乐已出现逐渐衰落的状态。历史资料散佚,艺术人才老化等等,无不制约着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有关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保护的力度。
传承人物
潮州音乐
杨秀明,男,汉族,1933年生,广东潮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曾师从徐涤生学习古筝演奏,先后在汕头地区文工团、汕头市潮州音乐曲艺团工作,1981年任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兼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校教师,并赴台湾地区、新加坡、荷兰、比利时等地讲学,培养出大批古筝、琵琶等演奏人才 。
林立言,男,汉族,1935年生,2011年去世,广东汕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曾在林壁南、郑国瑞等指导下学习潮州音乐,2004年被授予“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称号,任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潮阳民间艺术学会顾问、潮阳潮声丝竹社社长等职,创作笛套锣鼓《鱼缸丰收》并获奖,代表曲目有《大破金光阵》《拦海颂》等,还整理了《柳摇金》《雁儿落》等多首古乐曲 。
保护措施
2012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为潮州、汕头、揭阳搭建民间潮乐大赛总决赛这个平台,通过跨地区音乐交流以及新闻媒体现场宣传报道等形式,让更多的年青人感受潮州大锣鼓等潮州音乐的魅力所在,进而加入到弘扬、传承潮州音乐的行列中来,使潮州音乐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
2022年4月29日,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Ⅱ-2。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潮州音乐项目保护单位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评估合格。 “潮州音乐”项目保护单位潮州市文化馆(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潮州市文化馆。
获奖荣誉
1957年,潮州音乐获得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
重要演出
1957年,潮州音乐曾经代表广东民间艺术团参加前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
1958年,潮州音乐演奏团到莫斯科演出,潮州音乐在其中得到展示 。
2004年7月14至15日,在广州举办了潮州音乐演奏会 。
2012年8月8日,2012广东省民间潮乐大赛总决赛,在潮州体育馆举行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