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螺 编辑
红螺,又称称小皱岩螺、皱红螺,是新腹足目骨螺科红螺属软体动物。贝壳中等大,略呈卵方形;壳质坚厚,壳面有细而稍凸出的螺肋,肋上常形成一些翘起的皱褶,呈鳞片状;各螺层的中部和体螺层的上部扩张,形成明显的肩角,肩角上常有角状突起或短棘,上面常耸起一些皱褶和鳞片;贝壳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壳口大,内部为淡黄色或黄白色,具放射状螺纹。外唇内缘具强的褶襞,边缘有浅的缺刻;内唇光滑,呈漏斗状,呈褐色。红螺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海域,常见于东海和南海,国际上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和越南、波斯湾、南非及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地。幼贝多分布在低潮线附近岩石间;成贝多在低潮线以下数米深的海底生活,有时亦能钻入沙内生活,为肉食性的种类,喜食其他贝类、死鱼等,为贝类养殖的敌害。红螺产卵期的起止略有差异,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变化,产卵期为6-8月,一年繁殖一次,产卵量为20-120万粒。寿命约4年。红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螺类。红螺壳肉可入药,味甘、性凉,归肝经,可清热明目;壳味咸、性寒,归脾、胃、肺经,可制酸止痛、化痰消积、镇肝息风。红螺肉营养丰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贝壳可制作烟具和其他小工艺品。
螺图片集萃
红螺的贝壳呈球状,壳质坚厚,表面生有肋纹及棘突。壳口内面很光滑,呈橘红色,所以便获得了红螺的名称。红螺除了肉可以食用之外,贝壳也很有用。贝雕厂用它制作的烟具或其他小工艺品很受人们的欢迎。初来海边的人们很喜欢找几个红螺贝壳作纪念品。
红螺
与红螺相近的许多螺类,通称骨螺,它们的贝壳长得稀奇古怪:有的前沟特别长,像个伸长的鸟嘴;有的贝壳表面长着许多瘤状突起;有的长有长棘或刺,真是奇形怪状无所不有。它们的贝壳虽然没有宝贝、芋螺等的鲜艳多彩,但也是人们很喜欢收藏的种类。
【性状鉴别要点】与脉红螺相近似。高约7.7cm,宽约5.8cm。壳面刻有细密而稍凸出的螺肋,其上被密集的生长纹划成鳞片状。肩角上生有短的棘状突起,在体螺层的上部则形成翘起的游离状褶襞。壳面黄褐色,壳口淡黄或红黄色(图46~47)。
【功效】传统医学认为具有消痰软坚,熄风镇静,制酸止痛。
红螺(图4)
1.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适宜癌症,干燥综合征者食用;也适宜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2.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红螺(图5)
2.食用螺类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3.海螺脑神经分泌的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用前需去掉头部。
次品鉴别
1.散发异味表明处理不当,肉质腐败
2.海螺足脱离表明海螺在加工前已死亡
3.内脏存留表明处理不当
4.冰水中浸泡过久或使用多磷酸钠,会造成含水量过高,肉质变软,以及细菌计数过高,产品质量下降
红螺(图6)
红螺(图7)
海螺乐器
用海螺听大海的声音
浪漫的说法。科学的解释是,贝壳的结构使它依靠共振放大了环境中某些特定频率的声音,比如人体血液流动的声音。所以把贝壳放在耳边,你听到的多半是来自自己内心深处血液沸腾的声音。
食物名称 | 红螺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119 千卡 |
蛋白质 | 20.2 g |
脂肪 | 0.9 g |
胆固醇 | 177 mg |
饱和脂肪酸 | 0.2 g |
多不饱和脂肪酸 | 0.3 g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0.1 g |
碳水化合物 | 7.6 g |
钠 | 220 mg |
镁 | 191 mg |
磷 | 152 mg |
钾 | 179 mg |
钙 | 539 mg |
锰 | 0.34 mg |
铁 | 5.3 mg |
铜 | 0.05 mg |
锌 | 3.34 mg |
硒 | 74.8 μg |
维生素A | 50 μ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46 mg |
烟酸(烟酰胺) | 0.2 mg |
维生素E | 20.7 mg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