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地铁10号线 编辑
上海地铁10号线(Shanghai Metro Line 10)是中国上海市第十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10年4月10日开通运营主线龙溪路站以东部分(新江湾城站至龙溪路站)及支线部分(龙溪路站【不含】至航中路站), 于2010年11月30日开通运营主线剩余段(龙溪路站【不含】至虹桥火车站站), 于2020年12月26日开通二期(基隆路站至新江湾城站【不含】),标志色为淡紫色。
上海地铁10号线主线西起闵行区虹桥火车站站,途经长宁区、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终点止于浦东新区基隆路站,支线西起闵行区航中路站,终点止于长宁区龙溪路站。线路连接了上海市东北地区、中心城核心区、城市西南地区。
据上海地铁官网数据显示,上海地铁10号线全长46千米;其中高架线5千米,地下线41千米,共设37座车站,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32座;列车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
中文名:上海地铁10号线
外文名:Shanghai Metro Line 10
开通日期:2010年4月10日
轨道类型:地铁
所属地区:中国上海市
运营时间:05:25至23:43(周一-周日)(次日00:00至00:57(周五-周六延时虹桥火车站⇌新江湾城))
起止站点:虹桥火车站⇌基隆路(航中路站(支线、从龙溪路站起接入主线)⇌基隆路站)
线路长度:46 km
车站数量:37座
报站语言:普通话、英语
运营机构: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
标志色:淡紫色
车辆编组:6节编组A型列车
最高速度:80千米/小时
一期工程(含航中路支线)
上海地铁10号线通车
2009年6月15日,上海地铁10号线凯旋路主变受电成功。 9月13日,系着淡紫色标识腰带的上海地铁10号线首列列车运抵上海,开始调试。
2010年4月10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主线龙溪路站以东部分(新江湾城站至龙溪路站)及支线部分(龙溪路站【不含】至航中路站)开通运营。 11月30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主线剩余段(龙溪路站【不含】至虹桥火车站站)开通运营。
自2023年4月28日起,上海地铁10号线逢周五、周六实施延时运营。
二期工程(新江湾城站至基隆路站)
2020年12月26日,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基隆路站至新江湾城站【不含】)开通试运营。
配套工程
吴中路停车场
上海地铁10号线车站与周边地块地下空间相结合,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江湾体育场站通过构建地下步行系统,改善地面人行交通环境,使城市空间功能复合化、多样化,促进了五角场地区的经济发展;豫园站南端设地下大通道,连通了周边主要的商业设施,成为豫园地区城市地下空间的核心;上海图书馆站利用车站建设将与上海图书馆之间的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完善上海图书馆功能设施,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建设难题
上海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全线为地下车站,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车站和区段位于交通大学、上海图书馆、淮海路、新天地、老西门、豫园老城厢、南京路、四川路、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五角场、江湾体育场等城市文化、商业中心及交通要道,沿途十几次穿越外环高速公路、上海中环线、上海内环线、上海延安高架路、上海南北高架路、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地铁2号线、上海地铁7号线隧道及复兴中路、四平路下立交等10条道路、高架和隧道,地下环境复杂,建设场地狭小,施工难度大,风险点多。
上海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海伦路站至邮电新村站区间隧道需穿越城市交通主干道四平路上的沙泾港桥桩基,桥梁两侧建筑林立、管线众多,无法按常规施工法拆除老桥拔除桩基,另建新桥确保四平路畅通和盾构穿越,且四平路作为主干道路无法封闭施工。建设者组织科技攻关,采用了桥梁桩基托换、区间盾构直接切削桥桩的施工工艺,多次攻克风险点,历时一年时间艰难施工,盾构成功穿越桥梁桩基。经检测,桥梁及盾构均符合规范及使用要求。
技术创新
上海地铁10号线在部分路段采用了隔振效果较好的浮置板道床,有效控制振动噪声。但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工序,传统散铺法浮置板施工进度约为6至10米/天,无法满足进度要求。建设者设法研究工艺改进,将施工进度提高到平均50米/天,突破了浮置板轨道应用及施工领域的瓶颈,缩短工期3至4个月,确保了整体项目的建设工期。
上海地铁10号线首次在上海轨道领域使用对称三开道岔技术,铺设于宋园路站、一大会址·新天地站、四川北路站存车线,可有效减少地下车站土建规模,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防水管片涂层在上海地铁建设中被首次应用在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过江隧道。
车站列表
据上海地铁官网数据显示,上海地铁10号线共设37座车站,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32座(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9月)。
序号 | 车站名称 | 换乘线路 | 站台形式 | 开门方向 | 所在行政区 | |
往基隆路 | 往虹桥火车站/航中路 | |||||
支线段 | ||||||
支1 | 航中路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左侧 | 右侧 | 闵行区 |
支2 | 紫藤路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左侧 | ||
支3 | 龙柏新村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
主线段 | ||||||
1 | 虹桥火车站站 | 上海地铁2号线 上海地铁17号线 | 地下二层岛式 | 右侧 | 右侧 | 闵行区 |
2 | 虹桥2号航站楼站 | 上海地铁2号线 (*注2部分虚拟换乘,单程票、异地交通卡/乘车码除外) 上海市域铁机场联络线(出站换乘,在建) | 地下二层三岛式 | 双侧 | ||
3 | 虹桥1号航站楼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右侧 | 长宁区 | |
4 | 上海动物园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左侧 | 左侧 | |
5 | 龙溪路站 | —— | 地下二层一岛一侧式 | *注3 | 右侧 | |
6 | 水城路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左侧 | 左侧 | |
7 | 伊犁路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
8 | 宋园路站 | —— | 地下二层侧式 | 右侧 | 右侧 | |
9 | 虹桥路站 | 上海地铁3号线 上海地铁4号线 | 地下二层岛式 | 左侧 | 左侧 | |
10 | 交通大学站 | 上海地铁11号线 | 地下二层岛式 | 徐汇区 | ||
11 | 上海图书馆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
12 | 陕西南路站 | 上海地铁1号线 上海地铁12号线 | 地下二层岛式 | 徐汇区 黄浦区 | ||
13 | 一大会址•新天地站 | 上海地铁13号线 | 地下二层侧式 | 右侧 | 右侧 | 黄浦区 |
14 | 老西门站 | 上海地铁8号线 | 地下三层岛式 | 左侧 | 左侧 | |
15 | 豫园站 | 上海地铁14号线 | 地下三层岛式 | |||
16 | 南京东路站 | 上海地铁2号线 | 地下三层岛式 | |||
17 | 天潼路站 | 上海地铁12号线 | 地下二层岛式 | 静安区 虹口区 | ||
18 | 四川北路站 | —— | 地下二层侧式 | 右侧 | 右侧 | 虹口区 |
19 | 海伦路站 | 上海地铁4号线 | 地下三层岛式 | 左侧 | 左侧 | |
20 | 邮电新村站 | —— | 地下二层侧式 | 右侧 | 右侧 | |
21 | 四平路站 | 上海地铁8号线 | 地下三层侧式 | 虹口区 杨浦区 | ||
22 | 同济大学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左侧 | 左侧 | 杨浦区 |
23 | 国权路站 | 上海地铁18号线 | 地下二层岛式 | |||
24 | 五角场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
25 | 江湾体育场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
26 | 三门路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
27 | 殷高东路站 | —— | 地下二层岛式 | |||
28 | 新江湾城站 | —— | 地下二层双岛式 | *注4
| 曾用型号:AC-13 现用型号:10A01 制造商: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SATCO)与南京浦镇车辆厂 设计速度:80km/h 车辆编成:6节编组(Tc+Mp+M+M+Mp+Tc) 车厢:长23.54米,宽3米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供电方式:接触网供电 车辆总数:41列 制造年代:2009年—2012年 设计寿命:30年 昵称:热带鱼 备注:(1)编号奇数的为南京浦镇车辆厂生产,偶数为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SATCO)生产。 (2)该车有LED电子线路示意图,位于车门上方。 | |
10A02(10042~10067) | ||||||
| 型号:10A02 制造商:上海阿尔斯通交通设备有限公司(SATCO)与南京浦镇车辆厂 设计速度:80km/h 车辆编成:6节编组(Tc+Mp+M+M+Mp+Tc) 车厢:长23.54米,宽3米 电机传动方式:VVVF交流传动 供电方式:接触网供电 车辆总数:26列 制造年代:2017年—2019年 设计寿命:30年 昵称:热带鱼二世 特点:没有了逃生窗的玻璃,车号靠左,拥有LCD显示屏。 |
运行系统
上海地铁10号线设有一个停车场(吴中路停车场)。供电系统采用集中110/35千伏两级供电方式,一期工程全线设两座主变电所,主变电所从城市电网引入110千伏电源,共设14座牵引变电所,其中正线13座,吴中路停车场1座。
2021年3月6日,10号线二期港城路停车场列车上线调试。
车站文化
南京东路站
江湾体育场站:首次在地铁车站采用一组LED屏作为艺术表现媒介,通过多种变化,呈现出动感、变化与活力。
同济大学站:将同济大学历代传承的“同舟共济”精神与文化,艺术形式以“色彩”为元素,具有的韵律美组合成建筑形态,喻义着共进。
海伦路站:通过浮雕壁画,展现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让车站成为城市文化的聚集地。
南京东路站:通过主题艺术墙营造出南京路步行街商圈的原创性环境特色。画幅采用印象画派风格,用蒙太奇手法展示出繁华缤纷的“中华第一街”。
豫园站:将老上海人的工作、生活场景与现代休闲和谐生活场景罗列展示。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角度,展现本土文化在生活中的投影。
上海图书馆站:立体造型艺术墙通过从古到今中国汉字的演化及上海图书馆馆藏经典图书等影本资料表达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和谐文化。
交通大学站:通过立体浮雕壁画,反映出交大百年的历史进程。
2015年10月23日,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上海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荣获2015年度“FIDIC(菲迪克)优秀工程奖”。
上海地铁10号线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划中一条重要骨干线路,串联起了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城市文化及商业中心、著名史迹和景点。上海地铁10号线与其他线路的换乘点,为乘客出行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选择。由于和上海地铁8号线在杨浦方向大致平行,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上海市人民政府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