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自然博物馆 编辑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510号(静安雕塑公园内),建筑面积45257平方米,展览教育服务面积32200平方米,是综合性博物馆。
1956年11月1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批准由金仲华等12人组成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1958年8月,迁入延安东路260号(原为华商纱布交易所)。1988年6月,划归上海科学院分管。 2001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撤销建制,归并入上海科技馆。2007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项目正式立项。2009年6月26日,破土动工。2015年二季度,对外开放。
据2022年2月上海自然博物馆官网显示,上海自然博物馆有29万余件藏品。
2022年12月3日,“深海园林”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亮相。 12月6日消息,上海自然博物馆与联想集团启动了“新IT,新自然 ——‘超自然空间’合作项目”。联想集团将利用包括元宇宙在内的“新IT”技术“复活”上海自然博物馆内以长须鲸为代表的珍稀动物标本。
中文名:上海自然博物馆
外文名:Shanghai Natural History Museum
地理位置: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510号(静安雕塑公园内)
类别:综合性博物馆
投用时间:2015年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国定假日除外)
门票价格:成人30元、学生12元、老年25元
建筑面积:45257 m²
1956年11月1日,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批准由金仲华等12人组成上海自然博物馆筹备委员会。
1956年12月27日,筹委会初建时,隶属上海市文化局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1958年8月,迁入延安东路260号(原为华商纱布交易所)。
1960年1月27日,动物学分馆在馆本部开馆。
1962年9月12日,改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1988年6月,划归上海科学院分管。
2001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撤销建制,归并入上海科技馆。
2007年,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项目正式立项。
2009年6月26日,破土动工。
2015年二季度,对外开放。
2022年7月1日,上海自然博物馆恢复开放。
2023年4月22日,为迎接第28个“世界读书日”,发挥场馆科普示范功能,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携手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悦读博物馆”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
2024年10月1日,记者了解到,上海自然博物馆率先在全国自然博物馆应用AI数字人导览 。 10月,上海自然博物馆将推进“一平米博物馆”进100所校园、100个“未来馆长说”小馆长培育等项目建设。
上海自然博物馆综述
上海自然博物馆建筑面积45257平方米,展览教育服务面积32200平方米。
上海自然博物馆
展厅
基本陈列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以“演化”为主线,从“过程”“现象”“机制”和“文化”入手,“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题板块下设十个常设主题展区,阐述自然界中的关系。
古动物史陈列厅:展出的180件展品中,大厅中央的合川马门溪龙和黄河古象:前者身长22米,肩高3.5米,体重几十吨,发掘于四川省合川县;后者体长8米,身高4米,一对门牙就有3米长,发掘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也是古兽中的庞然大物。有许氏禄丰龙、多棘沱江龙、魏氏准噶尔翼龙、恐龙蛋、恐龙脚印、玄武蛙、鱼龙、雷兽、巨犀等古动物化石。
古人类史陈列:展品370件,展示了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人类社会是由猿群发展而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肤色的区别,形成了人类的原始社会,以及贫富两极分化,阶级产生,原始社会瓦解的进程。
中国历代古尸陈列厅:展出有新疆的出土的哈密古尸,以及唐、宋、明三朝古尸。
动物陈列:共有展品2757件,并配有生态景观衬托。其中有2只雷鸟和雪兔电动生态景观,展现动物体色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适应环境的保护作用。在陈列标本中,有大珠母贝、白鲟、大鲵、扬子鳄、棱皮龟、褐马鸡、东北虎、儒艮、白鳍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中国特产动物;也有不少外国珍稀动物,如高脚蟹、极乐鸟、鼷鹿、美洲狮、鸸鹋、沙袋鼠等。
植物进化陈列:共有展品323件,展示着最原始的植物藻类,没有叶绿素的真菌,菌藻共生的地衣,陆生维管植物的先驱蕨类,陆生植物的一个旁支苔藓,直到最高等的种子植物。
专题陈列
1958年5月,上海自然博物馆举办《几种上海常见的农林益害鸟》第一个专题展览。
《沿着大象的纹路》亚洲象保护公益展览
同行—辛丑年2021牛年生肖特展
上海自然博物馆
综述
据2022年2月上海自然博物馆官网显示,上海自然博物馆有29万余件藏品,包括来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及世界各地的自然界和人类历史遗物,分别隶属于植物、动物、古生物、地质及人文五大类,其中植物标本15万余件,哺乳动物标本4千余件,鱼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各1万余件,昆虫标本近3.3万件,其他无脊椎标本5万余件,地质标本5千余件,古生物8千余件,人文民俗类3500余件。
重要藏品
金猫 | 体长90厘米,重12—16千克。体毛多为棕红或金褐,两眼内各有一条白纹,额部有黑边的灰色纵纹,延伸至头后。肉食性。栖息于落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热带雨林,除繁殖期外,一般独居。白天栖于树上洞穴,夜间下地活动。多冬季发情,春季产仔,每胎1仔。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中国分布于华南、西藏等地。 |
|
水杉 | 落叶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树干基部常膨大,树皮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叶条形,长0.8—3.5(常1.3—2)厘米,宽1—2.5(常1.5—2)毫米,上面淡绿色,下面色较淡。球果下垂,近四棱状球形或矩圆状球形,成熟前绿色,熟时深褐色,长1.8—2.5厘米,径1.6—2.5厘米,梗长2—4厘米。花期2月下旬,球果11月成熟。 |
|
马桥人 | 该件人类头骨标本为一个中年女性头骨,保存由完整的颅骨与下颌骨,但整个头骨已经被压碎变形。 |
|
皮尔当人 | 皮尔当人是一块伪造于20世纪初的古人类颅骨与下颚骨化石。 |
|
北京人头盖骨 | 该北京直立人头骨化石为所发现的第一个北京直立人的头盖骨模型。 |
|
参考资料: |
学术研究
上海自然博物馆藏有各文种图书66352册、期刊10047册,合计76399册。主办《自然与人》科普刊物,向全国公开发行。在中外刊物上发表的博物馆学著作约20篇,还主办《考察与研究》学术专辑,每年出版1—2辑,主要反映上海自然博物馆科技人员的考察与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 | 年份 | 获奖等级 | 主研人 |
---|---|---|---|
关于野生糜鹿种群在中国重建问题的探讨 | 1990年 | 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曹克清 |
西藏海相中生代腹足类 | 1992年 |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王惠基 |
药用矿物的研究和开发 | 1992年 | 上海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 杨松年 |
我国现有自然博物馆的现状、结构及发展趋势 | 1992年 | 上海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 王继筠 |
獐的驯化养殖研究 | 1993年 | 上海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 陈彬 |
红罗非鱼繁殖育种海水驯养及单性化实验研究 | 1994年 | 上海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 曹丽琴 |
参考资料: |
合作办展
1985年11月,“动物演化史展览”赴新加坡展出后,先后有7个展览赴新加坡、菲律宾、意大利等国展出。
重要活动
1960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书写馆名“上海自然博物馆”。
时间 | 荣誉 |
---|---|
2020年12月 | 上海自然博物馆入选2019—2020年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名单。 |
2022年3月 | 入选2021-2025年全国第一批科普教育基地名单。 |
2023年1月 | 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 |
机构设置 | 动物学部、植物学部、地质古生物学部、人类学部、天文学部、科学教育普及部、资料部、美术设计部、标本制作中心和《自然与人》杂志社。 |
---|---|
现任领导 | 王小明 |
地理位置
上海自然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510号(静安雕塑公园内)。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国定假日除外)。
门票
票 种 | 票价 | 适用范围 |
---|---|---|
成人参观票 | 30元 | 18周岁以上成人 |
老年参观票 | 25元 | 60至69周岁老年人 (凭本人有效证件入场) |
学生参观票 | 12元 | 1.3米以上儿童以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 (凭本人学生证购票入场) |
现役军人家属票 | 25元 | 现役军人家属(含现役军人的配偶、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入场检票时,需出示相关身份证明 |
参考资料: |
类 型 | 免票人群(凭有效证件入场) |
---|---|
公示免票人群 | 离休干部、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
现役军人 | |
残疾人 | |
烈士家属 | |
1.3米(含)以下儿童或6周岁(含)以下儿童 |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 | |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 |
在职、退休、残疾消防救援人员(含政府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救援院校学员 |
交通指引
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新闸路站(1号口出站)、地铁2号线南京西路站(2号口出站)、地铁13号线自然博物馆站(1号口出站)。
公交:成都北路新闸路:36路、95路、869路、933路(博物馆正门东侧);成都北路北京西路:36路、95路、109路、869路、933路、952B、 974路(博物馆正门东南侧);北京西路成都北路:324路(博物馆正门南侧);石门二路山海关路:41路、104路、109路、301路、324路、927路、955路(博物馆正门西侧);北京西路泰兴路:15路、21路、41路、112路、112路区间、301路、315路、927路、955路(博物馆正门西南侧);新闸路成都北路:19路、64路(博物馆正门北侧)。
上海自然博物馆(2015)
上海自然博物馆(旧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风光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风光
上海自然博物馆风光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文物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风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