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 编辑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简称中共一大纪念馆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隶属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是一所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
1952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修缮后作为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内部开放,接待重要中外来宾。1958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按当年建筑原状修复后重新开放。1998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西侧扩建新馆。1999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竣工并对外开放。2009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专题陈列室改建竣工。 截至2019年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藏品有5576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8338件/套,举办展览9个,开展教育活动4079次,参观人数170.1万人次。 2021年6月3日,全面修缮后正式开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等。
中文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
外文名:Site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地理位置: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
占地面积:约 3700 m²
类别: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专题博物馆
投用时间:1958年
开放时间:08:30一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免费
藏品数量:55768件/套(截至2019年末)
1950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根据中央的指示,寻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经多方勘查,李达、董必武、包惠僧和李书城夫人等多位历史当事人、见证人现场踏勘,确认兴业路76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中共一大遗址纪念馆
1951年,中共上海市委设立上海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管理委员会,夏衍任主任委员,领导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的修缮和建馆工作。
中共一大会址外观图
1952年初,中共一大会议旧址修复竣工,成立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筹备处,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复原布置就绪,实行内部开放。中共一大会议室布置在兴业路76号楼上,附近居民反映会址房屋曾经改建,非当年原貌。
1956年,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视察后回忆当年大会在楼下举行。
1958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重新按当年建筑原状修复,拆除改建时增建的厢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会议室调整到兴业路76号楼下。
1984年3月,邓小平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1986年,经上海市编制委员会批准,恢复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并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
198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划归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领导。
1998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扩建工程开工,在该纪念馆西侧扩建新馆。
1999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扩建工程竣工开放题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09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专题陈列室改建竣工。
2020年11月17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暂停对外开放,实施场馆修缮改造,此次修缮改造旨在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建设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以良好面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外观图
2021年4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修缮工作全部完成。 同年5月19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公布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新馆即将建成开放。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以百馆百展颂百年为主题,推出庆祝建党百年陈列展览精品系列,共推介了109个精品展览,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同年6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正式开馆。
2022年10月16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宣誓大厅官方预约系统正式上线。
中共一大遗址纪念馆2023年2月14日,“有实其积”第15场捐赠仪式——李书城、薛文淑珍贵遗物捐赠专场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初心讲堂举行。 2月16日,上海市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活动。 7月14日,“有实其积”第十八场活动——隐蔽战线地下工作者珍贵遗物捐赠入藏仪式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初心教室举行,本次共接收捐赠15件/套(合17件)珍贵遗物。 10月22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发布“党的诞生地”主题曲《初光》。
2024年春节至2月25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客流量突破1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综述
会址外观
展厅
基本陈列
中共一大代表的蜡像
“中共‘一大’会议室旧址陈列”在兴业路76号内,客厅正中是一张长方形的西式大餐桌,桌上摆放着茶具、花瓶和紫铜烟缸。餐桌四周围着12只圆凳,东、西两壁各有茶几1只,椅子2把,靠北墙板壁处还有两斗桌1只。客厅内所有家具物品的陈设均按有关当事人的回忆,根据原样仿制。
“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全过程。陈列室内还按照历史资料开辟了一个蜡像室,形象地刻画出当年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15位出席者(包括2位共产国际代表)围桌而坐、讨论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的蜡像人物增强了陈列的直观性和历史感染力。
“伟大的开端”基本陈列展厅位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新馆地下一楼,展览以“初心使命”贯穿全篇,共分为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和尾厅7个板块,综合采用多种展示手段,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专题展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经常举办临时性的专题展览。举办过“列宁生平事迹展览会”“太平军进军上海一百周年纪念展览”“纪念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35周年展览”“周恩来同志在上海史料展览”“上海革命史迹图片展览”“上海人民迎解放—纪念上海解放40周年史料展览”“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纪念李大钊一百周年诞辰史料展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1921—1949)—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史料展览”“新时期上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展览”“抗日战争与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图片展览”“刘少奇在上海史料图片展”“毛泽东遗物展”“陈毅在上海”“光辉的历程—中共一大至十五大图片展”“馆藏文物精品”“党风楷模周恩来”“毛泽东与上海”“邓小平与上海”“永远的丰碑鲜红的党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海优秀共产党员图片史料展览”“红色之源·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4周年图片展”“中共一大代表生平史料展”等。展出的重要文物有贺绿汀《游击队之歌》原稿、刘少奇名片、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朱德的照片、周恩来送给李华英的地图等。
前厅壁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前厅壁画壁画创作历时九个月,是党史主题创作的深入探索实践,是新时代文艺精神的具体展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前厅壁画由《日出东方》《民族脊梁》《中流砥柱》三幅作品组成,以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山川、凝练文化精神的历史景观、见证奋斗征程的革命旧址艺术性地诠释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
新开馆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厅
《日出东方》以天安门为中心展开,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嘉兴红船、井冈山、瑞金苏维埃政府旧址、遵义会议会址、延安宝塔、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红色地标相贯通,再现了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伟大征程,画面中央的党徽熠熠生辉,是精神和力量的凝聚与象征。
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厅壁画《日出东方》
《民族脊梁》展现万里长城横亘在中华辽阔的土地上,如盘旋于群山之巅的巨龙,彰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守护和平的胸怀,是民族精神之长城。
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厅壁画《民族脊梁》
《中流砥柱》以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为主体,喻示党史百年如奔流不息、勇往直前的母亲河,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立潮头、勇担当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共一大纪念馆前厅壁画《中流砥柱》
三幅组画相互呼应,形成空间整体,将艺术画作与党史历程和精神相结合,使参观者感知我们党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奋斗历程,使观众感悟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是主题创作、主题宣传的探索和表达。
临时展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专题陈列室先后举办了《马林与中国文献史料展》《上海百年风云文物史料展》等多个临时展览。
2019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推出“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馆藏文物史料展,展出70位英烈的160余件文物 。
2021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推出的全新情景党课《新的新青年》,党课在纪念馆基本陈列第三部分“早期组织星火初燃”的展厅内举行。 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将举办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
综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的藏品主要是鸦片战争以来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实物、报刊、书籍和照片。 截至2019年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藏品有5576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8338件/套。
重要藏品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重要藏品有:五卅烈士墓残碑,汪寿华、郑覆他、王孝和、李白等烈士的日记、遗书和遗物,解放战争时期欢送上海人民呼吁和平入京请愿代表团大会场景照片,上海学生抗议驻华美军暴行联合会宣言,解放初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枚印章和第一块木牌以及在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附近发掘出来的24烈士遗物等。其他珍贵文物还有《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著《资政新篇》、秋瑾烈士遗墨《光复军军制稿》、李大钊使用过的英文打字机等。
专题展-微电影
《宣誓日》
首部原创微电影《宣誓日》,于2022年推出。
《宣誓!宣誓!》主词条:《宣誓!宣誓!》
《宣誓!宣誓!》原创微电影
科研宣教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开展学术研究,不仅对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进行研究,而且还从事中共创建史和上海革命史的学术研究,并编研出版了《看革命文物学革命传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图片集》《血洒龙华花更艳—上海革命烈士故事》《恽代英文集》《恽代英传记》《上海地区建党活动研究资料》《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上海人民革命史画册》《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集》《上海革命史研究资料》《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文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画册、《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第二辑、《馆藏文物精华》画册、《开天辟地》《毛泽东在上海》画传、《四个月的战争—“八一三”淞沪抗战纪实》《党史研究文集》《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大事记》《上海抗战画史》《现代革命史料研究文集》《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辞典》《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论著目录(1949年一2004年)》《中共一大代表画传》《此间曾著星星火—中共创建及中共中央在上海》《左联与中国共产党》《周恩来在上海画传》等,促进了中共创建史和上海革命历史的研究。专题录像片有《中共创建史》。
交流合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经常举办“党的创建史专题辅导讲座”和专题学术沙龙,曾邀请中外学者主讲“中共创建的国际背景”“中共创建及中共二大的几个问题”“关于中共创建的几个问题探讨”“在国际背景下对中共创建时期的几个问题的思考”“略论中共党史人物研究”“马林与列宁:荷属东印度和中国的殖民地革命”等学术讲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制作《群英结党救中华—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展览》《光辉的历程—中共一大至十七大》专题流动展览,分别赴全国各主要城市及上海郊县博物馆、工矿企业、学校、部队进行流动展出。
2001年8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组织举办“博物馆建筑与博物馆功能学术研讨会”。
2002年6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与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合办“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纪念中共二大召开80周年理论研讨会”。
2005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与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合办“《新青年》创刊90周年学术研讨会”。
2006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组织举办“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全国学术研讨会”。
2008年6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合办“纪念王尽美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
2022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举行大年初一特别活动《开天辟地》情景党课。
重要活动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瞻仰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习近平等领导同志视察参观
习近平总书记等重温入党誓词
2021年6月3日,开馆仪式后,有关领导和各界人士共同参观了“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
2021年10月3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推出的全新情景党课《新的新青年》,党课在该馆基本陈列第三部分“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展厅内进行。
2022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发布首批100个红色文化IP元素。均由党史专家与设计师合作,从馆藏文物、历史史料、红色故事中提炼、转换为视觉元素。其中的不少元素已投入“一大文创”开发。
1959年5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3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21年6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被授予“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2022年5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荣获第六届龙雀奖文旅场景类总榜“最佳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奖项。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
单位性质:国有文化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市财政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设保管部、陈列部、宣教部、研究室、办公室、保卫科、行政科和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旧址保护部等8个业务行政部门。
人员编制、组成:58人,研究生占5%,本科占29%,大专占45%。
历任馆长:沈子丞(1952年1月一1954年6月负责人);周良佐(1954年6月一1959年7月主任);沈以行(1959年7月一1960年12月主任);周良佐(1960年12月一1967年3月副主任);革命委员会领导小组(1967年3月一1979年2月);周良佐(1979年2月一1982年2月);任武雄(1982年12月一1985年3月副馆长);张成之(1985年3月一1988年12月);倪兴祥(1988年12月一2001年2月常务副馆长);倪兴祥(2001年2月)。
地理位置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交通指引
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14号线,一大会址·黄陂南路站;10号线、13号线:一大会址·新天地站。
平面导引图
开放时间
08:30一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
免费。
相关服务
讲解服务:
提供免费人工定时讲解服务(中文)。
2023年7月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式推出手语讲解专场服务。
导览服务:提供数码式语言导览服务设备,能分别用汉、英双语介绍展馆陈列内容和文物。
纪念品服务:该纪念馆设有纪念品服务部,经营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中共党史类图书。
其它服务:免费提供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简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上海市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
上一篇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