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山湾博物馆 编辑
土山湾博物馆位于徐家汇南部肇嘉浜沿岸,由1832至1837年间,江苏巡抚民族英雄林则徐率民众疏浚蒲汇塘等河道堆集淤泥而成。
故名“土山湾”。而土山湾文化则源于1864 年教会在这块土地上创设的土山湾孤儿院。
在抚养孤儿之余,还创办了工艺品厂,绘画、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等无所不包,很多新工艺都发源于此。
土山湾也被称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任伯年、刘海粟、徐悲鸿都曾在这里任教。
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建在孤儿院原址上,2010年6月“博物馆日”开馆,镇馆之宝为“中国牌楼”。
全面展现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画面,有丰富的实物与史料。
中文名:土山湾博物馆
类别:历史博物馆
地点:徐家汇南部肇嘉浜沿岸
竣工时间:2010年6月
馆藏精品:中国牌楼
百余年前,土山湾著名的海派黄杨木雕以及土山湾牌坊等19 件作品就已经成为了世博会上的惊人一瞥。
闻名于世的土山湾牌楼是外国修士葛承亮于1912 年带领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数十名有工艺才华的孤儿经过一年多时间艰苦雕刻而成,它于1914 年从中国上海运往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
此后,几经辗转,绕了地球一周,终于在世博会来到上海的时候回到了久违的故土。
土山湾博物馆
油画作品《徐家汇天主教堂》
据徐汇区文化局局长陈澄泉透露,他们已选址在蒲汇塘路董恒甫职校内,并且着手建立土山湾博物馆,将用约800平方米的展厅展出“土山湾”不同艺术门类的珍贵藏品。
曾经由任伯年、刘海粟、徐悲鸿任教,被称为“中国西洋画摇篮”的土山湾文化遗迹将在徐汇得以妥善保 护,徐汇区建立土山湾博物馆。
“土山湾画馆是在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中被‘发掘’出来的。
”据了解,土山湾位于徐家汇南部肇嘉浜沿岸,当时占地面积约80亩,因是开挖河道,堆泥湾处形成高地,故名“土山湾”。
1864年,教会把创办于青浦横塘的育婴堂迁到这里,创设土山湾孤儿院,抚养孤儿之余,还创办了土山湾工艺品厂,内设绘画、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等工种。
不少新工艺、新技术皆发源于此,如土山湾彩色石印机、土山湾工艺所制作的彩色玻璃以及远近闻名的“海派”黄杨木雕等。其中以图画间最为著名,后人都习惯称之为“土山湾画馆”。
土山湾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其众多文化遗迹在‘文革’中遭到破坏。
”据了解,画馆及教会场所,仅能从一些残存的历史照片中略见一斑,而土山湾画馆出品的油画真迹已基本散失。
为了抢救这个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徐汇区2008年6月20日将举办“土山湾文化历史论坛”,邀请20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就“土山湾文化”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开展探讨交流。
博物馆的正门,是一座巨大的玻璃棚,曾参加过三次世博会、绕地球一周终回到故乡的土山湾牌楼已修复一新。
这个中国牌楼1913年制作,2009年回归中国,修复费用180万。
土山湾博物馆
顺着这座新建筑向里走,就来到了当年土山湾孤儿院的旧址。
一号展厅,详细展示了徐家汇形成的历史。
二号厅里,有当年孤儿生活的场景、土山湾老人口述历史也将通过电子视频的方式呈现。
此后几个展示厅内,观众可参观到当年外国指导老师在此教授绘画、木工和印书的场景,这三门技艺亦是土山湾名噪一时的“三大金刚”。
徐汇区文化局还透露,继土山湾牌楼回归后,当年与之一同参加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以中国著名的86座宝塔为原型的木雕百塔,已进入他们的“溯源”目标。
百塔中,就有上海人熟知的龙华塔、松江方塔、杭州六和塔等。“这些实物有的在美国芝加哥博物馆,不少还分散于很多藏家手中。”徐汇区文化局副局长宋浩杰透露,有意通过土山湾牌楼的回归,促成上述珍贵文物的回归。
地址:徐家汇蒲汇塘路55号
公交信息: 地铁一,四线 43 50 824 926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