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枕流公寓 编辑
枕流公寓(Brookside Apartment)是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699号—731号的一幢西班牙式公寓大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这里原是英资泰兴银行大班1900年建造的花园住宅,不久便被李鸿章家族购去,业主是李鸿章的第三子李经迈。
李经迈在清朝曾出使奥地利,历任江苏、河南、浙江按察使。
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租界。
1930年,由美资哈沙德洋行设计,翻建成地上7层的公寓大楼,建筑面积7970平方米,占地面积3944平方米,其中花园面积有2500平方米。
大楼平面为曲尺形,主入口朝北。
枕流公寓的建筑和装修质量在1930年代属于高档。
中文名:枕流公寓
外文名:zhen liu shu shi lodging house
建造时间:20世纪30年代
设计公司:哈沙德洋行
花园面积:2500平方米
游泳池位置:地下室
楼房外型:八字形楼房
这是一幢静静矗立在上海华山路一隅的八字形楼房,土黄外墙和稀疏攀缘其上的植物一同刻出记忆的痕迹。
稍不留意,你就会忽略隐没在枝叶间的金色招牌——“枕流公寓”。
它憔悴,又冷傲地拒绝融入不断日新月异的都市,迳自坚守著它的历史,守护著游荡在周围不灭的灵魂。
往昔的记忆、逝去生命的故事,就随著这幢楼在静默中老去……
枕流公寓建于20世纪30年代,由哈沙德洋行设计,馥记营造厂施工。取名为“枕流”,因为公寓内有2500平方米的花园、草坪和山石水流,地下室还有游泳池。
这样的设置在当时公寓楼中是极为少见的。“枕流”二字出自於《世说新语》,取“枕石漱流”的含义。也许是希望人生活于此能暂避喧嚣,过上枕石漱流般的生活。
最初枕流公寓是泰兴银行大班的住宅,不久便被李鸿章购去,交由其子李经迈继承。李经迈自幼体弱,李鸿章考虑他日后即使一事无成,靠收房租也可以衣食无忧。
不想李经迈对自己的人生另有打算:早年出使奥地利,任江苏、河南、浙江按察使,又去欧洲、日本考察。
1917年张勋挟溥仪复辟,任命他为外务部左侍郎,复辟仅12天就告失败。他这才返乡隐居。
一如当初枕石漱流的设想,各界名流纷纷在此隐居。
1932年起,周璇就在这裏居住,直到她离世,住了25年。
解放後,枕流公寓又搬入更多文化名流和学者。
有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和孙道临夫妇,演员乔奇、孙景璐夫妇,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篆刻家吴朴堂,曾任《文汇报》总编辑的老报人徐铸成等。
写了一千封情书给傅全香的刘健,1955年在枕流公寓和傅全香有了第一次的会面,1956年又在这裏和傅全香共谐连理。
然而,枕石漱流终究只是一份希望,它不能阻止文革风暴的靠近,更无力庇护枕流公寓的居民。
文革期间,抄家、批斗之声打破了枕流公寓的宁静,造反派和红卫兵则不时冲入,家家提心吊胆地生活著,不知灾难何时降临或再次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1966年8月2日清晨,站在自家阳台上的叶以群,看到有车随造反派停在枕流公寓前准备抓他,就决然从六楼一跃而下,自己抢先结束了生命。
吴朴堂等也在文革期间在这裏被迫自杀身亡。
一时间,死亡和暴力的阴影笼罩在枕流公寓。
1994年4月的夜晚,公寓突然停电。华东师范大学34岁的文学博士胡河清 从四楼坠落在暗夜的大地。
伤痛的记忆盤踞在枕流公寓的每个角落,而人们心裏的伤痕更是触手可及。
枕石漱流最终失去了意义。
2007年,比比买购物搜索引擎的CEO李先生也是在此公寓和她的周小姐分手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