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石流霞 编辑
西湖北岸的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景色奇特。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矿物质,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霞缤纷,尤其是朝阳或落日霞光洒沐之时,保俶清秀,披着霞光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奕奕生辉。因而被称为“宝石流霞”。有诗赞到: 保俶清秀草木深, 汲取日月精华魂, 葛洪抱朴炼仙药, 宝石流霞满乾坤。
中文名:宝石流霞
外文名:Precious Stone Hill Floating in Rosy Cloud
地点:杭州
包含:葛岭、宝石山
宝石流霞
宝石流霞
宝石流霞
宝石山东巅,保俶塔巍然挺秀。好那窈窕、高耸的外形,与好的美人别称十分相合。这位“美人”诞生于北宋初年,原为九级砖木结构,直到明代重建时,依然保持这种与六和塔斯、雷峰塔并无太大差异的结构。现在的砖砌实心式样,是一九三三年重建时仿自清代原样,虽不能登临了,却以其漂亮的容颜和所处的显要位置而成为引人瞩目的西湖胜景标志物。
张岱的 《西湖梦寻》记载:宝石山高六十三丈,周一十三里。钱武肃王封寿星宝石山,罗隐为之记。其绝顶为宝峰,有保俶塔,一名宝所塔,盖保俶塔也。宋太平兴国元年,吴越王濬,闻唐亡而惧,乃与妻孙氏、子惟濬、孙承祐入朝,恐其被留,许造塔以保之。称名,尊天子也。至都,赐礼贤宅以居,赏赉甚厚。留两月遣还,赐一黄袱,封识甚固,戒曰:“途中宜密观。”及启之,则皆群臣乞留俶章疏也,俶甚感惧。既归,造塔以报佛恩。保俶之名,遂误为保叔。不知者遂有“保叔缘何不保夫”之句。 俶为人敬慎,放归后,每视事,徙坐东偏,谓左右曰:“西北者,神京在焉,天威不违颜咫尺,俶敢宁居乎!”每修省入贡,焚香而后遣之。未几,以地归宋,封俶为海国王。
其塔,元至正末毁,僧慧炬重建。明成化间又毁,正德九年僧文镛再建。嘉靖元年又毁,二十二年僧永固再建。隆庆三年大风折其顶,塔亦渐圮,万历二十二年重修。其地有寿星石、屯霞石。去寺百步,有看松台,俯临巨壑,凌驾松抄,看者惊悸。塔下石壁孤峭,缘壁有精庐四五间,为天然图画图。
黄久文《冬日登保俶塔》诗:
宝石流霞
山云自悠然,来者适为主。与子欲谈心,松风代吾语。
夏公谨《保俶塔》诗:
客到西湖上,春游尚及时。石门深历险,山阁静凭危。
午寺鸣钟乱,风潮去舫迟。清樽欢不极,醉笔更题诗。
钱思复《保俶塔》诗:
金刹天开画,铁檐风语铃。野云秋共白,江树晚逾青。
凿屋岩藏雨,粘崖石坠星。下看湖上客,歌吹正沉冥。
汲取日月精华魂
宝石流霞
宝石流霞
葛洪在炼丹实践中认识“丹砂烧之则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的化学变化现象。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他也炼出了类似黄金、白银的合金。他的炼丹成就和著作,对唐宋以后的炼丹和阿拉伯的炼丹都起了重大的影响;对我国的化学、医学发展也有重大的贡献。
主要著作有 《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金匮药方》等,记载了当时流行的炼丹方法,保存了中国早期医学典籍和不少民间方剂,其中对天花等病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
葛洪为西晋平乱立过大功,被授以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有人推荐他为散骑常侍。但他不要功赏,无意为官,只是爱到各地“搜求异书,以广其学”,尤爱钻研炼丹术。一次听说广东交趾出产丹砂,就向朝廷请求去当县令,得到同意后,携带子侄到了广东,就 去罗浮山中采药、炼丹,并著书立说。他把道家术语附会到金丹神仙教理,使道教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并和儒家的名教纲常思想结合,主张以神仙养生为内,以儒教应世为外,提出以“玄”为 “自然之始祖”,立言必须有助于教化。他不满道家的无为而治,提出“身在山林而心存魏阙”。
《西湖寻梦》中说:“ 葛岭者,葛仙翁稚川修仙地也。仙翁名洪,号抱朴子,句容人也。从祖葛玄,学道得仙术,传其弟子郑隐。洪从隐学,尽得其秘。上党鲍玄妻以女。咸和初,司徒导招补主簿,干宝荐为大著作,皆同辞。闻交趾出丹砂,独求为勾漏令。行至广州,刺史郑岳留之,乃炼丹于罗浮山中。如是者积年。一日,遗书岳曰:“当远游京师,克期便发。”岳得书,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卒年八十一。举尸入棺,轻如蝉蜕,世以为尸解仙去。智果寺西南为初阳台,在锦坞上,仙翁修炼于此。台下有投丹井,今在马氏园。宣德间大旱,马氏甃井得石匣一,石瓶四。匣固不可启。瓶中有丸药若芡实者,啖之,绝无气味,乃弃之。施渔翁独啖一枚,后年百有六岁。浚井后,水遂淤恶不可食,以石匣投之,清洌如故。
祁豸佳《葛岭》诗:
宝石流霞
钓台千古高风在,汉鼎虽迁尚姓严。
勾漏灵砂世所稀,携来烹炼作刀圭。
若非渔子年登百,几使还丹变井泥。
平章甲第半湖边,日日笙歌入画船。
循州一去如烟散,葛岭依然还稚川。
葛岭孤山隔一丘,昔年放鹤此山头。
宝石流霞
山巅之上还有石穴三个,相距不到十米,排列在宝石山顶,面积都在一平方米以下,但常年积水,水质清冽辉印日月,故有小三潭之称。
葛洪抱朴炼仙药
宝石流霞
而成书时间介于〈西湖志〉与〈杭俗语遗风〉之间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有一则关于嘉庆二十四年九月三十日晨于初阳台观日月同辉的记载 又不同于前二说,书中写道:“东方渐明,红云云片片,相催而上。有一红一黑者,大如车纶,并行而上。红者炽若火球,光华四射;黑者甚晦,暗如泼墨,盖即晦夜月魄也。”
由于初阳台日月并升奇景只有十月初一前后能见到,而每年引时杭州已是深秋时节,天气多云翳,故很少能有亲眼目睹的机会。这一奇景的真面目究竟如何尚有待验证。
抱朴道院在葛岭半山腰,亦称葛仙庵抱朴庐,旧时,葛岭抱朴院与黄龙、玉皇合称西湖三大道院.现为全国二十一道教重点宫观之一,浙江杭州仅此一座。该山因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曾在此炼丹修道而得名。据说葛洪在此山常为百姓采药治病,并在井中投放丹药,饮者不染时疫,他还开通山路,以利行人往来,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因此,人们将他住过的山岭称为葛岭,并建“葛仙祠”奉祀之。元代因遭兵火,祠庙被毁。明代重建,改称为“玛瑙山居”。清代复加修葺,以葛洪道号“抱朴子”而改称“抱朴道院”,遂沿用至今。
宝石流霞
抱朴道院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并为杭州市道教协会所在地。1982年以来,道众们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殿宇亭台修葺一新,文物古迹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葛岭山麓前是杭州岳王庙,位于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侧。
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岳飞是南宋初抗击金兵的主要将领, 但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罪名诬陷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岳飞遇害前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岳飞遇害后,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背负岳飞遗体,越过城墙,草草地葬于九曲丛祠旁。2l年后宋孝宗下令给岳飞昭雪, 并以五百贯高价悬赏求索岳飞遗体,用隆重的仪式迁葬于葛岭的栖霞岭下,就是现在岳坟的所在地。嘉泰四年(1204年) 即岳飞死后63年朝廷追封为鄂王。
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 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殿内塑有岳飞彩像,其上有岳飞草书:“还我河山”巨匾。大殿右首是岳飞墓,系块石围砌, 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字样。旁有其子岳云墓。墓道两侧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马、石虎和石羊; 墓道阶下有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跪像。 墓道前方照壁上,有明人洪珠所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古柏森森,庄严肃穆。墓阙后重门旁有对联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墓园一侧,另有一组庭园,现已辟成岳飞纪念馆,供游人瞻仰。 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石流霞满乾坤
《宝 石 流 霞》
---扬 眉
宝石流霞
遮蔽着朔国吹来的寒风,
将一湖的春水擦拭的明亮如镜;
是刚毅的汉子站立在浣沙女的身边,
伸展开双臂呵护着爱女,
将男人的柔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火山岩浆铸就的骨骼凝固着赤色的灵魂,
千百年来任风雨冲刷,
丹心不改;
玛瑙石体生长的肌肤呈现着多彩的光泽,
数万载来任雷电轰击,
光彩依旧。
钱塘江的怒潮不惧始皇帝的淫威,
一心要掀翻他的龙舟,
替百家儒生鸣怨昭雪,
要靠你的巨石栓揽才保住了性命;
钱王爷的征讨激起了夷族的愤怒,
虔心够修建起石塔,
祈求神灵震慑地府,
摆脱孤魂野鬼的索命降福纳祥。
来风亭好似凤凰的头冠,
熠熠闪耀着光芒,
立在石头的山巅,
俯瞰着八百倾西子湖的福地;
初阳台如擎天的立柱,
青苔斑驳贴附着月影,
屹立于栖霞岭的断崖,
遥望着一千里钱塘潮的日出。
洪亮的金鼓声擂起,
回荡在葛岭的洞穴,
荡悠长持久的共鸣,
是抗击东海虾兵蟹将的号角;
巨大的玛瑙石被踹开,
迸裂于石窟的缝隙间,
露出狰狞恐怖的断痕,
这是钱王爷引弓射箭的踏石。
抱朴道院青烟缭绕着的楼牌,
炼丹铜炉的仙火燃烧了千年,
葛洪道士善举的遗风,
传播后世得到了百姓的恩崇。
岳庙的神威震慑秀色的江南,
还我河山的誓言响彻了万代,
岳飞王爷神武的英名,
激励子孙抗击外敌不屈不挠。
那漫天红霞更是英魂的普照,
昭示着铮铮铁骨汉子的功德,
悠悠苍天可鉴丹心不泯,
永留人间光耀千秋史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