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唇足纲 编辑
唇足纲(Chilopoda),是节肢动物门多足亚门下属纲,其下动物通称为蜈蚣或百足虫。全世界记载约2800种。头部前侧缘有1对细长的触角。口器由1对大颚和两对小颚组成。躯干部的体节由4片几丁质板连接而成。侧板上具有步足、气孔和几丁质化的小片。每一体节有1对步足。
唇足纲" alt="
唇足纲"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4afbfbedab64034f930cf71ba5c379310b551ded?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唇足纲
唇足纲动物蜈蚣
唇足亚纲下分2亚纲4目:即①整形亚纲。下分地蜈蚣目和蜈蚣目。②改形亚纲。下分石蜈蚣目和蚰蜒目。头部前侧缘有1对细长的触角。口器由1对大颚和两对小颚组成。第1小颚扁短,第2小颚呈触须状。
形态唇足纲躯干部的体节由 4片几丁质板、背板、腹板和左、右侧板连接而成。侧板上具有步足、气孔和几丁质化的小片。
每一体节只有 1对步足。步足由基节、转节、前股节、股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组成。第 1体节的步足特化成唇足类特有的颚足也称毒颚,颚足呈钳状,仍保留着步足分节的基本构造,主要用以捕食。最末体节的步足较长,伸向后方,呈尾状。
身体最末两步足之间有由1~2个体节组成的生殖节;后者很小,常有极小的生殖肢。
唇足类
根据DNA和蛋白质分析可将唇足纲分为背孔形(Notostigmophora,也可译作背孔亚纲、背孔门类)和侧孔形(Pleurostigmophora,也可译作侧孔亚纲、侧孔门类)两个演化支,前者包含蚰蜒目,后者包含其它四个目,两者的主要差异是Notostigmophora在中央背上有气门。
地蜈蚣目已被用来讨论进化的发展限制。地蜈蚣随物种的不同有各种数量的节数,它们如同所有的蜈蚣,都只能有奇数对的脚,而且在地蜈蚣目当中,节数范围从27到191节,绝无偶数。
异形亚纲
异形亚纲(Anamorpha),也称改形亚纲,不具育幼行为,幼体的体节数较成体来得少,成体均有15对足。
蚰蜒目
地中海蚰蜒(Scutigera coleoptrata)
蚰蜒目现存分为三个科,Latzeliidae已灭绝:
Psellioididae
蚰蜒科(Scutigeridae)
Scutigerinidae
Pselliodidae科只含几个物种,都属于Sphendononema属,它们分布于新热带界和热带非洲。 Scutigerinidae科包含四个物种,分别属于Scutigerina及Madagassophora属,分布于非洲南部和马达加斯加。 其余所有的蚰蜒物种都属于蚰蜒科,其下分为两个亚科:蚰蜒亚科(Scutigerinae)和Thereuoneminae亚科。
石蜈蚣目
欧洲石蜈蚣(Lithobius forficatus)
石蜈蚣目底下包含两个科:
长脚石蜈蚣科(Henicopidae,或称为单孔蜈蚣科)
石蜈蚣科(Lithobiidae)
钵头蜈蚣目
钵头蜈蚣目(Craterostigmomorpha),又称杯蜈蚣目,本目底下仅1科,即钵头蜈蚣科(Craterostigmidae),仅包含两个现存的物种,都属于钵头蜈蚣属(Craterostigmus)。其地理分布范围仅局限于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它们的成长过程只有两个阶段,第一次蜕皮从12节成长到15节。由于钵头蜈蚣目的低多样性,加上其界于原始蜈蚣和较进化的整形亚纲蜈蚣间的特殊演化地位,它们被类比为像鸭嘴兽一样在单一演化支上的幸存者。
由于钵头蜈蚣和整形亚纲蜈蚣一样具有育幼的行为,因此科学家两者共同置于Phylactometria这个演化支下。育幼行为被认为与蜈蚣的胸孔有关,胸孔会分泌黏稠或有毒的分泌物,可以驱除掠食者和寄生虫。在泥盆纪地层发现的Devonobius化石上发现了这类胸孔,于是该古生物被归入此演化支,使本演化支的起源时间可追溯至375万年前以上。
整形亚纲
整形亚纲(Epimorpha),具有育幼行为,幼体与成体体节数相同。
蜈蚣目
哈氏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蜈蚣目包含五个科:
蜈蚣科(Scolopendridae)
盲蜈蚣科(Cryptopidae)
棘盲蜈蚣科(Scolopocryptopidae,或称尖盲蜈蚣科)
单眼蜈蚣科(Mimopidae,或称小目蜈蚣科)
冥蜈蚣科(Plutoniumidae)
几乎所有蜈蚣科物种的头部两侧都各有4只单眼;单眼蜈蚣科只含单眼蜈蚣属(Mimops)一属,其头部两侧各只有1只单眼,而其他三科的蜈蚣都没有眼睛。
地蜈蚣目
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其物种的身体有27个以上的体节附有一对脚。它们都没有眼睛,也都没有视觉。地蜈蚣的每个有脚的节上都有气门,其它目的蜈蚣仅于第3、5、8、10、12和14节上有气门。触角分为14节。
本目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包含180个属约1260个物种。其下分为两个亚目:
①扁平亚目(Placodesmata)
长头地蜈蚣科(Mecistocephalidae)
②无带亚目(Adesmata)
地蜈蚣总科(Geophiloidea)
地蜈蚣科(Geophilidae,含Aphilodontidae、粗节地蜈蚣科(Chilenophilidae)、Linotaeniidae、Dignathodontidae和Macronicophilidae)
西兰蜈蚣科(Zelanophilidae)
节额蜈蚣科(Gonibregmatidae,含Neogeophilidae和Eriphantidae)
革地蜈蚣总科(Himantarioidea)
小头地蜈蚣科(Oryidae)
革地蜈蚣科(Himantariidae)
有颚齿地蜈蚣科(Schendylidae,含投射蜈蚣科(Ballophilidae))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