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 编辑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Red Leaves Canyon)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街道锦绣川水库南3千米,距济南市区33千米,紧靠济泰高速锦绣川出口并与京福高速相连,有省道317线直达,景区占地4000余亩。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内植物品种繁多,有黄桢、红枫、紫藤等400余种,约百万余株,是一处以生态文化为主的近郊风景旅游区。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由百合园、樱花园、蔷薇园、绚秋湖、天趣苑、兴教寺、梅园、香巴拉休闲谷、欧洲风情谷与情人谷等十大专类园区组成,相互掩映,浑然天成,青山、秀水、灵泉、幽谷,被人们称为“江北九寨沟。”
2003年8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2年11月1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给予济南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责令整改处理,限期3个月。
中文名: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
外文名:Red Leaves Canyon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街道锦绣川水库南3千米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性气候
开放时间:全年 08:00—17:00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40元/人
占地面积:约 4000 亩
著名景点:万叶塔、欧洲风情谷
官方电话:0531-82818666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是在历城区柳埠林场、柳埠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上建立的。
2001年9月19日,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开放 。
位置境域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街道锦绣川水库南3千米,距济南市区33千米,紧靠济泰高速锦绣川出口并与京福高速相连,有省道317线直达,景区占地4000余亩。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
地形地貌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内植树造林67公顷,建设水面10公顷,内有20余座逶迤的山峦,19条蜿蜒陡峭的峡谷,高低落差700多米。
自然资源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内植物品种繁多,有黄桢、红枫、紫藤等400余种,约百万余株,是一处以生态文化为主的近郊风景旅游区。
综述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
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由百合园、樱花园、蔷薇园、绚秋湖、天趣苑、兴教寺、梅园、香巴拉休闲谷、欧洲风情谷与情人谷等十大专类园区组成,相互掩映,浑然天成,青山、秀水、灵泉、幽谷,被人们称为“江北九寨沟。”
枫树园
枫树园景区位于两条山峪之间裸露的山脊上,园内种植着大面积五角枫、三角枫、鸡爪槭、元宝枫、红枫等槭树科参木,丰富了景区的林冠线,形成了百亩枫树园。
蔓园
蔓园
兴教寺
兴教寺
相传,唐朝时有一位京城的官员,人称朱阁老,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后遭奸臣暗算,来此隐居。当地百姓怕这位忠臣遭劫,遂把朱阁老隐居的地方叫“朱老庵”。“庵”是尼姑修行的地方,老百姓便用这个“庵”字搭救了朱阁老。朱老庵周围是满山遍野的红叶林,据说是朱阁老为答谢老百姓救命之恩而栽种的。红叶林从此在这里茂盛的生长起来,虽经千年沧桑,仍生机勃勃。
圣水泉
圣水泉
天趣苑
天趣苑
欧洲风情谷
欧洲风情谷
百合园
百合园
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
梅园
梅园
2001年12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重点保护景区。
2002年9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山东省“十大新景点”。
2003年6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文明风景旅游区(景点)。
2003年8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3年8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ISO9000、ISO1400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11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优秀园林工程奖一等奖。
2007年,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济南新十景。
2007年,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2009年10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山东省著名商标。
2010年,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山东省十佳景区。
2010年12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2010年12月,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山东省旅游服务名牌。
2012年,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旅游创新发展奖。
2012年,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文明单位。
2013年,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获省级环境教育基地。
每年的4月8日至5月12日,红叶谷都会举办郁金香节。每年的7月至8月是红叶谷景区的百合花节。每年的10月1日至11月12日将举办红叶节。
门票价格
票种 | 价格 |
---|---|
10—11月 | 100元 |
12月1日—次年9月30日 | 80元 |
2022年6月1日—9月30日 | 40元(周六、日及法定节假日除外,本优惠不与其他优惠同时享有) |
游览观光车票 | 20元 |
参考资料: |
交通路线
1、英雄山路→S103→仲宫大桥东转→S317→红叶谷
2、经十路→港西立交桥下→港西路右转→S317→红叶谷
3、旅游路→滩九路→S317→红叶谷
4、济泰高速→锦绣川出口→S317→红叶谷
2022年11月1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给予济南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责令整改处理,限期3个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