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 编辑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城区西北角的孔目江中下游,由孔目江、东江湿地景观带等构成,规划总面积1125.31公顷。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属低山丘陵区,最高处海拔近400米,最低处海拔仅40米,落差较大。公园内整体地形为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呈现谷岭相间、溪流交错的景观。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湿地景观十分丰富。
2007年11月19日,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经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3年10月25日,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中文名: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
地理位置: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保护区级别:国家级
区域面积:1125.31公顷
管理单位:新余市林业局
批准时间:2007年11月19日
位置境域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西部的新余市渝水区城区西北角的孔目江中下游,属新余市仰天岗管理委员会和渝水区所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8′02″至114°58′41″,北纬27°44′43″至27°58′25″之间。总面积1125.31公顷。距离新余市区主城区3千米,距南昌市160千米,距宜春市64千米,距萍乡市134千米,距樟树市77千米,距长沙市270千米,湿地公园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7千米。
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沿江路店)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新欣北大道西)
详情地形地貌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属低山丘陵区,主要以丘陵地貌形态为主,按其成因主要为侵蚀剥蚀地形和溶蚀侵蚀地形。湿地公园最高处海拔近400米,最低处海拔仅40米,高差较大。公园内整体地形为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呈现谷岭相间,溪流交错的景观。
气候特点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的气候特点。
水文特征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地层,岩溶发育,为岩溶富水层;地下水位较高,区域泉眼多、泉水水质好,地下水在湿地公园西部港背村分布最集中,该村有泉水上百处,终年不涸,以西门自然村突出,有泉水30余处,许多稻田因受泉水影响,形成冷浸田。
航拍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
植物资源
孔目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动物资源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山林发现脊椎动物共188种,隶属于28目67科,种数为江西已知脊椎动物总数的21.9%。其中鱼类有5目13科57种,种数占江西已知鱼类的27.8%,两栖动物有1目5科11种,种数为江西已知爬行动物的26.6%;鸟类有15目31科84种,种数为江西已知鸟类的19.4%;哺乳动物有5目10科15种,种数为江西已知哺乳动物的14.3%。
矿产资源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内有煤、铁、石灰石等矿产资源。
综述
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以孔目江和白云水库多姿多彩的水文景观为主体,以绿荫盈野、阡陌纵横的池塘、水库、田园风光和地文景观为辅,以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镶嵌互补的风景资源体系。
孔目江
孔目江
白云水库
白云水库
基础建设
孔目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018年,江西省新余市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三期工程基本完工,公园面积扩容80%,达124.23公顷。
品牌建设
2007年11月19日,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
2013年9月13日至14日,国家林业局专家组对新余市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进行验收评估。
2013年10月25日,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被正式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人文景观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就在此编撰而成, 公园内还保存着留下的水坝遗址, 记录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
江西孔目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对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障城市饮用水源安全及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完善区域生态旅游结构,拓展区域生态旅游空间,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意义。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交通:从新余汽车站往西南方向步行500米;乘坐新余站—新余北站403路/k403路公交在茶山新城公交站下车往东走500米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