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颂故居 编辑
苏颂故居,又名芦山堂,位于厦门同安区大同镇城区西北隅葫芦山南麓,是苏颂高祖左屯卫将军苏光诲始建于五代后晋开运年间(944—946)的府第 ,子孙世居。
苏颂,宋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诞生于此。南宋至元期间府第被改建成苏氏祠堂,后多有废兴,现存建筑为民国元年(1912年)重建。故居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为三进双护厝府第式建筑,具有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堂中现有苏颂全身脱胎坐像、苏氏族谱和苏氏派裔的八大名人画像。苏颂科技馆由海外苏氏宗亲捐资建造,展示苏颂的生平和成就。芦山堂是苏氏芦山派入闽发源地,成为联络海外乡情的纽带。1988年同安政府重修苏氏祠堂,并在后进原址重建苏颂祠堂。故居景点包括苏颂全身塑像、苏颂神像、入闽苏氏始祖苏益神像、历史文献等。堂前原有洗墨池,现为石碑。
中文名:苏颂故居
地理位置:厦门同安区大同镇城区西北隅葫芦山南麓
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 08:00-17:30
占地面积:750 m²
始建:五代后晋开运年间(944—946)
苏颂故居亦称“芦山堂”。在同安县城西北隅永丰乡,背倚葫芦山,门临洗墨池,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颂高祖定居芦山堂,“芦山”遂成为入闽苏氏的“灯号”。台湾、香港、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苏氏“芦山”后裔都源于此。现存建筑于民国元年(1912年)重建,为三进双护厝府第,面积750平方米,大门威镇2只青石狮,堂中有高1.73米的苏颂全身脱胎坐像、苏氏族谱和苏氏派裔的八大名人画像。
苏颂科技馆是一座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的6层大楼,由海外苏氏宗亲捐资建造。馆内有苏颂半身脱胎塑像、世界上第3台水运仪象台模型(其它2台分别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英国南肯辛顿科学馆)和其它有关苏颂的图片资料以及各地专家学者的题词。
现存芦山堂系清代重建,以花岗岩和红砖砌墙,红瓦布屋顶,赋有闽南地方特色。堂为硬山顶,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约990平方米。前为苏氏大宗祠堂,有前厅和正厅两部分,祠堂后隔一天井是于原基址重建的苏颂祠堂,内有现代所立之苏颂塑像。两侧为卷棚顶护厝。芦山堂是苏氏芦山派入闽发源地,因此衍居海内外的后裔纷纷到此寻根谒祖,该堂已成为联络海外乡情的纽带。
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厦门市政府公布为涉台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堂前延伸71米,后延伸3米,东、西各延伸3米。
苏颂故居
故居始祖为苏益,生于唐大中十年(856年)。光启元年(885年)正月,苏益随王潮入闽,任泉州都统军使。五代开运元年(944年),光诲建府第于“葫芦山”下,坐丑向末兼癸丁,二进双护厝结构,益公为府第名“芦山堂”,始创“芦山衍派”。
苏颂故居择建于葫芦山龙脉宝地,家族人才辈出,惟宋代荣登进士榜者有仲昌、仲华、炫、绅、缄、结等十八人,世称十八进士第。尤以为荣者宋代名臣贤相六世祖颂公也(1020-1101),为官五十六年,历经五朝,官至宰相,同时也是我中国北宋的一位科学家, 1088年,他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叫水运仪象台,研制“假天仪”,编辑《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华夷鲁卫信录》《苏魏公文集》,绘制“苏颂星图”。创七项世界第一,声震中外。世界纪录协会将其收录为世界最早的天文钟。宋大理学家朱熹赞曰:“赵郡苏公,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始终不亏”;英国皇家学会员李约瑟博士称公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苏家因押解泉州府丁粮银赴京途中遇劫。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又因殴毙钦差一案遭灭族之灾,山堂被毁,家产没官,六人入狱,余丁夜逃,部分宗亲化姓许、连、周,此即“一夜分九州,化姓许连周”同宗之由来。故苏氏大宗祠堂内有连战赠送的“发扬苏颂世界第一精神”的锦旗。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同安知县请旨拨银重建芦山堂,旋即扩建为三进双护厝,并塑颂公像于后进厅中,明世宗钦赐“苏氏大宗”以失敬仰先贤,世代传芳。辛亥,民国立,同安苏氏裔孙趋时顺势,联系海内外宗亲捐资重建芦山堂,翌年成,迄九十三载,几经损毁,几度修复;1987年,同安县人民政府拨付部分资金,兼有海内外裔孙贤达慷慨解囊,复建苏颂故居,1988年11月落成。
“芦山”是最早到福建的苏姓的一个灯号,现凡是闽南、台湾,包括海外,只要看见“芦山”这个灯号的一定是从同安“芦山堂”这儿开出去的。“芦山堂”既是名人故居,又是海内外“芦山”苏氏(含由苏氏析出的许、连、周)大宗祠堂,因而于199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厦门涉台文物古迹。
苏颂故居“芦山堂”坐落于葫芦山后,在小西门下车,往中山路方向走,庐山堂就常隐藏于银城商厦背后。无论乘坐那路车,到达同安 小西门下车,可以搭乘三轮车或摩的说明洗墨池庐山堂5分钟即可到达。
苏颂故居
苏颂,同安人,北宋著名科学家、医学家。《宋史》称其“器局宏远,不与人较短长,以礼法自持。虽贵,奉养如寒士。自书契以来,经史、九经、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尤明典故”。苏颂主持创制的水运仪象台,是11世纪我国杰出的天文学仪器,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天文钟。其主编的《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现存最详细的古代天文仪象著作,书中60多幅附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机械设置图纸。他还编撰《闽经本草》21卷,广征博引全国各地的新药物,为李时珍《本草纲目》大量引用。
此外,苏颂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是我国上承隋唐下开元明的药物学巨著,也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图本草书。他撰写的《苏魏公文集》收录他所作诗歌587首。因此苏颂是集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古代先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