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粒状珠光体 编辑
粒状珠光体是由铁素体和粒状碳化物组成.它由过共析钢经球化退火或马氏体在650℃~A1温度范围内回火形成。其特征是碳化物成颗粒状分布在铁素体上。
中文名:粒状珠光体
组成:铁素体和粒状碳化物
特征:碳化物成颗粒状分布在铁素体上
定义: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球化退火
粒状珠光体
片状珠光体中的片状渗碳体,在高温退火中过程中破断,并形成颗粒状渗碳体分布在铁素体上,即成为粒状珠光体
粒状珠光体
什么是粒状珠光体?
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侵蚀以后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的形态。片状珠光体和球状珠光体(也称粒状珠光体)。在球化退火条件下,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可呈粒状,这样的珠光体称为粒状珠光体。球状珠光体组织的特征是在亮白色的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白色的渗碳体颗粒,其边界呈暗黑色。硬度HB160-190。
(1)片状渗碳体的表面积大,界面能高,球化退火时,将会自发球化。
(2)与渗碳体尖角接壤处的铁素体碳浓度 Cα-k 大于与平面接壤处的碳浓度,在铁素体内将引起碳原子扩散,结果界面碳浓度平衡被打破,为维持碳浓度平衡,渗碳体尖角处会溶解,而平面处会向外生长,最后形成各处曲率半径相近的粒状渗碳体。
(3)渗碳体片内亚晶界的存在,会产生界面张力,为保持界面张力平衡,在亚晶界处会出现沟槽。由于沟槽两侧曲率半径较小,此处渗碳体将溶解,而使曲率半径增大,破坏了界面张力的平衡,为恢复平衡,沟槽将进一步加深,直至渗碳体溶断。
(4)当奥氏体化不充分时,也会以未溶颗粒状渗碳体作为形核核心,直接形成球状珠光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