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府 编辑
风府,经穴名。出《素问·气府论》。别名本穴、鬼穴。属督脉。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在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环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主治癫狂,痫证,癔病,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鼻衄。伏案正坐位,使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中文名:风府
别名:本穴、鬼穴
出处:《灵枢·本输》
隶属经络:督脉
特殊主治:督脉、阳维脉交会穴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鼻衄等
功能:清热散风、通关开窍
主要配伍:风府配风市,主治寒
清热散风、通关开窍。
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
在项韧带、项肌中,深部为环枕后膜和小脑延髓池;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3颈神经及枕大神经支。
头痛、项强、眩晕、鼻衄 、咽喉、肿痛、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癫狂。
伏案正坐,使头微向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本穴有清热散风、通关开窍的作用。配百会、太冲,可疏肝理气、通阳止痛,主治头痛;配肺俞、太冲、丰隆,可化痰理气解郁,主治癫狂;配人中、太冲,可疏风镇惊、通关开窍,主治惊风;配肺俞,廉泉,可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主治咽喉肿痛。
风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1、《针灸大成》:“项后入发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
2、《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强,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3、《针灸资生经》:“然则风府者,因伤寒所自起也,北人皆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俗谓三角是也。子少怯弱,春冬须数次感风,自用物护,后无此患矣。凡怯弱者,须护项后可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