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波将军 编辑
伏波将军是古代将军封号,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历朝历代中曾出现多位被授予伏波将军的人物,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战国时,各国多以卿、大夫领军。秦置将军,掌征伐战斗,往往事讫即罢。汉初承秦制,虽设将军,但不常置。至汉武帝时,战事频仍,将军广置,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及众多的杂号将军,如强弩将军、拔胡将军、浚稽将军、贰师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将屯将军、护军将军等 。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杂号将军中之一。
伏波将军只是鉴于个人能力的称号。第一位出任伏波将军的即汉武帝时候的路博德,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第三位荣任伏波将军的是汉末建安时候的陈登,继陈登之后,建安时期还有一位伏波将军,那便是曹魏的夏侯惇,曹魏立国后,还任命过四位伏波将军:满宠、甄像、孙礼、卢钦。任期最长的伏波将军是西晋的孙秀。晋代另外还有伏波将军三人。著名的炼丹术士 葛洪 另外两位伏波将军,则都是晋军都督陶侃手下的属将.最后的伏波将军是南朝陈代的王飞禽。
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历朝历代中曾出现多位被授予付伏波将军的人物,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战国时,各国多以卿、大夫领军。秦置将军,掌征伐战斗,往往事讫即罢。汉初承秦制,虽设将军,但不常置。至汉武帝时,战事频仍,将军广置,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将军,还有名目众多的封号将军,如强弩将军、拔胡将军、浚稽将军、贰师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将屯将军、护军将军等。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封号将军中之一号。
路博德
伏波将军路博德
马援
伏波将军铜像
马援在东汉时代早期对外族的抵御的功劳是整个汉朝人们的都不敢忘记的。东汉末年。朝纲不再,更是外族侵犯,好在其中有他后人马超威震羌族,还有公孙瓒北战乌丸,诸葛亮七擒孟获。不过当时人对于困难在即但又转危为安的情况,又不知道谢谁只有谢祖宗显灵。
第四回中也也有孔明攀藤附葛而到见一石屋之中塑一将军端坐旁有石碑乃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庙:因平蛮到此土人立庙祀之。孔明再拜曰:亮受先帝托孤之重今承圣旨到此平蛮;欲待蛮方既平然后伐魏吞吴重安汉室。今军士不识地理误饮毒水不能出声。万望尊神念本朝恩义通灵显圣护佑三军!祈祷已毕出庙寻土人问之。隐隐望见对山一老叟扶杖而来形容甚异。孔明请老叟入庙礼毕对坐于石上。孔明问曰:丈者高姓?老叟曰:老夫久闻大国丞相隆名幸得拜见。蛮方之人多蒙丞相活命皆感恩不浅。孔明问泉水之故老叟答曰:军所饮水乃哑泉之水也饮之难言数日而死。此泉之外又有三泉:东南有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饮之咽喉无暖气身躯软弱而死名曰柔泉;正南有一泉人若溅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曰黑泉;西南有一泉沸如热汤人若浴之皮尽脱而死名曰灭泉。敝处有此四泉毒气所聚无药可治又烟瘴甚起惟未、申、酉三个时辰可往来;余者时辰皆瘴气密布触之即死。
孔明曰:如此则蛮方不可平矣。蛮方不平安能并吞吴、魏再兴汉室?有负先帝托孤之重生不如死也!老叟曰:丞相勿忧。老夫指引一处可以解之。孔明曰:老丈有何高见望乞指教。老叟曰:此去正西数里有一山谷入内行二十里有一溪名曰万安溪。上有一高士号为万安隐者;此人不出溪有数十余年矣。其草庵后有一泉名安乐泉。人若中毒汲其水饮之即愈。有人或生疥癞或感瘴气于万安溪内浴之自然无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曰薤叶芸香。人若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丞相可速往求之。孔明拜谢问曰:承丈者如此活命之德感刻不胜。愿闻高姓。老叟入庙曰:吾乃本处山神奉伏波将军之命特来指引。言讫、喝开庙后石壁而入。孔明惊讶不已再拜庙神寻旧路上车回到大寨。次日孔明备信香、礼物引王平及众哑军连夜望山神所言去处迤逦而进。入山谷小径约行二十余里但见长松大柏茂竹奇花环绕一庄;篱落之中有数间茅屋闻得馨香喷鼻。孔明大喜到庄前扣户有一小童出。孔明方欲通姓名早有一人竹冠草履白袍皂绦碧眼黄发忻然出曰:来者莫非汉丞相否?孔明笑曰:高士何以知之?隐者曰:久闻丞相大纛南征安得不知!遂邀孔明入草堂。礼毕分宾主坐定。孔明告曰:亮受昭烈皇帝托孤之重今承嗣君圣旨领大军至此欲服蛮邦使归王化。不期孟获潜入洞中军士误饮哑泉之水。夜来蒙伏波将军显圣言高士有药泉可以治之。望乞矜念赐神水以救众兵残生。隐者曰:量老夫山野废人何劳丞相枉驾。此泉就在庵后。教取来饮。于是童子引王平等一起哑军来到溪边汲水饮之;随即吐出恶涎便能言语。童子又引众军到万安溪中沐浴。
陈登
第三位荣任伏波将军的是汉末建安时候的陈登。陈登是广陵一带的豪强,其父亲为东汉名士陈圭。曹操为对付吕布,任陈登为广陵太守。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被杀,陈登因功加拜伏波将军。建安五年夏,孙策以兵围陈登于广陵之匡奇城,属下纷纷请求陈登弃城逃跑,陈登断然拒绝说:“吾受国命来镇此土!昔马文渊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灭群狄,吾既不能遏除凶慝,何逃寇之为邪?”于是闭城设计,发动夜袭,大败孙策军。
曹魏伏波将军
继陈登之后,建安时期还有一位伏波将军,那便是曹魏的夏侯惇。由于曹操与夏侯家有血缘关系,故夏侯惇在曹军中倍受亲信。建安九年,曹操扫平河北,夏侯惇以功迁伏波将军,并继续担任河南尹(太守)。至建安二十四年拜为前将军止,夏侯惇连任伏波将军十五年,比马伏波长一倍。
曹魏立国后,还任命过四位伏波将军:满宠、甄像、孙礼、卢钦。其中甄像是魏明帝曹叡之母甄后的亲侄子。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曹叡派他以伏波将军的印信持节监诸将东征孙权,大军方至,而孙权已退,甄像返还复命,仍任射声校尉,前后才两三个月,大概是任期最短的伏波将军。
晋代伏波将军
任期最长的伏波将军是西晋的孙秀。孙秀本是吴主孙权四弟孙匡的嫡孙,时任东吴前将军。孙皓上台后,猜忌宗室,残害忠良。孙秀既是宗室至亲,又手握重兵,驻守夏口重镇,孙皓有如芒刺在背。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孙皓让亲信何定率五千人往夏口打猎。孙秀闻讯大惊,连夜携带家小随从逃往晋朝。晋以孙秀为骠骑将军,封会稽公。十年后,一片降幡出石头,孙皓成了晋朝阶下囚,孙秀以亡国支庶,降为伏波将军,虽然将军府衙依旧开,却空有其名,已无军可领。如此以往,竟至二十余年,死而后已。
晋代另外还有伏波将军三人。著名的炼丹术士葛洪,年轻时参与平定石冰之乱,胜了一场小战,便得了个“伏波将军”的封号,才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并不把它当一回事,竟弃印寻师学炼丹去了,后来著有《抱朴子》等书,宣传他的神仙导养之法和炼制金丹之术。另外两位伏波将军,则都是晋军都督陶侃手下的属将,皆无可称述。
南北朝伏波将军
南北朝时代似乎什么都乱糟糟的。即于伏波将军的任命也不例外。这段时期中,仅正史所载,有名姓可考的,领受过伏波将军称号的多达四十余人。其中拓跋魏任命最多,不下三十余人。这大概与北魏政权过分崇拜汉族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然而多则滥矣,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三十余人中,无一有影响者。
最后的伏波将军是南朝陈代的王飞禽。陈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陈宣帝病故,太子陈叔宝尚未登基,太子次弟始兴王陈叔陵于宫中发难,持锉药刀袭杀太子,企图取而代之,未能得逞,于是仓惶逃窜。众追至街巷,将其刺倒在地。太监王飞禽也冲上前,拔刀朝倒地的陈叔陵连砍十数刀。事后论功行赏,王飞禽被封为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的称号,由于马援以及路博德所建功勋业绩熔铸于其中,数百年间当当作响。历代帝王和朝廷都十分珍重,不肯轻易授人。陈登以太守领郡兵,其后以赏功再加拜伏波将军,用文官兼武职,将军实职成虚衔,即于其称号已存降损之嫌。夏侯惇晚年屡恨伏波名号为汉官,多次请求撤换,后终如所愿,伏波声威又销去了许多。孙秀由骠骑将军降格为伏波将军,加上他亡国支庶的身份和贰臣形象,使伏波名号再度受损。葛洪得之太易,又弃之不顾,使伏波名声损之又损。北魏王朝捡来当宝贝,大封特封,由于太多太滥,于其名号更是糟蹋得不成样子了。至陈代王飞禽以一宦者举一小功而得封,则更为人所不齿,隋唐时所修《陈书》中直书“阉竖王飞禽”,足见人情之所恶。自陈之后,一千三、四百年间,再也找不到“伏波将军”的踪影了。后世提及伏波将军者,唯念马伏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