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尔伯特·赖尔 编辑
赖尔,G.,Gilbert Ryle (1900~1976),英国哲学家,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中文名:吉尔伯特·赖尔
外文名:Gilbert Ryle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76年
职业:哲学家
主要成就: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心的概念》《两难论法》《柏拉图的进展》
1925年起在牛津大学任教。1939年在英国军队中服役。1945年复员后,回牛津大学任韦恩弗利特讲座形而上学哲学教授。1947年任《精神》杂志主编,1968年退休。赖尔早年倾向于E.胡塞尔的现象学,后来对逻辑原子论、逻辑经验主义感兴趣,30年代转向日常语言哲学。他的著作涉及哲学方法论、哲学逻辑、精神哲学、语言哲学以及哲学史等领域,主要有:《心的概念》(1949)、《两难论法》(1962)、《柏拉图的进展》(1966)、《论思想》(1979)等。
赖尔在哲学的性质和方法论方面,认为日常语言中有许多语句由于其文法形式而引起语言混乱,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从语言形式中找出错误论题和荒谬理论的根源,从而排除哲学命题中的语言混乱。他建议采用B.A.W.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认为用这种方法表述哲学命题,可以排除语言混乱,表现出事实的真实形式。他还认为范畴的混淆也是造成语言混乱的原因。
他在精神哲学方面,主要反对来自R.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否认“心” 或“心灵” 是某种不同于肉体的、私人的、不占据空间的而且只能通过反思而认识的实体。他认为人的肉体活动并不依赖某种在内心进行的“理论活动”,理智的行动不一定以内心相应的理论活动为前提。他还试图从行为主义(见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观点解释心理生活的性质。
他在语言哲学方面,着重研究意义理论,认为意义的体现者是语词或短语,而不是语句。在他看来,了解一个语词或短语的意义,就是了解它们的用法,了解如何正确地把它们用于不同的语境。他反对把意义理解为抽象的实体,也反对把哲学理解为关于柏拉图主义(见柏拉图)的意义实体的学科。
心的概念
作者名称 吉尔伯特·赖尔
作品时间1992-7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