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族医学 编辑
朝鲜族医学是在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汉族医学(中医学)的理论,结合朝鲜族防治疾病的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简称朝医或朝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鲜族医学
朝鲜族文化
朝鲜族文化
四象整体观认为自然、环境、社会与人类是矛盾统一的整体。《东医寿世保元》中指出:“天机有四:一曰地方,二曰人伦,三曰世会,四曰天时。”朝医学还认为人的有机体是完整的整体,“五脏之心,中央之太极也,五脏之肺脾肝肾四维之象也”。
四象阴阳论是朝医学的理论基础。《东医寿世保元》中指出:“太少阴阳脏局短长,阴阳之变化也。”四象医学就是根据这一脏局短长的阴阳变化,把人分为太少阴阳人,认为只有正确的辨象阴阳,才能抓住体质的本质。
四象四行论是四象医学又一大特征。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助长、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按着一定规律进行运动。这个规律就是四行规律。四行比中医的五行少土行,它把自然界事物和人体的不同性能、作用和形态等统归于四行之内,按四行规律变化。
朝鲜族医学
四象病理学将各种内外病因分为四浮(风寒暑湿)、四情(喜怒哀乐)、四心(怯心、惧心、不安定心、急迫之心)、四邪恶(骄奢、懒怠、偏急、贪欲)、四毒(酒色毒虫)、四伤(饮食伤、劳役伤、打扑伤、虫兽伤)和疠气等。四象病理学强调人体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发病机制,所患病症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有五种,即阴阳盛衰说、寒热多寡说、脏器大小说、情志过不及说和六经病症局限说等。
四象诊断学先辨象后辨证,是朝医学在诊断上的独到之处。辨象要先通过四象人辨象纲要,综合分析出病人太少阴阳之象,通过辨象可推断出病人内部状态、心理状态、吉症和重危症等,辨象后再通过望闻问切,参照辨象作出诊断。
朝鲜族医学
四象预防学认为:“救病千万,以两言决之曰:莫如预防二字。”四象预防医学要求根据四象人的精神心理状况,分别进行精神调摄,另外它还强调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朝鲜族医学
·熊胆:祛风、活血化瘀(实验证明:单用熊胆时的活血化瘀作用可谓众药之最)。
·蜈蚣:壮阳。
·野猪胆、狗胆:活血化瘀。
·刺猬胆:祛风。
·海带(昆布):破瘀生新。
·灵砂:通血脉,化痰。
·蕨菜:通乳。
·蜂蜜:活血祛瘀。
全炳烈
全炳烈
崔松男
崔松男,男,朝鲜族,1940年8月出生。副主任中药师。曾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医药公司中药科科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卫生局药政科科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党支部书记。现任延边朝鲜族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延边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延边药学会学务理事、全国民族民间医药研究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自1961年延边中医中药学校毕业,1962年入沈阳医学院学习2年后,从事30多年的中(朝)药的研究和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中(朝)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在朝药药用植物分类、资源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见解,曾多次参加国家、省、部、级主持的药物分类和品种标准制定工作。他曾先后主持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和著作编写工作,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朝医学分卷》副主编,并编审药物学部分等,主编《朝药志》,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民族民间秘方大全》的有关条目。主释《中国朝鲜族古医籍“增补辩证方药合编”》并获吉林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荣获第二届国际传统医学大会“民族医药之星”称号。
张文宣
张文宣
《乡药集成方》
《医方类聚》是境外朝鲜医学家金礼荣、柳诚源、闵普和、金汶、辛顾康、李芮、金守温,金循义、崔闰、金有智等历时三年合著,于1455年完成。由于此书卷帙浩繁,直到1477年始用活字排版刊出。共266卷,内容包括各科理论及证治95门,先论后方,都注明出处,按引用书籍年代顺序排列,收方5万多条,约950万字,博引中朝古代医籍153种,兼收传记、杂说及道藏佛书等有关医药内容,堪称15世纪医方之大成,对朝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引用医籍中保存了40余种已佚的中医典籍,对医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东医宝鉴》是境外朝鲜医学家许浚所著。最初,他于1596年奉宣祖之命,同儒医郑醋,太医杨礼寿、金礼泽、李命源、郑礼男等组成编纂局编写,但因战事中断,后于1596年由许浚单独编纂,于1610年完成,1613年刻版刊行。共25卷,25册,分内景篇、外形篇、杂病篇、汤液篇、针灸篇五大部分,选方丰富实用,每方均注出处,并收录民间单方,参考中医药书83种,朝鲜医书3种,是朝鲜最佳综合性传统医学医籍。该书明末清初传入,乾隆丙戌年(1766)由顺德人左翰文在广东刻版,嘉庆丙辰年(1796)又在江宁重刻,于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朝鲜重刊本影印发行 。该书在朝鲜和中国医学的发展中有积极的影响。
《东医寿世保元》是境外朝鲜四象医学家李济马着。他在弃宫学文中,因身病求医,疗效不佳,便阅读古今医书,研究医学,树立了四象医学论,为证实学说,接诊万人,于1894年完成了《东医寿世保元》草稿,1901年由门徒们整理遗稿方刊行于世。共4卷,625条。内容包括性命论、四端论、扩充论、脏腑论等基础理论和医源论等临床病理、诊断和方药,收载了经验方86个、新定方87个。本着从人的体格和气质把人的体质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象人,较完整地提示了相应的诊疗方法,是一部朝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举世无双的新学说,对朝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医门宝鉴》是境外朝鲜医生周命新于1724年撰写,后由李朝高宗御医李命锡于1918年校订后交由汉城市汇东书馆出版发行。合书8卷1册,内容设124门病症,先论病源、病因,而后载入1361条治疗法和药方。
《济众新编》是朝鲜李朝正祖王的首医康命吉于1799年遵王命以《东医宝鉴》为兰本,删烦就简其内容,摘录其要点,增补养老篇和药性歌,编纂8卷7册。本书可谓《东医宝鉴》的通俗普及本。本书在卷一里设风寒暑湿燥火八大门载入90个病症和 281条治疗方剂;在卷二里设内伤、虚劳、身形、精、气、神、血、梦、声音、语言、津液、痰饮等门,载入66个病症和178个方剂;在卷四里设头、颈项、背、胸、乳、腹、脐、腰、胁、皮、手足、毛发、前阴、后阴等门载入70余种病症和275条方剂;在卷五里设积聚、浮肿、消渴、黄疸、瘟疫、邪崇、痛疽、诸疮、诸伤、中毒等门载入70余种杂病、外科病症和195条方剂;在卷六里设妇人科载入50余种妇人病症和140条方剂;在卷七里设小儿科、养老篇。载入40种小儿病症和140条小儿方剂;在后附增补养老篇载入21种保健粥方;在卷八里载入了386种药物的乡药名和药性歌。
《针灸经验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