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唇口目 编辑
唇口目(Cheilostomata)是苔藓动物门(Bryozoa)、裸唇纲(Gymnolaemata)的1目,是现生苔藓动物门中群体形状变化较大、个虫形态高度分化并且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群。
血苔虫的个虫和触手
唇口目动物血苔虫

网苔虫的一种

网苔虫的一种

唇口目动物红网苔虫
唇口目自个虫与初虫异形。个虫一般呈箱形,通常具刺,体壁钙化。室口常位于前面的末端,由特殊的铰合构造——口盖关闭。全世界约90科700属,其中55%为现生属。中国发现现生种约700种。唇口目最早出现于中生代,根据个虫前壁钙化特征和水压调节机制的不同,分为三个亚目:无囊亚目(Anasca)、筛壁亚目(Cribrimorpha)和有囊亚目(Ascophora)。
唇口目
无囊亚目和筛壁亚目的室口都很简单,大多数均呈半圆形,室口纯为触手冠的通道。有囊亚目的室口形状不一,有圆形、卵圆形、钟形、锁孔形和“D”字形等。除室口呈“D”字形种类的调整囊有特殊的囊孔外,其余种类的室口始端部分(窦或后叶)为调整囊的通道,末端部分为触手冠的通道。唇口目每一个虫都借胃绪和神经系与其相邻个虫相联系。
唇口目
苔藓虫18sma基因部分

苔藓虫18sma基因部分

苔藓虫
多态现象
苔藓虫
唇口目
唇口目生活习性
唇口目
窄唇纲(Stenolaemata)海生
环口目(Cyslostomata)奥陶纪—现代
变口目(Treptostomata)奥陶纪—三叠纪
泡口目(Cystoporata)奥陶纪—二叠纪
隐口目(Cryptostomata)奥陶纪—二叠纪
裸唇纲(Gymnolaemata)主要海生
栉口目(Ctenostomata)奥陶纪—现代
唇口目(Cheilostomata)晚侏罗世—现代
苔藓动物门
苔藓动物是一类水生群体动物。苔藓动物中几乎所有的群体类型都可以在唇口目中见到。本世纪30年代初,这类动物先后被命名为群虫(Polyzoa Thompson,1930)和苔藓虫(Bryozoa Ehrenberg,1931)。后一名称虽命名较晚,但由于优先律不在科以上分类群名称中严格实施,而多数国家,特别是欧洲大陆和美国学者的长期惯用,现已获得广泛的使用。多数苔藓动物生活在奥陶纪到现代的正常海水中,营底栖固着生活。已知至少有1300个属,1.5万个化石种,4000个现生种。属微体化石,有一定的生态和地层意义。古苔藓动物
界:动物界
纲:窄唇纲、裸唇纲和护唇纲
简介:苔藓动物与植物里的苔藓可是两回事!它们是一类个体微小的原始水生群体动物。不过,它们比蠕虫动物的身体构造要进化一些,具有三胚层和真正的体腔,而且身体不分节。它们之所以被称为“苔藓动物”或“苔藓虫”,只是由于它们的群体形态在外形上很像苔藓植物而已。同时因为它们总是营群体生活,所以又被叫做“群虫”。
大部分苔藓虫都生活在海洋里,只有极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科学家把它们分成窄唇纲、裸唇纲和护唇纲三个纲。其中,窄唇纲包括环口目、泡孔目、变口目和隐口目4个目,裸唇纲只有栉口目和唇口目两个目,而护唇纲只是一个完全生活在淡水里的很小的一个类群 。
唇口目" alt="
唇口目"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1a4462309f79052c0a2a94f06f3d7ca7bcbd506?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 唇口目
古苔藓动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