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丸 编辑
雷丸,中药名。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干燥菌核。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本品为类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直径1~3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略隆起的不规则网状细纹。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平坦,白色或浅灰黄色,常有黄白色大理石样纹理。气微,味微苦,嚼之有颗粒感,微带粘性,久嚼无渣。断面色褐呈角质样者,不可供药用。
主产于甘肃、四川、云南、贵州。
真菌的干燥菌核。
洗净,晒干,粉碎。不得蒸煮或高温烘烤。
味微苦,性寒。
归胃、大肠经。
杀虫消积消肿瘤。
用于肿瘤,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1、《证治准绳》追虫丸:雷丸、槟榔、牵牛子、木香,治一切虫积。
2、《千金方》:身热多汗,胡粉半斤,雷丸四两,为末粉身。
3、《本草衍义》:丹毒瘤肿,用蜈蚣一条干者,白矾一皂子大,雷丸一个,百部二钱,研末,醋调敷之。
15~21g,不宜入煎剂,一般研粉服,一次5~7 g,饭后用温开水调服,一日3次,连服3天。
1、《本草纲目》:荔实、浓朴、芫花,为之使。恶蓄根葛根。
2、《别录》:作摩膏,除小儿百病,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蛊毒,白虫寸白自出不止。久服,令人阴痿。
3、《本经》:杀三虫,逐毒瓦斯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