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寒证 编辑
里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寒邪直中脏腑经络、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
外感寒邪,久病伤阳,过食生冷寒凉。
寒邪内侵脏腑损伤阳气,或脏腑机能减退,阳气虚衰,均不能温煦形体,故形寒肢冷,面色晄白。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故口淡不渴喜热饮。寒属阴主静,故静而少言。尿清便溏,舌淡苔白润,脉沉迟,均为里寒之征。
寒滞经脉证
临床表现:畏寒,肢体冷痛、拘急或麻木,肤色紫暗或苍白,舌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通阳止痛。
方剂:乌头汤。
常用腧穴:关元、肾俞、阿是穴、曲池、外关、环跳、足三里、三阴交。
寒滞胃脘证(胃寒证)
临床表现:胃急剧冷痛,喜温,呕吐清水,畏寒肢冷,舌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
方剂:良附丸。
常用腧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胃俞。
寒凝心脉证
临床表现:畏寒畏冷,心胸闷痛,遇冷痛增,得温痛减,舌苔白,脉沉迟紧。
治法:行气散寒,通阳宣痹。
方剂:枳实薤白桂枝汤、当归四逆汤、乌头赤石脂汤。
常用腧穴:少冲、神门、心俞、膻中、内关。
寒滞肝脉证
临床表现:少腹冷痛或阴器收引疼痛,或巅顶疼痛,遇寒痛增,得温痛缓,呕吐清水,畏寒肢冷,苔白,脉弦紧。
治法:暖肝散寒,温阳行气。
方剂:天台乌药散、吴茱萸汤。
常用腧穴:关元、三阴交、太冲、气海、大敦、内关、阳陵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